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任瑞祥

试论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任瑞祥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12

摘要:随着城市化面积的逐渐增加,城市居住需求逐渐增加,城市土建施工需求也在不断上升,随着土建施工工程量的增加,如何保障施工质量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土建施工技术当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种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施工技术,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其他施工技术的结合,能够大幅度提升施工质量。由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在土建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施工量与施工周期之间的矛盾,因此针对土建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研究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土建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据重要作用,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重点关注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技术的运用与实施不仅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对国民经济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混凝土技术中最重要的指标是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因为混凝的结构很不稳定,遇到潮湿或者其他特殊的天气容易发展变质并且由于施工过程耗时较长,一般工程会在施工前就将从材料备好,以方便施工取用,于是就容易出现变质混凝土检测不到位,导致建筑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因此想要保证整个工程安全合理,混凝土技术的运用,施工节奏的把控必不可少。

1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1.1混凝土原料问题

混凝土在整个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的应用非常的频繁,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在现在的市面上有很多的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因为其本身具有运输方便,并且不需要过多搅拌,能节省时间从而能达到缩短工期的效果,被广泛地运用在现如今的房屋建筑工程中。但是商业混凝土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商业混凝土直接运输到施工场地就能加以运用,但是在长时间远距离的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其内部配比出现一定的偏差,这样就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从而影响到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并且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时候,要注意粗骨料、水以及水泥的配比,这些都是会影响到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1.2施工工艺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对房主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和建设时,施工工艺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施工工艺不理想会对房屋建筑的质量产生影响。模板安装的不合理。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没有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操作,造成模板安装不合理,模板制作不严谨,难以达到相应的要求和标准。同时缺少相应的浇筑构建保护措施,造成其稳定性较差。混凝土浇筑质量较差。在施工的过程中,过分的追求施工进度,混凝土拌合不合理,并且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混凝土受到温度的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较差。在振捣的过程中,振捣方式不正确,振捣出现不密实的情况,对混凝土振捣施工带来很大的影响。

1.3混凝土的浇捣养护工艺不合理

混凝土的后期养护非常关键。养护的工艺不合理也会引发质量缺陷。混凝土楼板浇筑后如果表面缺少遮挡,楼板表面的水分会快速蒸发,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如果缺少必要的水化养护,混凝土的体积会快速发生收缩,混凝土表面在应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

2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的组成部分包含水泥、集料、水和一些外加剂,这些组成部分各自的比重对于混凝土性能会起到极大的影响,各部分的比重即为配合比。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定过程中,相关人员一方面要考虑施工现场实际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施工的成本,注重施工的经济性及合理性,进一步借助科学的、细致的计算,得出性价比最高的配合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考虑到现场混凝土中集料含水量与理论值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混凝土拌合作业开始前,相关人员务必要科学的测量集料的实际含水量,然后依据选定的配合比,合理的调节混凝土中水的掺入量,以确保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用量比例符合配合比要求,最终保障混凝土质量达标。

2.2搅拌技术

在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方可开展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在具体的拌合操作中,相关人员务必要充分把握混凝土配合比,精确计算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用量,并将各部分用量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具体来说,集料用量误差应控制在±2%以内,水用量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水泥及外加剂用量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务必要充分把握拌合作业中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投入次序,同时要把握拌合作用所需时长,通过充分的拌合以及合理的投料次序确保混凝土拌合均匀到位。总的来说,冬季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应不低于3min,其余季节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应持续在2min左右,此外,在具体的拌合作业进程中,相关人员还应该定时检验混凝土的拌合成效,对于检验中发掘的问题应该及时予以处置。

2.3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在浇筑之前作业,首先要进行的是现场场地的清理和清洁工作。确保能及时处理清洁施工现场的一些杂物和其他的不明干扰物。从一开始就保障了浇筑作业的正常顺利完成,同时也保障了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使用后的效果。其次,对模板的要求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浇筑之前,还要对其实施全方位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把控好周围的一些不可避开的因素。做好一些未知的处理措施。通过前面的一切准备,才开始浇筑作业施工。施工的开展是依照施工情况来适宜的浇筑的,同时在浇筑作业时,如出现一些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找出原因并及时的处理,这样才能确保浇筑材料匀称紧实,才能让混凝土材料达到一个最理想的效果。一般在开展浇筑作业过程中,要求是需要一次成型的,这样做的目的:能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建筑的间隔时间和次数,使浇筑能持续不间断地进行,确保了浇筑的效果。

2.4混凝土施工的捣实与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入模之后,要进行捣实操作,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同时也能够减少内部的孔隙,用机械振捣,能够使混凝土的均匀性。在之后凝固成型的过程中,还要对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养护工作,避免出现应力收缩、裂缝破坏等情况,一般来讲要进行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的湿润。通常情况下,塑性混凝土要在6h内进行洒水养护,低塑性的要立即进行,养护时间应在一个月以上,保持养护表面处于湿润的状态。

2.5养护技术

待上述施工操作完成后,方可开展混凝土的养护作业,要保证养护及时以确保混凝土质量。一般情况下,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该在12h以内实施养护,养护过程中应该定期向其表面洒水,而针对一些塑性低的混凝土,则应该待浇筑完毕后,采取喷雾养护的养护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种养护模式均应确保养护作业的持续性,且持续时间一般应保证不低于14d,养护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与此同时,为了有效降低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概率,相关人员还应该使用湿润的草帘或麻片等覆盖于混凝土表面。

结束语

总之,在土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对其中的成分配比进行深度把握,确保符合相关建筑要求,并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避免对混凝土施工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浇筑工作和后期养护工作,为土建工程提供重要的施工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石志峰.关于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6):150-151.

[2]何松雷.如何做好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J].居舍,2019(14):40.

[3]陈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特点及信息技术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9(14):148-149.

[4]高成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中应用的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7):164-165.

论文作者:任瑞祥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试论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任瑞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