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感恩,别忽视生活中的仪式感
郭 静
对于家中老人,陪着,有时候并不等于陪伴。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理科主治医师庞兆烽指出,即使子女有足够的时间陪伴老人,但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也会造成精神上的失陪。那么,我们该如何提升与家人相处期间的陪伴质量呢?他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再予盐酸奥昔布宁片(规格为5 mg/片)治疗,初始剂量为5 mg,年龄较大者可给予10 mg,每晚睡前口服。共治疗3个月。
多为家人付出个人时间
27岁的小辉出生在广西钦州一个偏远山村,出生后与盲人父亲相依为命,父亲靠砍竹子编蚕架把他养大。前年父亲生病后,本来在外打工的小辉决定回老家照顾父亲,做父亲的“眼睛”。为了不留遗憾,他从2017年开始,用“快手”记录下和父亲的日常。
欧阳锋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接到彭伟民的威胁电话,一切看似风平浪静。欧阳锋在风平浪静中体验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
庞兆烽表示,案例中的主人公小辉为了照顾年迈的父亲而选择放弃城市的工作生活,正是“付出个人时间‘服务’家人”的体现。但在不少家庭生活中,部分人早已将洗衣、做饭等家务归类为父母或伴侣的“必然承担项目”,认为对方负责做家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如果我们能多以积极、正面的心态来为家人分担家务,也是让家人之间陪伴感上升的好方法。而且,利用新媒体记录下生活的点滴,能帮助我们随时随地重温家庭生活中的美好时刻。即使与家人分隔两地,也能随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独处时多留意表情变化
孝顺儿子石磊特意回到老家重庆“助攻”56岁的单身母亲石明英减肥。在儿子的陪伴和鼓励下,母亲从192斤蜕变成如今105斤的潮妈。因为儿子时常陪伴在身边,母亲也变得爱学习新鲜事物、爱打扮、爱交友、爱锻炼。
庞兆烽认为,陈叔为了老伴的出行安全,不但付出了时间和金钱,还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修路工作当中,可以看出陈叔很擅长为家人制造生活惊喜,注重仪式感。在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同样可以为家人准备惊喜。家人收获到的不仅是一份礼物,还是一份真切的关怀和陪伴。
别忽视生活中的仪式感
73岁的陈光涛是重庆开州长沙镇的村民,为方便行走不便的老伴出行,陈光涛攒够9万元,请来挖掘机,挖通总计1.5公里长的毛路,将山顶老宅与山下水泥村道连起来。如今,陈叔每日都会牵着老伴的手在村道上散步。
庞兆烽分析,主人公石磊在陪伴母亲减肥的过程中,必然经历了许多二人独处的时刻。与家人独处时,我们不妨多留意对方的身体语言,看看与平日有无异常。发现异常时,一定要及时关心对方的身心健康状态,并为对方排忧解难。也正因为石磊与母亲独处时了解到她的不良生活习惯,并帮助其及时改正,母亲才得以减肥成功,整个人都变得年轻有活力。
(4) 电能交易市场化。充分竞争的电力市场有助于降低电网运行所需的调峰资源。在竞争性的电价市场化机制下,可以通过不同时段的电价差异达到全网电能供需基本平衡,使所需要的调峰资源大大降低,而辅助服务市场主要调配其他辅助服务资源。但我国现阶段实施的市场机制可能会增加辅助服务的需求。
庞兆烽指出,有效的陪伴应包含人与人之间的爱意表达,以及通过爱意的表达来体现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自我价值认同感和对家庭的归属感。我国普遍的家庭相处模式都较为含蓄,家庭成员之间很少会向对方表达“肯定、感谢”的情绪。相反,如果家庭成员出现了不好的行为,其他人往往会毫不犹豫地指责对方。长此以往,会造成家人之间感情淡漠,这就是明明子女已经一整天陪在老人身边,但部分老人仍觉得孤独、缺乏关心的一大原因。
“有时候我们要学会当一个不含任何主观情绪的倾听者,事情的结局不论是好是坏,都始终给予支持和关怀。而在特别的日子里,不妨多为家人准备一些惊喜,让平淡的家庭生活变得更有趣味。”庞兆烽说。
(摘自《健康养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