唐丽[1]2013年在《LED光质在植物组织培养和芽苗菜栽培中的调控作用及机理》文中研究指明光质对植物的形态建成、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物质代谢等均有调控作用。LED光质调控应用于组织培养及芽苗菜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花烛愈伤组织、组培苗以及苜蓿和香椿种子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不同光谱能量分布的LED对花烛组织培养、花烛移栽苗生长发育以及对苜蓿和香椿芽苗菜生长发育、物质代谢、营养品质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为花烛组织培养及芽苗菜的工业化生产中光质调控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LED光质对花烛愈伤组织分化及抗氧化物酶活性的试验表明,蓝光和红蓝组合光有利于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缩短分化培养天数;培养28d,蓝光和红蓝光下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率达到100%;红光、蓝光和红蓝光有利于不定芽进一步生长;蓝光和红蓝光下培养14d和28d的愈伤组织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和其他光质处理;培养14d,蓝光和红蓝光下的愈伤组织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光质处理;培养28d,红蓝光下的愈伤组织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光质处理。2、LED光质对花烛移栽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与对照和其他光质处理相比,红/蓝(7:1)显著提高花烛移栽苗根系活力、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红/蓝(2:1)、红/蓝(7:1)和红/远红(1:2)显著提高移栽苗可溶性糖含量;红/远红(1:2)处理下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光质处理;红/蓝(7:1)和红/蓝(2:1)显著降低花烛移栽苗的MDA含量。与其他LED光质相比,红/蓝(7:1)显著提高花烛移栽苗的叶面积和根长;蓝光、红/蓝(1:2)和红/蓝(7:1)有利于花烛移栽苗Fv/Fm、Fv/Fo、Fv'/Fm'、ΦPSII、ETR和qP的提高;红/蓝(1:2)和红/蓝(7:1)显著提高花烛移栽苗地上部干质量和植株干质量。综合考虑,红/蓝(7:1)有利于花烛组培苗品质和移栽成活率的提高。3、LED光质对苜蓿芽苗菜生长、营养品质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红光显著提高苜蓿芽苗菜鲜质量产量,白光显著提高芽苗菜干质量产量;蓝光显著提高苜蓿芽苗菜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总酚类和总黄酮的含量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著降低芽苗菜硝酸盐的含量;白光有利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提高;苜蓿芽苗菜在黄光下槲皮素含量与PAL活性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认为应用蓝光照射适合于培养高品质的苜蓿芽苗菜。4、LED光质对香椿芽苗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白光下香椿芽苗菜可食干质量、全株干质量、可食率、Vc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光质;蓝光下香椿芽苗菜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光质;红光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其次是白光和蓝光;白光和黄光显著提高香椿芽苗菜地上部分的总黄酮含量,白光显著提高芽苗菜地下部分的总黄酮含量;红光有利于香椿芽苗菜子叶中花青苷含量的积累,其次是黄光。总体而言,应用白光照射有利于香椿芽苗菜的生长,提高可食率,改善部分营养品质。
张蕾[2]2000年在《光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文中认为本文以西红柿和茄子为实验材料,研究补充光源和红光对植物的作用,其中包括补充光源和红光对植物生长速率的影响;对西红柿和茄子成熟期和产量的影响,对光合色素组分和含量的影响;以及其对和吲哚乙酸有关的四种酶:醛氧化酶(ALD)、吲哚乙酸过氧化酶(IAAPOD)、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XD)和过氧化酶(POD)的作用,分析其中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光质对植物的影响不仅与光谱成分有关系,还与植物种类有关;红光可以使西红柿和茄子成熟期提前、产量提高;使西红柿株高下降,而使茄子的株高上升。其中原因除了和光合作用有关,还与四种酶的活性有关,光对这四种酶的影响不同,植物体内调控这四种酶的途径不同。
