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新小说”在中国的翻译与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法国论文,中国论文,小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法国“新小说派”崛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法国最重要的文学流 派之一。它在哲学思想上背弃了存在主义,在文学艺术上穿越了意识流。代表作家有阿 兰·罗伯-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和克罗德·西蒙,他们标举“反 传统”的大旗,以令人惊异的笔锋,在充满“谎言的世界”里进行各执一端的“反小说 ”实验,大胆探索“未来小说的道路”。六十年代初,新小说派的理论和创作开始广泛 影响欧美,并风行至亚洲,引起了我国文学工作者的注意。
一.最初的评论与翻译
我国对“新小说派”的介绍,最早应该是《世界文学》1961年第11期上的一篇不足三 百字的《“新小说派”的特色》。文章告诉读者“新小说派”也就是“反巴尔扎克派” 。对作家及作品的介绍,最早可上溯到1958年第4期的《译文》,在“世界文艺动态” 栏中报道了米歇尔·布托尔的《变更》获得了列诺多文学奖,但并没有把它当作“新小 说”来介绍,只是说明“这部作品在创作方法上有了改变,显示了作者才能的发展”。 而真正具有研究性的评介是从朱虹(1963)的《法国新小说派“新”在哪里?》开始的。 文章通过对“新小说”创作理论的透视,通过对《橡皮》《漠然而视》(即《窥视者》) 和《在迷宫里》等作品的分析,揭露了新小说派“反科学的荒谬的本质”,以及其欲“ 使文学走上脱离社会现实生活、排斥社会现实生活内容的反动道路”的“意图”,认为 新小说是“当代西欧资产阶级文学腐朽性的一次恶性表现”。稍后不久,赵少侯(1963) 在归纳了新小说的特点和新颖技巧,分析了新小说派观察世界的方法后指出:“只有把 日常的生活的现象集中起来,突出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并且把人物性格典型化,才能把 现实正确地、艺术地反映出来”。两篇文章都对新小说进行了批判,但有所不同的是, 前者从意识形态领域寻找政治话语,后者则从传统现实主义的观点出发看新小说。
这一时期最全面地研究和评论新小说的文章,是柳鸣九与朱虹合作发表的长达两万多 字的《法国“新小说派”剖视》。文章首先聚焦在新小说“新颖的理论”上,指出物对 人的“中立性”和“陌生性”这样的“哲学见解”和在尊重客观、反对主观的口实下提 出的反人道主义的观点以及对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批判构成了新小说创作理论的核 心;在论及新小说关于人物描写、作品“深度”和小说语言的问题后,指出了新小说恶 劣的自然主义倾向:在罗伯-格里耶和布托尔的作品中,表现为人物在应该有思想的时 候没有思想,应该有感情的时候没有感情;在萨洛特的作品中,表现为人的低级动物乃 至低级生物般的“向性”。作者还从社会背景和阶级根源上加以分析,最后指出:新小 说作家是通过曲折地表现资本主义世界的“荒诞”的自然性来微妙地证明这个世界的合 理性。文章虽然是在敏锐的政治觉悟关照下写出来的,但很多论点对后来的研究仍然具 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自存在主义之后在法国出现的文学流派多多少少都带有某些哲学的味道,新小说再由 于其与传统文学的格格不入,在这一时期,引起了我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刊物的特别关注。在1962至1966年间,该刊连续发表了从法英美翻译过来的有关“新小 说”的六篇文章,其中《茶杯里的风波——法国小说家及其领域》(1962/1)一文,从文 学史、新小说作家和作品、新小说理论和技巧以及文学批判的角度进行了概述。