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瑾颖广东省人民医院 51008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510060
【摘要】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护理对老年科住院患者的意义,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6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支持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改善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科住院患者应用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大大提高护理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科;支持性心理护理;满意度
老年住院患者的病情复杂,往往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是需要重点护理的特殊人群,对于护理工作的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当前医院的心理护理操作没有规范的实施标准,且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责任心、护理水平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护理操作缺乏统一的评价和监督,容易引发医疗纠纷[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老年科患者实施了支持性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在62~92岁之间,年龄均值为(82.12±5.41)岁;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在60~96岁之间,年龄均值为(81.99±5.63)岁。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包括用药指导、病房环境管理、健康教育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支持性心理护理,内容为:①为患者提供安静祥和的疗养环境,安排专业的心理医生对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每次45分钟,连续治疗三周,倾听患者内心的想法,给予患者鼓励和指导[2];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掌握患者的基本资料,了解患者的习惯,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优质服务;③举办心理知识讲座: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患者的生活背景和心理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支持性心理护理方案;④针对性心理支持:对于病情特殊的患者,开展研讨会,制定科学的治疗和护理方案,调节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3];⑤延续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患者实施出院后的随访,以电话交流、家庭回访等方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3评价指标
①应用本院自拟的问卷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②应用采用焦虑抑郁量表对两组神经内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存在越严重的精神障碍[4]。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年龄、焦虑和抑郁评分等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表明2组老年科住院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改善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一。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二。
3讨论
老年科患者的病情往往较重,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承受着疾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仅仅依靠药物治疗的效果不明显。相关研究表明,支持性心理护理在老年科患者的护理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向患者耐心的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消除患者的悲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人性化的交流,例如电话回访、家中随访、组织集体活动等,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在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长期的解除,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有更全面的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用药治疗情况,科学评估患者的病情,保证患者的用药品种、剂量和服药时间的正确性,对疾病可能的诱发因素进行讲解,提高老年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减少了患者对疾病的害怕,细化每个护理缓解,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当中,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家庭和社会的关爱,提高治疗的协同性[6]。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改善较好,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支持性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调节焦虑抑郁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能够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老年科患者往往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容易出现精神障碍,产生绝望、放弃的心理。支持性心理护理能够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有利于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对老年科住院患者应用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大大提高护理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珊,林萍. 支持性心理护理对老年科住院患者的意义[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02):7-8.
[2]辛颖莹. 观察支持性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根治术后康复效果的临床应用[J]. 当代医学,2017,23(27):149-151.
[3]磨丽莉,周芳珍,陈静,等 支持性心理护理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0):1386-1388.
[4]杨建华,张茜,刘红玉,等. 支持性心理护理在耐多药结核病病人的临床应用与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7):92-94.
[5]罗洪,戴亚克,李菊兰,等. 心理护理二联法对手术焦虑的干预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06(03):245-247.
[6]罗少丽,周瑾,李霞. 支持性心理护理对老年科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其满意度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04):140-141.
论文作者:霍丽娟,袁丽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患者论文; 性心理论文; 老年论文; 满意度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心理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