王立华[3]2012年在《不同光质对灵芝生长、抗氧化酶系及有效成分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分别采用LED光源和滤光膜设置光质条件,研究光质对灵芝菌丝体、子实体及孢子抗氧化酶系和有效成分的影响,寻找适合灵芝生长的光质条件,为灵芝光生物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不同光质LED光源对灵芝菌丝体进行处理,结果显示:黑暗对照灵芝菌丝体生长最快;白光处理生物量积累最高;POD酶活性黑暗对照最低;SOD酶活性,黄光处理生长前期最高,黑暗对照在生长后期SOD酶活性最高;CAT酶活性白光处理活性最高。多糖含量,绿光处理在生长前期较高,蓝光处理在第12d明显高于其它处理。PAL酶活性黄光处理最高,绿光处理活性偏低;PPO酶活性,红光处理生长前期最高,黄光处理在生长后期活性显著提高;总酚含量红光处理较低;三萜含量黄光处理最高。光质对灵芝子实体PPO酶活性及三萜含量等的影响研究发现:PAL酶活性,生长前期红光处理最高,后期绿光处理活性升高显著;PPO酶活性,黄光处理始终保持高活性,绿光处理活性处于低水平;不同光质处理总酚含量至开伞期达到最高,但差异不显著;开伞期不同光质处理黄酮含量达到顶峰,其中绿光处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子实体三萜和多糖含量,蓝光处理总体表现高水平;孢子粉多糖含量,黑暗对照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各处理灵芝孢子粉三萜含量无显著差异。
黄薪历[4]2017年在《LED补光对番茄幼苗和生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已有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对LED作为主要光源进行光质配比,对蔬菜整个生长周期的影响。把LED灯作为补充光源,研究不同补光光质以及补光时段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的研究并不多。本试验以LED灯作为补光光源,以罗马生菜、奶油生菜和番茄幼苗为材料,分别探究了在不同生长阶段补充红蓝光对罗马生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在不同时段补充蓝光对奶油生菜产量的影响;以及白天补充远红光和夜间补充红光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为人工光环境下的蔬菜栽培提供更多的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在生长前期补光比生长后期补光对生菜生长的影响更大。在生长前期补充蓝光,促进了生长后期干物质增加,FLBR处理的干质量增长量比对照干质量增长量显著提高27.3%;在生长前期补红光叶面积最大FLRR和FLRB处理叶面积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22.7%和17.3%。在生长前期和生长后期都采用较高蓝光比例的光源,促进了维生素C含量提高,FLBB处理下和CK2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比FLBR处理显著提高15.3%和13.6%;在生长前期和生长后期补充蓝光或红光的处理FLRR、FLRB、FLBR、FLBB处理的硝酸盐含量分别比对照显著降低了34.3%、50.8%、37.3%和32.6%。(2)在开灯前1小时补蓝光,最有利于生菜产量的积累,鲜质量、干质量、叶面积和叶片数在开灯前1小时补蓝光的处理下比对照显著提高103.75%、68.9%、84.69%和39.51%。(3)白天补充远红光比对照显著提高了番茄幼苗的株高27.6%,显著降低茎粗15.1%,开花时番茄幼苗叶数从8.53片降到6.57片,并提前开花;夜间照射红光比对照显著降低株高13.7%,显著提高茎粗29.1%,开花时番茄幼苗叶数从8.53片增加到11.26片,延后开花,并提高了壮苗指数。(4)综上所述,补光对蔬菜的产量、品质以及生长发育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同时段、不同光质的补光对生菜和番茄幼苗的调控作用不同。在实际生长中,可以根据生长需求对蔬菜不同生长阶段的光源进行调配,从而达到调控生菜形态、提高产量、提升品质的需求。
丁娟娟[5]2014年在《LED不同占空比对生菜生长、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间歇光源与连续光源栽培生菜,探讨间歇光与连续光补光对植株生长,形态与生理上的影响。本试验将生菜栽培在LED光源不同占空比(25%、50%、75%、100%)下,测定生菜的生长过程、形态变化、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相关指标,评价连续光照和间歇光照对叶菜类蔬菜生长的差异和光源的补光效率,为优化光照的利用效率和人工光源的最佳应用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生菜在间歇光下与连续光下的形态、生长、生物量分配不同,光合作用的响应也不同。占空比从光期与暗期两个方面影响生菜的生长,并受光期和暗期的交互作用影响生菜的光合途径,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产量形成。2.生菜生长过程中株高、叶数、叶长、叶宽、叶面积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占空比越低植株的开展程度更大,有利于接受更多的光能。T1、T2、T3处理的株高比CK处理分别增加382.43%、82.43%、62.16%。