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轨时期的中国汇率制度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王冰冰[1](2020)在《新时代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结构性变迁,在金融领域,新时代的货币创造渠道和金融深化水平均发生了显着变化,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这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提出客观要求。与此同时,在即将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关口,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形势更加复杂严峻,货币政策需要更好发挥逆周期调控功能,在此背景下分析并解决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问题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本文从新时代的特征出发,遵循“理论基础——文献述评——现实基础——理论模拟——实证研究——政策分析”的总体研究思路,采用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相结合、理论模拟与实证研究和规范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学术分析和政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框架,综合使用理论和文献归纳方法、NK-DSGE模型、SV-TVP-VAR模型、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系统性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量价转型的问题,并延伸至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并轨以及其他经济和制度改革的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理论和文献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是仍有诸多的体制性和结构性问题交织影响着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比如“利率双轨制”问题,使得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量价转型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不能照搬西方的经验。现有研究对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出的深层次的结构性、体制性因素的探讨较少,在构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模型方面也有所欠缺,对经济学以外其他领域的我国“利率双轨制”的形成机理以及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问题关注较少,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第二,国内外实践研究表明,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并非一开始就是以价格型为主,发达利率体系的形成也并非一蹴而就,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量价转型的问题在历史上同样存在。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中介目标选择与我国的差异性背后更多体现了体制性因素以及经济金融发展阶段的不同。美国、日本、欧元区和英国的货币政策均属于典型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均是利率指标,其传导机制依赖于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现阶段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主要是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和短期货币市场利率,最终目标是保持内部和外部均衡,中介目标方面关于数量型和价格型的争论一直存在且仍未结束,政策工具包含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和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仍然以商业银行广义信贷为主导。第三,本文对货币政策量价调控效果进行了理论模拟,基于包含“双粘性”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在没有传导环节阻塞和摩擦的情况下,我国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均可以对最终目标产生逆周期调控效果。对比分析得出,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通货膨胀率、消费、投资、劳动力需求、工资水平的最大传导效应均明显大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最大传导效应,表明现阶段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更高,价格型指标更加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第四,基于SV-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现阶段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以及货币政策传导路径下,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产出、消费、投资、通货膨胀率、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汇率等重要变量均可以产生逆周期调控效果。随着利率市场化水平的提升,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产出、消费、投资、通货膨胀率、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果均有所增强。随着汇率市场化水平的提升,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汇率的调控效果均有所增强。除通货膨胀率外,价格型货币政策对其他所有指标的调控效果总体强于数量型货币政策,表明价格型中介目标更优。第五,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量价转型的内在逻辑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包括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金融体系发展水平和融资结构,影响价格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利率市场化程度和微观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货币创造渠道变迁可以降低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同时可以提升价格型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货币化可以降低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提升价格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同时提升数量型中介目标和价格型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金融结构变化可以降低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提升价格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金融创新可以降低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提升价格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综合来看,我国数量型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下降,价格型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提升,货币政策量价转型的必要性凸显。第六,本文进一步对利率双轨制、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转轨政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现阶段已经完成了名义上的利率市场化,但是实际上的利率管制和利率双轨制问题仍然存在。我国利率双轨制的典型特征是由基准存贷款利率决定的信贷市场利率(计划轨利率)和基本由市场决定的货币以及债券市场利率(市场轨利率)并存,计划轨利率和市场轨利率同时发挥作用。基于M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市场轨利率和计划轨利率均起到了逆周期调控效果,在低波动区制下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率的调控效果更强,市场轨利率的调控强度明显大于计划轨利率。进一步分析表明,我国利率市场化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市场基准利率或利率走廊机制尚未形成、居民储蓄偏好和监管制度导向导致存款利率刚性、商业银行内部资金定价体系和管理能力滞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部门的预算软约束导致对市场利率变动不敏感、信贷方面的数量管制和窗口指导。综合上述研究结论和现阶段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现状,本文提出如下的政策建议:第一,在顶层设计层面,应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推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第二,在货币市场改革方面,要逐步淡化存贷款基准利率,着力培育一个更加市场化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或者利率走廊。第三,在资本市场改革和完善监管政策方面,要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健全金融体系制度和监管机制。第四,在商业银行改革方面,应提升内部资金定价能力和管理能力。第五,在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应突破单一的金融改革思路,加大财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第六,在信贷政策和汇率改革方面,应减少行政干预,遵循市场化运行机制。第七,在宏观经济调控方向方面,应保持战略定力,提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韧性。
