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留出课堂空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给学生论文,课堂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些年,课程越设越多,仅是高中语文课本,就由以前的六本变成现在的十三四本。为了完成繁多的教学内容,一些教师就采取排空抢灌的办法。随机抽样作个简单调查,时下75%的教学课件都是教师讲授的内容预设撑满的。其实课程越拥挤,就越要给学生留出课堂空间。
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我们需要留空,留空,再留空。即留给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而打实语文知识基础的空间,留给学生切实增强语文运用能力的空间,留给学生训练发展思维的空间。
一、留空有启示
绘画艺术的启示——
《清明上河图》画人550个,摩肩接踵;牲畜60余匹,熙熙攘攘;房舍30余栋,鳞次栉比。够是热闹繁盛了吧,却间之以疏林薄雾,更留之以多片空白。不仅使画面疏密有致,而且让人联想到可持续发展。
齐白石画虾,偌大一张画纸,只画三五只虾。连水草波纹也没有,这种留空,是给观画者留有心灵再创作的空间。你喜欢设想在三五只虾之外还有一大群虾也行,设想水中有漂藻绿萍也行。画价10万元一平方尺,有虾处和空白处同价。空白处面积通常是有虾处面积的五倍呢。
书法篆刻的启示——
书法讲究“布白”,布即分布,白即空白,书家落笔时,力求使着墨处与空白处疏密相间,布置得宜。《书法正传》说:“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
篆刻有“计白以当黑”之说,讲的是空白处与线条处有同等的价值;又有“一印之中,密仅容针,疏可跑马”之说,讲的是如果有很凑密的地方,须以相当的空白与之对应平衡。
诗歌意境的启示——
王维《山居秋暝》,开篇“空山新雨后”,先把山腾空了,好让明月、清泉、松石、浣女、渔舟有足够的安置与活动的空间。
王维诗之外,许许多多的诗作都有“留空”之范例。如《诗经》有“皎皎白驹,在彼空谷”;谢灵运有“空庭来山雀”;韦庄有“悠悠空外泛仙槎”;李颀有“窗前绿竹生空地”。
说的都是有空才有余地,有作为,有发展。
哲人取譬的启示——
老子主张“谋有”与“求无”相结合。他认为,如果没有“求无”(即留空间),则“谋有”只能落空。他打了一组无可置疑的比方:
车毂中空,才有运转的功用;
陶皿中空,才有盛物的功用;
房子中空,才有居住的功用。
他说,“求无”的终极目标是“求用”。
所以,在课堂意识中应确有“留空”二字,以切实体现教学的社会性、活动性和实践性。
自然的启示——
在农业生产中,过度的密植会造成大幅减产,生物需要有必要的自然生长空间。
英国教育家西蒙说,“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的过程”。
生物的过程就是自然的过程。郭思乐教授主张“教育的思想和智慧依归于自然”。
杜威把教育的本质简括为“教育即成长”。生物成长需要足够的空间,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成长同样需要足够的空间。
新课标的启示——
在新课程标准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应该”——
之一,“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之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大量”是数量上的要求,“广泛”是范围上的要求。这“大量”和“广泛”可能在什么时候完成呢?
现在基本没有什么自习课了,在语文课里能腾出点空吗?
