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合作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148家国内企业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绩效论文,企业间论文,家国论文,机制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确立,现代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主要表现在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呈现出超分工格局,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和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传统的以消灭竞争对手为目标的排他式竞争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成功,只有基于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才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企业之间通过建立合作关系寻求共赢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在此背景下,战略联盟、虚拟组织等各种企业之间的合作形式与日俱增。
与此同时,理论界对企业间合作关系的相关研究也日渐增多。关系交易理论、关系营销理论、智力资本理论以及战略联盟等领域都出现很多相关的研究成果(Goldberg,1980;Hubert,1996;Edvinsson,1997;Stewart,1997;Bontis,1999;Johnson,1999;Lynn,1999;Kale,Singh and erlmutter,2000)。理论界普遍认同企业在商业活动中应该拥有更多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关系能够获得其他企业资产的进入权(access),并和其关系伙伴共享其资源(Dunning,2002)。
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良好的合作绩效,但合作绩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怎样?影响合作绩效机制和具体路径如何?目前理论界还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本文试图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探讨我国企业间合作绩效的影响机制问题。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第四部分是实证的结果和解释,最后一部分是本研究的结论。
二、文献回顾
企业间合作关系的研究主要源于企业组织理论。Williamson(1975)将企业间合作关系定义为参与合作的企业基于彼此的利益,建立的存在于市场与层级组织之间的协议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往往伴随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参与合作的企业之间发生的资源交易行为。同时,这种合作关系是一种合作双方在互惠承诺下的互动关系(Anderson,1994),强调双方合作的长期性,将其看作是合作伙伴拥有的一个相似的历史和一定程度共享的长期远景,并具有对未来交易的期望(Halinen,1997)。
在企业智力资本领域的研究中,通常将企业间合作关系看作是企业的一种关系资本。Lynn(1999)将企业的关系资本定义为组织与供应商、顾客等外部环境的联系;Johnson(1999)认为关系资本是企业与供应商、顾客等的关系,以及企业所在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Kale(2000)等人则将关系资本的研究视角专注于战略联盟内,将其定义为联盟伙伴之间,各层级之间紧密互动之下,彼此相互信任、尊重及友谊产生的程度。在上述对企业关系资本的界定中,既包括了企业与企业之间(如供应商、联盟伙伴)的合作关系,也包含了企业与个体之间(如消费者)的关系,本文的研究主要关注与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合作绩效是本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所谓绩效是企业所从事活动的业绩和效率的统称,通常可以看作是企业或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其内容包括活动的效率和活动的结果等几个层面(Kast,1979)。Anderson(1990)指出,由于企业间合作的动机不一,合作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合作成员在合作过程中投入的资源也不尽相同,许多资源如合同、技术诀窍、管理性的建议无法用市场价格来衡量。加之合作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具有无形性,难以完全量化。以上种种导致合作绩效的内涵非常复杂多样,较难用客观的指标对合作的绩效进行评价。Lyles和Baird(1994)等学者认为,可以使用类似合作目标的实现程度等主观指标来评价合作绩效的好坏。Mohr和Spekman(1994)等人发现,合作成员对合作关系的满意程度是衡量合作关系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根据Goodman和Dion(2001)等学者的观点,合作成员对合作关系未来持续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合作关系的绩效水平。
