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应用于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护理成效论文_莫惠萍

莫惠萍

(广西河池市中医院 广西 河池 547000)

【摘要】 目的:探究中药穴位贴敷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护理成效。方法:选取82例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其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和腹痛胀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穴位敷贴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进行护理其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缩短其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消失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药穴位敷贴;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331-03

腹胀是妇科患者在进行腹腔镜手术后常常会引发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腹胀就是指患者体内肠道蠕动停止或者过缓,不能及时进行排气,从而使肠道内过分充气,导致腹部膨隆的现象[1]。术后腹胀常伴有呕吐、嗳气、便秘、腹痛等症状,对患者的早期进食、切口愈合、机体恢复等都具有直接影响,严重者甚至会膈肌上升,导致运动受到限制,引起呼吸困难,或者下腔静脉血液回流遭到阻滞,加重伤口的疼痛程度。所以,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腹胀,对促进其身体康复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中,通过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采用中药穴位敷贴的方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82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年龄为22~47岁,平均年龄33.17±1.84岁;手术原因:有3例子宫肌瘤,9例卵巢囊肿,23例子宫输卵管梗阻,6例宫外孕。观察组年龄为23~47岁,平均年龄33.62±1.33岁;手术原因:有2例子宫肌瘤,10例卵巢囊肿,7例宫外孕,22例子宫输卵管梗阻。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原因等一般资料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择期手术患者在术前日15时开始予甘露醇250ml+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口服,十五分钟内服完,后再进饮2000ml开水以清洁肠道(异位妊娠禁止清肠),除急诊手术外,所有患者术前禁食10小时、禁水8小时。术后6小时内禁食禁饮,6小时后予流质饮食,免牛奶、豆、糖等易发酵产生气体的食物,肛门排气后改半流食饮食,无不适再逐步过渡至普通饮食。

1.2.1对照组

给予该组患者常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1心理护理:由于术后患者的舒适度下降,令其产生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而中医以顺为畅,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需要,关心体贴患者,使其保持心情舒畅,向患者普及术后预防腹胀的相关知识。

1.2.1.2在术后指导患者麻醉未清醒时选择平卧在床,待其病情稳定后选择半坐卧位,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等,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

1.2.1.3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检查其切口情况等。仔细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观察其有无发生肠粘连、腹胀、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1.2.2观察组

该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具体方法如下:

1.2.2.1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六小时后即常规给予贴敷。穴位一般选择中脘、双足三里、关元、天枢、双三阴交等,在进行贴敷前,对穴位的皮肤状况进行评估,查看所有穴位的皮肤是否完好,有无破损、皮疹等。

1.2.2.2药方组成:取中药小茴香、艾叶、吴茱萸各15g,将以上药物研磨成粉,并加入蒸馏水、赋形剂调制成膏药,用微波炉稍加热,将其平摊于穴位贴的中央,厚度控制在0.2~0.3cm,使其保持一定的湿度。

1.2.2.3在实施穴位贴敷前先用生理盐水棉球对穴位进行清洗,以促进在贴敷过程中其对药物的吸收。护理人员的清洗动作必须轻柔,以免度对皮肤造成损伤。然后将穴位贴敷于所选择的穴位中,贴药时间为6小时,1次/d,连续3d。如果药贴发生脱落要及时进行更换。

1.2.2.4贴敷后交代患者中药穴位贴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告知若局部出现水疱、丘疹、瘙痒、糜烂等过敏情况则立即停止贴敷,及时报告,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翻身活动动作轻柔,避免药物脱落,使药贴的作用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1.3 护理效果判定标准

经过护理,12~24小时之间患者肛门已排气,且腹中有肠鸣音,无腹胀为显效;在护理24~36小时之间患者肛门已排气,且腹中有肠鸣音,稍感腹胀但尚能忍受为有效;护理36小时后患者肛门没有排气,腹中也没有肠鸣音,腹胀难忍为无效[2]。(显效+有效)/例数×100%=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比较 [n(%)]

*

3.讨论

对妇科疾病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会对其腹腔器官产刺激或者CO2通过腹膜对其进行吸收后在腹膜内造成局部的酸性环境,从而损伤内脏神经,抑制患者的胃肠道蠕动,导致术后发生腹胀的情况。

中医理论认为,术后产生腹胀主要是由于手术使机体气血虚损、元气大伤,脾胃失和,加上瘀血阻滞肠间,经络脉道被离经之血阻断,影响了气血的运行,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不利于肠道气机而出现腹气不畅,大便不通。故治疗攻补兼施,以健脾行气、祛瘀通便为主[4]。中药穴位贴敷就是将药物涂于穴位贴上,然后再将其贴敷于穴位,通过穴位对药物的直接吸收和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达到调整脏腑和经络的生理功能的目的。而药贴中艾叶味辛、苦,性温;入脾、肝、肾经;芳香温散,可升可降,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功效。吴茱萸性辛、苦、热,入肝、脾、肾经,有温中止痛、疏肝下气、燥湿降逆之效; 其在消化系统中可对抗阿托品引起小肠推进抑制,具有抗溃疡、双向调节肠运动和保肝利胆的作用,加快肠道功能恢复。小茴香。味辛,性温,具有温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理气的功效,其含有丰富的茴香油,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能穿透皮肤腠理,可以在肌肉组织中被吸收,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缓解术后腹胀[5]。天枢穴是大肠募穴,能够对胃肠进行调理,通利大便、消炎止泻等;中脘穴对患者的腹泻、腹胀、便秘、腹泻等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足三里具有通经活络、补中益气、扶正祛邪、调理脾胃的作用,对其进行刺激能够使胃肠内的多种消化酶活力得到提高,从而促进胃肠蠕动[6]。三阴交能调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等。多项研究表明,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可使患者的气血运行更为顺畅,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能使其脏腑功能恢复正常,从而促进肛门排气和消除腹胀。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消失时间也多于观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术后中药外敷具有调节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充分发挥了中医特色治疗,以其取材方便、使用简单、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进行中药穴位贴敷可促进其身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小凤.中药穴位贴敷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护理分析[J].医临床研究,2012,4(06):110-111.

[2]柯佳.中药气胀贴配合排气方对妇科腹腔镜术后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11):109-110.

[3]徐文静.中药贴敷疗法治疗腹胀[J].辽宁医学杂志,2012,26(01):56.

[4]何世梅,黄玉蓉.中药外敷对患者术后康复影响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104-106.

[5]吴丽平,黄英,刘敏洁.小茴香热敷在妇产科腹部术后腹胀中的作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3,8( 19) : 101.

[6]王清凤.中药穴位贴敷对腹部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06):124-125.

论文作者:莫惠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

标签:;  ;  ;  ;  ;  ;  ;  ;  

中药穴位贴敷应用于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护理成效论文_莫惠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