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建筑中的电气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为了保障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本文概述了电气技术与智能建筑,阐述了智能建筑中的电气施工问题及其措施,对智能建筑中的电气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电气技术;智能建筑;施工;问题;措施;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智能化是指建筑工程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合理利用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化控制施工中的各种设备,以此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工作效率,实现办公与生活的智能化、居住的舒适性、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要求。以下就智能建筑中的电气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1.电气技术与智能建筑的概述
电气技术的基础是电气工程技术,杂糅了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电工、电子和电控技术。因为同时有着不同学科的的专业特点,所以不能单纯的说它属于哪一个学科,是现代建筑中可用性极强的技术手段。
智能化建筑是指所建建筑具有电视、光缆、数字通信等相关技术融为一体的高品质建筑,将建筑的品质、功能、设施等相关服务进行提升,构想出更加适合满足人们需求的人性化建筑,能够更加便捷的满足人们需求,把人们日常家庭需要做的更加便捷化、节能化、科技化。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要,在实现三大自动化的同时,再进行自动化设计创想,将建筑新品质性能不断增强,构造出更加完美的智能化建筑。
2.智能建筑中的电气施工问题及其措施
2.1智能建筑中的电气施工问题。主要表现为:
2.1.1电气施工不规范问题。智能建筑是科学技术发展下的产物,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但是智能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缺乏相关的技术指导和技术说明,施工技术不够规范和完善、另外,在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对质量、施工、管理、设计等方面的要求没有进行明确规定,导致许多电气工程的施工与验收缺乏明确标准。
2.1.2电气施工技术水平问题。对于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而言,相关产品尚未完全成熟,在实际应用方面没有积极推广,导致整体的应用水平不高。同时在电气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不能全面掌握电气施工技术,致使工程施工后缺乏明显的应用效果,而由于人们对智能建筑的期望过高,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无法达到人们的期望值,继而影响电气施工的广泛应用。
2.2加强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措施。主要体现在:
2.2.1完善电气施工规范。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尚处于起步的阶段,在施工、管理和设计等方面没有明确要求,为工程验收等工作造成了不便,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对电气施工规范进行完善,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从而保证电气施工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提高电气施工的效率与质量。
2.2.2提高电气施工技术水平与施工人员素质。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环节,设计人员必须要保持客观的工作态度,根据新思路和新技术进行创新,从实际施工情况出发,注重各施工环节的质量,确保施工质量,满足智能建筑的需要。除此之外,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对施工人员的要求相对严格,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对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在工作中保持严谨的习惯和客观的态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准确把握工程重点,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
2.2.3科学组织交错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多个工种交叉施工时,应该提前做好分析,对工作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优化协调处理;监理人员必须要对各专业的施工进度进行全面掌握,积极推进各专业间的配合,并以技术水平和施工情况为依据,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配合计划。
3.智能建筑中的电气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智能建筑中的电线敷设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智能建筑对电气施工技术具有严格的要求,需要施工人员在铺设电线的过程中熟悉设计图纸,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不能随意进行变更与改动;同时电缆不能交叉铺设,必须要排列整齐且加以固定,对标志牌进行及时装设,并采用备用长度的电线,以免因温度而导致电缆变形或电缆滑动等。此外,安装或运输电缆时,不能扭伤或过度弯曲电缆,在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下或电化学腐蚀区,必须要做好缆线保护工作以及管道防腐措施,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值得注意的是,并排铺设时应该前后错开管道内的电缆接头,注重管道的防锈和畅通,封闭好管道出入口。
3.2智能建筑中的开关插座安装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在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必须要以施工要求为基础进行吊扇钩盒、灯具开光、插座等安装工作,使其与安装图纸要求相符,具体要求为:门框和开关盒的距离保持在150-200mm的范围内,前后与左右的盒位许可偏差要低于5Omm,同一室内成排布置的吊扇和灯具的中心许可偏差应小于5mm。在预埋安装施工过程中,应该结合现浇板的厚度来设置扇钩,将钢筋与圆圈折成90°角,将其插入到接线盒底的中间部位;在此基础上结合板厚折好剩余的钢筋头,使其成90°角,并将其焊接牢固在板筋上。
3.3智能建筑中的配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的配电箱数量多且型号复杂,许多配电箱受消防和楼宇等弱电专业的控制,因而配电箱内部的设置严格、原理复杂、对于配电箱而言,其作为电力负荷在施工现场的直接控制器,直接关系到工程中弱电负荷、照明、动力能否正常工作、因此在不打开箱门的前提下,配电箱的防护等级要超过IP40,而打开后的防护等级应超过IP20,并以现场情况为依据选用下进下出或上进上出的接线方式进行安装。
3.4智能建筑中的防雷接地施工技术要点分析。主要包括:
3.4.1对避雷带进行合理安装,其可随建筑结构弯曲或做成圆弧,以免建筑物被击坏;避雷线安装过程中应该遵循牢固与平直的原则,不能出现弯曲和高低起伏的现象。
3.4.2借助钢筋制作引下线,钢筋的截面需要与设计要求相符,保证钢筋连接的规范性,严禁出现死角;引下线的金属保护管要与引下线进行电气连通。
3.4.3为了避免雷电伤害到人类,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接地措施,将雷电流释放到地上;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焊接连通两条结构主筋,并用油漆进行标记,以便检查和引出;以电气安装设计图纸为依据查找防雷接地的位置,在此基础上进行施工,保证施工材料与设备的齐全。
3.5智能建筑中的远程处理机和BAS线路安装施工技术要点分析。为了确保建筑物各RPU通讯和自动控制系统的透明度,可以将不同的RPU安装在同一线路中,以便控制同一系统;同时用空调机组监控BAS系统(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时,需要在机房中或机房附近设置RPU,这样空调机组的控制系统能够使用剩余后的输入和输出口,并作为连接水位信号灯和照明控制等的工具。此外,利用BAS系统铺设线路的过程中,需要对部分需用到专门管线的线路进行了解,如BAS的通信线路、流量计线路、水位浮子开关线路等,这些线路都是由制造商提供专门的屏蔽线或导线。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施工作为智能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对智能建筑功能的发挥非常关键,这就需要对电气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智能建筑电气施工质量,保障智能建筑功能得到发挥,促进智能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颖.论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0(07).
[2]赵瑞兰.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03)
[3]沈丹丹.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J].通讯世界,2017(05)
[4]王海峰.关于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设科技,2017(06)
论文作者:贾林喃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电气论文; 智能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智能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要点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