在合作绩效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关系质量是较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最早对关系质量的研究出现在关系营销领域,认为顾客的忠诚度依赖于长期发展起来的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质量,能够体现正面价值的关系是高质量的(Buttle,1995)。目前,对关系质量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近关系理论。该理论最早由Kelley(1983)等人提出,Joyce A.Young(2000)将其引入到对企业间合作关系质量的研究中,认为关系质量会直接影响双方合作的效果,并从关系强度、关系的持久性、关系频率、关系的多样性、关系的灵活性和关系的公平性等六个锥度进行界定和度量关系质量。
除去关系质量因素之外,合作双方的关系认知水平、企业自身的组织能力也被认为是影响合作绩效的重要因素(Cohen and Levinthal,1990;Stiles,1994;Angeles and Nath,2000;Chung,2000;Pelton et a1.,2001)。
McCutcheou和Stuart(2000)认为,关系认知(Relationship Understanding)是合作伙伴在建立合作关系之初,双方对目标的相关性、企业文化的相容性以及资源的互补性等内外部条件适配性的衡量过程,是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前提。Pelton等人(2001)发现,良好的联盟关系一般都开始于一个单一的和清楚的战略愿景,很多联盟关系失败的原因都在于合作双方之间缺乏可以共享的目标。Angeles和Nath等人(2001)也认为目标的相关性有助于合作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达成共识,减少合作中的阻力。这不仅可以促进双方合作强度和持久性的增加,也有助于合作公平性的实现。Stafford(1994)认为在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合作成员之间企业文化的相似相容也是保证高质量合作关系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Stiles(1994)指出,在合作过程中企业间文化的相容程度是决定合作关系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在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合作伙伴企业文化的相似和相容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合作过程中冲突的出现,增加合作关系的强度和持久性。而且也有助于合作双方迅速解决已出现的冲突和矛盾,提高合作关系的灵活性。Dyer和Singh(1998)指出,互补性资源是合作伙伴彼此具有独特的资源,其联结可以产生比单一企业更多的利润。Gadde和Snehota(2000)在研究中发现,当供货商拥有制造商所欠缺的专有核心技术与能力时,双方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更大,并且会显著增强合作企业间彼此的合作意愿。
组织能力也是影响合作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与企业间合作关系联系较紧密的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组织沟通能力和组织吸收能力。Mohr(1994)等人指出,随着企业间合作趋势的日渐增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展开合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组织必须比以往更具灵活性,具备能够与外界利益相关者迅速有效沟通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行为成为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成功运作的重要因素。Pelton(2001)也认为,组织沟通能力反映的是企业与内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交换的能力,对于促进合作双方就合作目标建立共识,文化的互相融合具有积极的作用。组织吸收能力是企业从环境中获取自身有用的信息和资源并将其转为己用的能力(Cohen and Levinthal,1990)。Graud和Nayyar(1992)认为,组织吸收能力可以帮助提升合作双方利用互补资源实现协同效应的能力,促进合作双方关系认知水平的提高。
