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州市五里学校 262500
阅读是外语学习中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一个人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发展。阅读理解的目的是通过阅读不同难度的文章,综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推理判断与概括等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与能力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是我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重视课文教学,打好语言基础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
1.课前预习,提高自学能力。预习时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拼读生词、词组,扫清阅读障碍。(2)浏览全文,找出各自然段的主题句或中心句。(3)找出语言难点与疑问。(4)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供课堂上小组进行问答练习。
2.分层阅读,整体教学。分层阅读可分为表层阅读、深层阅读和评价性阅读,指导学生进行分层阅读可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根据新课改的理念运用“三读法(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引导学生先将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教,随后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要旨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操练。词句的学习、观点的理解都在一个完整清晰的全篇认知图中进行,通过关键词、主题句有针对性地分析理解点,并以点带面,深化阅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对文章进行表层理解、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技巧与能力。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推理、查找、归纳等思维活动对文章主题或某一自然段进行深一步的理解,以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并再次明确学习任务,要求他们仔细阅读文章,进一步回答问题。最后引导学生从整体角度对课文进行深层理解。
3.精讲基础知识,尝试课文表达。精讲知识点,辅以造句、对话等多种形式的充足练习,使学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整个阅读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者与文章的交互过程。围绕课文开展各种形式的口笔头交际活动如复述课文、问题讨论、角色扮演、采访、调查、仿写与课文相关的话题等,也可动笔进行改写提纲、评述等。
二、掌握基础知识是形成良好阅读能力的重要条件
要想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到以下两点:
1.突破语法关。英语语法的核心主要指句子的基本结构、词类的用法、动词的形式、时态和语态等。讲课中要结合本课新单词对新句型进行专项练习,掌握低起点、多层次、由易到难的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新句型的专项练习,要充分利用本课新词汇,让学生理解词的意义和用法,从而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2.精读和泛读的统一。学生必须先自主粗略地阅读全篇,掌握大意梗概。通过跳读抓细节、找主题句、猜词义再精读课文,提出细节性问题,让学生获取有关what,where,when,why,who,how等基本事实,了解文章大致过程。然后再详细、逐行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段落、重点和疑点,掌握全部内容。教师注意引导和点拨。
三、掌握阅读理解题型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
阅读理解考查的方式多种多样。根据中考命题原则,为了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方面都有所收获,阅读理解试题大致可分以下五种题型:直接理解性题目、细节与事实考查性题目、语义理解性题目、归纳概括性题目、逻辑推理性题目。
1.直接理解性题目。有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认为阅读理解题很难,所以每当做这种题目时,都无从下手,但是这里的直接理解性题目比较简单,只需学生在文章中找出答案即可。只要通读全文所叙述的重要事实,就可以解答出来,有的甚至可以从文章的原句中直接找到答案。需要注意的是,备选答案中有几个是文章的内容,但并非最终答案。
2.细节与事实的考查性题目。阅读过程中细节问题也是常见题型。要解决好这类问题首先要求理解文章的内涵,抓住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及发展过程这几个环节,去分析、概括或推理得出结论。这个题型多以问题形式出现,常以what,when,where,who,why,how及which引导问题的方式出现。
3.语义理解性题目。题目要求对文中个别单词、关键词、词组或句子作出解释。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对有关的上下文,甚至整篇文章的内容做出准确、立体的理解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4.归纳概括性题目。要求在阅读和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文章作出归纳、概括或评价。比如涉及文章的标题(title)、主题(main idea)、结论(conclusion)、结局(end)等有关问题,都需要在细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所学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生活常识,进行逻辑思维、推理、判断,从而获取文章中内隐的信息。整篇文章的主题主要是通过主题句表现出来的。据统计,大约百分之七八十的主题句位于段落的句首,其他大约百分之二三十是尾句,但也有时候是在段中。
5.逻辑推理性题目。这种题目有一定难度,往往不能直接从文中找到答案,而必须根据上下文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或对整篇文章进行深层理解后,才能找到答案。有时甚至还得联系作者的意图、态度等弦外之音加以推理、概括,根据文章中所描绘的客观事实,加以合理的推断,才能获得正确答案。应从情节所提供的基本事实出发,寻找一定规律,如:时间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比较关系、转折关系等作为推理根据。
教师掌握了这五种题目类型,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就要有意识的进行训练,利用课内外各种阅读材料设计五种题目类型,多层次、多角度帮助学生掌握这些题目类型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不断加强训练,让学生既学到了相应的知识,又掌握了相应的解题技巧,同时也提高了阅读理解的能力。
论文作者:王兴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题目论文; 文章论文; 能力论文; 课文论文; 阅读理解论文; 学生论文; 主题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