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市生命周期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生命周期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5月22日,对黄河岸边的古城开封而言,意义非同寻常。大洋彼岸的美国《纽约时报》在评论版中罕见地以中文标题发表了著名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的文章:《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①,一时间开封成了“衰落典型”而轰动全球。1000多年前还是世界上最辉煌的都市,1000多年后的今天却如此败落,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决定开封城市的兴衰?换句话说,开封城市的盛衰轨迹如何?盛衰节点上有哪些契机和不可克服的因素?今后将会如何发展?这些都是学术界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拟从上述角度出发来剖析开封城市成长的生命轨迹。
一、开封城市的兴衰过程与周期划分
20世纪50年代,李长傅曾将开封历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自春秋战国至北宋为发展时期。自金元一直至国民党统治时期为衰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为新生时期。②这“三段论”的划分,是以开封城市发展史上最为辉煌时期的北宋东京城为参照系,从纵向、宏观上是可行的,但缺乏更为细微的周期分析,譬如发展或衰落时期,是处于线性的发展或衰落,抑或中间存在小的波动周期,不甚清楚。当然,李氏更不可能预料到他划分的“新生时期”,在其后短短的60余年间会衰落到目前的窘境③。
开封位于黄河冲积大平原的西部边缘,地平无山,气候温和,土壤湿润,河网密布,沃野千里,是农耕文明与先民生存繁衍的理想场所之一。
开封的城市史和都城史都很长,由于早期历史纪年的缺乏,今人只知开封有确切文献可考的历史是从战国大梁城开始。魏惠王六年(前365)魏国将都城自安邑迁到大梁④,由此拉开了开封建都史的序幕。五代时梁、晋、汉、周、北宋及金,都以此为都。明初还曾有十年的陪都史。在开封都城史中,北宋当最为繁华,至今仍被人称颂和追忆。
“要深刻揭示城市发展的周期性,必须置身于城市产生、发展及衰落的历史过程中去,从长时段、总体上进行思考。”⑤按照开封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在国史上的地位,笔者尝试用曲线图对其发展的盛衰周期(图1)予以表达:
图1 开封城市兴衰周期图
1.各时期城市发展大略及城市兴衰度数值说明
春秋仪邑。在今开封城市区位上,其城市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战国大梁城的前身——仪。它是春秋卫国南部边境上的一座城邑,与郑庄公所筑启封城相距50里。中间有蓬泽相隔,当时两城不属一国。⑥春秋仪邑,年代不甚清楚,这对确定开封城市的建城历史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按照北宋城市为最高参照系,城市兴衰度数值定为10;仪邑作为一般性城邑,数值取1。
战国大梁城。公元前365年,魏都由安邑迁至大梁,这是开封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兴盛期。定都大梁期间,开挖了以鸿沟为骨干的大型引黄水利工程,贯通了豫东平原的主要河流济、濮、睢、颍、泗等水,构成以大梁城为中心的水道交通网。首都地位和改造后的交通、区位优势凸显,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大梁城很快就同赵国邯郸、秦国咸阳、齐国临淄等城市一样,成了非常富有的天下名都。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引鸿沟水灌大梁,大水围城三个月,最终城破魏亡。大梁城共历时141年,数值取8。
秦汉至东魏浚仪县城。秦灭魏后,在大梁废墟上设浚仪县,属三川郡。建安七年(202),曹操曾到浚仪修治睢阳渠。北魏时,曾把大梁作为水运交通线上八大仓库之一,并设有货栈。这对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期间,浚仪长期只是一个县治城市,数值取1。
东魏至北周浚仪州城。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534)在浚仪置梁州,下辖陈留、开封、浚仪、阳夏等县。北周武帝建德五年(576),改梁州为汴州。东魏至北周,浚仪为州郡治所,行政级别上升,城市建设亦有所发展。“由秦汉以来一个普通的县城,上升为州城,应该说这在开封历史的发展上是一个开始转折的时期。”⑦数值取2。
