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教学在小学欣赏课中的运用论文_梅玮

律动教学在小学欣赏课中的运用论文_梅玮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与落实,学校和老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小学音乐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态律动作为一种新型音乐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天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对体态律动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体运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运用;体态律动;策略

引言

“体态律动”这个词组最早源于19世纪初期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约翰·哈威使用的“eurhythmics”一词,表示达尔克罗兹的“音乐与身体律动”这个概念。达尔克罗兹指出:“学生们虽然有高超的演奏技巧,但是普遍缺乏对音乐的情感反应,无法感受和体现音乐的美感。一些学生对音乐中的节奏是一种数字、数学式的机械反映,感受不到节奏的流动感”。“体态律动”这一概念旨在“引导学生摆脱旧有观念的禁锢,去体验自然的意愿、自由的律动”,引导学生对音乐的节奏、韵律等做出自然轻松的身体反应。奥尔夫教学法、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世界著名音乐教育模式,都提倡运用体态律动参与音乐活动,鼓励伴随音乐进行即兴表演。

1体态律动的意义

体态律动是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其实质是围绕着音乐进行各种肢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程度不够,自制力较差,喜欢玩游戏和活动,在学习中很难做到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这是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所决定的。体态律动能够将肢体活动与音乐教学结合在一起,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能够有效的改善音乐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唱能力,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2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体现

笔者曾有幸聆听了两位教师进行的音乐欣赏课《狮王进行曲》(花城版小学二年级),对比两堂音乐欣赏课,笔者发现,能否妙用体态律动,是教学效果是否明显的关键之一。一次是一位年纪偏大的教师执教。在静态聆听中想象“狮王威风凛凛进场和吼叫”的情景后,教师仍让学生静静聆听,分段体验“狮王吼叫声”的音区和力度变化。而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分散,有些在左顾右盼,还有些学生在打哈欠。到了感受“狮王威严脚步声”的教学环节时,个别学生忍不住站起来跟随音乐节奏一边哼唱一边模仿狮王踏步,却遭到了教师轻声制止:大家要安静聆听。整个课堂除了播放的音乐声和教师的讲课声,学生没有听之外的其他反应,显得极为沉闷。另一次是一位年轻教师执教。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伸出双手模仿狮王前爪,配合上身动作的弧线俯仰和下身动作的蹲立,让学生跟随音乐旋律感受“狮王吼叫声”的力度和音区变化,学生因此很快明晰力度和音区这两个音乐要素在乐曲中的体现及作用。其次,教师采用模仿狮王行进踏步来听辨“狮王的脚步声”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威严的狮王音乐形象。学生兴高采烈地参与到音乐中,并随着音乐高低起伏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动作,时高时低、时快时慢,舒展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感受音乐的快乐。观课的其他教师都不禁为体态律动这一教学手段的巧妙运用而叫好。由此可见,同一课题的欣赏教学,两位教师对体态律动的运用情况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不用,课堂沉闷,效果打折;用之,课堂鲜活,快乐高效。

3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应用的有效策略

3.1用体态律动表现歌曲内容

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身体肢体动作来诠释歌曲内容,加深学生理解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学习《春节序曲》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力度变化、段落变化等,选用丝带和凳子,通过学生的肢体律动表达,更加形象地诠释歌曲内容,加深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培养起音乐学习的兴趣和音乐感悟能力。

3.2抓住特点,表现特性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具有模糊广义性的音乐,更是“有一千个听者就有一千种独特的体验”。也许一首音乐在一千个听者的听觉里存在共性体验,但一定存在独特的个性体验。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反复思考和不断甄别,寻找最能体现音乐节律的最合适的体态律动。例如,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的主题,共性的感受是热烈欢快的情景。个性体验中,有的人感受的是百鸟抬起头对着凤凰在朝拜和鸣叫,有的人感受的则是鸟儿们簇拥着抬起凤凰昂起头雄赳赳地行走,还有的人感受的是凤凰的鸣叫……每个人的生活体验和理解不同,感受的情境自然各异。在这种情况下,到底哪种理解或哪种体态律动更适合学生,就需要教师反复斟酌。笔者依据《百鸟朝凤》音乐的发展,感受到鸟儿们相互簇拥着抬起凤凰,昂起头雄赳赳地行走在百鸟列成的夹道的情景。笔者引导学生设计了以下体态律动:双手扶着肩上的“凤凰”、昂起头、身体后仰、高抬腿大踏步在音乐中行进的动作,表现自豪骄傲的百鸟形象。这个体态律动深受学生喜爱,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3引导学生掌握节奏

节奏是音乐必不可少的要素,通过节奏的变化能够展现不同的音乐风格。快节奏往往强调情绪的欢快,慢节奏则突出忧伤的音乐氛围,这都是音乐传递情绪的重要方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利用体态律动,能够提高学生对节奏的感知能力。例如,在《义勇军进行曲》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拍手等动作,来感受歌曲的节奏。作为一首进行曲,其节奏是偏快的,通过体态律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进行曲的节奏特点,体会到歌曲所传达的激昂的情绪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同时,教师用手势进行指挥,根据歌曲的节奏特点来控制指挥的动作幅度,对于感情色彩浓烈,激昂、慷慨的歌曲要加大指挥动作幅度,对于感情色彩忧伤、安静的歌曲,要减小动作幅度,让学生能够从教室的肢体语言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所传达的感情。

3.4体态律动教学中,学生要有良好的课堂习惯

体态律动教学由于其丰富性以及活动性,因此在氛围上较为轻松,因此要避免学生在体态律动教学的组织中过于放松,混乱课堂纪律。教师要督促学生在活动中保持良好的习惯,如:可以让学生形成各自的活动空间,在教学中,在自己的空间内进行动作,或者在律动中按照固定的队列进行模仿或者自己即兴表演,或者直接在原地通过身体的各种站立、下蹲、坐下等姿势随着单调的变化进行律动。

结语

体态律动以其特有的动感和直观性参与欣赏教学,使音乐要素得到体现,使课堂更具趣味性和游戏性,不仅大大减少了学生静静聆听音乐的枯燥感,而且激发了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欣赏课教学效率。正确认识体态律动的作用,不轻视不滥用,做到合理使用和巧妙运用,不仅能真正发挥体态律动对欣赏教学的促进作用,而且能让学生在积极、愉悦的音乐体验中感受音乐的美妙、享受音乐的美好、表现音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瑶.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育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

[2]张荞.体态律动在高师音乐教师教学技能课中的创新应用[J].2017,21:29-31.

[3]李萍.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7(2):48.

[4]王玲玲.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8,05:215.

[5]朱峰.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7,14:96.

论文作者:梅玮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律动教学在小学欣赏课中的运用论文_梅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