《纲要》强调,要重视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落实这些要求,需要大量的时间空间。课堂是主战场,我们需要在这主战场上见分晓。摆开战场就是拉开战斗的空间。
二、留空多维度
留空不是要降低要求,不是放羊散漫,而是要运用“减法”,以精简教学陈述,精选教学环节,实现更高的目标。
这空间是宝贵的,为提高这空间的质量,我在留置时充分考虑到了多维度问题。
(一)留出学生发现问题与订正失误的空间
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是问题意识。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个性发展的逻辑力量。问题与学习相辅相成,或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或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问题意识固然可以在课外培养,而在课内腾出空间让学生去发现问题,争议问题,进而订正失误,则可以更专注且更落实。
教《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粤教版必修3),我辟出专门时间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学生列出了六个商榷点。其中两点是:
1.课文说,“……冰雪不足以言冷,它的温度只不过0℃”。
学生认为冰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大致同步,如果环境是-30℃,则冰的温度就绝对不是“只不过0℃”。
问题“1”较简单,下课后去物理老师处求证一下就行。
2.课文说,“在零下一二百度,就叫超低温”。
问题“2”是一个原则问题,必须腾出课堂空间来解决。是-100℃,还是-200℃,不可能有这么宽泛的标准的。在课堂上,学生查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说,超低温“指低于-263℃的液体空气温度”,《物理词典》也是这样说。而课文中三分之二的事例都是在-260℃至-1000℃之间发生的,这些内容文不对题。学生建议作者在题目的“超低温”前面加上“低温和”三字,以救全文。
在这空间里,学生学着“字斟句酌”,培养着科学的严谨精神,学会了与人为善的订正补救方法。
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这种冲动和活跃,如果仅依赖于课外,则有可能只是电光火石,闪过即逝;而在课堂内留有碰撞的时间和空间,则可以使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使问题从追索探究到落实解决都一一昭然。
学生觉得在课堂里发现和订正教材、教辅资料和自己作业报告的问题,是一件“刺激而过瘾”的事。
(二)留出学生体验探究的空间
如果按照传统教学观,课堂上不一定要专门留出学生体验探究的空间。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教师只要把课文讲深讲透,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而新课程教育观认为,课程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教学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的过程,是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是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过程。新课标强调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
因而课堂应留有学生体验探究的时间空间。
以《离骚(节选)》的教学为例。
第一个环节是作者和时代背景介绍。如果以传统的教法,就是教师按文学史的相关章节作系统全面的分条介绍,由学生作大量的笔记。如果按新课程理念,则应重视学生的体验探究。例如在课中让学生汇报课前在书上或网上或日常生活经历中所得到的与作者相关的信息。譬如汇报屈原是什么时代的哪国人,做过什么官,有哪些政敌,做过什么最轰轰烈烈的事,现今风俗生活中有哪些事与屈原有联系,对屈原的主流评价是什么等。这查阅搜集的过程是一种体验,课中的报告和同学之间的质疑答辩也是体验,据此我在课堂设计中给学生留出了必要的体验时间和空间。
第二个环节是文本解读。我不采用由教师对课文逐句逐段作讲解分析的传统教法,而让学生体验探究,表现为如下过程——
教师让学生随便说出屈原的一个名句。学生答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师生把“路”定义为“效力国家的途径”。教师并不逐字逐句解释,而是让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先找出课文中能证“路漫漫”的词句,后找出能证“求索”的词句。
