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化企业基层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探索论文_王贵超

炼化企业基层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探索论文_王贵超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炼化分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 050099

摘要:石油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能源物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石油及其相关制品的需求逐年上升,石油也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石油经过炼化后生成的产品有燃料(汽油、柴油)、润滑油、沥青、溶剂等,在工业,农业,军工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我国对石油制品的需求已经排在全球的第二位,是名副其实的石油消费大国,石油炼化是石油提炼与加工过程,由于石油属于高危有毒危险品,加强石油炼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极为重要。本文通过从石油炼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炼化企业基层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希望对炼化企业的基层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石油化工;炼化企业;基层班组;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对石油为主的能源物质需求量加大,石油炼化企业逐渐增多,为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而石油属于高危有毒,易燃易爆制品,其安全生产管理尤为重要,我国至今为止已经发生多起重大安全事故,为了保证炼化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炼化企业基层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是炼化企业的重点课题。原油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高温,高压处理,其工作既危险又复杂,同时我国的炼化企业不注重基层的安全生产管理,导致发生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对炼化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炼化企业基层班组的安全管理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石油炼化产业的主要特点

石油是重要的能源物质,石油经勘探,开采后产生的原油经过分离,轻质化,油品改质以及精致,调和,气体,加工等一系列提炼,形成石油制品的过程被称为石油的炼化。炼化是生产汽油,柴油,沥青,烯类,苯类等石油产品的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石油炼化行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高风险性。原油在炼化与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高温,高压进行提炼与加工,而且在生产过程中,无论是成品还是制品,使用的各种催化剂,辅助剂等都属于易燃烧,易爆气体,同时生产过程中气体容易泄露,对生产控制要求非常高,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性,是高危险行业。在我国因为石油炼化过程中产生的大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从2000年到2016年16年间,我国炼化企业共发生90多起典型的事故,给人们生命安全以及企业的财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有毒有害性。石油提炼出来的衍生产品,其含硫量非常高,其中硫化氢在生产的整个过程均有产生,硫化氢是有毒有害气体,并且带有一定腐蚀性,对设备以及操作员工都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三、连续性与复杂性。炼化的过程复杂,工序多,当前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家对石油等能源物质需求量非常大,许多企业一般都是连续作业,生产一环接着一环,如果一个工序出现问题,会导致整条生产线停工,影响炼化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1]。

二、石油炼化企业基层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员工对安全意识淡薄

许多炼化企业发生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基层员工疏忽或者安全意识不足造成的,这与企业对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小,员工普遍重视不足有很大关系。例如石化4.27事故,事故起因是该企业生产聚丙烯过程中,反应釜其中导向键脱落,固定导向键的螺栓一个丢失一个断裂,在维修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浆液泄漏,1人死亡2人受伤,此事故主要反映两点:一是维修人员缺乏专业素质,二是安全意识不足,没有根据现场情况制定详细措施,盲目更换零件,导致事故的发生。某油田3.28事故,该油田重整车间进行界区酸性气盲板拆除作业时,现场监护人安全主任硫化中重度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施工人员轻度中毒,此事故反应出:一是高风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二是硫化氢防护教育培训存在漏洞,三是事故教训吸取不深刻,安全意识淡薄,近年来系统内多家企业发生硫化氢中毒事件,该油田仍然没有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对于企业的基层员工,在提升其专业素质的同时,安全意识与防范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

(二)安全培训效果不明显,培训流于形式

炼化产业属于高危险行业,安全管理与安全培训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十分重要,但当前很多企业并不重视有关安全生产的技术培训,或安全培训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对以往发生事故的案例没有总结,引以为戒,导致不应该发生的事故依旧发生。另班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历高低不等,接受安全教育培训能力不均,企业没有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课程及培训课件,没有保证培训效果。上述4.27事故、3.28事故,同样的案例已经发生过,企业没有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与思想意识,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又一原因[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安全生产制度落实不到位

企业的安全生产,其安全制度的落实与执行非常重要,很多炼化企业,虽然制定了完善的制度与章程,但实际上日常执行情况并不理想,缺少监督检查过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制度落实不到位。

(四)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炼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与稳定,划分职责和责任,落实责任人是企业规范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但当前很多企业出现问题无法落实责任,更无法找到责任人,忽视了安全管理对企业的重要作用。

三、提升炼化企业基层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加大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

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其主要原因是炼化企业对安全生产宣传力度不够,许多工作落实不到位,企业要从安全生产制度,管理入手,认真查找制度,规范漏洞,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座谈会方式增加讨论与互动,真正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培训,提升员工素质

加强培训,提升炼化企业基层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员工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首先针对不同的员工制定不同的课程及课件,同时炼化企业可以将近年的典型事故案例收集起来作为培训教材,鉴于往事,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通过案例教材的培训,将员工置身于当年的案例中,教育员工当同样的事故发生时,员工应该怎样做,如何做,怎样才能不犯低级错误。通过对每一起事故总结经验,提醒员工遵守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使员工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达到提高基层员工专业素质的目的[4]。

(三)遵守制度,落实制度

炼化企业基层员工要严格遵守公司的安全生产制度,企业将每个制度落实到位,那么怎样才能落实制度并落实到位?制定制度,下发制度不能叫落实,只有将制度执行在安全生产中,见到效果了,发现问题并解决了才叫制度落实到位。抓落实就是抓过程,有检查,有确认,有效果,在层层安排上动脑筋,在层层抓落实上见成效。抓落实归根结底抓作风,作风踏实,工作才能踏实,出实招,办实事,才能得实效。

(四)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分为直线责任和属管理责任,直线责任是自上而下的一条线,一级对一级负责,只要是负责管理的人,那都是直线责任者。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是各个层级的一大片。所以只有两个结合,才是一张网,所有生产经营区域的管理责任,都纳入这张网中。通过有效的检查和监督,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得到落实,企业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

四、结束语

石油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物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石油制品是易燃,有毒,有害物质,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炼化企业要通过加大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加强培训,提升员工素质,遵守落实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做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等措施,提升炼化企业基层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广宇.炼化企业基层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探索[J]. 中国科技投资, 2017(21).

[2]徐琳琳.对强化炼化企业基层车间安全工作的思考[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6(10):00318-00318.

[3]梁志国.对强化炼化企业基层车间安全工作的思考[J]. 南方论刊, 2016(6):57-59.

[4]刘翠梅.新形势下炼化企业基层车间员工队伍培训探索[J]. 石油教育, 2017(1):56-60.

作者简介

王贵超(1984-),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大学本科,工程师,从事化工安全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王贵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炼化企业基层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探索论文_王贵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