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荷塘月色 热闹 冷静
多读几遍之后,就会发现这篇文章里还有一句话起到的作用更为重要,它就是“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荷塘月色》里展示给读者的是“冷静”,是“独处”,怎么个情形呢?“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在这里朱自清先生享受着无边的荷香月色,在这个宁静的世界,“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在这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里,他的人是独处,他的心是宁静,不同于平日里的生活。朱自清先生倾尽全力地描绘精美如画的美景,田田的叶片,袅娜的花朵,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淡淡的月光,稀疏的倩影……这些景致共同组成了和谐幽美的诗境。在这里他忘却了白日的喧嚣与无奈,摆脱了平时的碌碌与苦闷,获得了暂时的“自由”。
这是文章的明线,其实文章还有一条暗线存在——我爱“热闹”,也爱“群居”。
《荷塘月色》中也有热闹的地方,“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蝉”与“蛙”是无意识的,它们的鸣叫出于天然,与这自然的美景配合得天衣无缝,用这种声响,更加衬托出夜的静谧。只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见,朱自清先生爱的“热闹”并不是这蝉与蛙的欢鸣。细读下文,就会发觉写这种热闹,是为了引出后文的“热闹”,由物及人,朱先生终于写出了他关注的热闹——江南采莲。
这是一种怎样的“热闹”呢?写独处,写冷静,作者用的是实笔;写“热闹”,写“群居”却用的是虚笔。实写的是月光下清华园的荷塘,虚写的是白日里采莲中的江南。他借用《采莲赋》《西洲曲》中的名句,来展现那群居的热闹场面: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这里欢快,自然,和谐,富庶……少女们荡着小舟,唱着艳歌,清纯无邪,天真烂漫。这种热闹与清华园的蝉声蛙声是迥异的。
于是他又喟叹:“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无福消受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没有说,但我们可以去推测。欢乐采莲,只能在和平安宁的社会里进行,可是江南过了清末的小阳春之后,就处在军阀混战之中,今天此人称王,明日那人称霸,战火纷飞中,打来打去,人有旦夕之忧,哪还有心思有胆量去采莲?可以说,“采莲”的热闹场景,在本文里成了江南人安定富庶的生活缩影,成了带有象征性的一个符号,是作者所热切希望的新的生活……
1926——1927年,伴随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国民革命胜利在望,可又风向大变,眼见那和平走近又远逝,对有于爱国情怀的人来讲,定是伤心又无奈。所以慨叹,“早已无福消受”,而且不是他自己,文中用得是“我们”二字。
“荷香月色”是他偶得的宁静,在这朦胧的月色中他暂得“浮生半日闲”,可现实他是摆脱不掉的,沉思中,“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的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朱自清思想和创作也发生很大转折。他的作品不再限于日常生活的抒情小品,开始转向抨击现实丑恶的杂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选自《百度百科》)他开始从“独处”与“冷静”中走出,主动去追求“热闹”与“群居”。从这个意义上讲,那夜“荷香月色”的“冷”,是为了衬托“江南采莲”的“热”,可江南的那份“热”却又可望而不可及,故而有了他心里的颇不宁静……
《出师表》中的悖论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给了诸葛亮以极高的评价,因为诸葛亮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人也多因《出师表》给予诸葛褒奖之言。
因为是初中语文教师,笔者对它也是倒背如流。但读得多了,竟发现《出师表》中有一个悖论存在。“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中诸葛亮恳请刘禅将“讨贼兴复”的重任交付与他。按照常理,应当是提前上表提出申请等待皇帝批准,这才是正规手续,才符合“规矩”。可是《出师表》中又出现了“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前面提出申请,还未批准,在同一篇文章里又说:现在就要出发了,心情激动……这两句话细究起来是相互矛盾的。
相互矛盾的两句话,出现在同一篇文章里,或许是诸葛亮的无心之语。但无心之语更是潜识的显现,或许更能表明诸葛明,内心深处的思想。
先看看刘禅与诸葛亮的历史:
公元207年刘禅出生,正值曹刘混战之际。赵子龙长坂救主,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不一定有其事,但他确确实实是在战火纷飞中出生的。也就是这一年,诸葛亮因三顾而出山,“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23年,刘备去世,刘禅继位。刘备临终对诸葛亮讲,“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下诏敕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227年,诸葛亮上表,要求出师。这一年诸葛亮出山21年,《出师表》的“尔来二十又一年矣”是明证,这一年刘禅21岁。诸葛亮是看着刘禅长大的。在诸葛亮的眼中他就是个孩子,在出师之前,千叮咛,万嘱咐,生怕出错,并以先帝成功的案例来激励他,向他提出建议,“广开言路”“赏罚严明”“亲贤远佞”,并且向这个21岁的小皇帝推荐了一系列的“贞良死节之臣”。
诸葛亮或许并没有意识到刘禅已经长大,或许他还停留在223年,从刘禅刚刚继位的模式里还没有摆脱出来。可是刘禅毕竟已过弱冠之年,他在权力的巅峰上是不是有了自己的思想呢?《三国志》对这段历史讲得含混不清,但是,诸葛亮234年去世后,刘禅又做了29年皇帝,至263年魏灭蜀汉才结束。如若他真是傻子,又怎么能让蜀汉持续了如此之久,而且是在连年征战,穷兵黩武,耗尽国力之后。
刘禅为人诟病的是那个成语“乐不思蜀”,人们笑他低智商,可是,想想自古亡国之君能得善终的又有几人?能在危机重重中安然无恙,他若不是傻子,便是影帝,我更倾向于他是影帝。他在司光昭这个路人皆知的枭雄那里,演得投入,演得出彩,演得弄假成真,拥有这份演技,要在诸葛亮面前表演个节目又有何难?
公元207年,诸葛亮出山,未久即名声大振;223年刘备去世,老一辈英雄开始纷纷凋零;至227年诸葛亮出师前一年,老一辈中即便他不是硕果仅存,也已为数不多。四五年的摄政,更使他权力无边。
即使诸葛亮对刘氏父子忠心耿耿,也未必没有不考虑想让他黄袍加身之人,影帝小刘自然心知肚明。但在权力并未真正握在手中之时,他也只得一直扮演“未成年人”。
习惯了著名表演艺术家刘禅表演的诸葛亮,也渐渐入戏,一生唯谨慎的他,竟在大作《出师表》中,出现了相悖之言,不知是他也入戏太深,还是他太自信。
连续几次北伐失利,诸葛亮的声誉受损不小,影帝小刘才渐渐考虑从戏出走出……
论文作者:任敬强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热闹论文; 月色论文; 的是论文; 出师表论文; 江南论文; 荷塘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