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促进建筑业进步。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是负载承担的重要结构,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文本简要概括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应用现状、类型及施工特点,主要研究高层建筑结构转换施工技术。旨在提升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提高搞成建筑整体质量,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
关键词:转换层施工;高层建筑结构;技术;研究
前言
现代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标致性建筑为高层建筑,其是合理应用土地资源的重要策略[1]。当下高层建筑紧跟时代发展与人们要求,正努力向多功能、多用途、高质量以及多元化结构趋势发展。高层建筑结构层对下部楼层备有顶部作用,在上部楼层中起结构基础作用,连接着高层楼的整体结构,是承载受力的核心转换点。由此,为提升高层建筑整体施工质量,研究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形式及应用现状
目前,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搭接柱转换、箱形转换层、桁架转换层、厚板转换层以及梁式转换层[2]。作为转换构件的搭接柱转换,具备转变结构柱网作用,在结构柱的错位连接中应用广范。箱形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应用较少,主要应用于桥梁工程中。桁架转换层能显著减小各弦杆的剪力、弯矩,增加弦杆的轴向力,改变上部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同时还能满足建筑功能。厚板转换层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上下网柱抽线错开多并未能用梁依托情况中,但其具有复杂振动性、刚度大、其自身质量也会作用与高层建筑、下层刚度小,容易产生底部变形现象,不利于抗震,因此此形式结构应用范围较为狭窄。梁式转换层是目前高层建筑应用最为广范的结构形式,其具有受力性强、施工简单、计算简便、构造简单、造价偏低等优势,且能直接明确传力途径。
2.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类型与特点
2.1.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类型
根据转换层的功能,可将高层建筑转换层分为三类:(1)当高层建筑上下结构不一致,即同时转换结构形式以及轴线位置的转换层。(2)当高层建筑上层结构形式不变,柱网线改变,并通过高层建筑转换层增加下部位的柱网线间距,产生大柱网的转换层,通常适用外框筒下层的入口部位。(3)当高层建筑的上部分结构与下部分结构形式不一致,为保证高层建筑安全而转换的转换层。
2.2.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特点
与普通建筑相比较,高层建筑具有专业性、重视分层浇筑、抗震性强等施工特点。专业性具体表现为施工前施工人员需按照正确的模板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精准设计,且在施工过程中需进行专业计算与核算,施工过程中高度重视混凝土水化热现象,并采取专业、科学的解决措施进行解决。重视分层浇筑主要体现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通常选择一次叠浇法,且浇筑前须认真分析结构,保障施工过程中的承载力。抗震性强,高层建筑对抗震性提出较高要求,通常采用钢筋骨架以提升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要求施工人员施工时尽量降低转换层自身重量。
3.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
3.1.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由于高层建筑转换层尺寸偏大,需要较多的混凝土量,以致造成浇筑后产生裂缝,因此,需注意混凝土浇筑的温度、时间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可采用以下措施降低裂缝的出现。(1)控制混凝土每次浇筑的厚度约50mm,对混凝土振捣时采用赶浆法,上下混凝土的浇筑时间最好控制在2h之内,以致保障新旧混凝土良好的结合,降低裂缝的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混凝土浇筑之前需勘测转梁柱与梁柱两者之间相交的部位,要求振捣范围满足振动棒插入的位置范围,且让振动棒穿过钢筋,确保混凝土能进入底部。(3)混凝土浇筑时须专业人员检查模板,需连续性浇筑,不能间断,并将混凝土浇筑速度控制在5m/h,并适当延长两层之间的时间间隔。(4)为了有效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在混凝土调制时可加入MPC聚合物纤维膨胀剂等粉料外加剂,此外,还需选择质量合格的混凝土。(5)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混凝土浇筑后,需用草包、麻袋或塑料薄膜等对其保温,并让混泥土表面处在湿润状态,以提高转换层的质量。
3.2.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为达到良好的抗震效果,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的钢筋工程施工中,需要应用较多的钢筋,且要求其规格偏大,钢筋位置复杂,捆绑扎紧难度大。因此在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钢筋工程施工中,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连接钢筋时,采用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以满足连接的强度要求与质量规范。注意保证接头面的平整,为避免出现风险需专业人员对其质量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实施下一步骤。(2)为方便钢筋的安装和连接,保证钢筋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可在转换层设置钢筋手架。(3)在地面完成钢筋的捆绑扎紧工作,降低因外力而造成的钢筋质量。捆绑扎紧时需严格按照操作流程以及设计方案要求,避免出现失误。精密计算测量预留范围,必要时实施进行实验,满足要求后才能实施下施工环节。(4)重视验收工作,可采用分距离与层次对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钢筋施工成果,即提高治疗要求,又减轻重新施工量,于一定程度上减少高层建筑成本。
3.3.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模板工程[3],其能直接影响建筑构架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因此,在选择模板材料时需严格检测器承载能力以及刚度,例如木材、钢板等。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需保持模板的湿润,检测模板之间的间隙,确保混凝土不会从间隙流露,同时还需将模板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3.4.结构支撑体系分析
于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中,其具备较大的截面,承担高层负荷以及自身重量。因此,在施工之前,需实地考察,精准计算与设计其支撑架,满足高层楼对承载压力的要求。(1)在复杂的梁板式转换层的布置时,可采用钢管手架进行支撑,值得注意的是,当需承载压力偏大时,则需要精准计算钢管的承载压力范围,选择合理的钢管,降低事故风险,减少重新施工量。除此之外,由于手脚架的竖向高度、横向宽度以及重向长度都偏小,为保障支撑架的方便性、安全性、可靠性,需在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混凝土模板支架中设置连墙件,并达到在任何情况下,所连接的杆件扣件节点都必须具备较好的转动能力。(2)于施工之前计算和设计的过程中,需考虑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支撑架不同节点所具备不同的性能差异,及其构架的不严格、约束性、变异性等特点进行设计,按照支撑架的承载力状态确定计算项目。(3)在计算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支撑架立柱的稳定性过程中,需考虑支撑架的几何尺寸以及设置方位等因素,避免由于外界因素而影响支撑架的稳定性而造成严重后果,影响建筑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言,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在高层建筑整体中具有重要作用。通常而言,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尺寸偏大,施工难度强,一旦出错就会造成严重后果;要求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以及结构支撑体系具备较高施工技术。因此,需重视提升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采取合理的高层建筑施工措施,确保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质量,以致保障高层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多功能性、稳定性,满足当下社会需求以及自身发展趋势,推动城市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煜.建筑混凝土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2(82):96-97.
[2]罗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02(28):200-200.
[3]冷伟.高层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5,12(24):111,116.
论文作者:罗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建筑结构论文; 高层论文; 混凝土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钢筋论文; 结构论文; 支撑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