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维度形容词的两类差比句式研究
余燕 北京语言大学
摘要: 比较作为人类的一项基本认知能力,是依据物体某种属性的量或度来建立一定的顺序关系。因此,所有比较句中都含有等级表达(等级形容词或动词)。汉语中的维度形容词比较特殊,部分形容词可以构成两类差比句式。本文旨在观察这两类句式的差异,挖掘比较句式背后的普遍机制。
关键词: 维度形容词;“比”字句;及物性差比句;测量词
一、引言
传统语法对比较句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与刻画,却没有挖掘这类结构在理论上的价值。在现代汉语中,维度形容词差比句有两种构成方法:一是“比”字句(X+比+Y+G),二是及物性差比句,即形容词作谓语(X+G+Y+MP),其中X是比较目标,Y是比较标准,G是维度形容词,MP是表示差值的测量词。之所以将“李青大刘明三岁”这类比较句看成“及物性差比句”,是因为从句法上看,“大”后接名词,从而显现及物性特征。观察发现,及物性差比句的限制条件比“比”字句要多。
(1)a.李青比刘明大。*李青大刘明。
星光村以2000亩蜜柚产业为依托,积极挖掘在地资源、特色文化,通过大型节事活动的举办,宣传造势,逐步打响旅游品牌。星光村自2012年开始,每年举办“柚花节”“柚子节”“农民春晚”。此外,还举办了2016第二届柚花节乡村旅游系列文化活动、“岭上花开,等你来嗨”、2016“西蜀柚香杯”四川省定向运动进乡村比赛、2017第四届香柚乡村旅游暨稻草艺术节、2017中国罗江·诗歌节暨民俗系列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星光村的知名度和曝光率,逐步树立起“柚子、诗歌、民宿”三大品牌。
b.李青比刘明大一点。李青大刘明一点。
c.李青比刘明大三岁。李青大刘明三岁。
郭洁(2015)对汉语比较句提出了“伴随结构分析”,认为比较结构中的“比”是伴随介词,与比较标准一同伴随短语,再与比较目标结合构成复合名词短语,充当句中比较谓词的论元。但这种分析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比+比较标准”作为伴随短语处于一个次要地位,省去并不会对句意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比较句一旦没有比较标准就不再是比较句。二是复合名词短语无法产生比较义。
Svenonius和Kennedy(2006)认为形容词+测量词结构不符合语义类型理论。他们将维度形容词分析为测量函数,其语义类型为<e,d>。测量词的语义类型是type<d>或 type <<d,t>,t>,所以这两者在语义类型上不能组合在一起。他们认为那些合法的形容词+测量词结构是由词汇句法因素而不是词汇语义因素导致的,即是选择而不是语义转换。对于合法的形容词+测量词合法的结构,他们认为需要一个功能形态U介入,这里的功能形态U应该是一个程度形态。U有着严格的选择限制:同形容词的比较式能够自由结合,但是同非比较形式的形容词会存在语言个体差异,需在词项中列出。
从表3可知,最佳组合水平为A2B2C3D3E3,即酶用量0.7%,液料比20∶1 mL/g,超声波功率320 W,超声波处理温度60 ℃,超声波处理时间40 min.