各处理采收时茎叶鲜重、茎叶干重随着占空比的增加而增加,处理CK例外,各处理无显著差异。T2、T3处理的茎叶鲜重比CK高了11.94%、24.96%。根鲜重、根干重随占空比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1、T2、T3处理的根鲜重比CK处理分别降低40.51%、24.05%、16.46%。根冠比随占空比的增加而增加,间歇光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与连续光存在显著差异。占空比可促使植株的生物量向地上运输,抑制地下部的生长。占空比越低,根系会减少根系的体积,增加根系的表面积与长度,用于增加与水分、养分的吸收面积。一方面缓解低占空比下的强光胁迫,另一方面利于供应地上部的养分与水分。各处理采收时Vc、硝酸根、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占空比的增加而下降。占空比越低,越利于次生代谢物的积累。3.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a/b含量随着占空比的增加而下降,各处理间有显著的差异。叶绿素a的含量处理T1、处理T2、处理T3分别比处理CK高了105.52%、37.93%、24.14%。叶绿素b的含量处理T1、处理T2、处理T3分别比处理CK高了83.33%、41.67%、25%。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处理T1、处理T2、处理T3分别比处理CK高了83.33%、33.33%、16.67%。叶绿素a/b处理T1、处理T2、处理T3分别比处理CK高了108.57%、32.86%、7.14%。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有显著差异,随时间的变化而波动。各处理气孔导度在一天的开始时最大,随后起伏波动较大。各处理胞间CO2浓度在一天中逐渐升高。各处理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同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相似。荧光参数均随占空比的增加呈负相关。占空比越低,提高PSII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与电子传递效率,但能量耗散的也越多,不利于作物光合作用的提高和生物量的积累,因此会降低作物的产量。综合考虑,75%的占空比用来给生菜照明最佳,既降低生产的电能消耗,又利于提高地上部的经济产量。
胡龙娇[6]2013年在《诱导子及光质对半夏生长与次生代谢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建立半夏类原球茎液体悬浮培养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浓度的植酸(PA)和茉莉酸甲酯(MeJA)以及高温处理,探讨诱导子对半夏类原球茎的增殖、耐热性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光质对半夏组培苗生长发育、光合特性、抗逆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适宜浓度PA和MeJA的添加可显著提高半夏类原球茎的增殖效应,促进总生物碱、总游离有机酸和鸟苷的积累,但两者并不呈正相关。在MeJA对半夏的处理中,10μmol·L-1时鸟苷含量最高,60μmol·L-l时总游离有机酸含量最高,100μmol·L-1时总生物碱含量最高,但MeJA的添加抑制类原球茎的增殖。在PA对半夏的处理中,浓度为0.10%时,总生物碱、总游离有机酸和鸟苷含量均最高,且生物积累量也最大。综合评价2个诱导子对半夏类原球茎的增殖和次生代谢产物累积的影响,认为0.10%的PA为较适宜的培养条件。2.在悬浮培养过程中,随PA和MeJA浓度的升高,类原球茎中MDA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随PA浓度的升高,SOD.P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类原球茎收获时培养液中pH相对于初始pH5.8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随MeJA浓度的升高,SOD.POD活性呈上升趋势,收获时培养液中pH较初始pH5.8也呈上升趋势。说明适宜浓度诱导子能提高半夏类原球茎的抗氧化能力,延缓类原球茎细胞的衰老。3.在半夏类原球茎悬浮培养系统中加入适宜浓度的诱导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温对类原球茎的胁迫。SOD.POD活性增大,MDA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大,提高半夏类原球茎的抗高温能力,提高其增殖效应。当MeJA浓度为10μmol·L-1时,缓解高温胁迫效果较好,而高浓度诱导子(MeJA≥60μmol·L-1,PA>0.15%时)则会加剧对类原球茎的胁迫,褐化时间缩短,增殖效应降低。35℃处理下,类原球茎生长曲线呈“S”型,但在25d左右即进入静止期,且生物积累量远远达不到25℃处理下的水平。说明PA和MeJA虽然对缓解高温胁迫有一定效果,但仍然无法恢复类原球茎的正常生长。4.红、黄、蓝、绿4种光质均能有效地诱导并促进半夏叶片中光合色素的产生相对于白光处理,黄光处理效果较佳,红光次之;蓝光处理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较其他处理低,Chla/Chlb比值却最大。