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课程高考命题改革的实践及审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湖南论文,新课程论文,命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36(2010)10-0004-09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高考改革的方向和动力
1.《教育规划纲要》对高考改革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一系列教育基本政策、战略举措,强化了高考改革的责任和使命,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宏观政策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是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规划纲要》第一次以党和国家文件的形式正式将促进教育公平上升到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的高度,强调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考试特别是高考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教育制度,关系到教育资源、机会分配公平,是落实教育公平政策的重要手段。同时,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维护公平是其本质要求和重要价值取向。在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背景下,维护高考制度的公平性是高考改革能否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认可的前提与关键。因此,当前的高考改革必须首先考虑维护公平的问题。
二是明确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定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不仅进一步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把素质教育提到了教育工作主题的高度,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高考改革必须紧扣素质教育主题,围绕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论是在考试内容与形式上,还是在招生考试与录取办法方面,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使高考不断满足各类高校对多样化人才选拔的需求,让高考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引导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些都是当前高考改革的重心,也是高考制度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三是明确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教育规划纲要》强调“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并提出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这标志着我国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从扩大规模向注重质量转变的新阶段。高考改革要顺应新形势,在发挥其选拔功能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其影响面广、公信力强的制度优势,在教育质量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有效服务。这是今后高考改革寻求突破的一个重要方面。
2.《教育规划纲要》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与过去二十五年的教育体制改革相比,《教育规划纲要》部署的新一轮教育改革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形成了人才培养体制、学校治理体制、政府管理体制三者融合的整体框架,并具体设计了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在内的六大改革任务。考试招生制度不改革,人才培养体制也就很难改革。因此,《教育规划纲要》列专章(第十二章)对考试招生制度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定,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原则、步骤与要求。这在我国历次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献中是前所未有的。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普遍关注的“一考定终身”问题,其实质是中等和高等学校招生选拔的标准和途径过于单一,以统一的一次性笔试成绩作为学生升学的唯一标准。其所带来的直接弊端是对考试分数的过分强调,扭曲了考试与教育的关系,不仅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优秀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而且也抑制了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通过系统改革,逐步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笔者认为,这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改革要强调科学性,考试招生的内容与形式要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与培养的规律,做到科学化、标准化、专业化,能够科学区分和有效选拔人才;二是改革要以学生为本,能够促进和引导各级教育均衡健康发展,使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的学生脱颖而出,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三是改革更要注重公平性,即要坚定维护考试、招生和录取环节的公平、公正,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竞争机会,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使学生不因城乡、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而受到差别对待。
改革的总体方向,就是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招生考试的方式与手段,减少行政行为对学校具体招生行为的直接干预,强化政府的信息公开、服务和监督职能,增强宏观管理能力;二是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完善专业教育考试机构的功能,逐步形成由专业机构独立组织实施考试,招生学校利用考试结果自主评价学生的机制,提高考试的公正性与科学性;三是切实落实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在报名资格的确定、考试科目的选择、录取标准和程序的确定、招生名额的分配等方面,赋予学校更多的根据自身培养需要和学生特点自主选拔的权力;四是改革招生程序,扩大考生的自主选择机会,允许考生多次选择、择优报考。
3.《教育规划纲要》对高考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划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全国统一组织考试、统一招生的高考招生制度,以及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准的招生办法,都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对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成长需要。尽管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就在不断进行改革与探索,但在体制机制上仍然存在考试形式过于单一、各地入学竞争机会不平等、高校选拔自主权不足等问题,并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完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稀缺,决定了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统一考试仍是高校招生的基本方式。也就是说,未来十年,以“统一高考”为主的格局不会发生改变,但在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录取方式等方面将会进行改革。