李若杨[2](2020)在《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维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对一国政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是有效地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一个基本前提,借助于货币政策工具,政府部门可以对经济进行反周期操作,避免经济的过度繁荣和萧条,减少产出和投资波动,维持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传统研究认为,汇率制度是影响一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重要因素,其中,具有代表性理论是三元悖论。该理论认为,在资本账户开放的情况下,浮动汇率制度可以有效维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但是随着全球资本流动的不断加快,这一理论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二元悖论认为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加快,当资本自由流动时,即使是浮动汇率也无法使经济体免受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只有在资本账户受到直接或间接管制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才有可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和资本自由流动之间的三难选择,变成了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之间的两难选择。若二元悖论成立,则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除非进行资本账户管制,否则货币政策独立性无法维持,这会对一国货币政策制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研究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两个层面对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一个是全球层面,另一个是中国层面。其中,全球层面分析主要是通过大样本数据对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表现进行分析,以考察在全球层面下三元悖论是否还普遍成立;中国层面分析目的是研究三元悖论在中国的适用性,以便为中国未来的汇率制度改革和货币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对于全球样本,本文首先按照汇率制度和资本管制的不同类型将其进行分类,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还着重考虑了中间汇率制度和资本账户部分管制的情况,分类完成后本文再对其分别进行回归。回归结果显示,在资本账户完全管制或汇率制度完全浮动这两种情况下,本国利率不受外国利率变动的影响,货币政策保持独立,而在固定汇率、资本账户开放的情况下,本国利率受外国利率影响,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上述结论与三元悖论相一致。对于三元悖论未考虑到的中间情况,本文研究认为,在中间汇率制度下,本国利率不受外国利率变动的影响,但是在资本账户部分管制情况下,固定汇率制度样本中的外国利率却在5%的水平上显着,说明资本账户部分管制无法提供货币政策独立性,但是中间汇率制度可以。为了探究不同类型国家之间的差异性,本文还将样本分成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再次进行回归。回归结果显示,发达国家样本以浮动汇率和资本账户开放为主,货币政策独立性较强;新兴市场国家更倾向于采用中间汇率和资本账户完全管制,虽然在资本账户完全管制和浮动汇率制度的情况下,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政策完全独立,但是在资本账户部分管制且实行中间汇率制度的情况下,其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对于中国样本,本文利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不同汇率制度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回归分析之前,本文首先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度和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估计,其中,资本账户开放度采用的是法定资本账户开放度,人民币汇率制度采用的是事实汇率制度。分析显示,中国的资本账户总体是呈不断开放趋势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也在朝着弹性增加的方向前进,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汇率制度曾重新钉住美元。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计量结果显示,汇率制度弹性的增加可以有效提高中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但是其提高程度还会受到资本账户开放度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三元悖论仍是有效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浮动汇率制度可以有效维持一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对于中国而言,提高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是未来改革的一个方向,但是在改革过程中,要注意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的先后顺序,前者要先于后者进行;同时要采用更加谨慎的、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汇率制度改革,以实现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平衡转换;此外,由于目前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仍相对较重,因此避免汇率的剧烈波动仍是工作的一个重点,我国应加强对金融系统的监管力度,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以此来防范投机性货币冲击的发生。
范小仲[3](2019)在《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13)》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跨越。1978-2017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5%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然而,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也面临着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多重结构失衡的风险和挑战。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结构失衡并存的现象被称为“中国经济增长之谜”。现有研究大多从我国要素市场化滞后于产品市场化的“不对称市场化”典型事实出发,通过实证分析要素价格扭曲的经济效应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之谜”,并提出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建议,但较少考察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从历史视角追溯探寻我国要素市场化滞后深层原因的研究也不多见。基于此,在要素市场化改革2013年进入重点攻坚阶段的背景下,本文根据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将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及要素计划配置体制作为分析起点,按经济体制转轨(1979-1991年)、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992-2001年)和市场经济体制完善(2002-2013年)三个时期,将要素市场化改革相应分为探索、推进和深化三个阶段,系统梳理1979-2013年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脉络,深入研究要素市场化滞后的历史逻辑和历史根源,力图从中找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制约因素,为当前的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参考。