隋代汴州城。隋大业元年(605)三月,“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⑧。与之后开凿的永济渠、江南河,构成了隋唐时期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通余杭的大运河。中原地区的汴州位于通济渠岸边,又靠近京畿,发展尤为迅速,成为北方地区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数值取3。
唐代汴州城。唐代,汴州地位进一步上升,尤其是唐后期汴州在军事和漕运中的重要地位凸显。建中二年(781),汴州刺史李勉重筑并扩大了汴州城,周围达20里155步,规模相当宏大。贞元十四年(798)董晋修筑了汴州城的汴河东、西水门,使州城更加安全,交通也有保障。唐汴州城仍为州治所在地。后又成为宣武军的驻地,城池得到了整修,为其再次成为国都、步入开封城市发展史上第二个辉煌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值取7。
五代东京城。五代,开封政治地位上升为国都,后梁称东都,后晋、后汉称东京,数值取8。后周时期,周太祖和周世宗对东京城进行了重新规划建设,兴建的开封新城,又称外城或罗城,周围达48里。修城的同时,还拓宽街道,允许沿街两旁人户种树、掘井、修盖凉棚,不仅美化了环境,方便了市民,而且对旧的坊市制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五代以前中国城市坊市分离向宋代坊市合一、面街而肆的敞开型城市的过渡。⑨北周东京城的修造,奠定了北宋东京城的城市结构,数值可取9。
北宋东京城。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灭后周。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定都东京。北宋王朝在后周规划的基础上对东京城再加改造和完善,使城市规模空前宏大,形成宫城、里城、外城三重城相套的格局。凭借汴河、黄河、惠民河、广济河的庞大水利网络,使开封成为全国水路交通的一个巨大中心。全国的物资、资金、人才、信息等都汇聚东京城。首都优势及其发达的水陆交通网络,使得北宋东京很快成为“八荒争凑,万国咸通”之地。经济异常繁荣,人口高达百余万,是当时驰名中外的国际都会。北宋东京城是开封城市史和都城史上发展的最高峰,数值取10。
金代汴京城。“靖康之变”后,金朝皇帝完颜亮为了把开封作为进攻南宋的跳板,曾经过一番营建。贞元元年(1153),金又改汴京为“南京”,作为其陪都,同时修复北宋故宫。贞元三年(1155),因“南京大内火”,致使刚完工的宫殿被大火毁尽。⑩为了迁都开封,完颜亮又费时两年多重修,于1161年迁都开封,但三个月后发生兵变,完颜亮被部下杀害,金朝又将都城迁回燕京(今北京市)。金末,为了躲避蒙古军队的进攻,宣宗贞祐二年(1214)再次迁都开封,直至1233年被蒙古军占领,前后在此只经营了20年。金代汴京,政治地位重要,城市建设也有所建树,数值取9。
元代汴梁城。蒙古军占领开封后,在此设南京路,后改汴梁路,开封成为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省会。元代汴梁城的建设,保持了金代南京城的格局,只在至元二十二年(1285)和延祐六年(1319)进行过两次整修。至正十七年(1357),元将泰不花为防止红巾军攻城,“以汴城西面城门,止留五座,以通往来,余八门俱塞”。(11)这一格局,为明清时期修筑开封城墙时所继承。在元朝近百年的统治中,汴梁也是一座经济繁荣的商业城市。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曾有对开封的描述:“人民是偶像崇拜者,使用纸币,大半经营商业,系大汗的百姓。他们出产生丝,织成大量的金银线布,并有各种各样的花样……大汗取得大宗的收入,而以对商人的珍贵商品所课的税为主要泉源。”(12)元人王恽也曾指出:“汴梁为六代都会,四方辏集,城池盘礴,衢陌交通,人物繁伙,精英之萃集,昼夜开阖……”(13)根据元末的记载,开封城的人口仍有20万,虽远不如宋金时的都城人口之多,但在当时地方城市中仍是屈指可数的一个。(14)元朝定都北京,代替了开封的地位,从此开封成为一个地方性的行政中心。期间,虽然开封政治地位下降,但仍不失为中原重镇,数值取7。
