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在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中的效果研究论文_邓敏,汪淼芹(通讯作者),吴历,王大雪,彭珊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研究感恩教育在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经过临床治疗后出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成立延续护理服务中心,对两组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感恩教育。7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4项遵医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4项遵医情况和患者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护理服务工作中实施感恩教育,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医护、家属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关键词:脑卒中;感恩教育;延续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gratitude education to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stroke during transitional care intervention.Methods 100 discharged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50)and the contrast group (n=50). Transitional Care Service Center provided transitional care intervention for the two groups. Besides this service,gratitude education was given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seven months,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from the aspects of Barthel index,patients’ compliance and satisfaction.Results After the gratitude education,Barthel index,patients’ compliance and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ast group and there exist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care intervention provided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stroke,gratitude education can obviously improve treatment effects and increase patients’ confidence and satisfaction with medical staff and family members.

[Key Words] cerebral stroke;gratitude education;transitional care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病死率、复发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1],死亡的人数比例占据慢性疾病死亡首位[2],已经成为世界严重公共卫生问题[3]。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漫长,承受着病痛、经济、社会及心理等多重压力,加之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与家庭成员不和睦等因素,常使患者处于消极悲观的负性心理,使得多数患者不愿意接受延续护理服务,不利于患者的康复[4]。研究发现[5]慢性病患者乐观的态度可发挥正性积极作用,能够获得更好的疾病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如何更好地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内心力量成为护理工作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目标。在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内心力量中,除了采用成功康复者案例教育、系统康复理论知识学习教育等方法之外,对病人运用感恩教育激发起对促进其康复的医护人员、亲人等的感激情感,使其转化为以遵守康复计划、追求康复目标的行为动机。也有研究发现[6][7],在护理患者中加入感恩教育,可以激发患者的正能量,改善其与家庭成员、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以积极阳光的生活心态克服康复过程中的重重困难,从而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命质量。因此,笔者选择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并出院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论证感恩教育在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中所起到正性积极作用,为脑卒中二级预防提供更科学的护理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初发脑卒中患者10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1995年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8],并经CT/MRI确诊为脑卒中;②出院时日常生活不能够完全自理;③愿意参加并知情同意者。利用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45~76岁(60.21±5.02),对照组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43~74岁(59.91±4.72),排除标准:精神病史或精神疾病家族史、严重脑器质病变,或合并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近期感染及其他重大疾病。两组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见表1。

1.2方法

1.2.1成立延续护理服务中心

挑选医生和护士各4名。医生要求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担任,工作经验丰富,负责疾病诊断治疗等工作,护士要求专业知识全面,沟通能力较强,工作十年以上、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已婚人员,负责上门对患者进行跟踪治疗和护理。由神经内科科主任及护士长负责培训,8名成员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医生和护士各2名。负责对照组的人员学习常规的专科延续护理知识和技能,不涉及感恩教育;负责观察组的人员在学习常规的专科延续护理的同时,还学习如何对患者实施感恩教育。

1.2.2常规专科延续护理

随访周期为7个月,其中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每周上门随访一次,第2个月每2周上门随访一次,第3个月开始每月上门随访一次。每次随访时都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指导,包括说话、肢体功能训练等一些简单的动作(如读书读报练习发音、吹气球、嚼口香糖等动作锻炼面部肌肉,站立、行走等锻炼腿部肌肉),并询问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遵医情况、心理状况,提醒家属对患者加强照顾,教会家属协助、督促患者做康复训练。对每次的随访结果都加以记录,留下护理中心的联系方式,以便有问题可以随时联系[9]。

1.2.3感恩教育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发放宣传小册:内容包括脑卒中的相关疾病知识及感恩的意义,让患者了解到感恩的重要性,从而愿意去感恩;②日常交流:引导患者在日常交流中使用表达感激之意的形体语言,如拥抱、微笑、点头、赞美他人。另外,常把“您好、对不起、没关系”这些话挂在嘴边。③感恩表达:鼓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做一顿早餐、洗一件衣服、擦一双鞋等;④将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间医护人员和家属为患者所做的努力制作成宣传光盘播放给患者看,帮助患者树立对医护工作者的信任和对家人的感恩,以积极正面地态度配合治疗和康复。⑤在感恩教育过程中,鉴于患者并没有足够的行动能力,提醒患者家属切忌急功近利,不能急于求成,慢慢培养患者的感恩意识,树立积极阳光的生命价值观[10]。