白光处理的半夏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较其他处理高;红光处理的半夏叶片,胞间CO2浓度和暗呼吸速率较高,而净光合速率较其他处理低;蓝光处理的半夏叶片表观量子效率最高,绿光次之。5.光质对半夏的生长及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红光处理有利于半夏组培苗叶柄的伸长生长,生理指标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其他处理高,但可溶性蛋白含量较低。蓝光处理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较其他处理少,但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其他处理高,且半夏植株的生物量积累最多,含水量最少。白光处理不利于半夏叶柄的伸长生长,POD活性较低,MDA含量较其他处理高。黄光处理的半夏植株含水量最高,生物量积累最少。同时发现,不同光质处理后,半夏叶片和块茎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并不呈正相关,可溶性蛋白主要积累在半夏块茎内。6.蓝光可有效促进半夏块茎中总生物碱的累积,而绿光抑制总生物碱的积累,红光、黄光和白光则无明显作用;红、黄、蓝、绿4种单色光处理均可促进半夏中总游离有机酸的积累,以红光效果较佳,白光则不利于有机酸的积累;红、黄、蓝、绿4种单色光处理块茎中鸟苷的含量均较白光低,白光有利于鸟苷的积累,红光次之,黄光则不利于鸟苷的积累。
崔慧茹[7]2009年在《光质对彩色甜椒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以红(590 nm-670 nm;吸收峰为640 nm)、蓝(420 nm-510 nm;吸收峰为460 nm)和红蓝混合(红:蓝=3:1)色发光二极管(LED)以及普通日光灯(白光)为光源,就不同光质对彩色甜椒(世纪红、福特)果实转色期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光质处理下,红光和红蓝混合光下彩色甜椒果实单果重、横茎、纵茎比白光对照高,蓝光处理的最低。与白光对照相比,红光和红蓝混合光对果形指数影响不大,但蓝光下的果形指数显著低于其它光质处理,果实稍扁。说明蓝光不利于果实产量的形成。不同光质处理对彩色甜椒叶片光合特性有显著的影响。红光下光合速率最高,白光下最低。气孔导度以蓝光和红蓝混合光下较高,受气孔导度的影响,蒸腾速率在蓝光和红蓝混合光下显著高于红光和白光处理下。白光下胞间CO2浓度显著高于其它光质处理。2.在彩色甜椒转色后期,各光质处理下果实Vc含量都高于白光对照。说明红光和蓝光都有利于Vc的合成。红光和蓝光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低于红蓝混合光和白光处理下,这说明与混合光相比,单色光不利于可溶性糖的积累。从总体趋势来看,蓝光处理下的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光质处理,而白光处理下最低。说明各光质与白光对照相比都能提高蛋白质含量,尤其以蓝光的效果更为明显。游离氨基酸含量以蓝光下最高,红蓝混合光次之,红光下最低。花后70 d,世纪红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大小顺序为红光>蓝光>白光>红蓝混合光,福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大小顺序为蓝光>红光>红蓝混合光>白光,这说明单色光促进可滴定酸含量的增加。3.不同光质对彩色甜椒转色期果实色素消长过程有显著的影响。红蓝混合光在促进叶绿素降解,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合成上优势最明显,白光的效果最差。但白光有利于类黄酮的合成,红光、蓝光、红蓝混合光相对于白光都不同程度的抑制了类黄酮的合成。4.不同光质下温度对彩色甜椒生理特性及品质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光质下,经过不同温度处理,彩色甜椒单果重和果实横茎、纵茎在三个温度水平上都有明显差异,且大小关系都为30°C>22.5°C>15°C。这说明随温度的降低彩色甜椒果实生长受到的抑制,温度越低给植物造成的不良影响越大。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MDA含量在15°C处理下都显著高于22.5°C和30°C处理下,但MDA含量很低,这说明15°C对彩色甜椒来说构成了低温胁迫,激活了植物的保护系统,但没有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15°C处理下,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高于22.5°C和30°C处理下。这主要是一方面由于低温胁迫在激活保护系统的同时,还导致某些小分子物质的积累;另一方面15°C处理下果实生长缓慢,造成干物质积累,品质高。