《试论 法国新小说》(1963/5)则从新小说派反传统和重技巧的共同立场出发,通过对罗伯-格 里耶、萨洛特、布托尔和西蒙的理论观点和各自的写作技巧的透视,旨在说明,新小说 在探求一种更全面更深刻的新的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上,已表现出无力和无可奈何的态 度。《法国<费加罗文学报>讨论新小说派》(1964/9)内含三篇文章:第一篇对一批摹仿 罗伯-格里耶和布托尔手法而闭上“智慧之眼”的青年作者进行了尖锐的批评;第二篇 是罗伯-格里耶针对别人的问题而“为‘新小说’说几句话”;第三篇针对新小说中的 神秘主义创作倾向指出,“不应把艺术和技术混为一谈”。另有两篇即布托尔的《小说 是探求》(1964/5)和罗伯·格里耶的《从现实主义到现实》(1966/2),分别表达了他们 的小说观和创作观。还有一篇是美国学者的研究。这些文章只反映出“新小说”在法国 乃至欧美发生影响的一个侧面,因为当时的西方,总的来说,对于“新小说”应当是褒 贬不一。不过,我国从自身政治出发,做了有选择的译介。所以,即便刊登了罗伯·格 里耶与布托尔的理论文章,也加上了批判性的编者按。在六十年代,对新小说作品的翻 译几乎为零,仅有萨洛特的《行星仪》(又译《天象馆》)的开头一节紧随柳鸣九与朱虹 的长文之后,也是因为文中作了引用的缘故。看来,把新小说首先归入“颓废的”、“ 倒退的”文学现象里加以评介,不仅是《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介绍的宗旨,也 是六十年代我国评介“新小说”的普遍倾向,其目的就是要首先形成一个批判的氛围。
二.新时期对“新小说”的翻译与研究
1.作品与文论的翻译
1978年,《国外社会科学》第2期发表了郑克鲁等编译的《法共<新评论>讨论“先锋派 ”文学和党的文艺政策》,译文旨在表明,法共对文艺的干预政策“有了明显的变化” 。我们不妨可以把该文视为我国即将开始大量译介法国新小说的一个信号。
1979年,《外国文艺》第2期发表了林青选择的阿兰·罗伯-格里耶的《橡皮》,同年8 月,罗伯-格里耶的《窥视者》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新小说”作品的翻译与出版 从此拉开了帷幕。在随后的时间里,罗伯-格里耶的《橡皮》、《嫉妒》(李清安译,内 含《去年在马里安巴》)、《吉娜·嫉妒》(南山译)和《重现的镜子》,布托尔的《变 》(桂裕芳译)、《变化》(朱静译)和《曾几何时》,萨洛特的《童年》、《天象馆》, 西蒙的《植物园》(有余树勋和余中先两译本)和《弗兰德公路》以及萨波塔的《第一号 创作:隐形人和三个女人》等都相继有了单行本。而且,上述不少作品出版之前已经在 《外国文艺》、《世界文学》、《译林》、《外国文学报道》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集与 研究著作中有过节译、选择甚至全译。此外,罗伯-格里耶的短篇如《反射影象三题》 、《海滨》、《舞台》,布托尔的《度》,萨洛特的《陌生人的肖像》,西蒙的《农事 诗》等,在《当代外国文学》以及上述期刊和作品选集与研究著作中也有登载。湖南美 术出版社于1998年还出版了《罗伯-格里耶作品选集》三卷,内含《在迷宫里》、《科 兰特最后的日子》等。新小说作品的翻译出版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末。