《教育规划纲要》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划。一是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使考试内容更加符合高等学校人才选拔要求和中学教学的国家课程标准,保证国家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探索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探索社会化考试方式。二是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改变“千校一卷”的考试模式,逐步使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入学考试或其他入学方式选拔学生。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入学考试将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三是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通过改进高水平大学招生名额的分配原则,在新增招生名额中向中西部省份倾斜等方式,进一步缩小省区之间高等学校录取机会的差异,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四是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五种具体录取办法,即高等学校普通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地区就业的,签订协议实行定向录取;对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建立专门程序,破格录取。
根据这个系统规划,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
一是积极探索分类考试、多次考试的办法。这不仅是《教育规划纲要》的明确要求,也是当前高校招生工作的现实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庞大,不同学校的办学层次、目标定位不同,决定了考试选拔模式不同。一张试卷既选拔作为学术精英培养的新生,又选拔高技能人才培养对象,很难同时兼顾。从我省近几年特别是今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来看,用一次考试来考核、选拔学生难以满足不同层次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人才选拔的需求。因此,本、专科分类考试势在必行。我们可以大胆设想把高职专科招生考试从目前的统一高考中分离出来,并从科目设置、考试内容、命题理念、试题设计等方面作相应的改革。
二是大力推进多元录取体制改革。结合我省正在推行的几项改革试点,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突破。其一,扩大高校自主招生试点的范围。从长远看,实行高校自主招生符合教育和学校办学的规律,是改革的方向,我们应扩大自主招生学校面,并力求在录取对象的高考成绩上有所突破,特别是对那些确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要建立专家委员会和专门议事机制来负责破格录取工作,并制定一整套规范的程序来确保录取透明和公正,让那些特殊人才能够被顺利录取,避免2010年陕西出现的所谓“国学天才”自主招生未录的类似现象。其二,推进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工作。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自主选择合适生源,是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势所趋。2010年我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学校由5所扩大到8所,从明年开始,我认为我们应该按照“有序管理,大胆放开,最终实现全面的单独招生”的总体思路,全面放开,积极推进单招改革。在具体措施上,可以考虑由省教育厅统一制定政策、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宣传、统筹管理,高职院校根据实际单独组织笔试、面试和自主录取,以避免高职院校在当前生源不足的情况下的无序竞争,逐步形成科学、规范、有序的单招录取模式。其三,加强对破格录取的研究和探索。2010年我省实施了对前万分之一考生增加一次投档录取机会的政策,全省具备资格的单科优秀考生共217人,其中填报了单科优秀考生专设志愿的128人,实际录取70多人,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反响。这种改革有利于逐步形成让某一方面突出的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今后在这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建立一整套有效的政策措施。
三是全面推进高考内容改革。高考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高校选拔人才,客观上对基础教育起着明显的导向作用。高考“考什么”、“怎么考”不仅关系到高校新生选拔的质量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在目前现实情况下对中学教育教学起着“风向标”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将产生最直接的推动作用。因此,高考内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核心、重点与难点。
二、湖南省首次新课程高考命题改革回眸
2010年我省的高考命题,集中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了新课改精神。
第一,以能力立意,全面考查考生的学科能力和素养。根据新课标要求,各学科命题从不同层面实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其中建立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上的学科能力和素养是试卷考查的重点。具体讲,在语文学科上,除了“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是明确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其他部分均从不同层面考查了学生建立在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上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比如,“古代诗文阅读”从语言和文学两方面对考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古代诗歌鉴赏能力进行了检验和考查,“选做题”从个性化感悟、创意的剖析和多元化的解读等方面,考查了考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批判能力以及在表达实践中更具个性、更有创意的表达能力。在数学学科上,全面考查了新课标中提出的五大基本能力。以理科数学卷为例,考查空间想象能力的有第3、8、13、18等题,考查抽象概括能力的有第15、20、21等题,考查推理论证能力的有第15、18、19、20、21等题,考查数据处理能力的有第17题,而对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几乎蕴含在所有试题中,这些试题全面考查了考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为考生提供了充分的展示能力的空间和机会。在英语学科上,最大的特点就是结构上的调整,即增加了主观题的数量和主观题的分值比例,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在句子或语篇层面应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独立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以及了解考生应用英语的正确、流畅和得体的程度;另外,试卷继续保持较大的阅读量,考查了考生快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能力。