同时,组织沟通能力可以促进合作关系的高效运行,进而促进合作目标的早日实现,并提高合作成员对合作的满意度和继续合作的意愿(严文华,2001),而组织吸收能力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内部的运作效率,降低合作中的关系协调成本,提升企业对合作关系中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的认知能力、消化能力和转换能力(Cohen and Levinthal,1990),从而对合作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界定
1.合作绩效
合作绩效是本文研究中最主要的一个内生变量,是对企业间合作效果的评价指标。本文采用合作目标的实现程度、赢利能力的提高、合作的满意度和继续合作的意愿等几个主观指标评价合作绩效。其中目标的实现程度指企业通过合作是否实现其建立关系时所设定的目标;赢利能力的提高指通过合作对企业总体赢利水平的提高是否有促进作用;合作满意度指企业对合作关系的满意程度;继续合作的意愿指企业是否愿意与合作伙伴继续该合作关系。
2.关系质量
在对关系质量变量的界定中,本研究借鉴营销学和近关系理论对关系质量的研究成果,从关系强度、关系持久性和关系公平灵活性三个方面来对关系质量的内涵进行界定。其中,关系强度指在合作伙伴关系之间关系契约的强度;关系的持久性反映合作关系目前和未来持续的时间;关系的公平灵活性指合作双方灵活处理在合作过程发生的超过合作契约约束活动的能力以及合作双方在沟通和使用对方资源等方面是否享有公平待遇(Joyce A.Young,2000)。
3.关系认知
本研究将关系认知界定为合作双方对内外部条件适配性的衡量过程,从合作双方目标的相关性、文化的相容性和资源的互补性等3个方面来衡量。目标相关性指合作成员是否拥有共同目标以及其对合作伙伴目标的支持程度(Jap,1999);文化相容性表现在合作伙伴之间企业文化的相似性、经营理念和处事方式相互认同的程度等几个方面(Bucklin,1993;Stafford,1994);资源互补性强调合作双方提供互补资源的能力、合作伙伴资源的共享程度以及通过利用互补资源产生协同效应和获得所需资源的能力(Dyer and Singh,1998)。
4.组织能力
本文界定的组织能力包括组织沟通能力和组织吸收能力。组织沟通能力从内部沟通能力和外部沟通能力两个层面进行界定,外部沟通能力用企业处理外部公共关系的能力和对外界信息的收集能力等来衡量,内部沟通能力通过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情况衡量;组织吸收能力从认知能力、同化能力和转化能力3个视角度量,认知能力利用企业对外界环境信息价值的判断能力来衡量,同化能力通过对企业人员拥有的与合作有关的专业知识的水平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等两个层面来进行判断,转化能力由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度量。
(二)研究假设
1.关系质量与合作绩效
企业间合作关系为合作主体提供了一个信息和资源的交换平台,合作成员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获取自己所需的稀缺资源和能力,进而实现预期的合作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关系质量对于双方信息和资源交换的数量和质量至关重要,对合作绩效的优劣有着直接影响(Joyce A.Young,2000)。保持一定的关系强度,能够保证合作目标的顺利实现,也有助于提高合作双方的合作满意度和继续合作的意愿。同时,持久性的关系可以促进合作双方信息和资源的充分交换,有利于合作成员进行足够的关系专用性资源的投入,对于合作绩效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另外,关系的公平灵活性的存在使得合作双方能够灵活的处理合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以及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冲突,帮助合作成员进行平等、充分的信息和资源的沟通与交换,也有助于合作目标的早日实现。
由此,可以得到如下假设:
假设1:高质量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合作绩效的提升。
H1-1:关系强度越强,合作绩效越好。
H1-2:关系越持久,合作绩效越好。
H1-3:关系的公平灵活性越好,合作绩效越好。
2.关系认知与关系质量
根据前面相关文献的回顾,关系认知水平对于关系质量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Angeles and Nath,2001;Stafford,1994;Stiles,1994;Dyer,and Singh,1998),据此可以得到的如下假设:
假设2:高水平的关系认知有助于关系质量的提升。
H2-1:合作双方的目标相关性越高,关系强度越强。
H2-2:合作双方的目标相关性越高,关系越持久。
H2-3:合作双方的目标相关性越高,关系的公平灵活性越好。
H2-4:合作双方的文化相容性越好,关系强度越强。
H2-5:合作双方的文化相容性越好,关系越持久。
H2-6:合作双方的文化相容性越好,关系的公平灵活性越好。
H2-7:合作双方的资源互补性越强,关系强度越强。
H2-8:合作双方的资源互补性越强,关系越持久。
H2-9:合作双方的资源互补性越强,关系的公平灵活性越好。
3.组织能力与关系认知
组织能力对关系认知的促进作用在很多文献中都提到过(Cohen and Levinthal,1990;严文华,2001等)。据此本研究提出,组织沟通能力有利于促进合作双方就合作目标建立共识,同时对合作伙伴间文化的互相融合具有积极的作用。组织吸收能力可以帮助提升合作双方利用对方互补资源实现协同效应的能力。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假设:
假设3:组织能力有助于关系认知水平的提升。
H3-1:目标企业的组织沟通能力越强,合作双方的目标相关性越好。
H3-2:目标企业的组织沟通能力越强,合作双方的文化相容性越好。
H3-3:目标企业的组织吸收能力越强,合作双方的资源互补性越强。
4.组织能力与合作绩效
结合前述文献,组织沟通能力、组织吸收能力可通过提高企业内部的运作效率,降低合作中的关系协调成本,促进合作关系的高效运行,全面提升合作绩效(Cohen and Levinthal,1990;严文华,2001)。
由此,可以得到如下假设:
假设4:组织能力有助于合作绩效的提升。
H4-1:目标企业的组织沟通能力越强,合作绩效越好。
H4-2:目标企业的组织吸收能力越强,合作绩效越好。
(三)样本及其特征
1.样本数据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问卷设计主要在已有问卷的基础上,根据实证假设的理论基础综合而来。在问卷设计中尽量使用已有问卷中的成熟题项,如果找不到现成的题项,则根据理论论述经过反复比较寻找最为合适的题项来询问(见表1)。题项以Likert五级量表来衡量,要求答题者根据企业与其合作伙伴关系的实际情况来回答,依次选择完全不同意、不同意、没意见、同意、完全同意等5项,依次给予1~5分。
表1 问卷设计变量总表
变量
子变量
题项数 来源
合作
合作绩效 4Beamish(1985),
绩效
Lyles and Balrd,(1994)
关系
关系强度 2
质量
关系持久性2Joyce A.Young(2000)
关系的公平灵活性 3
关系
目标相关性2Jap(1999)
认知
文化相容性4Bucklin(1993),Stafford(1994)
资源互补性4Dyer and Singh(1998),
Dymsza(1988)
组织
组织沟通能力
4严文华(2001)
能力
组织吸收能力
4Cohen and Levinthal(1990)
问卷主要通过直接发放、电子邮件、书面邮寄等方式进行发放,问卷填答者主要是企业中高层领导。我们共发出问卷620份,回收176份,剔除无效问卷28份,最后收到来自江苏、湖南等地148家企业的有效问卷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
2.样本特征
(1)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
被调查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基本上涵盖了国民经济中各大主要行业,具有较强的行业代表性(见表2)。
表2 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
行业分布 企业数量 占总体比率(%)
制造业
4127.7
金融服务业117.4
建筑和房地产行业 1510.1
商贸流通业2818.9
公用事业 7 4.7
IT业
9 15.5
其他
2315.5
TOTAL
148
100
(2)样本企业的规模分布。
样本企业的员工人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规模大小,本研究样本企业中的中小型企业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见表3)。
表3 样本企业的员工人数分布
员工人数企业 占总体比
(单位:人)
数量 率(%)
100以下 53
35.8
100~50039
26.4
500~2000
25
16.9
2000~10000
20
13.5
10000以上
11
7.4
TOTAL 148 100
(3)合作类型分析。
根据合作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可以将合作伙伴的类型分为供应商、客户和商业同行等几种。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样本企业合作伙伴的类型分布主要集中在上下游关系(见表4)。
表4 合作伙伴的类型分布
伙伴类型
企业 占总体比
数量 率(%)
供应商
63
42.6
客户 45
30.4
商业同行
26
17.6
其他 14
9.5
TOTAL148 100
(4)合作双方的主要合作领域分布。