c.*李青比刘明聪明三度。*李青聪明刘明三度。
例(1)是形容词“大”用于“比”字句和及物性差比句。在“比”字句中,“大”后面既可以带差值表达“一点”或“三岁”,也可以不带。而及物性差比句中则必须要带差值表达。例(2)是形容词“聪明”用于这两类句式。在“比”字句中,“聪明”后面可以不接任何表达,也可以接“一点”,但是不可以接类似差值表达的“三度”。而及物性差比句中三种表达都不合法。由此可以发现:(1)并不是所有的形容词都可以用于及物性差比句;(2)对于那些能用于及物性差比句的形容词,在用于及物性差比句时,其后一定要有差值表达,如“李青大刘明一点/三岁”。
外科护士VTE预防行为子问卷得分(52.44±10.53)分,大部分做到及以上平均得分率为50.5%,各条目具体得分情况见表5。
二、维度形容词和测量词
(一)什么是维度形容词和测量词
本文认为差比比较式是一种特殊的测量函数,即差比函数,衡量事物在某一维度上的程度差异,其核心是两个程度的比较。“比”字句是差比比较式的一种,其中“比”是显性差比功能标记,而及物性差比句带有隐性差比功能标记U。差比功能标记引起“比较”解读和“差值”解读。罗琼鹏(2017)认为“比”的动词性与它和程度的比较有关:“比”表示两个程度值之间的不对称顺序关系(用符号“>”表示)。因此,“比”可以视为二元谓词。其语义表达为:
再次就是加强社团干部服务意识的培养。在社团干部的培养过程中,要淡化他们的功力心,让他们意识到,社团干部是为社团成员服务的,是为团内的同学服务的,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对于部分有虚荣心的社团干部,要及时提醒警告他们,修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及时敲响警钟。另外,还可以分散社团干部之间的权力,让社团干部之间互相监督制约,使社团的发展真正走向科学化、合理化。与此同时,要定期对于学生社团干部的行为进行监督,形成一套监督体系,引导大家在社团发展中团结合作,共同促进社团的发展。
(二)维度和测量的关系
Schwarzschild(2005)认为测量词不是程度主目,而是量级谓词,一个集合概念。他提出非比较式中的维度形容词一般不和测量词搭配,如果可以和测量词结合,那么就存在一个跨语言差异。例如,汉语中可以说“十斤重”,而英文中却不可以说“*100 tons heavy”。他认为比较式表示个体间程度差异,X+比+Y+G表达:X和Y在G指示的维度上存在差值或间隔。
由此可以推出及物性差比句中的隐性差比功能标记U同样具有这样的语义。
(三)前人研究
维度和测量之间存在两种关系:有些维度有一种及以上的测量方法,如:“重两斤”,“重十吨”等;有些维度没有测量方法,如“漂亮”,“聪明”,“高兴”等。一般是基础维度,如线性空间维度(如长度、宽度、高度)、时间维度、重量维度等有规约的测量方法。因此,这些维度对应的形容词可以和测量词搭配用于及物性差比句。Xiang(2005)对可用于和不可用于及物性差比句的形容词作了统计:(1)可用于及物性差比句的形容词:高/矮;轻/重;长/短;粗/细;早/晚;大/小;快/慢。(2)不可用于及物性差比句的形容词:漂亮;细心;高兴;有趣;干净;舒服;明亮。而且他指出决定形容词能否用于及物性差比句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其后能否接差值测量词。
b.李青比刘明聪明一点。*李青聪明刘明一点。
三、句法语义分析
(一)语义分析
维度形容词一般被认为是指称个体与程度之间的关系,事物可以根据程度值大小建立一定的顺序关系(von Stechow 1984a)。如,形容词“高”指向“高度”这一维度,所有处在这一维度的事物都可以建立顺序关系。测量词是用来对程度进行量化的手段,分为两类:模糊测量词和精确测量词。模糊测量词只表达一定的模糊量,如“一点”。而精确测量词是有量化单位的精确量,如“三岁”,“一厘米”等。
[[比 ]]=λD1<d,t>λD2<d,t>.MAX(D1)>MAX(D2),其中D表示程度的集合,MAX为作用于程度的集合,并得到最大程度值的算子。
“比”字句相对于及物性差比句其限制条件较少。“李青比刘明大三岁”是合法的,而“*李青比刘明聪明三度”却是不合法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聪明”没有规约的测量词与其对应。而及物性差比句后面似乎一定要接测量词。因此,有学者认为在“*张三聪明李四一点”中,由于“聪明”后面要接测量词,而“一点”不是测量词,导致这句话不合法。而“张三比李四聪明一点”这句话之所以合法,是因为这里的“一点”并非测量词,而是程度修饰语。两者的区别在于形容词后面的测量词填补程度主目的位置,即它本身是一个成分,而形容词后面程度修饰语不可单独作一个成分,只是用来修饰形容词。
有些学者认为“比”和“U”没有实质语义,在比较句中没有任何语义上的贡献,只是作为一种形成机制来连接前后比较事物。这样的说法似乎将差比标记放在了一个次要地位。本文认为差比比较标记有语义贡献,它提供“比较”解读和“差值”解读,是差比比较句的核心。
(二)句法分析
(2)a.李青比刘明聪明。*李青聪明刘明。
根据式(34)~(37)逼近准则,上式最后一个等号右边第1、2项在N→时极限值分别为功率值分别为由式(39)可知,第1项的功率值为常数.
