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谐与发展的若干哲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和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842(2002)03-0001-04
一
何谓“和谐”?对于这个人所熟知的概念,如果从哲学这个层面去把握和诠释,并不是 容易界定的。对于何谓“发展”的问题也是如此。人们可以举出许多例子,如说音乐是 声音的和谐;绘画是线条、色彩的和谐;社会的祥和、繁荣是人际关系的和谐;思想文 化多彩创新的互动是人文精神的和谐,等等。但是,如果我们问:这些和谐现象的真理 何在?在哲学层面上“和谐”的本质是什么?这是需要下工夫思考,才能有所识得的。
二
也许为了把握“和谐”的真理,我们首先要对“发展”作一些思考。从地球上生物发 展的进程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在这里,多样性似乎是发展的标志。因为 ,复杂与高级生物或事物也都是以多样性为基本标志的。没有精彩纷呈的多样性,发展 就无从谈起,例如,从单细胞到复杂高级生物,其发展就是细胞分化而呈现的多样性。 现今世界上的高等生物,无论植物和动物,其“和谐”都表现为有机体各部分多样性的 统一。由此可见,“和谐”所必然相关的,就是以多样性为基本标志的发展。对于生物 有机体如此,对于社会、思想、文化的有机体也是如此。没有以多样性为标志的发展, “和谐”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里的“和谐”在发展中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 得以实现。
三
如果说发展的标志,是动态的多样性,如同春回大地那样丰富多彩,那么如何把握和 诠释“动态的多样性”就是问题的关键之一。多样性的前提是差异性。因此,如果想培 育和推进多样性的繁荣或发展,那么,发现和正视差异性,鼓励和挟持差异性,就是具 有本质意义的工作。当然,并不是任何差异性的出现,都有利于事物的繁荣与发展。在 这里必须区别与事物的繁荣与发展有利或不利的差异性,选择和培育有利者,排除不利 者。
四
对于差异性来说,所谓选择和培育有利者,排除不利者,也就是维护自然、社会、思 想文化多样性的统一,或者是维护这些有机体的“和谐”。因为作为不利者的差异性, 就是破坏有机体统一的差异性,如作为生物有机体出现的毒瘤。反之,发现和培育有利 者的差异性,就是促进有机体繁荣和发展的生机。在这里,接下来必须发问的问题,就 是如何比较深刻地理解差异性?首先要看到,差异性并不是外在的、表面的、形式的, 而是有机体内在新质的呈现。这种作为新质的差异性,不是从外面强加给有机体的,而 是有机体自身发展的一种必然。人作为自然守护者,社会管理者,思想文化的呵护者, 就在于能对有机体这种呈现的差异性或新质,作出正确的选择并顺其自然的培育。
五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和把握各种有机体多样性统一的“和谐”?或者说,“和谐” 作为“发展”的条件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也可以这样发问:是“和谐”培育“发展” 还是“发展”创造“和谐”?现在人们的一般看法,似乎都把“和谐”与“发展”看成 是外在的关系。但是,实质上,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并且在这个问题上,“发展 ”通过动态的多样性,其核心是差异性新质的不断呈现,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因此,从 根本上说,不是“和谐”培育“发展”,而是“发展”创造“和谐”。如果说“发展” 是动态的,作为动态的多样性,那么由“发展”所创造的“和谐”也必然是动态的,从 来不能停止和僵化在一个水平上。追求静态的所谓和谐,实际上就是不和谐,就是说, 离开“发展”谈“和谐”,只能是抽象的空谈,毫无价值和意义。也许有人会问:难道 发展就没有或不需要外在的“和谐”条件吗?诸如政治条件、自然和社会环境,道德和 心理素质等等。这些外在条件当然存在,并且十分必要。但是必须看到,这些外在条件 也是由“发展”本身所决定的,也必须从“发展”本身出发去创立。因而,当这些条件 能真正适合“发展”而创造出来,它们也就从外在转化为内在,与“发展”形成一种有 机统一的系统。因为,所谓外在的条件,也是在相对意义上,就其实质而言,它们也在 “发展”之中,而非在“发展”之外。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都没有也不可能 有存在于“发展”之外的“和谐”。
六
