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于配电网络的输电能力的要求自然有所提升。在我国目前的电网建设当中,智能电网和信息化变电站已经成为了未来的发展目标,就目前来说,造成普通用户的用电质量和用电安全困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配电线路当中架空导线时刻面临的故障等方面。如何切实解决、防范线路故障,是保障人们切身利益和诉求的关键,需要引起行业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配电线路;设备故障;应对措施
一、现阶段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
(一)自然环境引发故障
作为目前配电线路当中最为常见的故障之一,自然环境的变化引发的故障已经成为多种故障情况中难预测、不可控的首要故障。在对故障现象进行总结后可以将自然环境故障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恶劣天气下引发的故障。在诸如雷雨、强对流等恶劣的天气环境影响之下,配电线路由于架设过高往往容易遭受到雷击的危害,从而形成过电压。在过电压出现时,配电线路的绝缘子串会发生闪络,同时引发接地体闪络故障。其次是受到振动引发的机械故障。在大风、冰雪天气当中,配电导线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震荡、覆冰,从而出现较为严重的疲劳断股和断线。在较为寒冷的天气当中,导线覆冰还容易引发导线闪络,形成机械伤害造成线路故障。最后,部分配电线路由于鸟类的停留、飞过,鸟类所携带的金属丝、树枝在飞行途中落入到线路横担之间引发短路,发生故障,也容易造成严重的事故。
(二)线路自身质量欠佳
除了自然因素之外,线路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也是线路故障当中不容忽视原因之一。例如导线因质量不佳出现了破损、断裂的现象,最终形成断路,产生巨大的电弧,引发火灾事故;线路长期处于雨水等潮湿环境之中,由于单相接地导致故障性电压为零,而非故障电压则持续升高,从而超过输电设备的耐压能力,导致设备烧毁,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故障。
(三)雷击故障
雷电是不可控的自然现象,瞬间产生的过电压有很强的破坏力,所以由雷电引发的故障在10kV线路故障中占据相当的比例。绝缘子击穿、及导线断损等是雷电故障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发生故障时,它不仅会损坏相关的设施设备,还易在漏电事故中威胁他人的生命安全。更重要的是,城市中各种建筑物防雷水平的参差不齐,使线路在雷雨季节易受到强大雷电的影响,电缆故障层出不穷,并且农网遍布范围广,环境复杂,更易发生雷击事故,对10kV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也有影响。
(四)外力破坏故障
10kV线路直接面向终端用户,线路网络复杂,交跨各类线路、建筑物、道路、堆积物、构筑物、树木等,因此由外力破坏引发的故障更易发生。它主要是异物造成,由于大风将一些导体、半导体的轻物质刮到线路上,比如带铝箔的油毡纸,刮断的树枝,带铝箔的塑料纸等,造成的线路相间故障。而鸟害造成的故障主要是指鸟类在10kV线路上筑巢、停落等造成的相间短路故障。设备损坏故障主要是由于用户电器的不正确使用造成的设备损坏进而影响到整个线路的故障。另由于城镇一体化,城乡结合部基建的深度与范围越来越大,所以在施工时易挖伤地下敷设电缆或者损坏其它的电力设施设备等。
二、配电线路设备故障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防雷水平
可以通过提高绝缘子的耐雷水平、安装线路避雷器等措施来提高线路防雷水平,现主要需要提高针式绝缘子的耐雷水平,因为悬式绝缘子的耐雷水平已普遍较高。安装线路避雷器,主要是在容易受到雷击灾害的线路上安装一些防雷金具或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及在变压器高低压侧装设相应电压等级的避雷器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安装线路避雷器的措施经济实惠、简单有效,所以在线路较长,覆盖面积较广,雷电事故频发的地区较为适用。
(二)外力原因的解决措施
(1)加强配电线路电力设施保护力度,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宣传《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以此提高群众配电线路的安全对城市用电的重要性意识,加强人员素质教育,严厉打击偷盗行为。(2)在人口密集的道路附近,管理部门要在配电线路的杆塔上做醒目的警示标志,增强配电线路中杆塔的醒目程度,为来往车辆加以提示。(3)定期对线路进行巡视,对缺少标志和警示牌的杆塔,工作人员要及时进行补充设置。(4)积极联系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等有关部门,做好近期及远期的规划,有条件的地区可将配电线路改为“地埋线”,既给美观了城市,又减少电力事故隐患。
(三)建立先进的质量管理机制
除了通过利用专业的措施提升配电线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需要建立起专门的质量管理机制,保障配电线路拥有科学高效的管控。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中,可以采用分散管理和集中管理相结合的复合管理模式来开展管理工作。一方面,复合管理模式具备较高的工作效率,对施工状况、线路设备情况能够更加快速、及时地掌握,又能够避免设备管理混乱、运行成本高的传统管理缺点,是目前我国配电线路管理中最常采用的管理方式。
(四)积极开展巡查、排查活动
为了能够快速发现配电线路故障,及时止损,可以采用巡查和排查并行的方式对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行管理。其中,巡查根据具体的方式可以分为常规巡查、夜间巡查、特别巡查三种。其中,常规巡查为定期巡查,由管理部门设定具体时间和具体频率,委派检查人员前往指定地点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管理人员通过记录可以了解到一段时间内配电线路运行的情况,从而能够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对配电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故障进行判断。夜间巡查主要是指在用电高峰期的夜间展开特定的巡查,从而避免在用电高峰期发生故障,保障用电安全。特殊巡查则是在特殊时期展开的巡查,一般管理部门会根据线路所处的状态和气候条件,安排具体的巡查任务,譬如出现较为严重的自然气候变化时,管理部门会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安排专项人员展开特殊巡查,从而确定配电线路在特殊情况下是否出现故障问题。排查活动主要是指在故障发生之后,抢修人员对故障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排查,并对配电设备进行检修,使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五)电气设备本身因素的解决措施
(1)加强对配电线路的维护、检修和测试力度,做到发现问题立即处理。(2)配电线路设备需要根据人们发展需要进行适当的更新和改进,提高使用效率和运行能力。(3)在对配电设备进行设计时,应符合实际要求,并做好实际负荷的调查和实验,设计出经济,实用的产品。(4)在配电设备安装时,必须选用高质量产品并确保正常运行,在采购时应及时对配电设备的性能进行测试,加强对绝缘子、导线等的检验,观察其耐压性及自身性质,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应立即停用并更换。(5)雨季来临之前,加强对避雷设施的巡视,并对其绝缘电阻和工频放电电压进行检查,以降低故障率。选取避雷器时,首选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应用质量高,使用年限长。(6)定期检查绝缘瓷瓶、绝缘子和配电变压器并及时清除微粒子,对其电阻也需定期测试并进行耐压检验,对不符合要求产品应立即采取措施。(7)加强配电线路接地网和避雷设施巡视,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三、结论
要切实的降低电量消耗,减低费用,更重要的是提高用电效率。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配电线路故障的解决办法有很多,关键就是我们在安装的过程中和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及时的避免和发现一些不正确的配电线路方式方法。尽量采用最低的成本费用来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杨金年.分析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6):83.
[2]彭艳丽.架空配电线路及电缆线路运行中常见故障及防范措施[J].科技信息,2013,(04):376+373.
论文作者:刘占军1,洪海霞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0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设备论文; 绝缘子论文; 避雷器论文; 导线论文; 发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