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育#183;语文课程#183;中华传统文化——《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试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书法论文,中小学论文,中华论文,纲要论文,传统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3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书法指导纲要》),要求在2013年春季开始执行。《书法指导纲要》开宗明义指出:“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1](1)此说法虽为常识,实则来之不易。因为近百年来要废除汉字、提倡汉字拼音化方向之声不绝于耳。如今,国家终于以文件形式明确“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中小学教育终于重提与升学功利不甚密切的书法教育,规定时间,制定纲要,提出要求。笔者由于参与了《书法指导纲要》的研制过程,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取了广大教师、教研员的建议和意见,现特就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两个基本问题,试作阐述,与大家交流共进。 一、书法教育与语文课程 中小学书法教育中的“书法”,当作广义理解,即包括汉字一般性的书写法则和特殊性的书写艺术欣赏。这一理解不同于书法家的“书法”取义。书法家所论及的书法,多强调书写的艺术性、典范性,要求写出来的汉字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中小学书法教育则是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书写法则,养成正确的书写态度,具备最基本的书写技能,在学习书法过程中,同时关注中国书法的文化艺术教育。有关书写的目标和内容,历来都是中小学语文课程里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常常讲的“听说读写,字词句篇”,就包括有书法教育。 颁布了《书法指导纲要》后,中小学书法教育仍然是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这一认识在《书法指导纲要》的“基本理念”里说得很清楚:“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1](1) 在学习中我们可以发现,《书法指导纲要》中所说的“书法教育”目标与内容与之前的语文课程相关文件中“写字教学”目标与内容在表述上大体一致。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现在还要强调“书法教育”呢?《书法指导纲要》指出,在重视写字训练的同时,要“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这也就是“书法教育”与“写字教学”的主要不同之处。书法教育扩展了写字教学的视野,拓宽了写字教学的内容。还有一个不同是:在小学3~6年级,规定了每周一节语文课作为书法教育课时,使小学书法教育有了课时保证。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里有“写字”概念,但也并不排斥“书法”二字,不排斥“书法教育”的艺术追求。《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就要求学生要“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2](12),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2](15)。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写字教学”和“书法教育”这两个概念会时时碰面、同时运用,但互不排斥,《语文课程标准》和《书法指导纲要》并行不悖。我们不要认为《书法指导纲要》一颁布实施,以后只能说“书法教育”,而不能再提“写字教学”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有了这个基本定位,我们就不应该将“书法教育”看作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而是应明确视为“写字教学”的重新提起和高度重视。 我们同时还应该明确,不论学校是否有专职书法教师,在实施书法教育中,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指出:“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要加强书法教师的培训,组织教师研学《书法指导纲要》,把握其基本要求,提高教师的书法教育教学专业能力。中小学语文教师应逐步达到兼教书法。”这么要求符合教学实际,也符合语文课程对语文教师的职责要求,因为每位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必然要实施“书法教育”。 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书写汉字是与认识汉字紧密相关的。对汉字归类,或归于形,或归于意,或归于形与声,汉字的这一特性有利于认知汉字。低年级小学生书写“山、水、田、木”,是在认识象形字所表达的意义;书写复杂结构的“猴、镜、警、鲸”等字,是在认识形符与声符所表达意义;书写差别细微的“王、玉、于、干、士、土”等字,要一笔一笔分辨清楚,才能会识会用。由小学至高中,几乎每篇新课文的学习中都有识汉字写汉字任务,这些任务是任何专职书法教师无法替代的。 