如果看到和承认“发展”的重要性和所处的重要地位,那么对于“发展”丰富而深刻 的内涵,还必须加以深入发掘。我们在教育上提出过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在上个世纪 的一段时间里,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现在,在德、智、体之后,又加上美,称作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管以往和现今在实施这两种教育方针上做得怎么样,但是 其中提出发展的全面性问题,是极其重要的。黑格尔指出,“真理是全体”,又说“真 理是过程”。他的这种看法是极其深刻的。就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而言,“发展”的真理 ,就在于发展的全面性,或者借用黑格尔的说法,就在于过程的全体。片面性的发展, 在一个时期也能出效果,但是时间一长,就见出它的非真理性。不仅片面的目标不能真 正达到,而且本来应当协调发展的整体机制也遭到破坏。从前苏联,中国上世纪50、60 年代,以及当今有的国家,所谓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所产生的恶果,就是活生生的 历史教训。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剖析,就不难发现,这样片面的所谓“发展”,实际上是 “反发展”,是发展悖论。环视人类正在进行的“反发展”实践,触目惊心,在人类的 发展之路上挖掘了一个个发展陷阱。
七
发展全面性的问题,是内涵极为丰富而深刻的问题,仅仅限于“门类齐全”一类平视 看问题的视角,是决不能理解和把握的。在考察发展的全面性问题时,需要有更多更新 的视角。就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华”而言,就是指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13亿人口的多 民族生存的国家,就是指这个国家的现实和历史。所谓“振兴中华”,就是使这个国家 的社会现实得到全面发展,重新雄立于世界的东方。对于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 家所形成的极为复杂的社会现实,为了使之全面发展,是真正的“百废待兴”。事业的 艰巨和伟大,不难想象。但是,对于这种“百废待兴”,只要摆脱平视看问题的视角, 就可能理解和把握发展的真理,就能体悟和摸到发展的真正命脉和灵魂。
八
现在要问:发展的真理或命脉与灵魂何在?怎样才能体悟和把握?前面提到多样性、差 异性、新质。就发展而言,新质的培育推广是最核心、最重要的问题。但是,新质有两 种。一种对中华是新,在中华之外已经不新。诸如,我们引进境外的新技术、新管理方 法等等。另一种是我中华独创之新,即不仅是中华之新,也是世界之新。例如数学家吴 文俊先生最近得科学大奖的新创造,就属此类。应当说,从长远看,对于一个国家,属 于自己独创的新质的培育和推广,才是最重要的发展真理,也即发展的命脉和灵魂。前 一种新质,采取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是必要的。但是,单靠拿来主义,就不能摆脱依赖 性,就不能挺直腰杆特立独行。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我们目前缺少的恰恰 是这样的独创。这样原创性的发现和发明,实在太少了。这无疑是民族的遗憾。同时, 必须看到,任何新质的呈现,都是人的创造力使然,都属于文化的创新。因此,可以说 ,发展的真理,发展的命脉和灵魂,都归结为文化的创新。换言之,文化的创新是发展 真正的原动力。发展有无后劲,完全取决于文化创新如何。
九
文化创新的提法,早已充斥于媒体和各种著述之中。但是,如何看待和理解文化创新? 这仍然是需要澄清的问题。文化虚无主义的结果,只能陷入无知的狂妄和夜郎自大的空 想泥潭而不能自拔。从反科学的“大跃进”到“文革”期间鼓励交白卷等等,都能看到 轻视已有文化资源的危害。事实上,任何文化创新都离不开对已有文化资源(包括历史 的和现实的、中国的和外国的)的借鉴。只有鉴往日之旧,才能超越之,才能创来日之 新。历史文化是一面镜子。列宁早就指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已有的历史文化是 一个民族前进的出发点,历史文化厚重的民族,迟早会厚积薄发,即使一时由于各种外 在的和内在的原因而落伍,迟早会后来居上;反之,一个历史文化资源匮乏的民族,一 个忽视甚至轻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则是没有发展后劲的民族 。
十
孔夫子倡导“温故而知新”。这是很深刻的观点。中华传统文化,是早熟的文化,是 具有五千年积淀的文化。她与古希腊文化、希伯来文化、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一样, 都属于原创文化。对于中华文化来说,“温故而知新”,就是继承和发扬她的原创精神 ,就是扬弃她的原创性。或者说借鉴她的原创性文化资源,接受启迪以创新,在其原创 文化的母体上开出新的原创文化之花。就此而言,吴文俊先生的创新最具典型性。他以 前的研究创新,按他的说法,都是在他的法国老师原创基础上的拓展,还不是自己独有 的原创性创新。但是,他这次获国家大奖的项目,则是他研究和借鉴中国数学史所作出 的独有的原创性创新,是数学发展中真正的吴体系、吴公式。由此可见,作为原创性的 中华传统文化,虽然看似故旧,但是在开拓创新者手里,她仍然是具有勃勃生机的文化 母体,并且是使新的原创性文化得以生发的母体。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能使人“ 温故而知新”的原创性文化资源,是决不可以轻视的。循着中国传统文化之流,而深入 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之源,不难发现,原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内涵着无限活跃的创新因 子和不竭的创新动力。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充分激活这一历史文化资源,使其再现生机 和活力。