明清开封城。明初十年曾以开封为陪都,称为北京。后降为河南行省,河南承宣布政使司驻此,只作河南省会。开封是“势若两京”藩封地,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改封朱橚为周王,并于十四年就藩河南开封府城。周王共传10世、11任,加上周王嫡传子孙所封的郡王,共计72个,号称“七十二王府”。这些王府的府第,都以周王府为中心,遍布开封全城,堪称当时全国之最,故时有“天下藩封数汴中”(15)之说。以周王及其子孙所组成的王公贵戚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推动了开封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如梦录》记载:“满城街市,不可计数,势若两京。”(16)傅衣凌将明清时代的城市经济分为两种类型:开封型城市和苏杭型城市。开封型城市是典型的亚洲消费城市,又是封建地租的集中地,工商业是为这个城市的地主服务的。(17)韩大成也将明代城市分为政治型城市和经济型城市,将开封与北京、南京两个政治型城市并列。(18)可见,开封是典型的政治性大城市,以纯消费为主。明代开封是重要的城市,城市经济繁荣,大体说来情况稍好于金元两代,数值取8。
清代开封,仍是河南省政治经济中心,但总的经济情况比明代退步了。开封城市经历了崇祯十五年(1642)河水灌城和道光二十一年(1841)河水围城两次的劫难,经济发展迟缓,很难恢复到明代的繁华程度,数值取7。
民国至1954年河南省会。1905年到1912年京汉、陇海铁路相继通车之后,开封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供给基地和外国商品倾销的市场之一。城市出现畸形发展,南关辟为商埠。以火车站为中心,逐渐发展起居民住宅区,老城之外形成了新城区。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封继续做了5年河南省省会,还不失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数值取6。
1954年至今的省辖市。1954年省会西迁,开封由省会城市降为地方中心城市,政治地位下降,经济持续滑坡。从纵向上看,尽管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发展,开封已建设成为一个以轻工、纺织、农机等为主的工业城市,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与全省同时期的其他城市相比,发展迟缓,经济总量落后。这是开封城市发展史上重要的衰落时期,数值取2-4之间。该阶段又可具体细化为三个阶段:
第一,1954-1984年。1954年10月,河南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开封变为省辖市,政治影响力下降,经济在不断的衰退。1984年之前大致处于全省中游水平,数值可取4。
第二,1984-2005年。1984年,新的行政区划调整,郑州依靠省会体制优势,划走了开封下辖的新密、登封、新郑、中牟、巩义等5个经济强县,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原本落后于开封的几乎所有周边相邻城市,经济总量先后超过开封。1992年,开封经济增长速度全省倒数第一,数值取为2。
第三,2005年至今。随着河南省委、省政府加快实施的“郑汴一体化”战略决策,以及近期提出的“郑汴核心都市区”规划,开封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开始逐步复苏,城市面貌有所改观,数值取在2-3之间。
2.开封城市生命周期的划分及特征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其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根据图1,开封城市的发展轨迹并非如李长傅“三段论”那样以北宋为最高点,前期为直线的上升发展,后期为直线的下降衰落,而是呈螺旋式或波浪式的发展。开封城市的发展周期,可重新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历程。
周期一,春秋至东魏天平元年(534),历时899年以上。这是开封城市经历了从产生、兴盛、衰落与缓慢复苏等阶段的一个完整发展过程。产生期的春秋仪邑,年代不清楚;兴盛期的战国大梁城,计有141年;衰落期的秦汉至东魏浚仪城,计有758年。
周期二,534年至2005年,共计1471年。534年是开封城市上一个生命周期的结束,进入下一个生命周期的开始。从534年起至北宋,开封城市发展一直处于上升时期,计有373年;五代、北宋达到了兴盛期,计有220年。其中,北宋为极盛期,计有168年;北宋之后,开封又进入衰落时期,这一过程十分缓慢,直到2005年,这一完整的生命周期才算基本结束,长达878年。878年的衰落期中,又是上升和衰落交错进行,是城市相对衰落与绝对衰落并存时期。金至1954年是相对衰落期,1954年至2005年是绝对衰落期。金代20年国都和明初10年陪都以及此后的“势若两京”地位,是相对衰落期中的短暂兴盛期。
周期三,2005年至今。2005年,这是开封城市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的开始。2005年起,随着郑汴一体化和郑汴核心都市区等战略的实施,开封城市迎来新的机遇,今日开封已经踏上新的发展之路。不过,这是否真正能构成一个新的发展周期,还有待时间检验。