王虹[8]2009年在《光质对黄瓜幼苗光合效率和白粉病抗性的调控机理》文中认为设施栽培业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弱光及病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蔬菜作物的生长,成为我国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探明不同光质对蔬菜生产及病害的影响机制、筛选高效的人工光源,是现阶段可持续设施农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质对黄瓜幼苗CO_2同化、叶绿素合成、叶片衰老及其在人工补光中的作用等方面的影响,并研究了其缓解黄瓜白粉病发生的生理分子机制。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光质(紫光、蓝光、绿光、黄光和红光)对黄瓜光合作用的调节机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的白光相比,不同单波光质导致了植株生长减慢、净光合速率(Pn)、PSⅡ光化学相对量子效率(ΦPSⅡ)的下降,这些参数的变化在绿光、黄光和红光的处理中表现尤为明显。但是紫光和蓝光处理后,植株的气孔导度(Gs)、Rubisco总活性和初始活性显著增加,卡尔文循环相关基因大量表达以及可溶性糖、蔗糖及淀粉等碳水化合物累积,而绿光、黄光和红光的处理则呈现相反的趋势。不同光质下的Pn变化与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相一致。紫光和蓝光所引起的Pn降低可能与光系统能量分配的失调有关,除此之外,绿光、黄光和红光所引起的Pn降低还与Gs下降、卡尔文循环基因表达量下调有关。2.研究了不同光质(紫光、蓝光、绿光、黄光和红光)对黄瓜幼苗叶绿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和蓝光促进了叶绿素的合成,紫光和蓝光促进了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绿光、黄光则抑制了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的合成。此外,紫光、蓝光和红光上调了GluTR、MgCH及FeCH等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了POR的表达。而绿光和黄光则呈现相反的趋势。以上的结果表明紫光、蓝光和红光在植物叶绿素合成过程中起作用。3.研究了不同光质(紫光、蓝光、绿光、黄光和红光)的补光效率及其提高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的生理分子机制。结果表明:紫光、蓝光、红光和白光处理能增加植株的光合作用,提高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绿光和黄光则呈现相反趋势。在多波长的试验中,进一步表明了绿光对光合作用的限制作用,即绿光限制了蓝光和红光对光合作用及相关基因的促进作用。此外,红蓝组合显著的提高了植株光合作用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其作用效果要好于白光处理,补光效率较高。单波补光处理6h后,我们发现不同光质补光所引起的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伴随着GSH和AsA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因此我们推测,其在不同光质调节的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中起作用。4.研究了不同光质(紫光、蓝光、绿光、黄光和红光)对黄瓜叶片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与白光相比,紫光和蓝光诱导了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及活性的上升,延缓了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并且使MDA的含量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从而延缓了植株的衰老。绿光、黄光和红光则抑制了抗氧化酶的活性,导致黄瓜植株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不断下降及MDA含量的持续上升,加速了植株的衰老进程。5.研究了不同光质(紫光、蓝光、绿光、黄光和红光)对黄瓜白粉病发生的调控机理。结果表明,与白光相比,红光显著提高了植株中自由态水杨酸的含量、H_2O_2含量及包括WRKY、PR在内的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了植株的抗性,抑制了病原菌的侵染。另外,紫光和蓝光虽不能降低植株的发病率,却能增加植株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及总酚和类黄酮的含量。处理10 d后,与对照的白光相比,红光处理显著降低了植株的病害发生率,其它单波光质则导致了病害的普遍发生。这些结果表明,红光诱导的黄瓜叶片对白粉病的抗性与水杨酸诱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密切相关。
