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规律论文_侯文娟

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规律论文_侯文娟

侯文娟

珠海市城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519000

摘要:近些年,模板支撑体系运用越来越广泛,针对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多发的现状,本文基于模板支撑体系防坍塌的理论机理开展了事故规律研究,从事故基本特征、事发单位情况、脚手架类型、事发作业状况、事发时间规律、事故征兆等多方面对 2011—2018 年期间发生的 161 起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分析结论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规律

引言

模板工程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施工措施项目,是钢筋混凝土施工中重要的施工环节。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模板和脚手架的种类繁多、使用量大,因地区和单位要求的不同,模板支架的搭设习惯也不尽相同。为此,国家针对模板、脚手架工程分别颁布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等规定,以保证模板支架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安全性、科学性和规范性。但是,近年来,模板坍塌事故仍屡有发生。本文对目前模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预防模板坍塌的几项措施。

1坍塌原因分析

1.1构造方面,模板支撑搭设不规范。

1.1.1施工现场对地基基础的处理不够重视,回填土地基没有进行可靠的夯实,无相应的排水措施,立杆底部未设置垫板或底座。

1.1.2立杆间距未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控制。

1.1.3扫地杆及水平杆、剪刀撑等防坍塌构造措施设置不到位。有的扫地杆只在一个方向设置,以照顾工人行走方便。有的剪刀撑只在一个平面内设置,忽视了模板支撑体系作为空间整体受力的特点。有的剪刀撑只用扣件与个别立杆连接,没有与每跨的立杆均进行连接,只起到心理安慰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剪刀撑作用。

1.2施工管理不规范

1.2.1 项目管理机构关键岗位人员未到岗履职

在当前的建筑市场上,资质挂靠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些施工单位将工程违法转包给非企业个人或其他企业组织施工,项目管理机构关键岗位人员如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等不全在岗履职,而安排其他人员顶替,有的顶替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可以代为完成相关工作,但有更多的顶替人员工作能力不能满足项目管理要求,不能尽职尽责.即使是施工单位自行组织施工,为了节约管理成本,也常常存在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足及与投标文件项目组织机构不符的现象.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不在岗或在岗不履职、不能尽职尽责是工程管理失控的重要因素。

1.2.2 未按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有的施工单位施工方案论证完后,便束之高阁,存放在资料柜,以备检查.技术负责人并未把施工方案的具体技术要求、注意要点等,交底给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这就出现了项目上知道怎么干的都在办公室,具体施工的都不知道怎么干的怪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 未落实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未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班前检查制度、周安全活动制度、定期检查与隐患整改制度、持证上岗制度,安全教育宣讲制度、危机情况停工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和事故报告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没有严格落实,项目处于管理无序、风险不可控状态。

2模板坍塌的预防措施

2.1严格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单位对中标项目要按照投标文件的要求组建项目管理机构,确因客观原因需要变更人员,在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履行人员变更手续,并且变更人员要具备同等执业资格或工作能力,这也是施工单位诚信经营的具体表现.项目管理机构组成人员均要按照相关管理制度的要求在岗履职.搭设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就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及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对现场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应履行签字手续,不能只进行口头交底,而不做交底资料.保证高支模施工的相关人员都熟悉作业工艺、工序、作业要点及安全要求.搭设前,还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并持有建筑施工脚手架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搭设时,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专项方案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施工.搭设过程中尤其要重视的几个方面是:

2.1.1保证模板支撑体系的基础具有足够的承载力,能满足受力及沉降的要求,且有排水构造;

2.1.2模板支撑体系应是独立支撑体系,不得与其他各类架体或设备连接,但必须与建筑主体结构有可靠连接;

2.1.3必须按照方案要求设置立杆、扫地杆、水平拉杆及水平垂直剪刀撑.搭设完成后,首先履行检查验收程序,具备混凝土浇筑条件,可以安排混凝土施工,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先浇筑混凝土柱再浇筑混凝土梁板,且在浇筑混凝土梁板时,要保证整个支撑体系的受力均匀,避免野蛮施工,集中把混凝土倾倒在某个区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应加强支撑体系的实时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撤离施工人员。

2.2设计方面

2.2.1根据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模板和支架的种类,保证现场构件的位置及形状的准确性。

2.2.2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模板所受的动荷载(尤其是浇筑混凝土产生的动荷载)和静荷载,应考虑所有可能产生的荷载中最不利状态和组合计算。另外,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集中荷载也要进行验算,如布料机的荷载。

2.2.3模板经过计算后,绘制模板支设施工图,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在施工中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作业。

2.2.4确定合理的混凝土浇筑方案和施工工艺流程,确保模板支撑受荷均衡。

2.2.5模板支撑的搭拆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严禁野蛮拆模。

结语

通过对 2011—2018年期间发生的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进行多方面交叉耦合综合分析,获得如下结论,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1)97.52%的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发生在混凝土浇筑阶段,且主要集中在混凝土浇筑中期(51%)和浇筑后期(35%)。故混凝土浇筑的中、后期是预防模板支撑体系坍塌所应关注的重点阶段,尤其要重点关注混凝土浇筑作业进行到最大支撑力点位时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状况,事先对预计承受最大支撑力部位的支撑体系加强构造措施,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利用仪器对变形和位移进行跟踪观测,尽早判断和预防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发生。(2)在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占比中,一级资质、二级资质企业占比较高,且有波动上升趋势;无资质企业占比平稳下降,三级资质企业占比在经历了 4 年的波动上升后迎来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因此,有关责任主体在进行模板支撑体系自控和监管过程中,仍然不能放松对高资质等级企业的监管。在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中,违法发承包行为的发生比例高达 51%,其中违法发包最为突出,其次是违法分包。总体上低资质等级企业建筑市场违法行为的发生比例较高,但各个资质等级发生比例偏差不大。因而要高度重视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管理,在 2013 年开展的脚手架等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基础上,对以违法发包、违法分包为代表的建筑市场违法行为进行打击。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 2009 〕 254 号 [S].2009.

[2]魏志伟.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理 [J].建设监理,2013(08):20 — 21.

[3]黄彬.关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的安全控制分析 [J].河南建材,2017(04):94 — 95.

[4]周继忠,蔡雪峰,张士元.扣件钢管脚手架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事故分析与控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6(1):17-20.

论文作者:侯文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  ;  ;  ;  ;  ;  ;  ;  

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规律论文_侯文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