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化遇到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极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率领北约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已持续两个多月,无论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这一事件本身都将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它实际上是对世界多极化进程的一个“反动”,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造成巨大冲击。
遭受严重挫折
世界多极化虽然还是个历史的过程,但在近几年客观上已对美国妄图称霸世界的“单极世界”构想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中国和俄罗斯在众多国际问题上公开向美国“叫板”;欧洲和日本等盟国在政治、经济甚至军事领域与美国经常“离心离德”;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越来越难以被美“驾驭”。这些都使得美国虽具有超强实力,但主导全球事务的能力却不能如其所愿,成为亨廷顿所说的“孤独的超级大国”。美国此次某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对南联盟的战争,说到底就是要打掉多极化,变美国超强实力为“超霸”现实。这对正在形成的世界多极化趋势将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首先,美国利用北约主导全球事务的局面在近期将持续下去。这将加大国际力量的不平衡,有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介入科索沃事务是北约实施东扩战略的重要一环,在3月12 日首期东扩计划完成十余天后即对南动武,充分表明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约决心彻底消除南联盟这个“眼中钉”。如果其企图得逞,北约东扩的步伐将加快,这样北约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成为一个涵盖北美大陆和欧洲大部的全球最大的政治、军事组织。而更重要的是北约活动全球化的方针将使其由一个区域性的军事防御组织演变成一个赋予执行更多政治职能、能对全球事务进行主动干预的军事联盟,并成为美国称霸全球的工具。在其中,美国的发言权将更加增大,欧洲国家的作用会被进一步限制。
其次,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作用受到削弱。北约对南的空袭是首次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而对一个主权国家动武,是对联合国权威的严重挑战。联合国作为世界多极化的一个重要舞台和世界中小国家申张正义的主要论坛,越来越“妨碍”美国的行动,美国已对其“失去耐心”。在北约发动对南空袭的第二天,美国防部长科恩就扬言,北约不能指望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因为那样势必遭到中俄的否决而“一事无成”。由于对联合国安理会的决策程序日益不满,美国正试图绕过联合国这一战后长期形成的国际维护安全机制,而企图将联合国的部分职能转移到北约这样由美国主导的地区性军事组织上。这种做法将极大动摇业已形成的国际政治秩序,使联合国成为有名无实的“清谈馆”。
最后,破坏了现行国家主权不可侵犯的国际关系法准则,可能导致未来新干涉主义的泛滥。美国称北约空袭行动是有着“合法的道德目的”,然而它破坏了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奉行的国际关系法准则,即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不干涉主权国家内政和国家有权制止分裂的原则。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政治环境的变化,美国等西方国家多次打着控制种族冲突、维护人权、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的旗号,以其超强的军事实力为后盾,频频插手其他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美国和西方国家正试图建立一套新的国际关系理念,即“民主国家间无战争、主权有限人权无限、推行民主无国界”,其最终目标是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推行“政治全球化”,也就是建立让美国唱主角的“民主国家联盟”,以从根本上否定世界多极化进程。
不可阻挡的潮流
随着这场侵略战争的不断延续,美国发动战争的战略目标也越来越明显。这就是借“冷战后西方最大规模的联合军事行动”强化美欧传统同盟关系,避免“欧洲后院”起火,防止其成为多极化的一环与美对抗;抢占巴尔干战略要地,进一步压缩俄罗斯战略空间,削弱俄罗斯大国地位;尝试撇开联合国,建立单方军事干预的新模式,以阻止多极化力量通过联合国这个“惟一国际性政治舞台”挑战美国全球霸主地位。但从目前战争进行的实际情况来看,美国的如意算盘并非都能得逞。
首先,美国与欧洲之间制约与反制约的根本矛盾仍会长期存在。欧洲之所以在袭南问题表现出与美国高度一致,其根本原因在于袭南未超出其一再坚持的北约“欧洲化”政策底线,但这并不意味着美欧间的固有矛盾有所淡化。战争伊始,法、德、意等国领导人即背着美国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和平方案;在北约华盛顿首脑会议上,美国所主张的“新战略概念”因欧洲国家的反对而在有关联合国授权、北约长期任务、“新战略”欧洲化和“新威胁”定义等问题上大打折扣;现今随着战争久拖不决,围绕是否向科索沃派遣地面部队问题,美英与法德意之间的分歧也日益突出,而且分歧有表面化的趋势;预计在战后重建南斯拉夫问题上,美欧围绕“美国化”还是“欧洲化”的矛盾也会十分尖锐。
其次,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难以被“边缘化”。俄在处理科索沃危机中坚持政治解决的强硬立场,使其在现有国力条件下取得了最大限度的外交成就。安南、塔尔博特、菲舍尔等西方政要云集克里姆林宫,俄总统特使切尔诺梅尔金和外长伊万诺夫频繁出访进行外交斡旋,这是“冷战以来前所未有的”。包括美国等北约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能否打破目前僵局,莫斯科的态度是关键所在。美国打击南联盟原本希图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生存空间,结果事与愿违,反而使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有所上升。
最后,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的作用难以被忽视。在战争初期美国将联合国撇在一边,但随着战争久拖不决、规模不断升级、难民潮扩大化、国际反对北约动武的呼声愈来愈高,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军事打击难以奏效的前提下,不得不求助于联合国在解决科索沃危机中发挥作用。在华盛顿北约首脑会议上,北约国家一致同意联合国密使进行斡旋,并在新战略中提到“安理会对国际和平与安全负主要责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根据安理会的决议任命了两名科索沃问题特使,多次在有关当事国之间进行穿梭访问,积极寻求各国都能接受的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和平方案。
世界多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点连亨廷顿等西方著名战略思想家也不否认,但在当前单极和多极并存的国际政治格局中,“西风强劲”仍是主要特征,这正是美国敢于动辄以武力干预他国内部事务的动因。但从长远看,美国的霸权行径不得人心,不过是多极化进程中的不和谐的“插曲”。
标签: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