1.2.4评价方法

实施干预前后和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11],BI总分为100分,96~100分为独立,75~95分为轻度依赖,50~74分为中度依赖,25~49分为重度依赖,记录每次随访后的BI评估指数,收集并比较患者出院时,出院后7个月BI指数结果以作分析。每次随访后都对BI指数进行评定记录;患者的满意度,采用我院制订的护理工作满意调查表,包括服务态度、服务内容、护士素质3个维度,12 个条目,采用1 ~ 4 分评分,总分为12 ~ 48 分。患者的遵医情况,记录内容有4项,分别为按时服药、按时按量进行康复锻炼、坚持合理饮食和按时复诊。

1.2.5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多次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BI评分比较见表2

3讨论

3.1感恩延续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树立生活信心

家庭和社会的支持能帮助患者恢复自信,稳定治疗效果。家属、邻里、朋友的关心,使得患者感受到来自周围的理解和支持,由此变得乐观、开朗、健谈。为改变单一的医院治疗护理模式所带给病人的脱离亲人和家庭熟悉环境的心理负面性影响,延续护理模式将患者家庭成员等原有社会关系人、原有生活环境等因素纳入病人康复的有效因素范畴,无疑具有空间更广阔、更加具有人文关怀、更贴近患者实际需求等诸多优势。感恩延续护理显然更好地契合了生物-医学-社会模式的内在要求,更多的挖掘护理工作的效力着力点,更多注重于对患者进行以感恩为主要内容、以激发患者主动树立康复信心、积极参与自理能力恢复锻炼为目标、通过延续服务中心护理人员规范性家庭随访、健康教育及与患者康复紧密关系人的系统沟通,减少患者内心抵抗担心的程度,不断强化患者主动参与,调动对患者康复更多正向的因素,从多层面改变他们的行为、认知和情感,从而让患者从内心深处感激帮助、关心他的人,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疾病、战胜疾病,使整个家庭系统配合医护人员加强监督患者进行各项有序的功能锻炼,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对帮助自理能力恢复具有极大好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7个月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感恩教育延续服务让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对来自于家庭和社区等的社会支持的主观感恩感受性提高,对康复治疗的繁琐、锻炼的辛苦等接受度提高,对功能恢复期的顾虑消除度提高,恢复健康的信念得到增强,更多重新树立了生活信心。