合作双方的主要合作领域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销售、服务、原料采购和合作生产等几个领域,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最大的是研发方面的合作相对不足(见表5)。
表5 合作双方的主要合作领域分布
合作领域
企业 占总体比
数量 率(%)
原料采购
30
20.3
合作生产
24
16.2
研究开发
11
7.4
销售 43
29.1
服务 31
20.9
其他 9
6.1
TOTAL 148
100
四、实证结果和解释
(一)各变量的因子分析与信赖度分析
本文在进行因子分析的时候利用SPSS软件的主成份分析方法,通过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后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因子载荷值大于0.5的指标,并根据因子矩阵来解释因子的意义。
从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问卷中关于合作绩效的题项共有4项,因子分析过程中没有删除任何题项,上述4个指标都可以纳入同一个因子当中。关系质量变量中原有题项全部保留,按照因子解释度大小分别提取出关系的公平灵活性、关系强度和关系的持久性等3个因子。关系认知变量原有的10项题项中,通过因子分析删除与文化相容性、资源互补性有关的3个题项后共提取出3个因子,按照因子的解释度大小排列分别是文化相容性因子、资源互补性因子和目标相关性因子。组织能力变量原有的8项题项,删除与组织吸收能力相关的一个题项,分别提取出组织沟通能力和组织吸收能力等两个因子。上述各因子的Cronbach’α值均大于0.6,说明本研究的变量选择完全符合要求,所提取的因子与对应问卷各题项内容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见表6)。
表6 因子分析结果
变 子变量 问卷测定事项
因子1 因子2 因子3 信赖度 累积解释度
量 (α)
(%)
合 合作达到预期目标 0.826
作 合作绩 合作促进样本公司赢利水平的提高
0.821 0.819
65.184
绩 效
对合作的满意程度 0.832
效 继续合作的意愿
0.747
关系公 信息交流的双向性和主动性 0.818
平灵活 处理意外事件对合
关 性
作不良影响的能力 0.734 0.741
36.011
系 合理分配合作收益 0.815
质 关系强 硬件资源的专用性 0.927 0.843
60.131
量 度
软件资源的专用性 0.930
关系持 合作是否已经持续较长时间 0.846 0.671
75.088
久性
预期合作能否持续较长的时间0.847
文化相 是否能够接受对方的处事方式0.825
关 容性
高层主管经营理念的相互认同0.679 0.672
42.329
系 企业文化的相似性 0.738
认 资源互 是否可以共享资源与技术
0.798 0.640
59.034
知 补性
能否实现协同效应 0.768
目标相 双方目标的一致性 0.671 0.650
70.414
关性
对伙伴目标的支持 0.873
组织沟 企业文化的开放性 0.774
组 通能力 处理外部关系能力 0.852 0.850
58.598
织 公司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状况 0.750
能 外界信息收集能力 0.726
力 组织吸 是否拥有与合作有关的专业知识
0.762
收能力 处理问题的主动性 0.744 0.781
70.304
资源整合能力
0.828
(二)假设检验及解释
表7是本研究假设的实证检验结果,图1为本研究各变量间的路径作用关系。
表7 本研究假设的总体验证结果
研究假设 检验结果
H1-1:关系强度越强,合作绩效越好。 不成立
H1 H1-2:关系越持久,合作绩效越好。
成立
H1-3:关系的公平灵活性越好,合作绩效越好。 成立
H2-1:合作双方的目标相关性越高,关系强度越强。
不成立
H2-2:合作双方的目标相关性越高,关系越持久。不成立
H2-3:合作双方的目标相关性越高,关系的公平灵活性越好。
不成立
H2-4:合作双方的文化相容性越好,关系强度越强。
结果与假设相反
H2 H2-5:合作双方的文化相容性越好,关系越持久。成立
H2-6:合作双方的文化相容性越好,关系的公平灵活性越好。
成立
H2-7:合作双方的资源互补性越强,关系强度越强。
成立
H2-8:合作双方的资源互补性越强,关系越持久。成立
H2-9:合作双方的资源互补性越强,关系的公平灵活性越好。
成立
H3-1:目标企业的组织沟通能力越强,合作双方的目标相关性越好。成立
H3 H3-2:目标企业的组织沟通能力越强,合作双方的文化相容性越好。成立
H3-3:目标企业的组织吸收能力越强,合作双方的资源互补性越强。成立
H4 H4-1:目标企业的组织沟通能力越强,合作绩效越好。
成立
H4.2:目标企业的组织吸收能力越强,合作绩效越好。
成立
附图
图1 个变量间路径关系
注:***表示变量在1%水平显著。
在关系质量与合作绩效各变量之间的关系(H1)中,关系强度与合作绩效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013,二者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假设H1-1没有得到实证结果的支持。我们在分析中发现,本研究的样本数据中,合作伙伴之间关系强度的得分普遍较低。各变量的期望值都低于3,众数值都只有2,说明目前我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投入的专用性水平普遍不高,目前在我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中,通过专用性非常强的关系专用性资产投资来提升合作绩效的情形还比较少(见表8)。
