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无论是办公楼、大型商场及商住楼,一般均有较大面积的停车场、人防要求及设备用房等地下室结构。地下室渗漏现象也比较普遍,渗漏不仅影响使用功能还会降低建筑物的耐久性。本文根据以往多个地下室工程现场实践,着重从设计及施工两方面阐述了地下室防渗漏工作中的一些成功经验,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渗漏防治
1 裂缝出现主要原因
1.1设计原因
(1)(GBJ10-89)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为20(露天)-30m(室内或土中),但实际工程中墙长均超过此规定。
(2)结构的自防水功能不够,对地下水位较深的,设计人员考虑不周全,忽略了雨水对地下室底板顶板及墙体的渗漏。
(3)只强调结构的自防水功能、未设置柔性防水附加层。设计中自防水混凝土本身漏水:工程中由于结构复杂,如钢筋密集、地基沉降差异等原因,防水混凝土本身也可能产生漏渗水现象。所以,高水位地区设计地下室防水最好采用多道防水线。
(4)只在围护结构墙外立面设置防水层造成防水层不交圈,达不到整体密封状态,造成渗漏。
(5)设计地下室时,底板外侧、外墙外侧钢筋保护层未按规范规定设置保护层并适当加厚。
1.2施工原因
(1)混凝土施工质量差
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良、配合比不当、使用不合格的外加剂(如微膨胀剂、泵送剂等)、坍落度控制差,施工中任意加水以及混凝土养护不良等因素,均会导致混凝土收缩加大而产生裂缝。此外,在地下室基础施工时,施工方案考虑不周全,混凝土分层浇筑间隔时间过长,导致浇筑上层混凝土时,下层混凝土已经初凝,形成施工冷缝;
(2)柔性防水层选材不当及施工质量差,包括对基层未达要求便进行防水施工。在转角处未予加强,在穿墙管件、预埋件、变形缝等部位处理不当,卷材与卷材搭接处粘结不牢等原因。
(3)温差过大,包括混凝土基础底板内外温差大、昼夜温差及气候突变等因素的影响,未能及时做好养护工作,造成混凝土的开裂。
(5)变形缝处施工处理不当,形成防水薄弱点
(6)在施工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渗漏。
如地下室底板顶板、围护墙振捣不足、过度或漏振,使混凝土产生不密实及“蜂窝”现象,其中底板漏振现象比较多。混凝土初凝后过早上材料,导致的开裂现象。
①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造成渗漏:外部地下水通过底板外侧面很薄的钢筋保护层进入底板钢筋周围,钢筋腐蚀使砼有缝隙,顺钢筋方向,向地下室内部渗水。
②穿墙支模螺栓处理方法不当造成漏水:外墙穿墙螺栓止水板焊接不严密,或穿墙螺栓在外墙面切割时留头较长,外部抹砂浆时未能将钢筋头盖严,特别是钢筋头露在抹灰层之外,做防水时穿破防水层,在地下水作用下形成化学腐蚀,并不断向内墙方向腐蚀造成漏水;过早拆模板导致止水螺栓松动。
③外墙钢筋密集区漏水:外墙柱交接处和拐弯顶板内钢筋集中区出现漏水,原因是这些部位空间小,浇捣困难,混凝土不易密实,造成渗漏。
④钢管接头不严形成渗漏:混凝土内埋设电讯管线、照明管线等,由于钢管接头粗糙不严密,地下水进入混凝土中,再从钢管接头进管中,由内墙面接线盒向室内漏水,或沿钢管周围向室内渗水。
⑤后浇带漏水及墙根与底板交界处漏水:墙根与地面交界处及周边部分有潮湿、滴水现象,二者交界处有漏水点。
⑥施工管理方面及其他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工序安排不合理及管理不善。在有防水要求的墙体或底板随意开洞、埋管但不精心进行防水修补处理导致渗漏。
2 地下室渗漏的预防措施
2.1设计方面
(1)合理设置伸缩缝及后浇带:地下室现浇结构,当长度超过30m左右即应设置伸缩缝。后浇带是一种常用的已被实践证明可以有效控制砼结构裂缝的方法。
(2)砼中掺加外加剂或外掺料。使用抗渗混凝土,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及在砼中掺入纤维(如PP纤维等)类,该种纤维有一定抗拉强度,与砼握裹力好,达到增强砼硬化过程中的抗拉应力,控制砼裂缝的产生。
(3)设置防裂钢筋,增加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在地下室外墙水平筋应尽量采用小直径、小间距,使构造筋达到温度筋的作用,能有效提高抗裂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施工方面
(1)合理选择使用原材料。
①水泥应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宜优先选用强度等级为42.5级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内掺适量超细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可减少水泥用量,捉高混凝土的可泵性。
②砂应采用洁净的中砂,严格控制砂中含泥量不得超过3%;并通过精心试配,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③石子应使用连续粒级的卵石或碎石;