十一
如果承认文化的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是持续发展的真正命脉和灵魂,那么问题还在 于如何发掘和培养这种原动力?如何不使发展的这种命脉和灵魂受到伤害?对此,就不能 不说到教育。文化的创新作为发展的原动力,基础在于教育,就是说要靠良好的教育来 培养。现在,经过资本积累,中国已经能够对于教育加大投资。这当然是好事。但是, 即使在这一方面。如果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那种勒紧裤带也要投资教育的精神相比,还 略逊一筹。同时,更重要的问题还在于,当今教育体制和方法与文化创新,还没有建立 起良好的适应关系。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只是一个初级目标。教育的真正目标, 乃在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我们当前的教育中,即在尚未完成真正改革的“应试教育” 中,所缺乏的恰恰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十二
在教育中培养创新能力上其所涉及的根本问题,乃是思维方式的问题。避免在思维方 式培养上的片面性,力求思维方式培养的全面性,似乎还没有受到真正的关注,更没有 切实的改革措施。自近代中国教育西化以来,在思维方式上弥补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性和 工具理性的不足,是非常必要的。这种补课在今天也还需要。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却忽 视和压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长于联想力和创造力的“象思维”。另一方面,对于西方思 维方式的教育也存在片面性的理解,似乎西方的理性和工具理性之长,就是西方思维方 式的全部。其实不然。西方理性和工具理性之长,从教育上看,恰恰有赖于西方重视艺 术教育的传统。当下,由于忽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根基——“象思维”,以及在“拿 来主义”的便捷中对西方思维方式培养的片面理解,必然使中国在思维方式的培养上陷 入某种畸形状态。
十三
事实上,正是思维方式培养的畸形,使我们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个目标上,不能完 全奏效。所谓思维方式上的畸形,主要表现在理性与非理性的两极化。“应试教育”, 基本上是一种单纯知识性灌输式的教育,很少给学生以主动自由想象的思维时间与空间 。更不用说,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真正“象思维”课程的安排和切实的讲授。即使有一 点这方面课程,也多属于点缀,既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也没有得到学生的重视。现在 ,有一股工具理性至上之风。在学生和家长中间,不少人把目光盯在电脑、外语、法律 、经济管理等热门专业上。其目的差不多都是希望借助工具理性的掌握,就能得到好的 前程。但是,由于缺乏扎实的文化教养,特别是缺乏创造性的“象思维”的教养,片面 接受和使用工具理性,就只能使自己停留在只能使用工具的水准上。如果再进一步,要 求能创造工具,提出新概念、新设计、新系统,就显出教养不够,思维方式僵化了。例 如,学外语不能深入那种语言的文化,就只能做些机械的翻译工作。电脑操作再熟练, 如果不能设计软件,也只能停留在操作员的水准。如此等等。此外,所谓非理性的一极 ,并不是说存在片面的艺术教育或“象思维”教育现象,而是指片面的理性和工具理性 教育所带来的两种消极后果。其一是,现今学生在感到“应试教育”枯燥难耐时,许多 人不是去补充真正的艺术教养,而是投身到发泄性的大众娱乐的文化之中,投身到肤浅 的摇滚中。其二是,许多人对于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规则、系统,都能做到熟练掌握和处 理,能按规则办事。但是,一遇到规则之外的情况,就缺乏应变能力。一旦不得不作出 反应时,就只能做蠢事。
十四
克服理性与非理性两极化,关键在于对非理性层面的思维要有正确的认识。非理性思 维,如“艺术思维”、“象思维”等,有动物性层次,也有人性化层次,在把非理性思 维看得比理性思维低下的人们那里,主要是囿于它的动物性层次,而没有看清它的人性 化层次。就人性化的非理性思维而言,它与理性思维相比较,不存在高低之分,而只有 适用范围和作用的不同。前面提到,自然、社会、思想文化种种有机体的新质呈现问题 。就能发现新质使之呈现的问题而言,首先要靠人性化的非理性思维,即靠敏锐的直觉 灵感,靠超常的想象力。在常人看不到、感受不到的地方,正是靠这非理性思维才能发 现、提出新问题和透视到新质。当然,若能把新质呈现和传达出来,能使常人得到理解 ,则又必须经过理性的分析和规定。可见,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各有千秋。所以, 无论由“和谐”推动“发展”,还是由“发展”创造“和谐”,都需要理性思维与非理 性思维的携手,而不是相反。
收稿日期:200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