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现代财政金融学科新体系的构建而求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政金融论文,学科论文,体系论文,为推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系统研究财政金融问题,融合发展财政金融学科”,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人民大学在这一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突出特点。作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更是秉承了这一传统,充分利用中国人民大学在公共经济学理论、财政政策、货币银行学理论、货币金融政策方面的研究优势与成果,并集中起全国在财政金融领域的各种研究力量与资源,致力于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财政金融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一、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及其发展
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9月, 目标是要成为财政金融领域全国一流的科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中心、情报信息中心和咨询服务中心。除了研究财政金融基础理论以外,中心着重研究的是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时期的中国,在经济增长与发展过程中,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应当采取怎样的财政金融政策,需要如何规范发展适应我国需要的财政金融学科体系。因而对经济问题的考察,总是把财政问题和金融问题综合起来进行讨论,总是强调以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来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几代财政金融学者历经了半个世纪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检验,反复论证的结晶。
财政金融学科的融合与协调发展,从80年代初开始逐渐明朗。而且,这一趋势随着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科体系的几次重大变革越发得到加强。
1988年1月,原来财政系的财政学、货币银行学、 国际金融专业组建成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后又增加税务专业、货币银行学专业(证券专门化方向)和保险学专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如何汲取对市场经济已有长期研究的西方相关学科积累的知识成果,并实现与中国经济实践的有机结合,成为财政金融学科发展的重要课题。在财政金融学科体系的设计以及教学科研的内容上也相应地发生重大转变,沿着深度和广度两条主线继续发展。首先,陈共教授主编的《财政学》和黄达教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相继出版,这两本全国高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教材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学科内容的框架,并且分别获得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国家教委二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随后,以周升业教授主编的《对外开放下的金融运行》(第一届全国高等院校金融类研究成果一等奖)为代表的一系列著作,科学地借鉴了西方财政金融理论的精华,把中国的货币供求问题、货币政策问题、储蓄投资机制问题、财政收入比重问题、税收负担问题、财政赤字问题、国债运行机制问题等逐步推广到开放经济的条件下进行讨论,取得了关键性突破,为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金融理论的教学和科研奠定了坚实基础。90年代中后期,以黄达教授专著《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的出版为标志,再一次强调了综合研究财政金融问题、融合发展财政金融学科体系的思路。
1997年5月,适应学科重大调整和素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在原财政金融系和投资经济系基础上正式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这在完善学科建设的同时,更加推动了新一代学术带头人的迅速崛起,并带动了大批科研新成果的产生。这些中青年专家不仅继承了第一代财政金融学者科学的研究方法、杰出的科研成果和严谨的治学作风,而且不断地拓宽研究领域,加强研究力度,获得突出的学术成就,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科的研究水平与学术成果继续保持在全国领先地位。比如,高培勇教授担任教育部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他的专著《国债运行机制研究》获得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社科基金二等奖;陈雨露教授获得了首届全国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基金,专著《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分析》获第五届北京市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郭庆旺教授的专著《税收与经济发展》荣获1998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经济学一等奖;吴晓求教授曾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全国中青年经济改革优秀论文奖等多种奖励,由他每年主笔(从1997年开始)的《中国证券市场研究报告》在国内金融证券业界具有重要影响。在大量的学术论文与学术专著之外,财政金融学院的新老学术带头人还承担了来自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教育部归国人员基金等的多个重大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学科体系建设、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国家的政策规划与咨询。与此同时,财政金融学院也加强了与国内外其他院校、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与联系,举办了包括“全球化与金融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国际论坛、中国证券市场展望(论坛)、欧元与中国经济研讨会。中美保险市场国际论坛、中越财政经济改革研讨会、中韩证券市场发展研讨会等在内的众多大型的学术会议。
为了适应财政金融学科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协调运行的迫切需要,199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投资研究所、保险研究所、风险投资研究所和财税金融电子化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在管理体制上,中心引入现代化的科研新模式,整体上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的运作方式,为中心研究项目的运行奠定一个高效的平台。在研究人员方面实行多层次开放体系,一方面以财政金融学院的主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专职研究人员,另一方面聘请大量的其他院系、其他高校以及其他国家从事经济政策研究的杰出学者做驻所研究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合作进行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而正是由于中心的这种学术领先性,又吸引了更多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加入,从而不断加强中心的研究队伍,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为了直接与国际顶级经济学家交流,中心先后邀请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先生,著名金融学家米什金先生,著名财政学家、前美国财政部长助理哈维·罗森先生,著名金融学家兹维·博迪先生来华讲学,在国内引起了较大反响。而且还分别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知名学府或研究机构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中心也积极派出访问学者,学习和研究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的理论发展与实践经验。此外,中心建立的国内最大的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信息网站、符合国际惯例的全程服务体系,以及对研究人员的项目成果评估体系等,也都为财政金融学科的进一步融合发展,为其在资产证券化、金融工程、金融数学、网络金融、风险投资、资本市场与财政货币政策、公共经济学前沿等新领域的研究中取得新成果,为中心成为党和政府在新条件下进行重大财政金融决策的咨询机构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载体。
二、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集中国内外优势力量、以集团化研究的方式解决重大课题,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在科研工作中的基本特点。中心目前的重点研究方向主要有三个,均属推动财政金融学科融合发展、位于财政金融研究领域最前沿的重大课题。
第一,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财政金融政策。其研究特点在于: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研究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以及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搭配;以基础理论研究为切入点,以政策措施研究为重点,旨在及时向决策部门提供有力、有理、有据的政策建议,逐步形成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要求的财政金融政策有效协调理论。这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黄达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研究”、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研究”、国家社科项目“宏观资金配置格局研究”,陈共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提高财政两个比重研究”,安体富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税收流失及其治理对策研究”,杨瑞龙教授主持的“企业治理结构创新与国有资产监管系统设计”,郭庆旺教授主持的“实现科教兴国的财税政策研究”等课题及成果。