由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轻视,近年来由于升学功利观的侵蚀,教师的书写能力,尤其是毛笔书写能力的下降,致使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感到难以胜任书法教育。俗话说“字无百日功”,每位获得教师资格证的语文教师学习书法都不是从零开始。各级教育管理机构和学校都应鼓励每位语文教师练好字,有计划地学习书法文化、赏析书法作品,满怀信心去迎接书法教育的新挑战。 在《书法指导纲要》的实施中,小学阶段的书法教育易被各级教育机构、学校和社会重视,倒是初中、高中两个学段的书法教育预计会难以落实。尽管《书法指导纲要》里也列出了初中、高中的“硬笔学习的目标与内容”和“毛笔学习的目标与内容”,但在相关的课程文件里没有刚性的时间保证。中学的书法教育很可能会悬在空中,只能依靠学校和地区的“自觉”了。江苏省教育厅在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通知〉》(苏教基函[2012]4号)中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要在语文课程或地方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初中阶段可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普通高中要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教育有关的选修课程。”诚望各地如江苏一样也要在实施《书法指导纲要》中提出类似的刚性要求。于此,传统的学校课程有经验,台湾的现行课程也可借鉴。 清代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龙启瑞的“家塾课程”规定: “午饭讫,循阶走三百步,拉弓习礼射毕,写字一两张(以初唐人碑版为主,讲起笔、讲间架)”。[3] 我国台湾现行高中选修科目中有“书法”课程,其课程目标两条: 1.指导学生继续学习书写笔画遒劲、间架精当、章法严整、流畅生动之书法。 2.指导学生欣赏各体书法,以培养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发扬固有文化。 “教学要点”中的第5条是: “楷书与行草书同时实施,采分布练习法,每周至少临写楷(隶)书与行草书各二张,每张约大楷(隶)二十八字(每格约八厘米见方)、小楷九十六字(每格约三厘米见方),行草三行,楷书加方格,行草只备直行,不加横线。”[4](421-424) 书法教育,说复杂很复杂,诸如专门书法教室、多媒体演示、教师示范、文化意义探讨、学生参观体验赏析等等。说简单也很简单:每个中小学生发一本好字帖,一支毛笔,一本练习册,规定学生一周交出若干临帖作业,给他们创造表现书写技能的机会,多多表扬;平时的硬笔书写中,介绍好的硬笔行楷字范本,助其练习,大致也过得去。过去一般学校的书写教育就是这样开展的,坚持多年,自然见效。这样说不是虚化定准,而是因为中国教育太不均衡,各地差异太大,必须从实际出发。 二、书法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 中小学开设书法教育课,需要“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为此,有必要就学校课程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关系再作讨论。近百年来,我们的母语教育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吸收了异域文化的营养,开阔了视野,促进了发展。同时也毋庸讳言,中小学语文课程文化,从积贫积弱、封闭狂热到现在的急速发展,时而表现出民族虚无和文化自卑,时而又表现出盲目自傲、简单对立。 如果没有汉字了,“书法瑰宝”又有什么意义?然而,近百年来,一直有学者、官员、政府部门在策划废除汉字,让汉语走拼音化道路。1956年颁布的《初级中学汉语大纲(草案)》明确说:“文字改革的第一步工作(简化汉字)已经进行,第二步工作(采用拼音文字)已经准备,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已经发表。因此使学生适当地明了汉字的历史、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为推行简化汉字和进一步采用拼音文字奠定良好的基础。”该大纲还说:“拼音字母目前主要是作注音的工具用,逐渐地试验、推广之后就将成为我们的拼音文字的字母。”[5] 直到20世纪80年代,仍然有“直呼音节、词儿连写、全拼音课文”的小学语文“改革实验”要求推广至全国。 多位备受中小学教师尊崇的语文课程专家,曾经多次撰文提出要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取消文言文;当今学人,无论老中青,大多自叹国学修养不足;时下一些著名大学里,难有获得基本公认的在职国学大师…… 克服这些消极影响,解决中华传统文化“断层”问题,已成为当今上上下下的共识。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里列出的新课程培养目标中就包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语文课程标准》中多处强调“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书法指导纲要》的开篇就提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重视传统文化,复兴国学,这在当今的中小学亦无异议,然而在中小学须重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哪些国学内容,则值得进一步讨论。 怎样定义“中华传统文化”在此不作多学科、多角度的分析,通俗地说,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可以说过去的优秀文化都应视为优秀传统文化,均可以纳入学校课程。传统是变动不居的,不能固守陈规,但是,如果没有相当长的时间检验,没有距离感,对一个时代的文化价值很难有客观公正的判断。