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论文_陈尧,崔盛盛,孙剑峰,马福龙

电力计量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论文_陈尧,崔盛盛,孙剑峰,马福龙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中心 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在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中,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电能计量资产全过程管理与计量检定数据管理。在全过程管理中包含着计量资产由采购环节至报废整个过程的管理,而对于计量检定数据管理来说,主要是对微机自动校验与条形码技术充分利用,从而使检定具备自动化特点,同时把检定数据在营销数据中心小型机内部存储,保证数据更加安全与可靠,实现及时共享。

关键词:电力计量;信息化技术;电力企业

引文: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与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有着直接的关系的。而电力产业作为能源转化、传输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对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近些年,在电力安全生产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给电力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作为电力企业,更要加快脚步,跟上瞬息万变的时代步伐和信息化进程,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只有如此,才能从容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形势,不惧任何挑战。

1传统电力项目建设的不足

在整个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电网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逐渐进步,人们对于电力建设方面也逐渐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现代社会,其已经被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当中,不仅仅是电力建设的过程。将信息技术逐步应用到电力建设当中时,它已经不仅仅限于对电网进行改进,而且在整个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也逐步发展到其他类似于通信以及计算机等不同行业。传统电力建设在生活应用当中主要包括三个缺点,首先就是电力传输问题。就过去电力传输的方式来讲,对其进行控制主要是通过数据来进行远距离信号和信息传输。

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信号进行传递,很容易受到外界物理因素对其进行干扰。这样就会导致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失误或者甚至不能传播。第二个方面就是电力建设过程中的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早期电力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缺少进行通讯的工作模块。这就导致其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不能将全部信息做出明确转达。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在工作效率上存在的问题。在整体电力建设过程当中,过去电力模块在进行工作应用时通常受到其内部结构的限制,在工作当中很难达到最初所设想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能力。这是由于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虽然其内部结构十分复杂,但是可以应用的结构设备是少之又少的。

2电力计量信息化

我国的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以及自动化等技术水平在最近几年来有了显著提升,各类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的运用日益广泛,这种系统主要是对客户端的电量信息进行采集,然后把抄表和原来的负荷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此来对客户的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客户用电监测与负荷管理工作的水平。

因为主站系统、智能计量表计、客户终端及三者之间的数据通信网络是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主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该系可以按照用户实际的用电需求和波动情况,灵活与全面的对其进行管理,正常情况,其采集的电量可以占到整个制造业城市70%以上的用电量,并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这些电量与负荷数据,如在用电量最大的高峰时期,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可以对大客户用户端的用电信息直接采集,并在其用电量超过负荷后,自动提醒用户减少用电量,如果用户的用电量严重超出负荷,则可以直接通过远程控制方式进行跳闸断电处理,以此来限制工业耗电量过大的用户用电,以确保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

3电力信息化系统的综合性管理

3.1计划管理结构

首先,统计与分析设备轮换时间的具体内容就是全面统计与分析所有标准的校验仪以及计量器具。另外,还需要将表计检定的周期与时间在分析内容当中融入。其次,工作计划的质量,主要是将月、季度与年作为标准,对标准设备、互感器以及电能表等设计检定计划。通常情况下,工作计划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报表。再次,统计分析管理,统计分析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计量工作指标与设备状态统计分析。需要统计的数据内容包括已经到检定周期或者是超出检定周期的设备,同时还有报废清单以及现场检验率与互感器运行管理的月报表等等。另外,在表格形式下可以进行统计,其中可以根据年度、季度与月度和单位标准形成电能计量资产轮换与抽检计划等,进而对误差与表计合理地统计。与此同时,还应当对标准器具、关口电能表周期轮换率与现场校验率等各方面内容全面统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检定数据管理

检定证书、原始的检定记录以及测试报告等是检定数据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其中,检定数据能够对原始的检定记录自动化生成,而且可以将打印的目的实现。另外,需要分别以统一格式展现出证书、通知书以及报告,以保证对原始的数据内容更好地修约。对实际需求,将检定证书、结构通知书以及测试报告等相关证书充分考虑打印出来。在相关主管部门对证书与报告审核以后,需要及时保存并上传到数据库当中,同时,主管部门还要全面管理打印的证书与报告等。

3.3综合查询结构

在电力信息化系统的综合查询方面,主要内容包括电能表计、互感器信息、检定数据档案以及计量标准器具和装置的有效查询。与此同时,还需要将人员查询、轮换日期及测试报告等纳入到综合查询内容。

4信息化技术在电力计量中心的应用

以国网青海省计量中心低压电流互感器智能库房为例,该库房具备一层仓储、二层试验的功能,将试验设备设置在二层试验平台,利用原有的一层及新建二层平台建设低压电流互感器智能仓储、校验自动化流水线。

仓储系统具有低压电流互感器自动出入库、自动货位分配、自动盘点、自动定位、自动扫描识别、自动输送搬运、自动拆码垛等智能化作业与管理功能,并与计量生产调度平台、3D仿真大屏实时数据交换,与低压电流互感器自动检定设备无缝对接。

运行于计量中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管理系统,计算机调度系统、监控系统、接口管理系统,是智能仓储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心和监控调度核心,运行于计算机网络系统与数据库环境下,实现对自动化立体仓储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实现与MDS系统,以及操作执行层的信息集成,实现企业的物流设备和系统的统一调度,以及库存材料的统一管理和使用,实现作业计划管理、物料管理功能。

仓储管理系统主要由仓储管理软件、调度监控软件以及设备控制软件组成。

仓储管理软件功能主要包括系统管理、生产管理、作业管理、库存管理、统计查询等,以及与平台的接口。

调度监控软件主要负责接收各种出入库任务,将任务分解到各个功能模块或设备并下达相应的控制指令。实时监控仓储系统各种设备(如堆垛机、输送机、拆叠盘机、提升机、移栽机等)的运行状况,通过数据接口实时接收设备各种运行数据,实时查看各设备当前状态、工作位置及运行情况、预警告警信息,并利用声光及各种可视化方式进行展现。

5结束语

自动化系统以客户为中心,使电力企业保障有序用电、负荷控制,对市场需求充分适应,便于企业进行市场管理,将企业进行远程抄表、线损管理等工作的效率提高,为用户提供了预购电项目,使电力营销的效果和效率有效提高,将电力企业的效益提升,对于电力企业的营销活动起到重要帮助。总的来说,在电力营销中应用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使用电管理的自动化实现,能够适应电力营销不断发展的实际需求,将电能的利用率显著提高,并且进一步降低了用电成本,减少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曹志强.信息化技术在电力计量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8):164.

[2]丁爽.电能自动抄表系统在电力营销计量中的作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5):81.

[3]董吉星.分析电力系统中信息化安全技术的运用策略[J].信息化建设,2016(02):43.

[4]何盈.电能计量中智能技术的应用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35):41+43.

[5]纪树才.对电力计量技术管理及应用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4(09):66+70.

[6]王展飞.现阶段电力计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4(17):64-65.

论文作者:陈尧,崔盛盛,孙剑峰,马福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电力计量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论文_陈尧,崔盛盛,孙剑峰,马福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