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信工程中解决电子干扰问题的措施论文_郑青,付俊杰

(诺基亚通信系统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1)

摘要:电子通信工程的快速发展,使其逐步渗透到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多个领域。同时公众对电子通信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电子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并针对各类电子干扰因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旨在削弱电子干扰的负面效应,促进电子通信工程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电子通信工程;电子干扰;解决措施

引言

电子通信工程在各领域的融合应用提升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各领域发展的速度,但是同时,由于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其通信干扰因素也日益多样化,在电子通信工程运行中要根据工程情况进行抗干扰技术应用来提升电子通信的效率,为各领域发展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务。

1简述电子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

电子通信工程的基本原理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学科与电子学科有机结合,协同解决集成电路、电子基础元件等组成部分的通信技术问题。当下,我国采用的主要接地方式是将电荷高效引入大地,进而降低磁场产生的脉冲信号。但是,这种接地方式会加大基础硬件配套设备的工作电压符合,一旦发生漏电现象,就会增大风险系数。在抗干扰接地尚未准备充分的情况下,配套硬件设备、地面及人体会形成通电回路,稍有不慎,就会威胁一线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强化接地设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操作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严格遵守操作标准规范,将接地参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保障工程质量安全。

2电子通信干扰因素分析

2.1电磁干扰中的传导干扰

例如现在几乎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手机天线及其接收器共同组成一个射频模块,该模块如果不受干扰,那么其可以在200kHz带宽内接收到-120dBm的极弱信号。但实际上这是一个理论上的数据,现实当中智能手机时钟频率支持GSM880~1800,蓝牙和WiFi频段,而系统当中接收器会受到系统内部组件的影响,一般都是谐波和数据信号耦合到天线,使射频模块灵敏度下降,从而使通信质量降低,如图1所示。智能手机射频模块接收器灵敏度降低有着比较多的影响因素,其中绝大部分可以归结为电路板产生的谐波形成噪声并与天线耦合。这实际上就是电磁干扰,它分为传导电磁干扰和辐射电磁干扰,因为电磁干扰信号可以以电流的形式经过载流导体传播,也可以以电磁波辐射的形式在空间中传播。基于图1来看,智能手机的电路板上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如CPU、摄像头、记忆体、USB接口等在通电的情况下会产生微弱的电磁场,当电流或者是数据流过载流导体就会出现耦合现象,即干扰。当然电路板上的一些电子电器元件,如USB接口,现在是USB3.0,其传输速率更快,这种状况下时钟和数据信号转换快。但是会出现一个高辐射场子电路中某些元器件可能会放大这种效应,使干扰频率和噪声扩大,但实际上现在智能手机电路板有着起码70%的屏蔽罩,绝大部分敏感元件都有屏蔽层,基本上隔绝了辐射耦合干扰,因此可以将传导干扰看作是电磁干扰的主要因素。

图1 典型移动设备射频干扰和劣化机制

2.2硬件的干扰

正如我们常见的手机、电脑等通信工具的使用,如果出现电子通信网络的故障问题,那么我们经常想到就是硬件是否出现了问题。因为硬件设备的故障对于网络的影响是很大的,它就像是承载体、连接体,一旦出现了问题,将会造成网络瘫痪,影响电子通信的传输。常见的硬件问题是连接的介质的问题故障,一般情况下系统的维护人员可以通过查看客户端或者接入点情况,及时有效的去查找客户端连接的故障。但是在网络复杂的环境中或者大型的网络使用的环境里,会出现有个别的客户电脑无法连接的问题,所以,在网络通信系统的使用中要注意对系统的控制监管。

3强化电子通信设备抗电子干扰能力的基本原则

在设计电子通信设备时,为进一步增强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应当结合设备的抗干扰原理,参照生产原则,切实提高整体设备的生产质量。首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优化设计信号源接地和测量装置,并在具体设计环节,最大限度地保证信号地线走向、连接方式等环节的模拟符合实际标准,从根本上强化电子通信系统的抗电子干扰能力。其次,在设计负载地线、驱动装置及备用继电器的过程中,需独立设置基础设备的噪声地线与其它专用地线,在必要的情况下,采用电气绝缘手段,强化抗电子干扰能力。最后,为避免数字信号对模拟信号造成干扰,需分类处理地线,并将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公共临界点控制在同一平面上。

4电子通信工程中抗干扰接地方法要点

4.1设置合理的路线

电子通信工程的接地设备对于接地线的技术要求上也有着更为严格的标准,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精确的数据支持,要进行不断地修改调试,采取大量的反复测试以达到最为合理科学的效果。合理的路线设置能够降低电子通信工程中环境干扰,提升通信效果。

4.2降低自身的阻抗

地线的阻抗主要包括电感和电阻两部分,其中,电感主要作用于较高频率的运行设备,电阻则被作用于低频率的运行设备中。电阻的大小会受到地线自身性质和横截面长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低频率的电路中,可以根据电阻的这种性质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其阻抗。

4.3找干扰源

事实上对于电子通信当中的干扰,最麻烦的地方在于有些干扰是间歇性的。特别是射频干扰,由于目前的干扰环境非常复杂,以802.11的无线网络来论,可能一个路人使用了蓝牙耳机并进入了网络的覆盖范围就会引起干扰。这揭示了一个问题,在无线网络中绝大部分的干扰都是无意间造成的,可能是其他正常运营活动的副产品,这种干扰一般只影响接收器,而不影响发射。但是在电子通信中特别是移动通信当中,当遭遇干扰是一件令人非常困扰的事,针对这样的情况,最为重要的控制手段是先进行监测,利用相应的扫描仪器不间断的进行扫描存录,这种方式在很多重要的领域如民航通信当中应用很多,目的是要通过不间断的扫描存录找到干扰源,然后利用多点交汇原理,确定干扰源位置,以此来控制干扰。

4.4高效抑制电磁辐射干扰

电磁辐射干扰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由电流回路效应或带电体的自身物理效应对工程产生信号辐射干扰。任何一根具有特定物理效应的导线都可以被看作是一根电磁感应天线,任何一个电流回路都可以看作是一个闭合回路的环形天线。要想彻底抑制电磁辐射,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可以通过优化电路设计或采取信号屏蔽的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电磁干扰。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通信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不管是在民用还是军事领域都非常的重要,现在电子通信所面临的干扰环境非常的复杂,当遭遇干扰时,轻则数据丢包,造成通信质量下降,重则造成通信中断,不管是在民用领域还是军事领域其所造成的影响都非常的巨大,所以必须要强化抗干扰能力,本文着重就移动通信以及无线通信两个方面来探讨了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可能存在不足,但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宏华.电子通信工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研究[J].电子制作,2018(18):65-66.

[2]黄兴浩.电子通信工程中解决电子干扰问题的对策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8,20(13):7.

[3]韩伟亮.电子通信工程中解决电子干扰问题的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0):23-24.

[4]郝泽臣.通信工程中抗电子干扰的措施分析[J].通讯世界,2017(23):94.

[5]周艳丽,李紫艳.电子通信工程中解决电子干扰问题的措施[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09):27-28.

论文作者:郑青,付俊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  ;  ;  ;  ;  ;  ;  ;  

电子通信工程中解决电子干扰问题的措施论文_郑青,付俊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