所以,比较多的学者在论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多指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时代的文化遗产。也有学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成果显著,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内容,也要予以重视。 “国学”则是一个流行而又较难把握的概念,有点“优秀传统文化之国粹”味道。钱穆先生说:“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然而,他还是自孔子起,从先秦至明清到近代,将中国两千余年的“每一时代学术思想主要潮流所在,略加阐发”,编成《国学概论》,于20世纪20年代,在江苏第三师范和江苏苏州中学为学生开课讲授。[6]现在台湾高中选修课程中设有《国学概论》,包含“国学基本认识、文字学、经学、史学、子学、文学”六个部分。这里不妨将其教材内容简要列出: (一)基本认识:1.国学之定义与其重要性;2.国学之研究方法;3.目录版本学之常识。 (二)文字学:1.中国文字之特质;2.中国文字之构造与演进。 (三)经学:1.经学之定义与其重要性;2.经学之历史;3.十三经概要。 (四)史学:1.读史之重要性;2.介绍四史并旁及编年史、国别史;3.史学之发展。 (五)子学:1.子学之重要性;2.先秦诸子之思想;3.汉以后各家思想之概略。 (六)文学:1.文学之本质;2.文学之分类;3.文学之演变(包括近代文学)。[4](409-414) 这个体系,除了多一个“史学”外,大致相同于章太炎先生的《国学概论》;而章先生则遵循中国的传统认识——“经学即史学”。 从语文课程角度看,上述“国学内容”,基本上也是本学科需要继承的“中华传统文化”。而“汉字书法教育”,完全可以说是“纯粹的国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关系密切。 2011年10月18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第一句话就是:“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并明确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汉字是民族的血脉,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书法指导纲要》里的有关传统文化和审美教育的要求既是书法教育的必然内容,也应看作学校课程为重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的新努力。 《书法指导纲要》确立的“总目标”第3条是:“激发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毛笔学习内容与目标”里,小学3~4年级的要求是:“开始接触楷书经典碑帖,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尝试集字练习。”小学4~5年级的要求是:“尝试临摹楷书经典碑帖,体会其书写特点,逐步提高临摹能力。”“通过欣赏经典碑帖,初识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字体的大致演变过程,初步感受不同字体的美。”初中阶段的要求是:“继续用毛笔临摹楷书经典碑帖,力求准确。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了解篆刻常识。”“了解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书家和作品。学习从笔画、结构、章法以及内涵等方面欣赏书法作品,初步感受书法之美。”高中阶段的要求是:“结合语文、历史、美术、艺术等相关学科的学习,认识中国书法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提升文化修养。”[1](46) 书法教育首先涉及文字学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后续的“国学”进修根本无法深入。章太炎先生认为:治国学的方法,一是辨书籍的真伪,二是通小学,三是明地理,四是知古今人情变迁,五是辨文学应用。这里的“小学”即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为什么要“通小学”?“读唐以前的书,都非研究些小学不能完全明白”;“研究小学的方法是:通音韵,明训诂,辨形体”[7]。《书法指导纲要》提出“初识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字体的大致演变过程”,是一项基本的文字学学习要求,书法教育要执行,语文课程也要加强——语文课程里还应有“繁简变化”的知识教学,在坚持使用简化字的同时,让高年级学生逐步掌握认识繁体简体变化的基本规律;在临摹经典碑帖时,除了要认识一些繁体字外,还要让学生认识一些异体字。这些要求都是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 字体变化内容在现行的语文教科书里已有零散体现,如一些低年级的语文书里,识字开始就有图文介绍汉字字体的变化,展示几个汉字由象形到篆字到楷书的变化,教师可以结合识字写字,让学生初步了解一点书法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设计了“遨游汉字王国”活动,介绍“册”“典”“删”的来历,讲述“甲骨文的来历”,并提供“书法作品欣赏”。许多初中语文教科书都在卷首的彩页中,影印经典碑帖或名家手迹。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北师大出版社八年级上册,卷首彩印毛泽东手迹;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卷首彩印王羲之《兰亭序》(局部)、宋代刻本《论语》(局部)和唐代杜牧书《张好好诗》(局部),八年级上册卷首彩印苏轼手书的《赤壁赋》(局部)。