同时期内,新小说派作家的文论也陆续翻译过来,发表在多家学术期刊上。其中有萨 洛特的《怀疑的时代》,罗伯-格里耶的《未来小说之路》、《现代小说中的“人物” 》,甚至还有西蒙荣获1985年诺贝尔文学奖《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说》(注:《怀疑的时 代》见《外国文艺》1980/6;《未来小说之路》、《现代小说中的“人物”》见《当代 外国文学》1983/1;《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说》见《外国文艺》1986/4。)。而发表在198 2至1985年间《文艺理论研究》上的《<怀疑的时代>论文集作者自序》以及布托尔的《 小说技巧研究》和《巴尔扎克与现实》(注:《<怀疑的时代>论文集作者自序》以及布 托尔的《小说技巧研究》和《巴尔扎克与现实》分别见《文艺理论研究》1982/3、1982 /4、1985/1。),直接扩大了译作的影响范围,因为该期刊主要是面向中文出身的文学 研究者的,他们撰写的研究文章不时有所引用。另外,上述一些文论和新的文论如罗伯 -格里耶的《自然、人道主义、悲剧》和《新小说》也出现在《现代西方文论选》(伍蠡 甫)和《法国作家论文学》(王忠琪)等编著中。同一时期,还有法英评论家有关新小说 的评论被翻译过来,主要包括登肯的《克洛德?西蒙:再现真实的危机》和戈德曼的《 新小说与现实》以及对新小说给予充分肯定的结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的《新小说派两 论》,当然也包括新小说派后起作家里卡尔杜发出的《为什么“新小说”遭到冷遇?》( 注:《克洛德·西蒙:再现真实的危机》、《新小说与现实》、《新小说派两论》分别 见《外国文艺》1986/3、1987/1、1990/4;《为什么“新小说”遭到冷遇?》见《外国 文学报道》1981/3。)这样的不同声音。
2.“新小说”研究
在翻译“新小说”作品和文论的同时,对“新小说”的研究也迅速展开。本文拟从综 合研究、本体研究、个体研究和本文研究的角度加以梳理。
(1)综合研究。综合研究在任何一种文学流派上都是最先起步,因为对于异域的一种文 学现象,国人总是想要首先弄清楚它的大概风貌。在这方面,冯汉津从1981年起发表过 三篇较有影响的文章:在《当代法国文学流派披涉》中,作者一方面分析了“新小说” 作家的共同特点,如取消故事情节、取消人物和削弱人物形象、描写事物;另一方面也 指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风格,并以《在迷宫里》为例作了具体探讨。在两年后发表的《 “新小说”漫步》中,作者在“从传统小说到‘新小说’”、“‘否定’的小说”(即 否定虚构故事、否定人物形象、否定心理分析、否定道德使命、否定语言规范)、“‘ 新小说’的两极”(即格里耶的客观现实主义和萨洛特的主观现实主义)和“小说的悲剧 ”(即阉割意义、自我否定)四个层面上展开论述。又是两年之后,作者又一次撰文,首 先对四个代表作家做了评介,接着分析了新小说反传统小说的四个主要方面(与上述“ ‘否定的’小说”中前四个方面相同,但表述内容不同,显示了作者宽阔的批评视阔) ,最后归纳了新小说的十大写作技巧(即写物、录话、错割、穿插、复现、跳跃、设谜 、镶嵌、环合、舞文)。另一位有影响的论者是柳鸣九,他编选的《新小说派研究》收 集了迄今关于新小说最充分最全面的材料,以致于后来不少论者总是从中引文支撑起自 己的论点。《研究》在“新小说派文论选”栏目下收录了除西蒙外三位代表作家各自的 理论“宣言”;在“新小说派作品选”栏目下收录了除西蒙外三位代表作家的主要作品 的部分翻译和全译;《研究》还分有“批评家论新小说派”栏目和“有关新小说派的资 料”栏目(包括“作家访问记”、“四位主要作家简介”、“书目介绍”和“作品提要 ”),确实为他人的研究提供了方便。另外,他的《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包含了 “法国新小说四例析”:有“萨洛特的《天象馆》与心理现代主义”和“格里耶没有嫉 妒的《嫉妒》”的本文研究;有“布托尔的新小说代表作的杂色”和“西蒙的文学荣誉 与他的代表作”的个体研究;还有格里耶和西蒙的“文论”,因而该书对新小说的研究 可视为综合研究。除上述两人外,综合研究的成果还包括在吴岳添的《法国文学流派的 变迁》、廖星桥的《外国现代派文学导论》、郑克鲁的《现代法国小说史》、陈慧的《 西方现代派文学简论》等著作中。