林秀莲[9]2009年在《龙眼胚性愈伤组织限制生长保存及其生理与遗传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龙眼是我们南方重要热带亚热带特产果树。本研究以龙眼胚性培养物为材料,进行龙眼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研究。试验进行了龙眼胚性愈伤组织(embryogenic callus, EC)限制生长保存条件优化,限制生长保存后龙眼EC的体胚发生与植株再生,龙眼EC限制生长保存过程中可溶性糖、淀粉以及有机酸含量的变化,龙眼EC限制生长保存及体胚发生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异以及RAPD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龙眼EC限制生长保存条件优化试验以红核子龙眼EC为供试材料,比较了不同浓度甘露醇、不同浓度肌醇、不同接种量、甘露醇和肌醇交互培养、不同浓度蔗糖、不同浓度琼脂、不同浓度PP333、不同盐浓度以及光质对龙眼EC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琼脂、PP333、盐浓度以及光质对龙眼EC限制生长保存影响效果不显著,而添加20g/L甘露醇、0.1 g/L的肌醇,并把接种量控制在0.1g/瓶,龙眼EC的继代周期可延长到70d左右。2.限制生长保存后龙眼EC的体胚发生与植株再生试验从保存的52份龙眼EC中,随机抽取了15个(凤梨穗、松风本II、鸡蛋本、苗翘、云本、油潭本、福眼、青壳蕉、普明庵、血丝、红核子、公妈本、立冬本、巨龙105、双孖木)离体保存的龙眼EC,对其进行体胚诱导、成熟、植株再生以及体胚苗移栽的研究,以检测离体保存的龙眼EC的体胚发生能力,同时为不同龙眼品种体胚发生提供参考。15个龙眼品种的体胚诱导研究表明:15个龙眼品种、不同蔗糖浓度、有机附加物、生长调节剂、光质对体胚发生的时间、数量以及质量在不同程度上有一定的影响,胚状体在15-35d皆先后形成,多为白色小子叶胚,分化频率为100%,形成数量从2550-13220个∕g不等;体胚成熟研究表明:15个龙眼品种、不同蔗糖浓度、有机附加物、光质对胚状体的大小、形态都存在一定的影响,胚状体多白色增大,大小在5-15mm不等;植株再生研究表明:15个龙眼品种、不同成熟时间、不同胚状体、光质对体胚萌发率以及再生苗长势影响显著,多数正常成熟体胚在15d左右就萌发,萌发率从50%-93%不等;体胚苗移栽研究表明体胚苗移栽到沙土(泥炭土:沙子=1:2)基质上,苗成活率可达83.33%。因此,限制生长保存后的15个龙眼品种EC仍保持强烈的体胚发生与植株再生能力。3.龙眼EC限制生长保存过程中可溶性糖、淀粉以及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试验以限制生长保存的龙眼EC为材料,测定了红核子、松风本、苗翘在4种不同培养基中限制生长保存过程中的可溶性糖、淀粉以及有机酸含量的变化。对不同龙眼品种在不同培养基保存过程中可溶性总糖、淀粉的变化研究表明:龙眼不同基因型以及不同培养基限制生长保存过程中总糖含量变化都有所不同。红核子与苗翘在A、B培养基中,出现积累高峰较C、D培养基早,且红核子在D培养基中、苗翘在C、D培养基中出现3次积累高峰。松风本在A、D培养基中只有1次积累高峰,而在B、C培养基中有两次积累高峰;龙眼同一基因型在不同培养基限制生长保存过程中淀粉含量有所不同,但龙眼EC限制生长保存过程中淀粉与总糖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对不同龙眼品种在不同培养基保存过程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龙眼EC在不同培养基限制生长保存过程中有机酸含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培养前期出现有机酸积累高峰有所不同,积累高峰的出现是有机酸的积累达到一个高度,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EC的逐渐衰老,有机酸含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4.龙眼EC限制生长保存及体胚发生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异试验对保存的龙眼EC及其体胚发生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进行研究,以寻求降低变异的途径。试验结表明:胚性愈伤组织中多倍化细胞占12.4%,二倍体细胞比例为85.0%;球形胚中多倍化细胞占8.4%,二倍体细胞比例为89.4%;子叶胚中多倍化细胞占4.8%,二倍体细胞比例为94.4%;正常苗根尖多倍化细胞占2.8%,二倍体比例为96.6%。结果表明:在胚状体发生过程中,胚状体和植株中变异细胞占的比例低于EC组织中的比例,培养物多倍化细胞较缺体高,二倍体细胞比例逐步增多,表明胚状体和植株再生过程是一个对变异细胞的淘汰过程,在分化中二倍体细胞具有某种选择优势。同时试验中诱导5mo的红核子龙眼EC已经能见到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细胞,变异率为8.6%,继代3a后,变异率达10.0%,且继代3a的松风本、巨龙105的染色体数目变异率也分别在9.0%、9.8%,继代13a的红核子EC染色体变异率为15.0%。表明龙眼EC的在前期变异水平变化幅度可能较大,但长期继代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异逐步趋于稳定。5.龙眼限制生长保存EC体胚发生过程及再生植株的RAPD分析利用RAPD技术从DNA分子水平对限制生长保存后的龙眼EC体胚发生过程及其体胚发生再生植株进行遗传稳定性检测。筛选了10条随机引物,对龙眼EC体胚发生过程及其体胚发生再生植株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龙眼体胚发生过程的RAPD分子标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不同保存年份EC体胚发生过程中的相对变异率都保持在比较小的变异范围内(小于5.1 %);同时利用RAPD-PCR随机检测3个保存时间的红核子胚性培养物的再生完整植株的基因组DNA的差异,PCR扩增产物表明不同保存时间的EC再生植株之间的RAPD分子标记有差异,保存5mo的变异率为9.70%,保存3a的变异率是13.07%,保存13a的变异率是15.07%。说明同一基因型的胚性愈伤组织经长期限制生长保存后体胚再生完整植株的遗传变异频率有趋于稳定的趋势,有利于离体种质保存。