本文在伴随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认为差比句的底层结构是以差比标记为中心的程度比较,即:[[D1比较目标[维度形容词]]比[D2比较标准[维度形容词]][程度差值补语]]。因此“张三比李四高”这句话的底层结构是[[张三[高]]比[李四[高]][高-差]],而“张三高李四三公分”这句话的底层结构是[[张三[高]]U[李四[高]][高-三公分]],其中U是隐性差比标记。所以差比比较句的生成过程分为四步。第一步,维度形容词将比较目标投射成程度主目一。第二步,维度形容词将比较标准投射成程度主目二。第三步,两个程度主目通过二元谓词“比/U”联结起来产生差比义。最后一步,程度差值作补语充当比较结果。
所以,差比句是以“比/U”为核心的差比函数,衡量事物在某一维度上的程度差异。“比/U”作为二元谓词,联结两个程度,比较的结果是程度差值,充当句子补语。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对比“比”字句和及物差比句之间的异同,对差比比较句的机制作了初步探析。研究的结果是维度形容词构成的两类差比句背后的机制是一致的,都是以差比功能标记为核心的差比函数,比较事物在某一维度上的程度差异。这是两类形容词差比句的共性,但两者又有所不同。相对于“比”字句,及物性差比句对维度形容词有着更加严格的选择限制,且要求形容词后面必须跟上显性的差值测量词。及物差比句中的维度形容词所指称的维度必须有规约的测量方法,可以对程度进行单位量化。
除了以上的研究发现,仍然有一些研究问题在本文中未得到解决:一是及物性差比句为什么对维度形容词有着更加严格的选择限制?二是及物性差比句具体的句法生成过程是怎样的?三是这样的分析是否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比较句,是否存在跨语言差异?因此,虽然前人已经做了很多分析,但比较句仍存有很多疑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1)新疆巴里坤膨润土矿为火山沉积岩型膨润土矿床。成矿母岩的岩石类型主要是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并且火山碎屑岩不经搬运直接堆积在储水的盆地。矿区断层、褶皱、不整合等构造发育,有利于成矿过程火山碎屑岩在碱性水介质中进行脱玻、水解形成膨润土矿。
参考文献:
[1]von Stechow, Arnim.Comparing Semantic Theories of Comparison [J].Journal of Semantics,1984a,(3):183-199.
[2]Schwarzschild, Roger.Measure Phrases as Modifiers of Adjectives [J].Recherches Linguistiques de Vincennes,2005 (35):207-228.
[3]Svenonius, Peter&Christoper, Kennedy.Northern Norwegian Degree Question and the Syntax of Measurement [J].Berlin: Mouton de Gruyter,2006:336-346.
[4]Xiang, Ming.Some Topics in Comparative Constructions [D].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2005.
[5]罗琼鹏.汉语“比”字比较句的句法和语义问题[J].现代汉语,2017,40(3):324-335.
[6]郭洁.英语比较句的成分结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 (5):355-367.
作者简介: 余燕(1995-),女,汉族,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单位: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