(2)本体研究。早在1980年,廖练迪就发表了《法国的“新小说”》。文章归纳了新小 说的五大写作技巧(即情景的重复、模棱两可、故事多发生在一天之内、星形展开的叙 事以及要求读者的参与),也对新小说作出了评价,并介绍了这样的阅读经验:“读第 一遍时:觉得头绪纷繁、不知所云;读第二遍时:若有所悟;读第三遍时:原来如此” 。1981年,林秀清在《关于法国新小说派》一文中,主要归纳了新小说派的七大特点: 即反巴尔扎克式的传统小说、不从主观感情出发描写客观世界、人物的非中心、打破传 统的时空观、反对虚构情节、以场景组合代替传统小说的情节发展、注重语言创新。第 二年,有论者对新小说产生的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生活与社会结构等时代背景做了 探讨。王泰来则以小见大,从罗伯-格里耶的三篇短文探研了新小说的人物、情节、结 构和写作目的以及读者与作者的关系。对新小说本体介绍最为全面的还是同一年间张裕 禾发表在《文学报》上的《法国新小说》一文,作者归纳了新小说的三种结构(复调、 多声部、螺旋)、四种手法(重复和雷同、不合逻辑的连接、嵌入法或故事中的故事、摊 牌术)、三种描写(客观的、现象学的、繁衍性的)和两种处理人物的方法(分散零碎地描 写人物、故意破坏人物形象)。新小说后起作家里卡尔杜有句名言:“小说不是惊险故 事的写作,而是写作的惊险故事”(张裕禾1980),杨建钢似乎由此展开话题,发表了《 从冒险的叙述到叙述的冒险》,深入研究了新小说在小说观念上的革新。进入90年代, 对新小说的本体研究仍然热情不减。马小朝(1994)从本体论、创作论和价值论上分别指 出了无目的的目的、无内容的内容、无意义的意义的艺术观。蹇昌槐(1997)则从后现代 视角来观照新小说,指出新小说通过“意义的耗散、形式的解体和数码的置换”分别完 成了“削平深度、颠覆体裁和膨胀话语”的后现代叙事。还有论者继续探索“新小说写 作的历险”。(严泽胜2001)。另外,由于新小说派(尤其罗伯-格里耶)善于借鉴电影表 现手法,钱红林(1990)便把新小说与当时法国影坛兴起的“新浪潮”中的“左岸派”电 影艺术做了交叉透视。
(3)个体研究。罗伯-格里耶被视为新小说派的首领,因而针对他的个体研究自然也最 多。杨建钢(1985)曾从理论与技巧两方面,探讨过格里耶小说中“巴尔扎克式小说的终 结”和“令人窒息的物事世界”以及“迷宫般的结构形式”。不少论者的研究还涉及到 他的新小说理论与传统人道主义文学观的分歧(赵新林1991);涉及到他的小说中的“反 悖”与“复现”手法(徐肖楠1998);或把“物本主义”作为其理论主张的核心加以探讨 (李伟日方1999);或指出他的“非意义论”在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流变过程中的作 用(张维嘉2001)。对于诺贝尔奖得主西蒙,王泰来探讨了他的“语言文字的魔力”;林 秀清着重梳理了其创作发展的三个阶段,揭示了作家在“诗和画”上面的创作性;廖星 桥则主要从绘画技艺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了其创作风格的形成。关于萨洛特,吴岳添对 她在创作道路上的多重探索进行了总结和评论;董鼎山则将萨洛特与格里耶作为新小说 的“两大师”,在两人的作品与风格上作了等量齐观。而刘成富在其新著《20世纪法国 “反文学”研究》一书中,对新小说四位代表作家一一作了评论:格里耶是用现时的瞬 间体验,从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去细致客观地反映一种漂浮的世界;西蒙通过画面的拼 贴与意识的流淌来寻求创作中的立体感;萨洛特在普鲁斯特和乔伊斯未曾开辟的心理领 域,运用“潜对白”,描绘了她那个“怀疑的时代”。布托尔以音响效果和造型艺术以 及全新的时空观为自己赢得“百科全书式技巧作家”的称号。此外,有关新小说代表作 家的访谈录,也构成了个体研究的另一道景观。柳鸣九的《巴黎对话录》和《巴黎名士 印象记》收编了自己对格里耶、布托尔和萨洛特的采访。《当代外国文学》自八五年以 来,也发表过对上述三人的不同的“访谈”(注:关于布托尔的访谈录见《当代外国文 学》1993/4;关于萨洛特的访谈录见该刊1997/1;关于罗伯-格里耶的三篇访谈录分别 见该刊1985/1、2001/2、2002/1。),其中涉及格里耶的就有三篇,他曾经来过中国。