综观开封整个城市发展历史,可谓盛衰至极,反复无常。七朝都会时的开封,是城市发展史上的辉煌时期;其他发展阶段,要么处于蛰伏上升期,要么处于衰落下降期。总体上,开封的衰落周期要比兴盛周期长很多,这是由其政治地位、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变迁等综合因素所决定的。
二、政治地位变迁对开封兴衰的作用
美国记者认为开封由盛转衰的原因有二:一是自宋朝起,重农轻商,缺乏健全的经济政策,抑制了技术创新。二是闭关锁国,唯我独尊,不善于向其他国家学习。他是以当今世界现代化和经济一体化的眼光,对中国城市历史的理解,充满着生活在发达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的价值判断和居高临下。但用以作为前车之鉴参照物的是七朝古都开封,对中国读者来说,还是有巨大触动的。(19)笔者认为在讨论某个城市的兴衰原因时,必须深刻了解这个城市的发展历程,细述城市重要的发展机遇和遭遇的劫难事件,采用“碎化”的解读方式予以剖析,再综合集成影响这个城市的兴衰原因,包括主要原因和不可忽视的其他因素(20)。
城市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既有经济、政治因素,也有文化、社会心理等因素。据表1,开封城市兴盛的原因主要表现为政治地位的提升,国都时期最为明显;城市衰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都城迁走、战争、黄河水患、瘟疫等。今人将之归纳为五点:政治中心地位的下降、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黄河与兵火的破坏、城市经济基础的局限性和城市影响范围的局限性。(21)笔者认为政治中心地位的升降,是决定开封城市兴衰的最主要因素。开封城市的发展周期,符合农业时代“政治中心城市优先发展”(22)的规律。
为便于分析影响开封城市兴衰的原因,笔者将开封城市演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发展机遇和遭遇的劫难事件,整理成表1。
1.开封城市兴衰的主因:政治地位的变迁
开封城市发展史上的兴盛期,为七朝都会时期,这是由其政治地位所决定的。
第一个发展周期,魏迁都大梁以及鸿沟水利工程的开凿,是开封城市兴盛的决定因素。开封由春秋卫国的一个小城仪邑,一下跃身为国都,这与魏惠王的迁都密切相关。定都大梁后,为了巩固政权,开挖了鸿沟引黄灌溉水利工程,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和产量的提高,使得城市发展迎来第一个兴盛期。秦末灭魏战争中,王贲引鸿沟水灌大梁,这是开封城市遭遇的第一次大劫。秦灭大梁后,在此设浚仪县。至534年之前,浚仪一直作为普通的县治城市,县级城市的行政级别,决定了开封城市难有太多发展。
第二个发展周期,534年在开封设梁州,由普通的县治城市上升为州一级的治所,城市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隋唐大运河的疏通,加速了城市上升步伐。五代、北宋,确立汴州为国都,又进一步提升其在全国的政治地位,城市发展也就迎来了第二个兴盛期。
北宋之后,都城迁走,政治地位下降,城市开始出现衰落。但元至1954年省会西迁,开封始终是河南省的首位城市,这得益于其一直是河南省行政级别最高的省会级城市。尽管自金元以来黄河对开封城市影响深刻,特别是1642年河水灌城、1841年河水围城事件对开封城市破损严重,但都没有改变开封是河南首府和省内第一大城市的地位。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省会地位决定了最高行政官员可以凭借其手中的权力调配本省本地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应付黄河灾害,对城市进行灾后重建。因此,在元至1954年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与辉煌的北宋相比,开封肯定是衰落了,但因其省会的重要地位,仍为河南首府,一直处于省内城市发展的领先地位,只是相对衰落,并非绝对衰落。
2.开封城市兴衰的催化剂:战争、黄河水患和交通条件的改变
