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世纪新气象,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发展迅速,技术水平也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种新兴科技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各种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建设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在道路及桥梁的安全方面,施工中的严格把关和优良合理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修建质量过关品质良好的道路与桥梁工程要值得注意的的一点是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过渡段,为有效避免道路与桥梁工程过渡段设计不合理带来生活中的危险与不便之处,本文对其设计与施工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道路;桥梁;过渡段设计;施工问题
引言
在我国工程建设中,不管是房屋建设还是道路建设,施工技术都在不断提高,同时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骄人成绩。尽管我国道桥工程建设技术处于较为先进和成熟的发展阶段,但是针对过渡段出现的各种设计问题和遗留下的隐患还要做好管控方面的工作,它会诱发很多的交通隐患和安全事故,本文主要对道路与桥梁过渡段设计与施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道路与桥梁工程过渡段设计的重要性
在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施工时,道路与桥梁工程过渡段是这一条公路是否安全、稳定的关键点。在驾驶员驾车过程中,如果途径一条道路或桥梁过渡段产生变形的路段时,驾驶难度会有所增加,对驾驶员和车内人员的安全也间接造成影响。在实际案例中,也曾出现过因为实际和施工问题没有做好引起的交通事故,桥梁过渡段的主要问题是因为桥台台背回填沉降与路基沉降不一致造成”跳车”现象,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者在设计道路与桥梁工程时应充分考虑过渡段可能产生的问题,选择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案。对于道路和桥梁而言,二者是两种在性质上是不相同的建筑物,首先是二者的结构不同。道路的基础是运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填充,这样的材料使得道路经常年的碾压和使用后用易造成变形。桥梁的地基是由含水量较好的土壤材料填充,与道路一样经长时间的使用后易变形。而二者在表面上又是不同,道路相对较易弯曲,这样与同样是柔性的地基结合后极易变形,有的可能存在不可恢复的变形。桥梁的表面属刚性,这样的刚性结构使得桥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抗压性,不易出现弯曲等情况。在道路和桥梁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出现设计与实际不符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是由于钻井或其它勘探测量过程中未达到有效的范围,致使计算时出现误差。在实际工程中,可能由于施工单位过于要求施工的进度和竣工时间,使得部分路面的施工程序混乱,质量不达标、压实不彻底,造成道路与桥梁工程出现较多的质量问题,特别是道路与桥梁工程过渡段的施工条件不达到要求而造成的质量问题,这一问题可能导致道路和桥梁出现安全隐患。
2道路与桥梁过渡段设计与施工现状
2.1过渡段施工过程中地基可能出现含水量大的问题
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应该在水平面以上,这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较高的缘故,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中的含水量较大,同时砂石之间的缝隙也较大,这样就导致了整个工程的抗剪切能力受到了影响,这也是道路桥梁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沉降现象的原因,道路桥梁发生了沉陷就会导致行驶的车辆在过渡段出现桥头跳车问题,严重地威胁了车辆的行驶安全,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2.2台背填料的压实度低
在选择桥梁的台背材料时,一般情况下我们更加注重其透水性,这也就导致了材料的孔隙率大,无法很好的进行压实,也会在公路的长期使用中产生路基沉陷。
2.3施工控制不到位
由于当前道桥建设的难度和复杂性很高,而且对于施工进度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施工质量的管控工作有很多兼顾不到、防控不全面的环节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道桥建设涉及到多个技术工种,从项目整体施工的角度而言,需要多个部分齐抓共管,提高沟通和交流的次数和质量,但在实际的施工管理和控制中经常出现漏洞和缺陷,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没有健全施工控制的工作制度,比如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选用上,缺乏保管和保养的重要机制,工程建设成本费用增多,过度消耗、多次返工和浪费现象频发,连基本的标准都无法达到,施工控制应该作用于和影响到每个环节和技术要点,存在的疏漏酿成了很多质量隐患,无法对施工进行动态跟踪和监管,导致各种问题出现。
3道路与桥梁过渡段设计施工的措施
3.1在道路桥梁过渡段施工过程中要有效的控制施工变形设计以及施工
根据相关的设计标准,路面以及桥面的连接部位最多能够承受10厘米的沉降变形,同时在运行三个月内不能出现沉降6厘米的状况。我们在施工设计的过程中要严格地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施工设计。道路与桥梁本身就属于交通工程的一种,两者的设计施工是相互独立的存在,两项工程都可以有效控制自身工程的质量水平,但是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没有受到设计师足够的重视,并且两项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各不相同,从而造成该工程设计施工的难度。
3.2过渡段变形的设计控制
路桥过渡段在施工后沉陷程度要控制的在10cm以内,90天内经过观察测量,获得的沉降值不得超过6mm,若不符合相关规定,该工程应该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有效措施使其达到相关规定的要求,才能展开后续的施工计划。若是工程的工期要求较短,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90天的观察测量,在路面坡度为0.5%的时候可以将其沉降度控制在5cm以内,路桥过渡段的沉降坡差控制在4%以内,从而有效控制过渡段的变形范围。
3.3台背换填
台背一定范围内采用容易压实、排水性能好的材料进行换填,例如级配碎石、砂粒等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台背填筑方法,这些填料经过压路机压实后,压缩模量大,水稳定好,可以大为减小路基的压缩变形,通过台背回填可以减小路基自身的变形,但其不能消化地基所产生的沉降,因此台背回填方法需结合其它处治方法才能较好地过渡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
3.4地基处方法的选取
复合地基法是在天然地基的基础上对部分土地加强或置换,加固部分是由天然地基和增强地基组成,共同承担自身与外界载荷,该方法的工期短、成本高,但是可以有效控制路面的沉降程度;排水固结法是在车辆和自身重力的作用道路建立排水渠道,将土壤中的水分充分排除,同时使土壤中的孔隙率逐渐减小,从而使地基的强度逐渐加强,地基的个种优良性能呈稳定上升的趋势,该方法工期长、成本低,但是施工后很可能出现较大的沉降问题。
3.5设置柔性桥台
柔性桥台基本等同于加筋土挡墙,采用柔性桥台结构来降低桥台的刚度,缩小桥台和路堤的刚度差,使其衔接处的行车荷载压缩变形和填土固结沉降均匀过渡,达到消除路面纵坡突变防止桥头跳车的产生。国外也有这种柔性桥台的报道,甚至有多跨的桥墩也用加筋土做成柔性桥墩,但柔性桥台一般适用于个别简单桥梁结构形式,而且施工难度大。
结语
道路与桥梁工程过渡段的施工一直是一个非常容易出现问题的施工点,这个过程涉及到诸多的因素。有效的处理道路与桥梁工程过渡段的问题,使其达到国家标准确保道路安全,才能使道路和桥梁的使用中发挥最大的实际价值。如果没有合理的施工,可能会危害社会安全,并且在后期还需不断的整改和重建,这无疑是给建筑施工过程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在设计与施工策略上多加以研究和探讨,给出有效的施工方案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小道路与桥梁工程过渡段的安全隐患。在设计中,设计师和建设者都应对其抱有认真负责的专业态度,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把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好,对施工质量严格把关,努力做好道路与桥梁工程过渡段的设计与施工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董华均,黄婷婷,罗蓉,等. 一种改进的土工格栅处治桥头过渡段路基的设计方法[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6(6):1014 -1018.
[2]陈英峰. 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施工技术分析简[J]. 施工技术,2015(S1):420 -421.
[3]刘智敏,王英,孙静,等. BIM 技术在桥梁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5(6):80 -84.
论文作者:王建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道路论文; 桥梁论文; 桥台论文; 地基论文; 桥梁工程论文; 柔性论文; 路基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