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性原则在作文教学中的负面影响_文学论文

典型性原则在作文教学中的负面影响_文学论文

典型性原则在作文教学中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典型性论文,则在论文,负面影响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下面摘录1998年8月6日《文汇报》上的一则报道,内容如下:

“在近日结束的安徽省高考阅卷分析总结会上,广大阅卷教师对作文中的‘虚假’现象议论纷纷。据教师们估计,约有20%的安徽考生在作文中开了自己和父母的玩笑。一位书法很好的考生写自己失去双手后如何战胜脆弱,学会用脚写字,用脚答卷。而省招办表示:今年没有用脚答卷的考生。更多的考生则以父母双亡来写自己如何战胜脆弱,微笑着走进考场。在一本30份的试卷中,竟有五分之一的考生说高考前夕父母双亡……”

安徽大学的一位教授叹道:“这是学校素质教育、语文写作训练的失败,还是高考作文题本身就给‘撒谎’留下了空间?”

我们认为,从根本上看,还是中学作文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出了偏差和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文章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典型性原则,这个原则要求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必须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也要更带普遍性。它要求对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进行选材、提炼、集中、概括,创造出能够体现社会生活某些本质规律的典型事件、典型环境和典型形象来。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典型性也体现得特别典型和突出。当然,我们并不是否定这条文艺理论原则,况且这条原则也有其科学性和实用性,也确实对写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就目前情况而言,由于对典型性原则认识有些偏差,过分强调了该原则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造成了中学作文的假大空现象。下面我们就典型性原则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命题上的“大而化之”

中学作文命题往往舍弃小节,专找大帽子戴,拟一些高度概括的题目。如“国庆抒怀”“我最崇敬的一位名人”“记一件有意义的事”“奉献”“个人和集体”等等。在教师这种命题倾向带动下,学生自拟的题目也是非“大”不命,非“高”不就。一件普普通通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事情,让他们拟题,往往就是“社会主义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如果是材料议论文,一个平常的材料,他们就能提炼概括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要一分为二看问题”“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等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题目,使标题大得与材料和文章极不相称。张志公先生在《语文教学要同现代化建设接轨》一文中说,要鼓励学生多写点切实的东西,如“买鞋记”“我家比小李家和睦”“多看电视有利有弊论”,等等。但中学作文教学似乎现在还没有从“典型”的题目中走出,许多教师本着“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要求,仍在为作文课上找不到具有一定高度的题目而苦恼。

从近些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情况来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刚刚恢复高考时“我的心飞向毛主席的纪念堂(1977年河南卷)”“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77年北京卷)”“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1978年全国作文改写试卷)”到90年代的“尝试”“战胜脆弱”等等,已明显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但可惜的是中学作文教学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2.选材上的“如雷贯耳”

一般教师对作文材料的要求,都是要具有典型性的。记叙文中写青年学生,就必须反映一代人的精神风貌。要写一件事,就要写得十分有意义,最好能与社会时代联系起来。要写一处景物,就要能体现出无比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感情。议论文中,理论论据要的是经典性的东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名人名言是首选。事实论据也要名人名事,否则,似乎就缺乏说服力,没有感染力。

这样,学生的作文选材就容易走上极端。中学生要写好人好事的文章,往往是天灾人祸大展览,写救人救火等重大事情的很多,写平常生活中好人好事的少。1998年2月18日的《光明日报》刊登一篇文章曾引用了一位初中生的话:“作文都是编的,老师出的好多题目我们都没经历过。老师让写好人好事,班里有一半人写跳水救人,另一半人写扶老奶奶过马路。”邹静之在《女儿的作业》一文中也说:“她的作文几乎是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她的同学几乎都写过扶老婆婆过街,给老师送伞……她们快乐地共同编着一样的故事。”议论文中要选择典型的事例,雷锋、张海迪、陈景润就成了万能性的材料。

3.构思上的“高瞻远瞩”

中学作文教学往往要求学生作文构思立意上也要典型。看看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也大都有这个趋向。《泰山极顶》没看到日出的遗憾被眼前所看到的劳动场面的满足感所驱遣;《荔枝蜜》在敬佩“蜜蜂”情感中联系到了辛勤插秧的农民们。《猎户》中打猎英雄董昆的“要打就一定要把野兽和强盗消灭”等,这些都给学生在作文构思上以巨大的启迪和影响。他们作文中的构思立意也处处体现出了这些“亮点”,不愿留下一点缝隙让自己真实但略显“平庸”的思想透露出来,恐怕犯了《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世间行乐亦如此”、《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的“低级错误”。有一篇材料作文,材料说,苹果都是直切的,可有个学生横着切,发现了果核均为五星组合。让学生写篇作文,结果有的学生写成了“五星”就像五星红旗,代表着祖国,吃苹果也要想着祖国。学生们一遇到记叙文的主题,总要挖掘出崇高的思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等。议论文也总是高屋建瓴,尽力要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其实,平常生活中平常人的情感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写个人的思绪会更生动感人。一般生活真理、人之常情,更让人感到自然亲切,也更能让人接受。没有必要要求学生一定要“平凡中见伟大”、“平常中见神奇”。如果人和物本身就没有“伟大”和“神奇”,或者由于中学生阅历有限,思想还不成熟,根本就看不到什么“伟大”和“神奇”,那只好牵强附会,或标签式地喊上几句口号而已。

由于以上三个主要方面过分地追求典型性问题,中学生作文实际上成了“大事记”“好人好事簿”“政治宣言”和“哲学评论”,有的甚至成了“满纸荒唐言”。

要消除典型性原则给中学作文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认为还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说,在运用典型性原则的同时,还要弄清和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走生活化道路

我们必须消除对典型性原则的糊涂认识,不能认为写周边的事情,写凡人小事,写平常人的思想感情就写不出典型性来,就是狭隘的短浅的或是平庸的东西,只有登高望远的重大材料,才是青年学生作文所追求的方向。如果不去掉这种偏见,中学生作文就不可能出现真实而活跃的面貌。现在不少学生害怕作文,厌恶作文,也写不好作文,大多原因是命题和要求远离他们的生活实际,不能去反映他们真实的思想感情。生活化道路就意味着要从“高起高打”走向脚踏实地,也只有脚踏实地,才不会出现“写不出硬写”的现象,文章毕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2.走个性化的道路

作文要有个性,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都要体现个性特色。人与人不同,作文也就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不可能要求他们都一定得出事先设定好的某个结论,应当允许有不同的看法出现。作文是语文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不可能仅仅是为了达到思想上育人的目的。让他们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是对其各方面能力的一种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能体现作文的育人功能。如果事先给他框定了一个高尚的模子,一定要把思想嵌进去,那就抑制了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影响了思维健康活泼的发展。

3.走才识化道路

学生作文应该是智慧的体现,是灵感的展示和才识的崭露。而一味追求典型化的结果却往往忽视了这些。早在1980年高考时,作文阅卷教师就已经对考生所表现出的短于才识发出了感慨,并坦言:“读《画蛋》有感”一文,如果能在试卷中见到《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的字眼,那这篇文章就要得高分了。因为当年的考生都几乎异笔同调地写道:“达·芬奇从画蛋开始最后成了一个十分有名的画家”,就是不知道因何而“名”,“名”在何处。言词空洞,其原因就是知识、才识的匮乏。但时至今日,我们似乎仍然是在清谈、空谈。文章要体现思想情感,但更要透射出才识的光芒。优秀的文章总是在才识和见地方面能摄人心魄,余秋雨的文章被千万读者所推崇,已充分说明这些。

标签:;  ;  ;  

典型性原则在作文教学中的负面影响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