(1)战争。政权更替之际的军事手段,对开封破坏严重。如战国末年的王贲引鸿沟水灌大梁,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金末金元战争导致的“疫病流行”,明末李自成三次攻打开封及河灌开封等重大事件,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经历的重大劫难。这些都是构成开封在某一阶段衰落的因素,有时甚至是致命的。但从纵向、宏观看,并非主因。政权更替完成,新政权建立,只要政治地位不变,社会渐趋稳定,城市定会重新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比如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李自成第三次攻打开封,围城4个多月。城内官军掘开黄河堤,大水灌城,全城浸没于波涛之中,城内37.8万人,幸免者不及3万人。“锦绣中原……繁华胜景于此绝矣”(23)。清初,河南省署、开封府和祥符县等衙署皆在附近各县暂驻。20多年后的康熙元年(1662)清廷才重筑开封城。各级衙署和百姓纷纷回迁,到了乾隆年间开封城市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开封仍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中心。
(2)黄河水患。在政治地位未变,政权稳定的情况下,黄河水患也并非导致城市衰落的主因,但会阻碍城市的恢复和发展。北宋之前,黄河流经河南北部,自濮阳北行流入渤海,距离开封数百里,对开封城市的直接影响不大。金朝后期,黄河经过多次改道,移至开封附近。到了元代,黄河河道便开始在开封境内滚动,并经常决溢,频繁的水患给开封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使得黄河治理与开封兴衰休戚相关。
据统计:自金大定二十年(1180)至1944年止,764年间黄河在开封共决溢339处(在市郊区境内决口71处),平均2年左右决口1处。再加境外决溢波及开封,灾害更加频繁。开封城曾4次被淹,15次被洪水包围。(24)金元明清黄河在开封附近频繁的泛滥、决溢,使开封周围的自然地理日趋恶化,城市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但因开封在河南的政治、经济地位未变,灾后会迅速聚集全省资源重建,未能动摇开封城市在河南省的首位度地位。如明代黄河水曾于1387、1399、1461、1642等年份冲入城内,于1397、1404、1410、1414、1478等年份冲入护城堤,甚至1448-1492年间,黄河在开封四周横流,将开封隔在黄河北岸。就是在这受黄河影响最为严重的明代,明末《如梦录》仍记载开封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繁荣,“满城街市,不可计数,势若两京。”黄河水患丝毫没有影响到开封城是“锦绣中原”、“势若两京”的繁华程度。只是在开封城市发展过程中起着延缓作用,在某个阶段可能会影响到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命运的决策,进而影响到城市的结构布局,形成黄泛平原上独具特色的护城堤、护城河、城墙、城湖等洪涝适应性景观。但黄河在某个特殊阶段或某次重大水灾事件中对城市的影响,不容小视,今后应加强黄河对开封城市影响的微观过程研究,这是推进探讨开封城市兴衰影响因素的重要视角。
(3)交通条件的改变。综观开封城市的发展历史,在某一历史阶段的盛衰节点上,似乎都与其附近水运交通的兴废关系密切。黄以柱曾从鸿沟水系的开凿与大梁城的发展、鸿沟水系的兴废与开封城市的变化、通济渠的疏浚与汴州城的兴起、汴河的兴盛与东京的繁荣、黄河南泛对豫东黄河平原的破坏与开封城市的衰落等方面论述了开封附近水路交通的兴废,对开封城市兴衰起伏的影响。(25)我们并不否认水运交通条件的变化,会对开封城市的兴衰产生影响,甚至在某些特定历史时期对城市的打击是致命的,如秦末王贲引鸿沟水灌大梁城、明末河灌开封城等。但只要开封的政治地位不变,城坏了,可以重修;城毁了,可以再建。水运条件的变化,也只是阻碍了城市的恢复和发展。
另外,还有研究指出:金元以来黄河的南泛,随着汴河水系的破坏,开封城市由北宋的四水贯都,逐步成了一个不通航的城市。陆路交通,虽曾号称“八省通衢”,实际吸引的范围,主要限于河南省。城市赖以繁荣的交通、贸易条件,远远不如从前了。笔者认为,尽管清代开封是不通航的城市,但大量的大宗商品可以通过水路运至西南的朱仙镇和城北的柳园口,再由陆路运至开封城内。清代开封的省会地位,决定了它是国内交通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范沛潍也指出:“有明一代,黄河、汴河仍可以通航,入清以后才逐渐不畅。但陆路交通却一直保持着‘八省通衡’的地位。”开封是由东向西,从南到北的交通中心枢纽,特别是入京、出京以及安南使节来往的要冲,是东南经济发达地区与北方经济交流的纽带。(26)
范教授进一步指出,清末,铁路建设兴起,开封地理位置的重要,导致了国家1904年从京汉(今京广线)铁路郑州车站起,修筑东至开封,西到洛阳的汴洛铁路,并于1910年建成通车。可以这样说,当近代铁路在中国兴起之初,开封仍是人们关注的一个交通中心。虽然郑州在清末已形成铁路的交汇点,但它决不能与开封相比。郑州超过开封应该是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的事,开封的落后也约开始于此时。(27)笔者是同意此观点的,开封衰落的“关键并非在于交通中心的转移”。另外,开封城市的辐射范围,则取决于其行政级别的等次高低。这一点毋庸置疑。
