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设单位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对于我国的建设单位来说,工程造价是对一项工程的开支进行预计,或者是对其全部固定资产的所有投资费用中的实际开支进行预计,这就是我国所说的工程的投资费用。我国的建设单位对于其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一定要在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同时还要对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才能够取得很好的投资效益。本文围绕着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这一话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工程造价与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以及我国建设单位对其工程造价的管理,同时还阐述了我国建设单位对其工程造价的控制,从而才使我国的建设单位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设单位;工程成本;全过程;控制
如何客观、公平、合理地做好工程结算工作,切实解决工程结算中的问题,是把好成本控制的关键,也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环节。本文将从对工程成本的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核算的实施,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项目投资效益,为建立企业成本库提供数据。
1.建设单位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侧重点
建设单位全过程造价管理主要包含了四个阶段,即设计及估算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结算阶段。
1.1设计及估算阶段
对建设单位而言,设计及估算阶段是其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四个阶段中最关键最重要的阶段,此阶段的控制对整个项目的造价控制有最为关键性的影响,根据设计成果文件的深度差异,不同的设计阶段对应不同深度的估算,主要包括:(1)概念/方案设计阶段的估算,用作方案比选参考及确定项目投资金额目标;(2)初步设计/扩初设计阶段的估算,通常作为整个项目造价管理的目标;(3)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估算,是本阶段深度最深、资料最详尽的阶段。任何一个设计阶段的估算都需要“估”的技巧和“算”的方法,估算编制的是否成功最关键就取决于是否在不同阶段合理分配了“估”和“算”的权重,是否正确使用了“估”和“算”的方法,是否体现了逻辑性和专业性。在经过设计及估算阶段确立了项目成本控制目标后,并在设计团队准备的设计成果文件具备了相应条件后,项目管理即应进入下一个造价管理阶段。
1.2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是介于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之间的阶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将设计成果文件转化成招标成果文件的阶段,是将项目管理与设计要求书面化明确化的阶段,亦是风险管理集中体现的阶段。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重点在于:(1)合理分配工程风险,合理控制合约风险;(2)制定招标计划与招标流程,适时定标以符合项目进度需要;招投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3)标段的策划(合同架构及标段划分):要求设计管理团队按照标段划分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招标图纸及技术要求等,应清晰列明工程范围;(4)招标计划的编制:平衡项目管理团队,设计团队与造价管理团队提交工作成果的节奏与时间;(5)合同文本的选择:选用适当的合同条款,计价模式与计量原则;(6)合同范围的明确(界面表及界面图):界定项目合同架构体系内各合同之间的工作内容与界面,如施工交叉界面,配合与协调界面等;(7)工程量清单/单价细目表的编制:通过清单编制,对招标图纸的可报价性作系统性的检查,并及时清理图纸疑问;(8)标底估算及评标分析:对比造价控制目标,找出差异,作为合同控制价的参考依据。通过招投标阶段的策划与过程澄清,集中解决了招标过程中合同与商务上的疑问,减少了合同价格上的潜在风险,通过合同设置合理分配了工程风险控制了合约风险,为下一阶段的造价管理夯实了良好基础,同时为合同的执行明确了依据。
1.3建设单位在工程的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对我国的建设单位的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就是要建立健全一个工程的招投标体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的建设单位一定要对招投标的竞争手段进行有效的利用,从而来达到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实际过程中,建设单位一定要对所编制的项目的招标文件的质量进行充分的重视。我国的建设单位一定要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进行加强,要对施工方进行督促,使其严格的按照设计的图纸来进行施工,还要对施工中的各种预算外费用进行科学化的控制。负责对施工进行监管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施工单位进行督促,使其对各项施工工作做好记录,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对现场的地基处理,设计变更、签证等方面均应监督到位,做到实事求是,避免管理不到位给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控制建设材料的价格是整个工程造价中各项控制的主要环节,现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多种供应建设材料的渠道,并且建设材料的品种和价格也是各不相同,因此我国建设单位的相关工程人员一定要对当今建设材料的市场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充分的掌握,这样才能够对工程项目投资进行合理的控制。
1.4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阶段是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最后一个程序,是全面考核建设工作,检查设计、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审查投资是否合理的重要环节,它对保证工程质量,促使建设项目尽快投产、发挥投资效益,总结经验教训都有重要作用。竣工结算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为10%以下。在此阶段,应全面汇集在工程建设中实际花费的全部费用,编制好竣工决算,收集、整理、保存相关资料以达到工程建设全过程发生的各项费用均有据可查。从而使事后核算及时、准确。
2.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的控制
2.1要对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
工程建设中的主要环节就是其设计阶段,对于整个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一阶段中对于设计方案的优化与设计的限额都要起到一定程度的重视,这是使工程造价能够被有效的控制的主要手段,设计方案上的优化,对工程投资影响十分巨大,比其他阶段都易见成效,设计的节约才是真正的节约,否则,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同时有效的对设计中的付账的流程进行优化,实现了在设计完成后再对其进行付款,最好也能引进质保金制度,对设计质量进行约束。
2.2要对建设项目在前期的阶段实行监理
当前设计成果造价由于受到水平、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了很大的差别,同时还由于其设计思想太过保守,就会造成整个工程的造价都居高不下,因此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的造价与监理实行有效的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一定要使工程师发挥其在注册造价中对于工程造价充分的控制作用,因为其能够为所计划的项目的成本、所咨询的建设的成本、制订的招标的文件以及制订的与承包价格相关的合同进行服务,同时还能够为控制成本、工程费的预算,以及对工程的管理提供服务,并且对建筑合同中出现的纠纷进行服务,最有还要对建筑工程的保险费用的损失进行估值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服务。
2.4建立企业成本库提供数据
审计人员应通过以往相同的工程项目进行对比,对建设项目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然后分析计算各项费用指标,发现疑点,揭露问题的方法。分析法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查找可疑事项,为审计工作寻找线索,进而查出各种错误和弊端;通过分析来验证各种资料(如建设合同、建设图纸、隐蔽工程签证等资料)所反映的基建工程项目的真实情况,进而核实实际工程量与审定工程造价;通过分析各项费用指标来找出工程造价审计的突破口,准确完整的反映工程的实际造价。如对某单位一建筑项目进行审计,审计人员通过审查发现该项目与以往审计过的某幢建筑物A的设计完全想同,经过测算该项目的经济造价指标和部分材料指标均高出A建设工程,审计人员进一步审计发现该项工程多计钢材16.3t;商品混凝土多计128.8m3。由于上年价格指数变动不大,且使用的是同一估价本,所以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只考虑价差问题未考虑价格上涨指数,审计人员核减工程造价合计15.78万元。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建设单位来说,工程成本全过程控制的实现,是维护建设单位经济效益的关键条件。为促进建设单位工程成本全过程控制的实现,要将工程成本控制贯穿于投标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工程建设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中,全面提升建设单位工程成本控制水平,为建设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常涛.建设单位工程成本全过程控制[J].江西建材,2016(09).
[2]叶铭贵.试论建设单位的工程成本全过程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4).
[3]张龙棋.浅析建筑建设单位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成本控制[J].现代商业,2010(23).
[4]马磊.建设单位工程成本的管理[J].山西建筑,2011(19).
论文作者:黄坤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建设单位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全过程论文; 造价论文; 成本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