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_龙碧海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_龙碧海

龙碧海 (四川省井研县高滩乡中心小学校 四川 乐山 613100)

【摘 要】 教学有效性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作者身有所触,作者结合自身点滴体会,特作以下探析,以期为小学数学有效性进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情景教学法 教材内涵 互动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02-031-01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总结为四个方面: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同时要求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能够体会数学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实现问题的解决,并从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同时从信心、兴趣、习惯、意识、态度等角度,完善数学学习。

学习并理解这些教学目标,我们能收获什么呢?作者以为:课程目标让我们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目标,指导我们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明确课程目标的多元性,只有从多元的角度来认识课程目标,并寻找相应的教学特征,才能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一 情景教学法运用。

情境教学由素质教育中衍生而来,即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将现实经验带入学习课堂,并利用学生情感调动学习积极性,并且不断深入探索。

1情境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一般而言,当学生遇到一些抽象化数学知识时,学习兴趣是难以被调动的,而情境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摆脱枯燥的抽象化数学知识学习,进而增强学习有效性,在传统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都用“定义概念、计算练习、结果分析”的教学模式来教授数学。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消弱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尤其是那些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而情境教学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为学生呈现直观的空间形象,不断活跃学生的感性数学思维,在教学中再现数学知识的现象与发展历程,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指导他们通过自主思考、想象来发散思维.,挖掘自身潜能,把课本知识联系实际生活,自主判断、自主探索和自主方式,更好的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2情境教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情景是现实教学有效性的一大捷径, 积极实施情境教学,对数学教师来说就是要深刻理解教学目标,以“做”代“讲”,利用正面的数学素材和知识为学生提供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思考来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并以生动情境再现数学问题,从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 全面领悟教材内涵。

小学数学课程也伴随着社会是时代发展而变化,尤其是教材内容不断丰富。教材的编排紧跟时代脉搏,社会中相应学科的变化都能在教材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版块。

1在编排体系上,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在不断更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有鉴于小学生学习规律,数学教师应逐步指导学生构建自身数学系统。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学习以后,为了更好的衔接新旧知识,数学教师应贴近教材实际来安排习题,并联系旧知识。教材在内容的编排应贴近学生认识规律,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并以螺旋状上升。这种编排还应对知识进行提前渗透,并伴随着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数学知识点的分散出现化解了学科的难度,能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之外还能够不断地获取各种数学方法和思想,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2课程改革之后的教材紧跟时代步伐。

现代社会的一些变化在教材中也有相应体现。尤其是认数和计算这两大小学数学最基础内容,,它往往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而学习方法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都会随之改变。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更喜欢一些技巧性和操作性的计数算数方式。

3信息化时代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时代,多媒体技术日趋完善,改变着传统计算方式,信息以爆炸的方式纷至沓来。如何选择一些有用信息,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则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数学教材吸收统计学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在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同时,还要学会利用数据进行推理和分析。尤其是生活压力的增大,一些数学的概念在生活中作用日益凸显。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初步的估算能力。

三 互动教学法使用。

1师生互动重在教师的引导.

(1.)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有鉴于数学逻辑性强、各个单元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性等特点,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立足于学习目标,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长此以往,效果一定明显。当学生陷于困境时,数学教师不应立即帮其解决,而是促使他们学会自主探究。只有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知识,才可以进一步理解,从而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学习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及时和有效总结。通过总结,学生会自己得出结论。长期下去,学生会从得到的结论中不断获得成长。

(3).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学生的发言在课堂教学中是尤为重要的,通过学生的发言,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而精进教学计划。更好实现师生间的相互交流。

(4.)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观察是交流互动的基础,学生想要正确认识问题,首先应学会观察。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的观察力逐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形成自己的初步认识,继而才能生成基本观点。

2、组织学生多进行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不仅是师生之间,更可以是生生之间。对于一般难度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学生之间讨论解决,数学教师应激励学生踊跃参与。由于数学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科目,只要学生一起互相讨论,互相去短取长,相互协作,同时也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对于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于学生自身局限性,需要师生之间讨论,从而实现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和情感沟通。

总之:小学数学有效性是一项长期和艰巨性事业,非一朝一夕所致,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勇于革故鼎新,善于取长补短,善于实践,善于反思,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一定会迎来一个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黄贤春;;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索[J];成功(教育);2010年10期

2王梅英;;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刍议[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09期

3杜晓红;;从经历知识形成过程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年12期

4林丹茹;;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08年35期

5秦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年04期

论文作者:龙碧海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1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_龙碧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