于是学生先先后后地找到“路漫漫”的原因:党人“偷乐”,政局“幽昧以险隘”,君王“不察”、信“谗”、“悔遁”、“数化”——由于有这三大障碍,故效力国家之路就变得迂回而漫远了。然后又断断续续地找到了“求索”的若干点位:“恐皇舆败绩”(求索的原因),“内美”、“修能”(求索的条件),恐“不吾予”、恐“迟暮”(求索的心情),“忍而不能舍”(求索的执著),“来吾道乎先路”(求索的勇毅)。
这搜寻举证的过程就是对文章和注释的体验。如果要把这空间折合为时间,大致为30分钟,这30分钟是老师靠后一步而腾出的空间。
第三个环节是教师提供四种活动项目任选择,学生或独立或组合,将于第二课时作展示或演示。四个项目为:
1.以本课文为依据,撰写并表演一段屈原的独自。
2.制作一个简单的课件,演示评述“爱国诗人屈原”。
3.写一篇小论文,话题是“执著的屈原”自贴堂。
4.四至八人一组,编演一个以屈原为题的几分钟短剧。
全部都是半创作,不挖尽课文,将无法下手创作。个人或小组就在课中认领组队。
整个第二课时(在第二天)都是一个大空间。在这空间里,学生自能讲解,自能翻译,自能表演,自能体验探究。
(三)留出学生经验显示的空间
有两个非常美妙的诗句:“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如果把这诗句代入课堂教学中,却是很糟糕的。
如果教师是东风,其讲解能染尽三千顷,固然有劳;但如果学生是白鹭,无处插足,则如何是好。
新课程观认为,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课堂中留出让学生显示经验等的空间,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教“必修4”《变形记》,教师从卡夫卡的异形寄意,讲到古代各种异形寄意。例如鲲鹏之异形,寄意为“有待”;孙悟空之异形,寄意为“解放”等。
学生要求自讲现代异形,讲《变形金刚》,说现代科技有正邪之分,相信正义可战胜邪恶;讲《生化危机》系列之电影片、动画片、电子游戏节目,说高科技所带来的负面衍生物给人类造成极大威胁。学生经教师同意,在教室上网演示“生化危机”电游节目。学生在向老师介绍现代异形的形象及寄意。这个过程,是把间接经验整合引向到学生的直接经验,又把对直接经验的改造、提升、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学生说,以往看科幻卡通,玩电子游戏,从没想过探究认识设计者的寄意,经过这课的显示探究活动,知道了“异形寄意”的规律,以后知道如何从本质上看异形了。这一进步,成为学生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留空是值得的。
在这节课里,教师给学生预留演示的空间超过一节课时的50%。
(四)留出课堂作业实践的空间
教育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给我们描述了美国一所学校中的状况——
学生们似乎都被难以完成的工作量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决定采取集体行动——只交上他们认为合理的那些报告和其他作业。这种群众性活动逐步被他们的教师所接受。
美国这种集体缺交作业的状况,在我们这里早就司空见惯了。
一天8节正课,平均每节课起码布置半个小时量的作业,这样每天至少要四个小时不停地做才能做得完,而学生一天实际上不能保证有连续四个小时的有效作业时间。最乐观的估算,有70%的学生只能完成70%的作业,有10%的学生基本不做作业,年级越高,情况越严重。
既然不可能减少作业,也不能增加自习课,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根据训练的量度而在课堂留出相应的完成作业的空间呢?
最简单的方法是每节课腾出10分钟做与本课重点有关的作业。稍复杂的方法是一边讲解课文,一边完成课后对应的练习题;或一边完成练习题,一边讲解课文。
例如“必修4”《孔孟二章》,一边讲解课文时,便一边可以对应穿插完成“思考·探究·练习”的第三题“宾语前置”,和第四题“古今异义”。在课中朗读环节时,就专攻第五题的背诵“五亩之宅……”。这样在课内便完成了作业的30%一60%。
三、留空讲配合
(一)“谋有”与“求无”相结合
教师的“谋有”大致表现为讲规律,讲要点。
教师的“求无”大致表现为留出空间让学生去考据、求证、实践。
“谋有”是谋“利”,“求无”是求“用”,利用利用。
没有“谋有”的“求无”是盲目散漫,没有“求无”的“谋有”,是撑实无功。“谋有”与“求无”相结合,才有利有用。
(二)此空与彼空相协调
一课中或许不止留空一处,只要留空两处以上,便会产生矛盾,这就需要有轻重、大小、主次之分,这在教学设计时就要有一个基本的布局,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驾驭调协。
即使只有一处留空,也会有多位学生共争的矛盾。这需要教师作临场调协。
课堂教学的留空尺度和空间分置也需要贯彻统一原则。
(三)预设留空与即兴留空相配合
预设留空不用说,即兴留空是顺应于自然生成,教师需要有即兴留空的心理准备。佛教哲学对“空”的解释为:“万物从因缘生,没有固定。”这一佛理,与唯物辩证法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观点有相通之处。既然没有固定,就必有即兴。预设留空应与即兴留空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