第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财政金融政策。这个研究方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及政策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财政金融政策措施。已有的研究积累包括:周升业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金融新体系”,高培勇教授主持的“中国国债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吴晓求教授主持的“高科技企业股票期权设计”和“国有股减持方案设计”,谭荣华教授主持的“金融电子化条件下的金融监管体系研究”,刘曼红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项目“中国风险投资方向”,赵锡军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项目“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监测与控制研究”等课题。
第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财政金融政策。即以全球化为背景,从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相结合的角度,以计量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考察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财政金融政策有效协调机制。
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王传纶教授主持的“21世纪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体系研究”,陈雨露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人民币汇率预测的数学模型”和“网络金融理论体系研究”,刘曼红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融危机:原因与对策”,张洪涛教授主持的“加入WTO中国保险业面临的挑战及机遇”, 刘振亚教授承担的教育部项目“开放宏观经济基础理论研究”等课题。
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计划用三年到五年的时间,把中心建设成为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为背景、以政策研究为先导、以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为手段,文理渗透、学科交叉,不断推动中国财政金融基础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财政金融政策研究基地、学术交流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因此,用长远的、战略的眼光来看待财政金融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十分必要。要具有国际影响,就必须跟上国际学科发展的步伐;要推动中国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就必须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在这样的长远规划目标指导下,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密切关注着进入21世纪以后,财政金融学科体系发展的若干重大趋势。
1.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配合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必然要求,也是目前重点研究方向“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财政金融政策”的进一步深入。除了继续从财政金融政策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地研究经济政策与经济运行的关系以外,还要探讨在中国这样一个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国家里,在转型期基本结束之后,财政金融政策的运行与协调又会出现怎样的特征,哪些理论仍然适用,哪些理论应当抛弃,该如何从国情出发指导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财政金融政策”的继续深入。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国与国之间的依赖势必越来越强,因此,研究以实现外部经济均衡和国内经济均衡为目标的财政金融政策及其有效搭配,当然具有长期的、重大的意义。而无论是第一个方向还是这个方向,都必须重点关注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有效协调问题。因为经济政策是一个系统,社会经济发展同样是一个系统,虽然在理论上有时可以把财政问题和金融问题分离开来,但是在现实当中不必要,更多的时候则是不可能将二者截然分开。财政金融学科的融合发展,不过就是客观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金融问题相伴相生的反映。因此,关于21世纪的财政金融学科发展,特别是在政策问题的研究上,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地、系统地进行分析。
就财政学科本身而言,西方国家在财政学发展方面出现了微观化的趋势,通常被人们称为公共(部门)经济学,可以大致概括为两大方向:(1)用微观经济分析方法研究财政问题,以定量分析替代定性分析,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侧重于数学、模型分析法;(2 )研究公共产品定价问题,这个研究方向对于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遇到的现实难题尤其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同样对现实中的财税问题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所谓网络税收方面主要有两大研究方向:(1 )随着电子商务活动的空前发展,电子交易量越来越大,对电子化交易的课税问题也日益引起财税学者和相应政府部门的关注,是否应当征税,征怎样的税,怎样征税等等,都是这方面有待解决的具体问题;(2 )税收征管过程本身的电子化问题,即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尽可能地降低税收征管成本,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环节,避免不应当的税收流失等。
此外,“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税收”也是财政学科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以往对国际税收的分析,大多从本国角度出发,研究的是本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双边税收关系的处理。而当全球化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发展趋势以后,对国际税收的研究似乎就应当更多地从世界范围、多个国家的角度出发,更加细致地研究多边税收关系的处理与调节。由于研究角度发生了变化,所以可以想见到,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国际税收理论与相关政策建议。
就金融学科的发展而言,首当其冲地应当是我国现代金融理论体系的构造问题。从金融学科发展史来看,西方现代金融理论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初马柯维茨在直接融资大发展背景下提出的投资组合理论,指的是以金融市场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定量分析微观经济主体决策的微观金融理论。在此之前已经存在的金融理论体系一般被称为传统金融理论,或古典经济学中的金融理论。我国目前金融学科的主要课程“货币银行学”与西方传统金融理论比较相似,基本上研究的是宏观金融理论问题。然而,随着金融实践的发展,对有中国特色的成熟的现代金融理论体系的需要日益迫切起来。一方面,及时引进西方微观金融理论十分必要,这不仅有助于国内理论研究者跟上国际最新发展方向,而且对提高微观金融主体的决策水平、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意义重大。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对金融产业和金融格局有着深刻影响,这对金融管理与宏观调控的技术与方法提出了新挑战。同时,由于我国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也有必要继续关注西方宏观金融理论的新发展,并在实践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以适合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因此,符合我国需要的现代金融理论体系仍然应当由两部分组成,简单地讲,就是西方现代金融理论部分,以及宏观金融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电子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一体化,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逐步向信息社会迈进,对许多依赖于信息的产业形成了重要影响。由于金融业对信息有超乎其他产业的需求,因此受到了格外深刻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业在业务处理、客户服务、经营决策等方面的技术环境,形成了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其结果是实现了金融的电子化与网络化。在经济网络化的背景下,传统金融理论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冲击,因而,探讨与网络化趋势相适应的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将是一个长期而重大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