表8 关系强度指标值分布情况
相应指标
硬件投入的专 软件投入的专
用性(分值) 用性(分值)
期望值2.73472.8176
中位数2.00 3.00
众数 2.00 2.00
关系持久性与关系灵活公平性与合作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结果都与假设(H1-2,H1-3)吻合。其中关系持久性对合作绩效的影响最显著,说明目前在我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中,影响合作绩效的关键因素在于双方当前合作时间和预期合作时间的长短。关系灵活公平性对合作绩效的促进作用也很明显,据此可以看出,在我国目前的企业间合作关系中,在合作过程中处理各种意外情况的灵活性以及合作双方在合作中的公平、主动交流机制和公正的收益分配机制对合作绩效的提高至关重要。
在关系认知与关系质量各变量之间的关系(H2)中,目标相关性与关系质量3个子变量之间的关系(H2-1,H2-2,H2-3)都没有得到实证结果的支持。表明目前我国企业的合作关系中,合作双方的目标是否相关并不是影响关系质量的主要因素。
文化相容性与关系强度之间的实证结果与假设(H2-4)正好相反,二者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本文认为这一结果的出现可能于本研究对关系强度的界定有关,本文使用样本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投入资源的专用性来表示关系强度,而高文化相容性的合作伙伴对关系专用性投资的需求可能会下降。文化相容性与关系持久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H2-5),可见企业间处理事物方式、经营理念的相互认同和文化的相似对我国企业间合作关系的持久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文化相容性与关系灵活公平性之间的假设关系(H2-6)也得到了实证结果的支持,二者的路径系数为0.447,显著性水平也达到0.01。表明在我国合作企业之间的文化相融有助于双方灵活处理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意外情况和建立起一种公平的合作氛围和环境。
资源互补性是对关系质量影响最大、最显著的一个关系认知因素。资源互补性与关系强度、关系持久性和关系灵活公平性之间的路径系数分别达到了0.384、0.422和0.425,显著性水平都在0.01以上,相关假设(H2-7,H2-8,H2-9)都得到了实证结果的有力支持。这一结果说明,在我国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中,合作伙伴间是否拥有互补的资源以及合作双方是否能够利用这些互补资源创造出协同效应是决定双方合作关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表9 结构方程的拟合优度指标
拟合优
模型预
度指标
测值
说明
X2538.018
P 0.000
模型显著性小于0.01
X2/df
2.110
小于3,模型拟合较好
RMSEA
0.087
小于0.1,模型拟合较好
RFI
0.945
接近1,模型拟合较好
IFI
0.977
接近1,模型拟合较好
NFI
0.957
接近1,模型拟合较好
CFI
0.977
接近1,模型拟合较好
PNFI
0.751
值较大,模型拟合较好
PCFI
0.766
值较大,模型拟合较好
组织能力与关系认知之间的假设(H3-1,H3-2,H3-3)都得到了研究数据的验证。验证了在目前我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中,组织沟通能力对于合作伙伴之间实现目标相关和文化相容具有促进作用。组织吸收能力对资源互补性的路径系数达到0.716,说明企业是否拥有与合作有关的专业知识、在合作中处理问题的主动性和资源整合能力能大力促进合作伙伴间资源互补性的实现。
在组织能力与合作绩效的实证结果中,组织沟通能力和组织吸收能力对合作绩效的作用的实证结果也通过了统计检验(H4-1,H4-2)。其中组织吸收能力对合作绩效的促进作用强于组织沟通能力,可见企业相对于组织沟通能力而言,组织吸收能力是对提升合作绩效更重要的一类组织能力。
从结构方程的拟合优度指标来看,各项指标都符合统计检验的要求。绝对拟合指数中,X2较小,而且X2/df的值小于3,符合统计检验的要求,RMSEA的值也小于0.1。相对拟合指数中,NFI和CFI等指标的值大于0.9,而且非常接近于1,RFI和IFI都接近于1。节俭性拟合指数中PNFI和PCFI等两个指标的值也比较大,各项拟合优度指标都说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实证结果具有较好的说服力。
五、结论
(一)主要结论
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一些主要研究结论:
