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以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例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以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为例论文,领导干部论文,党政论文,分析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层次分析法的涵义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是将决策总是相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分析方法。它通过将对复杂问题决策有关的因素分解为结果层、目标层、领域层和指标层等四个层次和若干个具体指标,然后在各个因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与计算,得出不同方案的权重,最后为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二、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

      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图1),其主要步骤如下:第一步是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第二步是构建评价指标间的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值;第三步是进行一致性检验;第四步是确定各评价指标相对于结果层的权重系数。

      

      第一步: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制定评价指标结构(表1)。

      第二步:构建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值

      层次分析法在构建判断矩阵时,采用了1至9的比例标度来衡量两个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即将两个指标比较后,得出为“同样重要”、“稍微重要”、“重要”、“较为重要”和“绝对重要”几个等级。在相邻两级中再插入一级,共9级,构成一个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一个正交矩阵,通过两两比较进行赋值,见表2。

      

      为简便计算,仅考虑到二级指标,根据笔者参加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经验,对同一层次指标间的重要程度给出量化值,得出如下判断矩阵,并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出每个判断矩阵的指标权重值和最大特征值。

      第三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在构建判断矩阵时,不同的审计人员在价值取向和对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赋值等不同,可能会出现互相矛盾的情况,因此,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来判断得出的指标权重值是否合理。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1.根据公式(5.1)计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坐标CI;

      2.引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该指标随判断矩阵的阶数变化而变化);

      3.根据公式(5.2)计算判一致性比率CR;

      4.用CR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当CR<0.10时,一般认为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标准,通过检验;否则,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修正,直到检验通过。

      

      

      

      

      根据计算,

的取值分别为0.0233、0.0036、0、0.0438、0、0、0,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因而,认为以上计算的权重值都是可接受的。

      

      其中

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5.1)

      

      其中RI为随机一致性指标 (5.2)

      第四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汇总,求得每个二级指标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结果如表1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重大经济决策事项总体情况、执行民生政策情况等指标具有较大的权重值,因而,在审计过程中,也应当更为关注。

      

      三、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实例

      笔者2011年在某县挂职副县长,期间协管审计工作,恰逢县委组织部委托县审计局对三位乡镇党委书记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因近些年来,这三个乡镇在各自党委书记的领导下,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取得较大发展,得到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结合组织工作安排,组织部门也拟从他们中选出一位同志作为副县级乡镇干部候选对象。因此,这三位乡镇党委书记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不但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而且还要有可比性。以往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虽然对审计内容和责任界定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审计评价上更多的是定性评价,鲜有量化的审计评价,从而不利于横向或纵向比较,也难以为审计结果运用部门提供科学直观的参考依据。层次分析法赋予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模式,为审计部门提供了较好的解决途径。为保证审计评价更加客观公正,根据审计年度工作计划和审计力量,决定在预算执行审计结束后,同时对这三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开展审计。同时,还打破以往的审计模式,成立一个经济责任审计大组,具体负责这三个项目的审计,并结合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设立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经济决策、财政财务收支、国有资产管理、投资和廉洁情况审计六个审计小组,安排同一个审计小组审计对三个审计项目的同一块审计内容开展审计,确保审计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结合统计分析的指数法特点,审计组对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领域层的13项指标,要求各个审计小组根据指标层相应审计指标的审计结果,给予优秀、良好、中等、一般和较差等五种审计评价,并分别赋以100、90、75、60和50分,最后结合这13项指标的权重,最终给每个审计对象一个量化的审计评价,评价结果如表12所示。

      

      从表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每项审计评价内容相对于审计总体评价的重要性程度,以及每位审计对象在各个审计评价内容中的表现。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三位乡镇书记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执行重大经济决策、规范财政财务收支行为等方面都做得较好,因而审计评价得分都很高。比较而言,虽然A书记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得最好,但他在具体的重大经济决策方面、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相对而言做得差些;而C书记虽然在重大经济决策方面和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方面做得较规范,但其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相对而言做得差一点;B书记则在各个方面都做得较好,因而各项审计评价都较高,总体评价也最高,得分当然也最高。此外,通过上表,还可以看出每位审计对象的长处和需要注意的短板,从而为审计结果运用部门提供更为科学直观的参考依据。

标签:;  ;  ;  ;  ;  ;  ;  ;  ;  ;  ;  

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以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例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