总之,在传统农业社会,古代城市是政治型城市,基本上都符合政治中心优先发展的规律。城市政治地位的高低,往往会决定这个城市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开封七朝都会时期,发展最快,其他时期发展较慢。北宋作为中原王朝的国都,在开封城市发展史上最为辉煌,其他都城时代或地区级别时期的城市,都不能与之相比。若以北宋的东京城为参照系,北宋之后所有时期的城市发展(包括现代)都不可能恢复到北宋时的水平,都算衰落了。战争、黄河水患、交通条件的改变等,都不是影响开封城市衰落的主要原因,但在某个特定阶段或某次重大事件中,会使城市稍微偏移正常的发展轨道,起着加速或延缓城市发展的作用。
三、1954年省会西迁决定开封城市的现代命运
1954年以来,开封城市的发展轨迹,是与基本国情和国家政治经济大背景相适应的。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基本上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导,一个城市的政治地位,决定其经济、文化等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区位、经济因素,开始逐渐占主导作用,但城市的政治地位,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解放初期,从1949年3月至1954年10月省会迁离,开封做了5年河南省会。这期间,开封得到了长足发展,城市规模、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均居全省前列。尽管时间短暂,但在河南的发展历史上,曾经身为省会的开封所做的贡献却不会被忽略。
1954年省会西迁,对开封的影响深远,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命运。经政务院(今国务院)1951年批准,1954年9月23日,河南省委最终决定省直机关分4批迁移。1954-1955年,河南省30余个机构,7000多人相继从开封搬迁到郑州。加上其他从属人员,这次搬迁前后共有将近7万人口迁至郑州。大批城市精英流出开封,导致城市人口综合素质下降。
对省会搬迁的负面影响,当时政府也有准备和预案的。为使开封市不因省会搬迁而受太大影响,在省会迁郑的同时,中共郑州地委及专区一级机关由荥阳县迁往开封市。195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郑州专区改名开封专区,专员公署驻开封市。(28)当时的开封专区下辖巩县、荥阳、新郑、密县、登封、中牟、开封、尉氏、通许、杞县、兰考等县,综合实力相当可观。
1954年省会搬迁之前,开封不仅经济发展水平高于郑州,就连人口也是郑州的数倍。当时,开封人口有36万,而同时期的洛阳、郑州分别只有7万、3万。1949年,郑州地区生产总值不足1亿,只有9040万元,而此时的开封是1.38亿元。1957年,省会迁郑短短3年,郑州就后来居上。可见,省会的集聚效应,优势非常明显。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主导城市发展模式下,开封将“老大”地位让位于郑州,但“郑、汴、洛”的格局一直没有打破,开封作了20多年的“豫老二”,城市衰落不太显著。
1984年的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削弱了开封在全省的政治、经济地位。1984年,郑州依靠省会优势,划走了开封下辖经济势头发展良好的新密、登封、新郑、中牟、巩义等5县,由此奠定了郑州在全省领头羊的地位。调整后的开封,只辖有兰考、开封、杞县、通许、尉氏等5个农业为主的县,经济形势急转直下。
随着改革开放在内地的积极推进,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开封又掉队了。上世纪80年代,开封出现了大批企业倒闭的现象;90年代,在开封几乎找不到一家企业改革成功的范例。曾经的“豫老二”在全省17个地(市)中的位次连连下滑。1990年,郑州GDP超过100亿,开封为45亿元。1992年开封滑落全省谷底,经济增长速度,全省倒数第一;国民生产总值,全省倒数第四;人均生产总值,全省倒数第六……(29)
1994年2月至3月,《经济日报》刊发了长篇通讯《开封何时能“开封”》,对持续滑坡、衰落的“开封现象”进行了深度报道,引发了全社会对开封城市衰落与如何振兴发展的第一轮思考。但此后的十多年间,开封依然在徘徊、彷徨,没有找到城市发展的增长点。2002年,开封工业下滑到历史最低谷,工业总体亏损,总产值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排第12位,财政收入排第16位。这一年,开封市的国有企业平均负债率140%。