④外加剂和外掺料,使用减水剂可以改善砼拌合物的和易性,且能够减少水灰比,减少用水量,防止砼中多余水分引起裂缝和空隙外掺料可以替代一部分水泥,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温度裂纹和收缩裂纹。
(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主要参数的确定。
①坍落度的采用应根据地下室不同部位和施工工艺选择不同的坍落度。严格控制水泥和外加剂、外掺料的用量。为使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必须保证足够的细骨料用量,应根据现场要求,进行试配。
②严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大,混凝土的收缩率大,抗渗性差。
③配合比应由实验室选定。
(3)养护
砼浇筑后,必须在12h内覆盖保温养护,之后砼表面要一直湿润养护到14d。为防止出现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最好其表面一直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对于大体积砼应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做好测温记录,控制内外温差≤25℃。
3 地下室渗漏的施工过程控制
3.1模板应牢固,拼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发生变形或漏浆,极易引起漏水。模板的对拉螺栓应加焊止水环,并待混凝土完全凝固后再拆地下室外墙侧模。
3.2混凝土浇筑。为避免砼产生分层、离析,浇筑时应严格控制拌合物自由落差及雨天禁止浇筑混凝土。浇筑可分层分段进行,但应注意层与层,段与段之间浇筑时间间隔不得超过初凝时间,以免出现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达到1.2兆帕前相应强度禁止堆放材料,也禁止人员踩踏,1.2兆帕后堆放的材料也不宜过重。
3.3提高混凝土振捣的质量。地下室砼应全面细致地进行振捣,下料和振捣要形成一定的顺序,防止漏振、欠振。要在下层砼初凝前完成上层砼浇筑振捣,振动棒插入下层砼中5-10cm,以保证接层部位砼的质量。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以砼开始泛浆和冒气泡为准,不得欠振或超振。
3.4地下室顶板土方回填时不宜将机械直接开上地下室顶板,应从泥土上通过,并建议采用小型推土机逐步将土回填,大型泥土车建议不开上地下室顶板。
3.5个别特殊部位的处理
(1)施工缝的处理
外墙施工缝应设在高于底板30cm的外壁上。对于地下室留置施工缝时,应设置止水钢板(止水钢板应双面满焊)或按设计要求留置。浇筑砼前,要将原有砼表面的浮浆凿去,并认真清理后再浇筑新砼。后浇带的砼应采用补偿收缩砼。
(2)预埋件的处理
穿透外墙的预埋件(建议采用热度锌钢管),应在每一个预埋件上加焊止水环。预埋件穿透模板处要堵塞严密,不得漏浆。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将预埋件下方的砼振捣好,防止出现空洞、蜂窝。
4 地下室渗漏后的修补措施
4.1堵漏的原则:必须通过剔凿找出上漏水点、漏水线,有针对性地进行堵漏;采取刚柔结合、膨胀增强结合的方法;对埋件周围漏水的堵漏,剔凿一定深度后,采用速凝剂堵漏。
4.2处理方法
目前常用的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四类:a、表面涂抹法;b、表面涂刷加玻璃丝布法;c、充填法;d、灌浆法。常用的为第三和第四种方法,如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更佳。
(1)充填法
用钢钎或高速旋转的切割圆盘将裂缝扩大,形成V形或梯形槽,清洗干净后分层压抹环氧砂浆或水泥砂浆、沥青油膏、高分子密封材料或各种成品堵漏剂等材料封闭裂缝。当修补的裂缝有结构强度要求时,宜用环氧砂浆填充。
(2)灌浆法
灌浆材料常用的有环氧树脂类、甲基丙烯酸甲酯、丙凝、氰凝和水溶性聚氨酯等。其中环氧类材料来源广,施工较方便。灌浆方法常用以下两类:一类是用低压灌入器具向裂缝中注入环氧树脂浆液,使裂缝封闭,修补后无明显的痕迹;另一类是压力灌浆。
5 综述
以上为本人在实际现场工作中总结地下室混凝土渗漏的产生原因分析及防治的主要方法措施,稍显粗浅,很多细节尚须完善,在实际施工中亦应以从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以保证地下室防水效果。
论文作者:陈秀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2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地下室论文; 裂缝论文; 底板论文; 钢筋论文; 预埋件论文; 顶板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