(4)本文研究。在这里,格里耶的作品仍然是主要关注的对象。柳鸣九(1994:189—19 6)对《嫉妒》这部“篇幅不长而艺术容量不小的作品”在文学史上的探新给予了充分的 肯定,认为全篇没有流露出任何嫉妒的情感、情绪及内心活动,然而却让叙述人的嫉妒 又无处不在,是一部“没有嫉妒的《嫉妒》”。笔者借此还想指出,这部作品运用了西 方反传统的非人化的写实,似乎仍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 美学观。对于《嫉妒》的讨论,还涉及到“隐蔽的视点”(晁召行1989)和“独特的视角 ”(吉人2002)。关于《窥视者》的探讨涉及到“叙述时间、叙述语式和叙述的功能结构 ”等叙述艺术(姚公涛1989)或涉及作品中“错综复杂的窥视关系网络”(晁召行1993); 甚至郑若麟(1985)把《窥视者》与卡夫卡的《变形记》比较,来“对西方现代派文学进 行剖析”。关于《橡皮》的探讨则涉及“写作的零度与阅读的创造”(曾艳兵1994)、“ 原型与变形”(晁召行1994)和“用传统擦抹传统”(张唯嘉2002)等话题。关于《去年在 马里安巴》,柳鸣九(1986)从不确定性的哲理谈到不确定性如何引起读者注意、谈论、 思索、感受和辨析的魔力。另外,张唯嘉(2001)从“虚幻建构真实”的视角,对格里耶 的自转三部曲《重现的镜子》、《昂热丽克或迷醉》及《科兰特的最后日子》进行了解 读。对于西蒙的本文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成名作同时也是他的代表作《弗兰德公路》 上。对这部深受中国当代不少作家偏爱的作品,论者们的探讨涉及到它的“绘画结构” (孙恒1991)、“多媒体的技术美学特征”(蹇昌槐1999)和“性爱与战争”(杜林1997)的 主题。柳鸣九(1993)的研究则向我们透视了作者多重艺术手法的交融:作品内隐层面与 外显层面之间的追逐与游离,意识流方法运用的别具一格以及意识流画面的多样化和影 视艺术化。另外,关于西蒙的回忆录小说《植物园》,也能找到余中先的简介。关于布 托尔,本文研究则集中在他的代表作《变》(另译本《变化》)上。我们首先注意到,译 者朱静曾发表过两篇文章,一篇主要探讨了布托尔的时空结合的概念和作品立体形的内 在结构(1981);另一篇则将《变化》的创作手法与《文心雕龙》创作论做了深刻的比较 (1985)。林青则从第二人称的叙述视角对作品进行了探讨。同时,石海峻从“人类灵魂 的自我拯救”的“高度”出发,用独到的分析对作品的主题做了“深度”发掘。最后关 于萨洛特,她的自传作品《童年》自然也成为本文研究的对象。杨国政(2002)的文章认 为,《童年》处处体现着作者对于一切传统、成规、套式、惯例的怀疑精神,因为它追 求的不是诗与真的统一与和谐,而是二者间极度的张力。
三.结束语
从上面的述评也可以看出,翻译与研究之间体现了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当然,这种 互动既有共时的互动,如懂外语的学者在搞翻译的同时也搞研究,或在他人译介的同时 ,自己直接利用外文资料加以研究;也有历时的互动,如新小说作品与文论的翻译,促 使中文出身的批评者投入研究,深入研究,而他们的研究反过来又促使外国文学翻译者 看到了新的翻译生机,如此循环往复,相互推助。这既可以说明,为什么对新小说作品 与文论的翻译与出版,在新时期能前后持续二十多年;也可以说明,为什么至今仍不断 有关于新小说的评论文章出现。
标签:中国法国论文; 法国作家论文; 文学论文; 翻译文学论文; 嫉妒论文; 语言翻译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童年论文; 橡皮论文; 变化论文; 窥视者论文; 法国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