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临床中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也是非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子。糖尿病肾病早期若能被及时发现并积极给予干预治疗,其病情可发生根本性改变,可延缓糖尿病病程进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无损伤性,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指标;尿微量白蛋白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在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但在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反映肾脏异常渗漏蛋白质。临床中,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也是非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子。尿微量白蛋白的存在代表糖尿病和原发性高血压等老年病自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它反映人体内存在广泛的血管损伤,是肾脏早期损伤、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良好指标,及时的治疗干预可降低微量白蛋白水平,改善原发疾病的预后[1]。本文通过对拉萨市180例糖尿病患者和130例体检健康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分析,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我院检验科2017年6月-2018年8月间糖尿病肾病310例病例检测资料,其中2型糖尿病的患者180例,男104例,女76例,年龄28-69岁。对照组资料为体检健康者130例,男70例,女60例,年龄29-71岁,均为无心血管、内分泌、泌尿系疾病的健康人。
1.2方法
3种方法:收集24小时尿,测24小时总白蛋白排泄量;收集4小时或夜间8小时尿,计算单位时间尿白蛋白排泄率;即刻尿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微量白蛋白尿的定义为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持续在20-200μg/min之间者。由于尿白蛋白排泄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运动负荷、短期内的血糖过高、泌尿系统感染、心功能不全、急性发热性疾病等,故而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必须在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时排出这些影响因素,并在半年内连续测定3次,其中有2次以上符合微量白蛋白尿标准者。检测仪器采用韩国i-CHROMATM 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及其配套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试剂盒。受检者留取随机尿(早上第1次小便后),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进行,在室温下于2h内检测完毕,按该试剂设定的正常值(微量白蛋白为0-20mg/L)为标准,尿微量白蛋白>20mg/L者为阳性。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百分率表示,率间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180例糖尿病患者中有85例尿微量白蛋白阳性,占47.3%,其中男性患者阳性率为58.45%,女性患者阳性率为36.15%;130例体检健康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均为阴性,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
3.讨论
很多糖尿病患者虽然长期服用降糖药,但由于工作繁忙,自己主观上又不太重视,所以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太理想。后来发现自己尿中泡沫增多、夜尿增多、乏力、脚部腿部还有面部都有些浮肿。再去医院检查,结果出来后,却被医生告诉患了糖尿病肾病,并且已经进入中晚期,药物控制的效果不好,可能需要做透析治疗。
糖尿病肾病由轻到重分为五期,其中Ⅰ、Ⅱ期没有症状,不易诊断出来;到了第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虽然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出现了标志性的持续微量白蛋白尿。这时如果注意监测的话,通过测量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早诊断、早治疗。如继续延误,病情发展到Ⅳ期就是临床糖尿病肾病期了,会有比较明显的水肿,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蛋白阳性。但普通的尿常规检查不可以监测这项指标。因为尿常规检测方法对微量白蛋白尿灵敏度低,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结果很可能是阴性的,而用免疫比浊法、ELlSA法等灵敏的方法进一步化验却可以检测出很微量的白蛋白。所以,正确的做法是监测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目前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唯一可靠的方法是肾活检,但由于该方法的创伤性与局限性不为患者接受,而尿微量白蛋白是肾脏早期损伤的重要标志。检测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总阳性率为47.3%,而130例体检健康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均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可以认为,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是诊断糖尿病患者肾脏损伤的重要方法[2]。糖尿病肾病早期若能被及时发现并积极给予干预治疗,其病情可发生根本性改变,可延缓糖尿病病程进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的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无损伤性,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作为糖尿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
笔者建议,1型糖尿病在确诊5年以后、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及以后每年以及妊娠糖尿病妇女都需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一般来说,6个月内连续做3次尿液检查,有2次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超过30mg/L,就可以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由于微量白蛋白的影响因素很多,同时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的原因,如患者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泌尿系统感染、运动、心力衰竭等。
如上所述,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虽然肾功能已经受损,但临床没有什么典型表现,患者自己也没有明显感觉,所以,通过定期到医院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查是最好的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方法[3]。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一旦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就应早期干预治疗,包括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降压、降尿蛋白的药物治疗及减少蛋白质摄入量等,切不可等到出现大量蛋白尿和水肿时才开始治疗。这样可使糖尿病患者透析或肾移植的需要大大减少,平均寿命延长。
参考文献:
[1]刘陆军.尿微量蛋白测定在糖尿病并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浙江临床医学,2014,4(2):140.
[2]杨梅. 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意义及诊断价值. 实用医技杂志,2016,15(5):578.
[3]张家红. 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
论文作者:吴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白蛋白论文; 微量论文; 糖尿病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糖尿病肾病论文; 损伤论文; 阳性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