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外国语学校 528303
摘 要: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困生”,对这部分学生疏于管理,不单直接影响学生个人健康成长,影响他人、班级、学校,也会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他们就有可能完成不了学业,早早进入社会,对“学困生”的家庭、社会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对“学困生”的管理不容忽视。
关键词:“学困生” 管理 实践探索
一、“学困生”的界定和表现
“学困生”在1963年作为一个新名词被提了出来,但国家教育委员会或教育部的文件中并没有对此做出界定。对于“学困生”在不同时期、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界定。比较普遍的认为“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学习方法不当,造成学习效果低下;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影响,身、心素质得不到健康发展,情感意志等方面与同龄学生有一定距离,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学困生”平时的共同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也较差;不热爱、关心集体,不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往往还伴有其它不良习惯,经常违反纪律,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无论从哪种角度去定义或界定“学困生”,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管理和辅导。
二、成为“学困生”的内在和外在因素
1.学生受内在因素的影响成为“学困生”。学生的能力存在着差别,部分学生自身的智力、观察、记忆力、理解、抽象思维、判断、注意力、语言表达等能力比其他学生较差,学习上往往要付出比别的学生更多的努力,但成绩却上不去,远远不如别的学生成绩好。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不感兴趣,不爱动脑动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毅力、耐力等较差,缺乏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敢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没有得当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自卑心理严重,有很强的逆反心理,缺乏正确的道德评价和是非善恶判别能力,自甘堕落。他们在面对任务更重,难度更大的新的学习任务时,更是难上加难,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造成知识基础差,知识掌握肤浅,知识结构不完整。
2.学生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成为“学困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困生”首先并直接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学困生”受社会的影响,现在社会上的诱惑大多。
“学困生”的形成并不是某一孤立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影响“学困生”的多种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共同作用的结果。非智力因素是导致“学困生”的学习障碍的最根本因素和最直接因素,是影响“学困生”的最广、最深的因素。
三、教育教学中对“学困生”管理的实践
1.用爱心、真心爱护、感化“学困生”。教师只有把“师爱”洒向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当爱流入学生心田时,便会化为对老师的尊敬、对同学的友爱和对知识的渴求,这样“学困生”就自我反省,找到改正错误的办法,从而刻苦奋斗,努力学习,沿着目标一路前行。只要我们把真爱、真情投入到“学困生”的身上,就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2.扬长抑短,循序渐进,激励向上。多关心“学困生”,经常找他们个别谈心,全面了解“学困生”的问题根源和发现他们的优点,引导学生寻找发现自身的优点、评价他人的优点,让“学困生”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从“短”处中发现“长”处,寻求补“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共建和谐班级,营造班级凝聚力。班级里每个学生的心里都非常清楚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班级中的“学困生”常常会受到冷落、歧视,在学业上、人际交往中处于心理失衡状态,因自卑而失去自信,不愿同先进的同学接触,先进的学生也会看不起“学困生”。面对“学困生”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共建和谐班级,鼓励“学困生”向先进的同学学习,引导先进的学生主动去帮助学困生,在班级中形成一种互相尊重、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和谐一致、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注意挖掘和及时表扬班级里的好人好事,让班里的好人好事、优秀的同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班级,形成人人都热爱、为班集体争光的氛围,增强同学们对班集体的凝聚力。学生在班级群体中是相互影响感染的,“学困生”们自然也会积极主动地加入到班级管理上来,对“学困生”的管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家庭、班级协调合作形成教育、管理合力。建立班级、家长合作模式,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共同协作形成教育、管理合力。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及时查找发现,不加注意,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若家长能及时、主动多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联系、沟通,及时发现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老师、家长、学校就可以及时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用正确的方法、有效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使他们学会能及时查找自己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逐渐培养他们自治自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蒋超文 邓保华 著 《班主任工作新论》.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2]阎德明 主编 《现代学校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3]赵凯 著 《班主任必读》.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
[4]魏书生 著 《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出版。
[5]甘霖 主编 《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论文作者:傅新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学困生论文; 班级论文; 学生论文; 因素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也会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