第二,关注时代,贴近生活,突出学科课程特点。语文学科的选材凸显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现实生活的结合,尽量拓展材料包含的知识领域,体现生活色彩和时代特色。如第一大题“语言文字运用”题中“世博园”、“低碳绿色”、“高铁”等新词语的涉及,新闻短评中关于互联网性质和功能的评析,这种贴近现实生活语料的刻意选择,能有效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英语学科的选材注重语言材料的新颖和人文特征,对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的考查尤为突出。如写作部分的简答题,选取的是一篇约300词的短文,介绍了主人公以不留姓名的方式帮助穷困家庭,尤其是在圣诞节之际,给那些穷困家庭的孩子匿名赠送礼物的过程,这种选材文化内涵丰富,能让考生在用英语解读信息的过程中,感受到西方国家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第三,倡导探究精神,考查创新意识。“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探究能力的发展”等是新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2010年的试卷整体体现了倡导探究和创新的理念,注重在考查知识的同时考查能力,较好地考查了考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数学学科尝试通过多元化、多途径、开放式的设问,进而客观、全面地考查考生观察、试验、联想、猜想、归纳、类比、推广等思维活动过程及水平,激发考生的探索精神和求异创新思维,如第15题,以数列为载体,给出一个新定义,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创新意识;第18题第(Ⅱ)问、第21题第(Ⅱ)问均设置成开放性问题,要求考生能对数学知识迁移、组合、融汇,为考生展现创新意识,发挥创造力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较好地考查了考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语文学科新设选做题,第一题要求考生阅读一篇富有哲理的文章并把个性理解的部分用文字表达出来,偏重于对文章主旨大意的理解和自身生活实际的辩证哲思;第二题是把几则新闻消息的内在联系点发掘出来,并归纳写成短评,偏重于对文字概括与归纳能力的考核。这些题目富于开放性、辩证性和时代感,都要求考生在独立思考中把握作品的深层内涵,能综合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蕴涵的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增大了考生自主答题的空间,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个性思维和探究能力。
第四,注重实践,考查应用意识。“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观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同时加强应用意识的培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2010年高考试卷尤其注意体现对应用意识的考查。以数学学科为例,就目前的高考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要求考生在短时间内面对现实问题完成数学建模的全过程是不切实际的,适宜的要求是只需考生对所提供的理想化的信息资料进行简单数学化处理,形成已学过的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即可。因此,命题组将2010年高考应用题的功能定位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2010年的高考数学理科试卷设置了2小题2大题共4道应用题。如第17题,以居民用水为素材,将统计与概率融合;第19题,以冰川融化为背景,将解析几何的内容和方法与数列知识交汇,这道应用题紧密联系温室气体排放这一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导考生用数学眼光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英语学科方面,将“学习策略”作为重点考查目标,主要是在听力、语言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题中考查考生借助联想建立相关知识之间联系的能力、利用推理和归纳等逻辑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借助情境和上下文猜测词义或推测段落大意的能力,以及通过总结语言规律来运用语言的能力等。
三、对2011年乃至今后湖南省新课改高考命题的基本构想
1.把握改革方向,全面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改要求
一是紧扣素质教育主题,进一步明确命题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是当今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高考命题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不论是为高校选拔新生,还是引导基础教育改革,都要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这是我们改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基于这个认识,明年乃至今后我省新课改高考命题必须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是:着力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人才的选拔,在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考查的同时,加大“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力度,兼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真正实现考试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素质立意的转变。也就是说,我们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同时,会更加强调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尽可能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各学科命题将加大向“能力素质立意”转变的力度,实现高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
二是加大改革力度,尽可能体现新课改理念和要求。到2011年,我省高中实施新课标已有6年的时间,中学对新课程教学应该已经适应并走向成熟。同时,2010年实施新课程高考也已经为加大改革奠定了基础。因此,加大高考命题改革力度,使考试与教学要求保持一致性,是下一步我们必然要做的。由于这次新课程改革力度很大,涉及到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湖南省的高考命题必须适应这些变化,全面与之接轨。总的来讲,从指导思想、目标体系,到命题思路、题型设计、内容选择等,都要全面贯彻新课改精神、体现新课改理念,完全符合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使新课程实施好的学校考出好的成绩,从而引导中学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具体来说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加大突破:一是在命题理念上,要认真理解、准确把握新课改精髓,将湖南卷以往的经验与新课改要求相融合,使新课改精神在高考试题中得到充分体现,以推动考试内容改革迈出更大的步伐。二是在命题风格上,充分考虑我省基础教育强省的实际,继续融入“敢为人先、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内涵,进一步体现湖南卷典雅厚重、务实创新的特点。三是在考试内容选择上,减少甚至取消孤立知识点和机械性记忆内容的考查,如语文学科的古诗文默写就可以考虑降低分值,或者逐步减少这方面的考查,改进考查方式;注重知识整合、运用以及综合能力的考查;各学科的考试内容涉及面更广,不仅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内容,还将涉及生活常识及相关课外知识,尽可能体现试题的开放性。
