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的调查与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河北省政研会针对5-18岁年龄段的城市和农村未成年人,开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问卷调查。问卷涉及未成年人对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和基本道德规范的认知水平及其意识来源,未成年人在处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自我与自然的关系中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问题。我们选择了省内经济发展不同层次的石家庄、邯郸、承德市及其所属中等发达县的幼儿园和中小学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06份。在取得了较为客观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几个十分关键、但尚未引起足够注意的问题,提出对策思路。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社会的消极影响
调研结果提示了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人主观认同消极选项的比例明显增加。16-18岁年龄组对调查中各个题目内容的负面和消极选择明显高于5-10岁和11-15岁年龄组。第二,城市未成年人的安全环境、物质、文化和教育生活条件总体较好,但认同消极选项的比例却明显高于农村未成年人。第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误区形成的根源主要在于成年人的消极影响,社会价值观扭曲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尤其明显。
对于“思想品德课上要求做小帮手、小标兵、小伙伴、小卫士、小主人,但多数同学没照着去做,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这个问题,回答“因为课上讲的和怎样做本来就是两回事”的城市和农村未成年人,在11-15岁年龄组分别占28.1%和23.7%,在16-18岁年龄组分别占47.9%和34.2%;回答“学习为了考试,没有人要求我们照着去做”的城市和农村未成年人,在11-15岁年龄组分别占26.3%和26.9%,在16-18岁年龄组分别占46.4%和31.8%;回答“只要学习好老师和家长就高兴,这些对考学不管用”的城市和农村未成年人,在11-15岁年龄组分别占33%和18.1%,在16-18岁年龄组分别占46.4%和27.8%;回答“那样做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的城市和农村未成年人,在11-15岁年龄组分别占21.3%和17.8%,在16-18岁年龄组分别占19.4%和16.3%。
对于“外国和中国都有一些孩子为一点小事就可以杀人或自杀,不计后果,你是什么看法?”选择“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城市和农村未成年人,在11-15岁组分别占13.2%和16.1%,在16-18岁组分别占11.8%和6.7%;认为“电视和游戏上都这样做”的城市和农村未成年人,在11-15岁组分别占14.3%和15.6%,在16-18岁组分别占21.8%和20%。
对于“老师让你冒充低年级的同学去参加考试”,选择“冒充就冒充,这没什么”的城市和农村未成年人,在5-10岁组分别占14.4%和19.1%,在11-15岁组分别占15.8%和11%,在16-18岁组分别占27%和22.2%;认为“现在社会上都这样,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在11-15岁组分别占31%和23%,在16-18岁组分别占43%和34.5%;选择“以后我们为了争取荣誉也可以变通一下这样做”的,在11-15岁组分别占23.7%和25.9%,在16-18岁组分别占25.2%和23.2%。
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几个突出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是把主导价值观教育和生活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凝聚全民族的共同价值观。价值观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与提高的“心理过滤器”。任何教育信息被接受、认同和内化,都必须通过个体心理的识别和过滤。不同价值观决定了个人选取教育信息的广度及其内化的深度,决定着个人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以主导价值观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学校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是一种具有规范性、系统性和导向性的教育活动,一方面它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在教育活动中,学校必须通过对某些价值的认识、培育和提升,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
以主导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的学校乃至全社会要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确立主体性思想道德教育理念与模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应该以公民权利观念和主体意识为前提,在培养和提高个体素质与能力的过程中,通过正面教育去构建新一代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主体精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应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着重培养人的道德主体精神,引导未成年人为了更好地享受个人权利而自觉履行个人义务,为了实现自身的幸福而去主动地维护他人的权利,主动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社会的秩序,主动提高思想道德方面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能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应该改变传统德育理论指导下的义务性、束缚性、控制性、规训性的教育观念,重视人的正当权利和需要,重视其个体自主性,把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对个人权利及生命价值的尊重作为教育的根本前提,把人的自由平等作为道德追求与道德教育的基础。要改变主导价值观的文化形象,摈弃过去那种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生硬呆板的叙述方式,增强主导价值观的文化亲和力、感召力和吸引力,使主导价值观教育真正成为未成年人的精神家园。主体性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是努力创造各种可能的道德情境,利用现实生活中学生所面临的道德问题,让他们在具体情境、适度环境矛盾中,学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学会调解对立面和解决各种矛盾,并不断把这种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于生活过程的各种新情境,使未成年人经常体验到美德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就是人的素质的形成过程,当我们把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全都忘掉之后,剩下来的就是素质。
二是强化制度导向,完善培训机制,激励广大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积极实施德育,使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实现根本性转变。我们多年来一直强调“要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教学是学校德育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形式”;“通过传授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实施道德教育”。学科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德育内容、来自教师人格示范的德育力量、教师教育艺术水平产生的德育效果是学科德育的基本要求。但在各级学校的实际教育工作中,大都把德育与智育截然分开,认为德育就是上好思想品德课、搞好德育活动。对文化知识教育教学,只是“鼓励”和“提倡”教师教书育人。每年,我国教师发表的研究教育和德育的科研论文不计其数,但研究学科德育的却寥寥无几。教书是一个“良心活”,同样一节课,不同的教师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有很大的差别,给予学生的学识和人格影响截然不同。教育管理部门要制定制度,提出规范性要求,明确思想道德教育应当成为各学科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采取措施激励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发挥间接德育的优势,在直接传授各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采取“不经意”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科研机构应聘请在本学科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实际经验的教师和科研人员,研究如何开发各个学科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拿出每一门课程间接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性意见和教师培训计划,对各学科的知识点、逻辑结构、代表人物、重大突破与发展等方面所涉及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理出线索,编写参考资料,用以开展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要切实加强对学校教师的诚实守信教育,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说谎、不做假列入教师行为规范。在示范教学和观摩教学及日常的教学检查、教学评价中,要坚决杜绝经过排练和包装运作的“表演课”,不能把“表演课”作为获得奖励和荣誉的机会,或者作为晋级、提升的政绩。学校和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在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资源的选取、教育机会的分配等方面都要把诚信放在第一位。
三是在中小学校普遍开展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开放,各种媒体给未成年人所带来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父母和老师。根据我们的调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消极影响主要是来自社会腐朽落后文化的传播。大众传媒有着传播思想文化和获取商业利益的双重追求,是一把“双刃剑”。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政府应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加强综合治理,规范媒介行为,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保护;另一方面,教育机构应引导未成年人在信息化社会“学会生存”,培养对现代媒介信息具有理性分析的公民。教育机构要把媒介素养教育列入全国中小学生的通识教育内容和综合能力训练课程。媒介素养是指个体对各种现代大众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选择和利用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在当代作为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目的是使未成年人对于大众传媒的选择和使用有一种趋利避害的能力和自觉意识,学会创造性地使用媒介,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化社会中自我保护、自我教育。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要突破新闻专业领域的局限进入通识教育和公共教育,这是信息化社会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的必然要求。同时要在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增加基础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如怎样选择有益身心健康的电视节目,怎样识别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怎样避免不良信息的干扰和伤害,怎样使用互联网帮助学习,等等。在初中阶段,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专题教育课。要建立学生媒介素养的学校评价体系,确保青少年媒介素养的不断提高。要通过教师培训和家长学校,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媒介素养水平,促进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的全方位实施。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有利于每个公民都努力提高媒介素养的良好氛围。建议成立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专门咨询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推动全国大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研究和论证与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有关的问题,为学校和家庭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