1.从各因素对合作绩效影响的最终结果来看,关系质量是合作双方合作绩效最重要的直接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关系的公平灵活性指标和关系持久性指标对合作绩效的提升都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关系强度对合作绩效的促进作用没有得到证实。
2.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关系认知对合作绩效的提升具有明显的间接促进作用。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关系认知变量中的资源互补性和文化相容性指标,对关系质量变量中关系持久性和关系公平灵活性等指标的作用来实现的,目标相关性指标对关系质量的促进作用未得到本文实证结果的支持。
3.实证结果显示,组织能力因素在合作绩效的决定机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组织沟通能力和组织吸收能力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合作绩效。同时还可以通过促进合作双方关系认知水平的提高间接对合作绩效的提升产生影响。在组织能力中,组织吸收能力的影响力显著强于组织沟通能力,说明组织吸收能力是提升合作绩效最为重要的能力因素。
(二)相关建议
1.实证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企业之间更多是依赖于关系的持久性和公平灵活性提升合作关系的绩效,而关系强度对合作绩效的作用不明显。事实上关系强度是关系质量中影响合作双方合作绩效非常重要的因素。高度专用性的关系性资产投资不仅可以降低总价值链成本、提高生产的差异性、减少经营失误,而且还可以显示合作的诚意,增强合作双方的信任。低强度的合作关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退出壁垒,提高本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讨价还价能力。但同时也不利于合作双方关系的进一步深化。过低的退出成本使得合作关系更容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为合作双方持久合作关系的建立带来负面的作用。因此,目前我国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应通过增加关系投资的专用性来适度提高合作双方合作关系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合作绩效的提升。
2.根据实证结果,企业在合作伙伴选择的过程中,考察对方与本企业之间资源互补状况,明确该伙伴是否能够提供企业所需要的互补资源,并预期双方共享资源后所产生的协同效应的强弱至关重要。其次,双方是否能够在企业文化上实现相容也是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企业须选择与本企业具有相似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的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这样才能够保证合作双方日后合作绩效的质量。
3.从企业角度来讲,真正对合作绩效影响的关键因素是由企业所具有的组织能力,从各因素对合作绩效的影响能力来看,组织能力是唯一能同时对合作绩效产生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因素。该因素在合作绩效决定机制中处于核心的位置,是企业用来影响合作绩效最主要的路径和手段。因此,我国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应着重自身组织能力尤其是组织吸收能力的建设,这对合作绩效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不足之处
由于一些无法控制的因素,本研究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1.目前在企业间合作关系的研究中,影响企业间关系的因素和变量很多,虽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涵盖了比较重要的变量,但可能仍有些重要的变量没有被考虑到,如关系专用性资产投资、外部环境等,有待于今后研究中改进。
2.由于企业间合作绩效涉及的变量和作用机制比较复杂,本文无法对所有关系都逐一进行验证。特别是对于合作绩效模型中的一些循环反馈作用机制。如合作绩效对关系认知水平的反作用,这些关系的存在使得模型的作用关系具有非线性的特征,会将结构方程变为非递归模型,影响结果的可靠性,这也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标签:相容性论文; 因子分析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组织绩效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绩效沟通论文; 因子载荷论文; 认知过程论文; 组织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