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县人民医院 271411)
【摘要】:目的 研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对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行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55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行剖宫产妊娠无子宫肌瘤患者52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比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产褥期感染率以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新生儿窒息率、胎粪吸入综合征、缺氧缺血性脑病以及Apgar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对母婴安全影响不明显,安全可靠且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剔除子宫肌瘤;母婴安全
子宫肌瘤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而随着人们生活与思想观念的变化,使得近几年来女性生育年龄越来越延后,高龄产妇不断增加,导致发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女性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占肌瘤发病率的1.0%左右,而占妊娠发病率0.6%左右,对母婴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均带来了极大威胁。目前临床上对于这种情况常应用剖宫产手术进行治疗,但对于该方式的安全可靠性还有一些争议。基于此,本文将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对母婴安全的影响展开分析,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行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55例为观察组以及同期收治的行剖宫产妊娠无子宫肌瘤患者52例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观察组患者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1.25±2.36)岁,其中存在35例初产妇,20例经产妇,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12±1.25)。对照组患者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2.25±2.47)岁,其中存在36例初产妇,19例经产妇,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8.42±1.58)。对比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明显。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先进行剖宫产,在患者子宫下段部位作横向切口,剖宫后将胎儿与胎盘取出,并将子宫切口常规缝合处理,并在0.9%生理盐水注射液20ml中混匀10U催产素,注射在患者的子宫肌瘤基底部,对局部适当的按摩,切口选择依据子宫肌瘤位置和数目,将子宫肌层假包膜切开并剥除子宫肌瘤,之后给予缝合,避免留下死腔;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
1.3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量、术中出血量、产褥期感染情况、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情况(新生儿窒息率、缺氧缺血性脑病、胎粪吸入综合征、和Apgar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来比较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和t来进行组间检验,采用P<0.05代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的具体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比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详情数据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新生儿出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新生儿中发生新生儿窒息2例(3.64%)、胎粪吸入综合征2例(3.64%)、缺氧缺血性脑病1例(1.82%),不良结局发生率为9.10%;对照组患者新生儿中发生新生儿窒息1例(1.92%)、胎粪吸入综合征2例(3.85%)、缺氧缺血性脑病1例(1.92%),不良结局发生率为7.69%,比较结果为(X2=0.129,P=0.719);Apgar评分:观察组患者新生儿(9.12±0.56)分,对照组患者新生儿(9.24±0.45)分,比较结果为(t=1.245,P=0.216)。两组患者新生儿结局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又被临床上称为子宫纤维瘤,主要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出现增生情况所致,但目前对于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还尚不明确,而临床实践发现子宫肌瘤形成的因素与体内雌激素有密切关系,子宫肌瘤雌激素受体水平会比周围的肌组织高,说明子宫肌瘤生长与孕激素有联系。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一般情况下会影响到受精卵着床使胎儿胎位不正常,易使产妇出现流程或者早产,并且在妊娠晚期时会出现子宫收缩不良情况,进而导致产妇生产时出血量过多,严重威胁到产妇与胎儿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针对该情况主要应用剖宫产结合子宫肌瘤剔除术,但一些医学研究者认为妊娠期间的子宫体积较大,血运较为丰富,并且子宫肌瘤和附近部位的界限清晰度较差,会增加手术难度,术后产妇易发生感染等不良情况。但有研究显示在子宫血管收缩时应用垂体叶素,能够明确子宫肌瘤边界,使得容易剥离,避免术中产妇出血量过多,因此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应用剖宫产联合剔除子宫肌瘤具有可行性。同时剖宫产联合剔除子宫肌瘤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与产褥期感染等情况,避免产妇再次手术,减轻产妇的痛苦与心理负担,本次研究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而其他相关数据并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能够说明该方式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影响极小,并且能够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对母婴安全无显著影响,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林小丽, 蒋玲, 张敏君,等. 肌瘤剔除术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中的价值与安全性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101(23):3537-3539.
[2]魏庆英, 王静. 探讨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患者剔除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11(69):13497-13497.
[3]刘玲. 剖宫产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5):80-881.
[4]冯玲玲. 开腹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J].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7, 22(10):793-795.
[5]佚名. 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孕妇产后恶露排净时间的影响研究[J]. 当代医学, 2018, 24(30):168-169.
[6]袁新华. 高龄孕产妇的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探讨[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S1):191-192.
论文作者:顾虹 林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子宫肌瘤论文; 患者论文; 新生儿论文; 时间论文; 产妇论文; 子宫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