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伟靓 张兴粉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204
【摘 要】目的:观察延迟愈合伤口护理中负压吸引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例延迟愈合伤口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负压吸引技术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例:常规湿性换药)与实验组(6例:负压吸引技术),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诊疗7天后0级-1级疼痛患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O5。实验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延迟愈合伤口患者给予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
【关键词】延迟愈合伤口;护理;负压吸引技术;临床应用效果
伤口细菌感染、伤口位置以及个体体质均可影响伤口愈合,形成延迟愈合伤口,临床将超过2周仍未愈合的伤口定义为延迟愈合伤口,延迟愈合伤口临床治疗效果较多,传统治疗方法为湿性换药,近些年密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在伤口愈合中得到了一定的推广[1]。本次研究比较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6例行常规湿性换药患者与6例行负压吸引技术患者护理诊疗7天后创口疼痛改善情况以及伤口愈合时间,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6例延迟愈合伤口患者中男(4例)女(2例)比例为2:1,年龄在53岁至79岁,中位年龄为(63.12±1.12)岁,平均伤口持续时间为(6.14±0.12)天,伤口平均深度为(4.11±0.11)cm。对照组6例延迟愈合伤口患者中男(3例)女(3例)比例为1:1,年龄在52岁至78岁,中位年龄为(63.15±1.15)岁,平均伤口持续时间为(6.15±0.13)天,伤口平均深度为(4.12±0.13)cm。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平均伤口持续时间、伤口平均深度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同意,有红、肿、疼痛等症状,部分患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伤口均超过2周未愈合,伤口同时伴者伤口可伴有较多渗出液,均符合延迟愈合伤口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2)排除合并造血系统疾病患者。(3)排除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湿性敷料换药:根据患者伤口大小、感染程度选择不同施行敷料,一般情况下,对延迟愈合伤口先使用碘伏棉球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消毒范围以伤口为中心向周围放射3cm,并清除伤口坏死组织与异物,而后再次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剪裁湿性辅料对伤口进行包扎处理。
1.3.2实验组患者给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先参考对照组对延迟愈合伤口行消毒并清除坏死组织,而后操作者向患者介绍负压引流技术优点,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对患者创口局部行常规消毒,而后在伤口底部用填塞油纱敷料,根据患者伤口大小剪裁敷料以及侧孔,伤口使用实行纱布进行填塞,将引流管埋入纱布内,再用透明膜敷料将伤口封闭,最后将引流管另一端与中心负压相连,保证以-80mmHg至-200mm Hg的压力持续引流。
1.4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诊疗7天后局部疼痛改善情况,0级:伤口局部换药过程中未感觉到疼痛。1级:伤口局部换药过程中感到轻度疼痛。2级:伤口局部换药过程中感到中度疼痛。3级:伤口局部换药过程中感到重度疼痛。
(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
1.5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1.0统计软件包,各计量数据以(χ±s)的形式表示,统计学方法采用两样本均数间t 检验,各计量数据以(%)的形式表示,统计学方法采用两样本百分数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诊疗7天后伤口疼痛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护理诊疗7天后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
2.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实验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6.25±2.51)天,对照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22.65±2.58)天,实验组患者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经T验证,等于12.251,P<0.05。
3讨论
延迟愈合伤口患者普遍缺乏伤口自主防护意识,除此之外,近些年随着我国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发病率的提高可影响个体创口愈合,延迟愈合伤口患者常规治疗方法为湿性敷料护理,但是相关报道显示该传统护理治疗方法难以有效控制感染创口,且换药次数较多,频繁换药可损伤伤口新生肉芽组织,从而影响伤口的愈合[2]。密闭式负压吸引技术与湿性敷料换药相比,有效减少了换药次数,患者伤口处于封闭状态,有效避免空气中的粉尘、细菌等物质对新生肉芽组织的刺激,负压引流装置不受体位的限制,负压状态下可实现创口全面引流,在引流过程中引流物被泡沫材料滤过,而后由引流管吸出,降低了管腔阻塞发生率[3,4]。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诊疗7天后有3例患者为0级疼痛,有2例患者为1级疼痛,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护理诊疗相同时间换药时伤口疼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要轻。除此之外,实验组患者延迟愈合伤口愈合时间为(16.25±2.51)天,明显少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延迟愈合伤口护理中负压吸引技术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建梅,韦桂英,肖霞等.延迟愈合伤口护理中负压吸引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J].重庆医学,2018,47(25):3341-3343.
[2]李晓媛.外科延迟愈合伤口护理中负压吸引技术的应用观察[J].心理医生,2017,23(4):197-198.
[3]许腊梅.改良伤口负压吸引技术在老年慢性伤口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9):1138-1140.
[4]潘勇,曾琴,王凯等.不同负压值伤口负压吸引术应用于开放性腹部创伤修复的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44-45,46.
论文作者:苏伟靓,张兴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下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伤口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负压论文; 疼痛论文; 敷料论文; 技术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下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