3.2感恩延续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满意度

良好的医护关系是帮助患者康复的基础,医护人员超越医院空间之外所给与患者外延式、专业化的情感及信息帮助和交流,带给患者和家属的内心感受无疑是温暖、有效的,很好地帮助患者及家属消除因对疾病认知的缺乏所带来的焦虑、康复预期压力和缺乏专业指导的无助感,从而更坦然面对出院后的系列康复挑战。有报道显示 ,“有效的社会支持能缓冲应激效应,保护人们免受来自压力性致病因素的影响”[12]。团队人员对患者和家庭成员进行感恩教育及脑卒中相关知识教育,共同回忆曾经美好的时光,患者积极社会活动的愿望增强,改变照顾者对患者的态度,增进朋友、亲人对患者理解、关心和体贴,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这些非专业的照顾者对患者的基本照护能力得到提高,能够很好地替代发挥专业护理人员的功能,有效及时应对在家恢复患者出现的各种问题,增进了患者与照顾者彼此的认可度和情感。医护团队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为目的,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分享经验的平台,鼓励他人,进而疏导因照顾经历带来的不良心理情绪,将患者和照顾者的积极生活质量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从服务态度、服务内容、护士素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感恩教育延续护理服务让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得到了康复需求的更充分满足和康复愿望的更高效的实现,从而更好地提升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3.3感恩延续护理服务规范了患者出院后康复行为的遵医嘱程度,确保前期治疗效果,有效降低复发。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按时服药、康复锻炼、合理饮食、按时复诊往往表现出不能坚持,缺乏坚定的信心,往往不能有效、持续地贯彻医嘱。为有效地克服这一问题,本研究立足于让患者规范性落实医嘱这一目标,从两个方面着力,首先是直接对患者康复护理紧密关系人入手,从院内延伸到院外对他们进行持续的交流、沟通、咨询关系,给与及时指导和信息反馈,树立他们对科学康复计划的认知,培养他们执行医嘱的坚定性,督促、鼓励、确保出院后康复期患者执行好医嘱。其次从患者层面,坚持随访,并通过电话、视频播放以及给脑卒中患者举办康复知识讲座等,营造更广范围的康复人际环境,特别通过有组织的集体交流讨论,让恢复好的患者做现身说教,引导患者积极学习他人成熟有效的康复方式,学习严格落实执行医嘱的良好效应,激发患者积极心理,增强患者将他人成功经验转化为自我改变的意志力,达到让患者更加自觉遵守医嘱、降低复发率、有效提高康复效果的目的。在本研究的统计结果中,观察组从按时服药、按时按量进行康复锻炼、坚持合理饮食和按时复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表明以感恩教育内容为主的延伸护理服务,通过对患者康复亲密关系人和患者本人的遵医嘱行为的规范,极大提升了医护人员对患者康复干预的有效性,使患者很好改变了对康复不利的不良的生活习惯,严格落实医嘱所要求的科学合理的健康生活方式,不仅确保了前期的治疗成果,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后期的复发率。

4小结

本研究中的感恩教育延续护理服务,很好地实现了生物-医学-社会医学模式的内在要求,使住院患者能在出院后的恢复期中得到持续、科学、系统的康复指导,更多地调动多方面积极因素,帮助患者克服负向的焦虑、干扰和不科学认知,通过激发患者感恩家人、感恩医护人员这一内在心理能量,树立起面对自身疾病的正确心态,增进对身体功能恢复信心和决心,执行科学有效的康复计划,从而更好地实现康复目标。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在延续护理服务中加入感恩教育,对提高患者BI指数、医护人员满意度、遵医嘱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慢病管理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Fisher M.Stroke and TIA:epidemiology,risk facors,and the need for early intervention[J]. Am J Manag Care,2008,14(6 Suppl 2):204-211.

[2] 曾露,兰琳,陈燕.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23(1):17.

[3] 易学锋,许燕君,徐浩锋,等.广东省15岁及以上居民脑卒中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类树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9,35(4):5-8.

[4] 张建宏,范建中,彭楠,等.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27(9):537-539.

[5] Pais-Ribeiro J,Da SA,Meneses RF,et ai. Relationship between optimism,disease variables,and health perception nd quality of life in indivduals with epilepsy[J].Epilepsy Behav,2007,11(1);33-38.

[6]杨芳,刘晓红,感恩情绪研究对我过慢性病健康促进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1,11,(11)1145-1147.

[7]张斌,蒋怀滨,张银华,等,感恩在老年人生命意义与成功老化中的中介作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6(2):125-128.

[8]王文志.《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节选(续二)[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4)303-305.

[9]李奎成,唐丹,刘晓艳,等.国内 Barthel 指数和改良Barthel 指数应用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8):737-740.

[10]于靖,于洋,都福春,等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3):221-223.

[11]解压林.心理学统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3.

[12]郭园丽,刘延锦.社区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家庭功能与其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349-353.

作者简介:邓敏,女,本科,主管护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部副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与管理。

通讯作者:汪淼芹,女,本科,主任护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科护士长,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与管理。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课题(15SB0112);四川省南充市科技局课题(14A0027)

论文作者:邓敏,汪淼芹(通讯作者),吴历,王大雪,彭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8

标签:;  ;  ;  ;  ;  ;  ;  ;  

感恩教育在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中的效果研究论文_邓敏,汪淼芹(通讯作者),吴历,王大雪,彭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