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的临床治疗应用。方法:选取在2016年1月-2016年10月的因为患有淤血症而住院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体内出现淤血的原因,并根据不同的成因、不同的淤血部位,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选取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他4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淤血治疗方法,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中的患者的疾病治疗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共有36例患者经过治疗恢复健康,对照组共有25例患者恢复健康,因此可以看出采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论:活血化瘀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法则之一,在中医内科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并具有较好的疗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医内科;临床治疗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lood circ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thods:To study -2016 in January 2016 October because of suffering from congestion syndrome and 80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the patients with analysis of causes of congestion,an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auses,different parts of the congestion,take different measures of treatment,select 40 cases of patients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using the method of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treatment,the other 4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blood routine treatment,after a period of time,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after a period of treatment,observation There were 36 patients recovered after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consisted of 25 patients recovered,it can be seen that the treatment with Huoxue Huayu methods treated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onclusion:blood stas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herapeutic princip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reatment widel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has good effect.
Key words: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blood stasi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linical treatment
“瘀血”是一种病理产物,是由体内血液淤积形成的,包括离经之血以及血行不畅而停滞于脏腑和血脉中的血液。淤血既是疾病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能够治病的“死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某些脏腑或组织,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医内科以中医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学说为指导,反映了辨证论治的特点。因此,本文主要对活血化瘀方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观察活血化瘀方法和常规治疗方法之间的疗效区别。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中医认为瘀血的形成,是由于血液运行不畅或血离经脉而淤积的因素导致。血出致瘀,各种外伤致使脉管破损而出血,其他如脾不统血,肝不藏血也会导致出血;气滞血瘀,情志郁结,气机不畅或痰饮滞留体内,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形成瘀血;因虚致瘀,气虚运血无力,阴虚脉道失于润,阳虚失于温通,导致血脉不利,血液停留在某些部位造成瘀血;血寒致瘀,外感寒邪或阴寒内盛,血脉挛缩导致血液运行不畅,淤积不散形成瘀血;血热致瘀,血热互结,灼伤津液,导致血液粘稠淤而不散导致瘀血。瘀血会阻滞气机,影响血脉运行,影响心血生成,难以及时消散导致其他病症。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的因为患有淤血症而住院的80例患者,男45例,女35例,年龄25-70岁,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1.2治疗方法
在本次观察中,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的是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治疗方法,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西医的治疗方法,包括吸氧吸痰法、抗生素疗法等,这些治疗方法的显效较快,但是却不能够彻底的根除病因,而活血化瘀法主要包括益气活血法、温经活血法、利湿活血法、清热活血法、补肾活血法、通下活血法、行气活血法、养血活血法等,治疗一段时间后,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得出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治疗中的疗效。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共有36例患者经过治疗恢复健康,对照组共有25例患者恢复健康,因此可以看出采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3讨论
我国的中医经过多年的研究,根据淤血的成因的不同,以及疾病的轻重主要可以有益气活血法、温经活血法、利湿活血法、清热活血法、补肾活血法、通下活血法、行气活血法、养血活血法等治疗方法,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特有的最适合的症状,由于淤血症而引起的病症主要有心悸、胸痹、胃痛、噎膈、腹痛和头痛等,在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的症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随着中医内科治疗方法的不断延伸,广大患者对于此种治疗方法越来越认可,其中活血化瘀法作为中医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治疗原则,具有脉助通畅、消疲散结之功效。据大量临床研究,活血化淤法在目前临床上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在骨伤、妇科治疗中可取得的临床疗效,还可在中医内科中达到显著的临床治愈目的,但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针对患者具体病情给予辨证治疗。而且在进行活血化瘀治疗时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类大都药效较猛,因为在我国的中医中有一句俗话叫做只有下猛药才能够治病根,但是,对于一些身体较为虚弱的患者,可能无法承受如此猛烈的药性,如果服用正常剂量的药物可能会伤及根本,因此,对于身体虚弱者应该适当减少药量。其次,活血化瘀类的药物大都会坠胎下血,因此,孕妇一定要禁用。
总而言之,活血化瘀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法则之一,在中医内科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并具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89.
【2】李安琼.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的临床治疗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 2012(08).
【3】江运超.活血化瘀法内科的应用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07).
论文作者:尹艳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活血化瘀论文; 患者论文; 中医论文; 治疗方法论文; 内科论文; 淤血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