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初中语文教科书,设有“名家书法欣赏”专栏,分别在七年级上册介绍王羲之、颜真卿,在八年级上册介绍米芾、赵孟頫,有条幅、有扇面,在九年级上册介绍现代书法作品。这些都可以结合课文教学引导学生欣赏学习。有的初中语文课本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讲述行楷字的笔画、构字特点,行楷字书写布局的基本排列方式,还提供高水平行楷字范例,引导学生练习行楷字,显示编者对初中生书写行楷的高度关注。 多家出版社的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也注意加强中国书法教育。如江苏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第二册彩页有脂砚斋批《石头记》的小楷手迹,有胡适书写的曹雪芹自题诗:“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一”第36页课文为荀子《劝学》(节选),配图《荀子》的宋代刻本。“必修一”里以《优美的汉字》为题,影印了颜真卿、欧阳询、怀素的墨宝;“必修四”第16课为李商隐的《李贺小传》,课文之间影印诗画配的李贺像和楷书《李贺小传》里的一段文字。语文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科书,在“必修二”第48~49页,配合课文《琵琶行》,影印了明代郭诩画并书的“琵琶行画”,在下面注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第14课司马光的《淝水之战》后面,配图“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手迹残稿;第15课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后配宋刻本《河东先生集》图片;“必修五”第16课为老子的《祸兮福兮》,配图《老子》汉帛书残片,注明“出自长沙马王堆”。教师如充分利用,可谓书法学习、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在书写实践中“融入书法审美”的内容,大体上可从“笔画、结构、章法”(或曰“笔法、字法、章法”)三个方面着手,多多观摩把玩经典碑帖和书家名作,从技法到艺术,从实用到审美,融会贯通,逐步提高。哪怕是欣赏书法作品的内涵,欣赏书法作品的“神采、意境”,也是从不同字体、不同书体所表现出来的“雄浑敦厚、圆润秀丽、古朴严正、潇洒自如、挺拔俊朗、汪洋恣肆、恢弘森严、灵动飞扬”等书写风格中去体会、感受书作的神韵风采。至于如何融入“书法文化教育”内容,大体应该从“认识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字体的大致演变过程”;“了解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书家和作品”;“结合语文、历史、美术、艺术等相关学科的学习,结合综合性实践活动”这三个方面去认识中国书法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提升文化修养。 书法教育自小学至高中,历时12年,启蒙小学生与高中毕业生,差距极大,有关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的教育内容,需要统筹安排,切忌零乱拼凑、深浅失据。如小学低、中年级可以结合书写,初步感受经典碑帖,讲些汉字演变历史故事,讲些书法家的故事;到了高年级和中学阶段,则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历史、美术、艺术等相关学科的学习,探究汉字文化,有计划地赏析代表性书家作品。此时,有关书法家的故事不能停留在趣事传说层次,有必要了解著名书法家的治学之道。除了知晓他们如何“笔成冢,墨成池”,还要了解他们如何读书,如何吟诗,如何作文,如何行事,如何做人;了解他们在整个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要让学生明白“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诗集》卷十一《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之一)[8]。因为“无论书法作画,总要多读点书,才有气味。不然徒事笔墨,总归有俗气”[9]。这些认识对所有语文教师、书法教师和书法爱好者都是有益的。 配合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基础研究,需要对中国传统书学作深入浅出的阐释,作去粗存精的取舍。还需要探索从现代美学、美育的视野研究中小学书法文化教育内容和过程。当代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书法文化研究,不仅注重实证考察,资料核实,往往还将作者、作品、流派置之于整个时代的文化架构中,经由学术思想、物质文化、印刷传播、审美潮流、政治变化诸种剖析陈述,力求全方位展现一个时代或一个书家的全貌,这种研究态度、研究方法值得学习[10]。书法教育还需要研究如何吸收艺术教育重体验、重表现、重愉悦、重创新的思想和方法,变革书法教育,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中小学书法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在重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体系中紧密配合,互为促进。 中小学书法教育任重道远!标签:书法论文;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书法欣赏论文; 汉字演变论文; 书法教学论文; 书法字体论文; 艺术论文; 国学概论论文; 国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