三是吸收大学自主招生选拔理念,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近几年来实行自主招生的高校越来越多。自主招生打破了高考“唯分数录取”的束缚,通过多种形式来考查学生,以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高下并结合高考成绩来进行人才选拔。高校的自主招生命题,无论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共同发起的“部分‘985’大学自主选拔GSI测试(包括通用基础测试(General Exam)、高校特色测试(Special Exam)、面试(Interview)三个模块)”,还是我省中南大学开创的“综合评价录取”等,自主招生的试题对考生的思维和表达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并且强调实用性,与生活联系紧密,要求考生能学以致用。比如,中南大学共分“公民素质”、“科学思维”、“人文素养”、“人际交往”、“创新想象”、“个性特长”等面试站点,从6个不同的方面考查考生的素质和能力,其中许多试题开放,对答案不作对与错的区分,只考查考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度、广度以及表达等能力。综合素质评价是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需要培养更多的基础宽厚的综合性人才的必然要求,其思想内涵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三维目标是一致的。今后高考将吸纳高校自主招生的选拔理念和试题命制经验,条件成熟时还将借鉴其考试方式、方法和手段,在考查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的基础上,注重对考生建立在共同学科基础之上的综合素质的考查,以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教育目标。
2.注重命题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最大限度地考查学生能力和素质
其一,适当调整主客观题比例,优化试卷结构。试题从评分的客观性角度通常被划分为两类,即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一般来说,客观性试题尤其是选择题具有针对性强、使试卷覆盖的知识面更广和评分公正等优点,但较主观性试题而言,无法测量出考生的思维过程,较难有效反映考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不能更好地区分考生思维的深度、广度以及表达的清晰度。主观性试题在考查考生复杂的行为目标,特别是考查考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着客观性试题无法比拟的特点。在处理好主观题评分标准的前提下,2011年高考命题将适当调整试卷结构,更加合理匹配主客观试题,既保证学科主干知识的覆盖面,又能提供让考生更多自由有创意的个性表达机会,以有效区分考生能力层级。语文学科将减少纯识记知识的考查,减少较低能力层级的集中考查,增大考查较高能力层级和综合反映多种能力层级的试题量或分值,增加试题语文智慧的含量。比如,将减少古诗文默写题的题量和分值,增加选做题的分值,选做题的命题方式也将更加灵活等。数学学科将根据高校对文、理科新生数学水平要求的不同以及文、理科考生数学学习的实际,允许文、理科试卷在除了考查内容的范围和深浅不同的基础上,在结构设计上也存在差异,如文科数学主观题考查创新思维和能力层级可以弱一些,而理科数学则要加强。
其二,深化能力立意,重视创新意识。2011年高考数学命题在“深化能力立意”和“重视创新意识”方面,我们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构思:在命题理念上,注重从独立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三方面测试评价考生;在命题构思上,坚持用数学基本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强化基本能力点的设计;在试题结构上,继续突出全面的能力因素和多元化的能力层次结构。其中,思维能力将是能力考查的核心,高考对思维能力的考查能区分出不同层次的考生,能力较弱者需花费较长时间去推理、论证、计算,能力较强者则通过画图、取特殊值验证、归纳推理、直觉思维等多种方法就能较快获得解题思路,不同的思考方法、不同的运算途径体现出思维能力上的差异,这正是高考要突出考查的一个方面。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2011年高考命题将尽可能给考生提供新颖的信息或创设新的问题情境,精心设计探索型或开放型的试题,注重问题设计的多样化,鼓励考生从多种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测试考生思维的发散性,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区分考生的能力与素质。
其三,完善题型功能,使测试目的更加明确。题型设计的科学性是考试信度和效度的良好保证,而要保证题型设计的科学合理,明确其能力测试目标尤为重要。以英语学科为例,2011年高考英语将通过加强题型功能进一步体现新课程理念:“听力理解”部分,将在继续考查理解主旨和要义、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等4个微技能考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尽可能增加归纳总结能力的考查;英语知识运用“完形填空一”部分,将继续立足语篇,通过上下文考查考生对语意、语境、语篇的深层次理解能力,在设题方面,将尽量杜绝纯粹的语法考题,同时尽可能减少非语境类题目,以充分体现语言知识灵活运用的特征;“完形填空二”部分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2011年试卷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既考查考生理解文章中心内容、层次结构、句子间的关系和句子成分的能力,又考查考生英语语言感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充分体现新课程提倡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的理念,给考生提供开放的思维空间;“书面表达”部分,2011年英语试卷简答题问题的设计将在信息获取的基础上,重点落在可以展现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表达的丰富性方面,体现考生在开放性问题的推理中展现出创新思维能力,作文题设计在2010年采用“半开放性”的命题方式的基础上,2011年力求考查学生调动情感因素和个人素养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到语言测试活动中来的能力,并且积极体现“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的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将通过设题方式的不断变化以及知识与能力考查的相互平衡来进一步完善题型功能,例如避免对同一知识点的重复考查,注重对知识点的综合考查和能力的多样反映,同一题型,根据测试知识点的变化考虑不同的设题方式,不同的题型,侧重考查不同的知识与能力等。
3.做好命题基础工作,使高考更好地服务于高校选拔人才和中学教育教学
其一,制定《2011年高考湖南卷考试说明》,更好体现新课改精神。
其二,加大教育测量学和统计学应用力度,提高科学命题的水平。
其三,加强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
本文为作者在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校长论坛上的讲话,略有删改。
标签:高考论文; 高考改革论文; 湖南高考论文; 命题逻辑论文; 高等学校论文; 新课改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