高波[10]2015年在《不同LED光质和营养液对芹菜生长、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是通过不同比例的红蓝光和营养液对芹菜进行栽培,确定促进芹菜高产、高质的LED红蓝光质配比和营养液的组合,为植物工厂的芹菜栽培提供可行性方案。本试验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三种不同LED光质配比对芹菜生长的影响;本试验设置3个光质处理水平,分别为R/B=3:1、1:1、1:3,1个荧光灯对照,探究芹菜在极端LED光质配比下形态建成、产量、品质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为后续试验铺垫基础;二、不同光质和营养液对芹菜生长、品质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本试验设定5个光质水平、3个营养液水平,以荧光灯、华南农大叶菜B标准营养液为对照组,5个光质水平分别为R/B=13:1、10:1、7:1、4:1、1:1,3个营养液水平分别为富K华南农大叶菜B营养液、富Zn华南农大叶菜B营养液、富Se华南农大叶菜B营养液。并测定芹菜的生长过程、形态生长、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指标,确定高产、高质的光质配比和营养液的组合,评价不同红蓝光质配比和不同营养液对芹菜等叶菜类蔬菜生长的影响和品质提升的机理,为提高LED等人工光源的高效利用和增进叶菜类的产量品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芹菜在三种不同比例LED红蓝光与荧光灯下的形态生长、生物量分配有差异,品质指标的响应也存在差异。三种不同配比的红蓝光从芹菜生长初期的株高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差异,并受光质影响芹菜的光合途径,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产量形成。红蓝光配比为3:1时光照能够有效的促进芹菜株高,叶柄长,叶片数,干物质积累量,V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提高,能够有效减小根冠比,减少硝态氮含量,纤维素,还原糖的含量。表现出良好的生长趋势、产能趋势和品质提升趋势。2.芹菜在不同光质配比与营养液下同样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在生长指标,物质积累量,光合和荧光方面主要以光质的调控为主,而在品质指标,光合色素的含量方面更多的受光质和营养液的互作效应影响明显。3.光质配比为10:1的处理能够有效提高芹菜的生长指标,地上鲜重,可溶性糖含量,及较高的光合速率和电子传递速率,有效降低了根冠比、纤维素及硝态氮含量,表现出良好的生长、品质特性。因此,光质配比为10:1为本试验最佳光质配比;营养液配方对芹菜生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芹菜品质的提升上,富锌,富硒营养液能够明显提高芹菜组织中的可溶性蛋白、Vc、及锌、硒元素积累量。综合本试验将光配比10:1和富锌、富硒营养液作为本试验的最佳组合。4.在实际芹菜栽培生产中,利用LED灯补光,应该将红蓝光质比例确定在10:1左右,而营养液可以通过加入微量元素来提高芹菜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LED光质在植物组织培养和芽苗菜栽培中的调控作用及机理[D]. 唐丽. 南京农业大学. 2013
[2]. 光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D]. 张蕾. 河北大学. 2000
[3]. 不同光质对灵芝生长、抗氧化酶系及有效成分影响研究[D]. 王立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
[4]. LED补光对番茄幼苗和生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黄薪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5]. LED不同占空比对生菜生长、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D]. 丁娟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6]. 诱导子及光质对半夏生长与次生代谢影响研究[D]. 胡龙娇. 南京农业大学. 2013
[7]. 光质对彩色甜椒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D]. 崔慧茹. 山东农业大学. 2009
[8]. 光质对黄瓜幼苗光合效率和白粉病抗性的调控机理[D]. 王虹. 浙江大学. 2009
[9].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限制生长保存及其生理与遗传机理的研究[D]. 林秀莲. 福建农林大学. 2009
[10]. 不同LED光质和营养液对芹菜生长、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D]. 高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