另外,从开封人均GDP与河南GDP的对比来看,也能反映出1978-2005年开封城市的衰落过程。1978-2005年河南和开封人均GDP进行对比:1978-1991年间开封人均GDP高于河南人均GDP,从1992年起开封人均GDP(1303元)低于河南平均值(1452.3元),且差距逐年扩大。分析1978-2005年间开封GDP对河南GDP的贡献率:近二十多年来,开封GDP对河南GDP的贡献率由1980年的6.02%下降到2005年的3.85%,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2年中原城市群中仅郑州和济源进入工业化社会,洛阳、平顶山、焦作、新乡、漯河进入到半工业化社会,而开封还处于农业社会(30)。
2005年,开封成了美国记者眼中的“衰落典型”而轰动全球。人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到这个曾经有着辉煌历史的衰败城市,引发了新一轮的思考。相比1994年《经济日报》热议“开封现象”,这次冲击波更大,直接导致了上层领导对开封城市的重大决策,开封的发展机遇来了。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读过《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之后,旋即批示:“要把开封建设好、发展好,使之成为现代化的城市,要采取特殊措施促进开封的发展,把振兴开封作为河南省‘十一五规划’的重点来实施。”(31)随后,在中原城市群总体规划中,“郑汴一体化”被作为“中原城市群建设的突破口、郑汴洛工业走廊的重要支撑”,开封的发展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通过1954年以来开封城市衰落历程的考察,可以看出,区域行政中心地位的丧失,体制内资源配置功能的剥离,使得开封城市命运发生了重大改变。工业时代,政治因素仍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1984年行政区划调整,对开封城市影响很大,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加上近20多年的改革开放,开封又没能跟上市场经济的潮流,导致了彻底的衰败。2005年以来,政府政策的扶持,又使开封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四、思考与展望
1954年河南省省会西迁郑州,缘于郑州的交通枢纽和区位中心的综合优势,这一决策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来看,都是合理、正确的。但对做过七朝国都和元代以来长期为河南省会的开封来说,多少有些失落感。
虽然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直到今天开封市民对省会迁址仍耿耿于怀。“如果省会不搬走,开封肯定不会像今天这个样子”,这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情绪,弥漫于开封市民当中。开封市委一位退休老干部直言:“省会迁出开封是政治决策,当然有利于全省工作。但是要说对开封没影响,也说不过去,连市领导都有想法呢。”他透露了一件事:1957年7月河南省委召开党代会,当时开封地委和开封市委代表在会上曾经语惊四座:“省会都迁郑州了,为什么还把铁塔留在开封?”(32)
历史不能改变,未来可以争取。开封应摆正心态,轻装上阵,找准定位,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没有2005年美国记者的那篇文章,开封可能还会继续衰败。所以,得感谢那篇文章,它使开封现象引起高度重视。如果没有那篇文章就不会有郑开大道;如果没有那篇文章就不会有郑汴一体化,更不会有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开封占据着“既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区,又是“三化”协调发展的先导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历史是惊人的相似,开封的这次新机遇,犹如隋代大运河的开凿,定会促进城市发展达到新的高度。开封如果抓住了这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将会迎来全新的发展局面。
当下,在政治中心远离开封的背景下,开封城市可能难以再现作为国都时的辉煌了,“世间已无开封城”。应根据现代开封城市所具备的资源禀赋,抓住“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机遇,合理定位,科学谋划,走一条适合开封自身发展的特色城市化道路。
注释:
①Kristof N D.From Kaifeng to New York:glory is as ephemeral as smoke and clouds,The New York Times,May 22,2005.
②李长傅:《开封历史地理》,《李长傅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7页。这一划分标准,多为后人所采纳。
③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开封城市纵向比是得到长足发展的,但横向比发展速度慢了些。新中国成立后的“衰落”与美国记者一致,主要着眼于横向比。
④关于魏国迁都大梁的时间,历来众说纷纭,大致有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40)、二十九年(前342)、十八年(前353)、九年(前361)、六年(前365)等五说。这里采用大多数学者赞同的“六年”说,以此来计算,开封市有确切纪年记载的建都史至少已有2370年。
⑤(22)何一民:《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2、45-73页。
⑥战国之前开封的历史如何,文献记载不一,目前大致有禹时浚仪、西周毕高大梁城、周梁伯之故居、郑庄公所筑、魏夺之楚国大梁等五说,尚难断定。此处采用流行说法,见程子良、李清银主编《开封城市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4页。
⑦李润田:《开封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河南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⑧《隋书》卷3《炀帝纪上》。
⑨(14)周宝珠、徐伯勇:《古都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8-39、193页。
⑩《金史》卷82《郭安国传》。
(11)光绪《祥符县志》卷23《杂事志·识遗》。
(12)李季译《马可·波罗游记》,上海东亚图书馆1936年版,第226页。
(13)周宝珠、程民生点校《汴京遗迹志》卷15《汴梁路城隍庙记》,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76-278页。
(15)王紫绶:《大梁宫人行》,转引自王兴亚点校《豫变纪略》卷6,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39页。
(16)孔宪易校注《如梦录》卷6《街市纪》,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57页。
(17)傅衣凌:《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97页。
(18)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
(19)关爱和:《开封记忆》,《“开封: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开封,2011年10月,第65页。
(20)侯甬坚教授在论述西安城市生命力时,就曾举出西安城市发展历史上的四大难关:粮食短缺、巨大战乱、都城迁走、水资源不足。并指出:水是维系西安城市生命的关键所在。见侯甬坚《西安城市生命力的初步解析》,《江汉论坛》2012年第1期。
(21)王发曾:《开封城市的衰落与振兴》,《城市问题》1986年第2期。
(23)孔宪易校注《如梦录·序》,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4页。
(24)开封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开封市志》(第6册),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502页。
(25)黄以柱:《豫东黄河平原环境的变迁与开封城市的发展》,《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26)(27)范沛潍:《明、清时期开封的交通》,《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28)李振华主编《河南省大事记(1949.3-1990.12)》,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0页。
(29)杨敏:《开封,开封!》,《决策》2008年第7期。
(30)刘静玉、闫卫阳:《开封经济衰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1期。
(31)高亮:《尴尬的开封》,《东方今报》2006年6月14日。
(32)杨敏、王运宝:《老省会忧思录》,《决策》200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