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内生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形成的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以及要素计划配置体制,使中国在改革开放前近三十年就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付出的代价高昂,表现为产业结构严重畸形,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甚微。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以及市场化改革的启动,要素市场领域也开始进行改革探索,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和要素计划配置体制成为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对象和起点。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1979-1991年),要素市场化改革开始实践探索。尽管还存在“要素不是商品”的理论桎梏,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市场力量的不断增强,产品价格市场化及市场主体多元化对要素计划配置体制造成冲击,要素市场开始初步发育。然而,相比于产品价格,要素价格市场化程度还很低,要素价格扭曲依然严重,加剧市场秩序紊乱和宏观调控困难,现实矛盾使要素市场化改革由探索进入推进阶段。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1992-2001年),“要素不是商品”的理论桎梏被打破,确立了要素的商品属性和要素市场的基础地位,在产品价格市场化并轨的背景下,要素市场化改革开始正式启动并不断推进。但由于国有企业承担了大量战略性和社会性负担,需要在要素数量和价格上予以支持,要素价格“双轨制”由此形成,引发经济中产生诸多摩擦和冲突,解决摩擦客观上为深入要素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条件。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2002-2013年),要素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但受到地方政府干预要素市场的掣肘,要素市场分割和要素价格扭曲并没有消除,导致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多重结构性失衡,要素价格扭曲成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根源。通过考察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和启示:第一,要素市场化总体滞后是我国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第二,要素市场化改革受多重因素制约与掣肘;第三,要素市场化抑制内生于双轨渐进式改革策略;第四,要素价格扭曲是传统发展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和锁定机制;第五,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规模、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及市场发育等发展阶段性因素的变化,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现实条件已经具备,要素市场化改革已具有“可改革性”。从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来看,要素市场化改革受到多重因素制约,涉及经济体制的各个层面,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需要统筹推进,注重与其他相关改革的相互协同与配合。如此,才能真正建立完善的竞争性要素市场体系,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从而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成功转型。
杨斌[4](2019)在《利率走廊调控国际经验与中国目标模式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货币金融领域出现中国特有的货币现象。在市场总体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银行间市场出现“钱荒”和“资产荒”,而中小企业较难申请到贷款,通过民间借贷资金成本又很高,金融市场“量宽价高”问题突出,反映了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加速背景下,货币内生属性增强,数量型调控难度加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数量目标和价格目标难以兼得,有必要构建利率走廊调控框架,实现价格稳定。后凯恩斯主义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货币供给内生于实际经济活动,利率则外生地由中央银行设定的政策目标利率决定,早已“预言”了利率走廊调控的必然性。马克思货币理论对利率由两大资本家阶级分割社会平均利润率决定的论述对利率走廊调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启示意义在于,中央银行可以综合运用利率走廊调控和宏观审慎政策控制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使银行业取得社会平均利润率,有助于让金融回归本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因此构建利率走廊调控必须坚持马克思货币理论的指导地位。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银行从最早的直接信贷控制转变到当前间接货币总量调控,还初步尝试构建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由于当前货币政策目标过多,缺乏对价格的有效调控,无法平抑市场利率波动,利率走廊的可信度和中央银行的信誉度受到挑战,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通过分析我国微观货币创造机制,发现在我国经济金融领域中货币的内生属性和利率的外生属性都有增强的趋势,数量调控难度加大,价格调控可能性提高。英美两国货币政策发展史的路径差异表明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与一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发展程度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向稳态增长逼近,利率走廊调控建设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利率走廊调控建设,克服数量型调控框架固有缺陷,实现向价格型调控框架转型。发达国家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建立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基础条件:具有基准性的政策目标利率,合理设定的走廊宽度,能与价格型调控相配合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具有流动性管理功能的准备金制度。在人民银行推动下,持续的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使我国初步具备构建利率走廊调控的基础条件,但价格型调控框架的完全建立也存在一定的阻碍因素,特别是经济和金融结构扭曲,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中梗阻”,对利率走廊调控建设构成挑战。为完善我国价格型调控框架,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利率走廊调控目标模式。通胀目标制具有规则性和透明性,能够加强中央银行与公众沟通,有利于形成和引导公众预期,因此构建利率走廊调控目标模式首要的是要实行通胀目标制。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具有市场性、基础性和主导性,利率走廊调控要以SHIBOR作为基准利率,以有效引导市场利率走向。利率走廊宽度通过改变机会成本改变商业银行的微观行为,因此最优利率走廊宽度的设定要充分考虑调控成本、央行容忍度和外生冲击类型。在我国转轨经济特征背景下,人民银行具有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重目标,利率走廊还需要余额准备金制度相配合才能实现最终目标。针对存在的问题,一要增强利益诱导的有效性。强化SHIBOR的基准性;完善合格担保品框架,提高融资可得性并;改变准备金制度的期间平均考核方式,实行自愿准备金制度。二要强化中央银行的预期引导。构建通胀目标制+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框架;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和货币政策透明度。三要健全顺畅的货币政策传导。加强金融市场建设,构建有效的微观市场主体行为,还应提高分析预测能力应对货币政策时滞问题。
周翔[5](2016)在《人民币发行方式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从1994年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并轨以来,由于汇率制度不够灵活,使得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呈现顺差局面,而且我国实施的是结售汇制度,中国人民银行需要买入巨额的外汇资产,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相应数额的人民币,买外汇成为人民币的主要发行方式。外汇占款逐年大幅上升,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14年末,我国外汇占款共计27.07万亿元人民币,相对于2000年末的1.43万亿元,提升了约20倍。由于中国的外汇占款长期处于上升通道,导致以外汇作抵押被动超发人民币的情形仍将持续,通胀隐患持续存在。近两年,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买外汇发人民币的方式开始制约政府可选择的政策空间,因为经济低迷,需要增加人民币供给来缓解,但是国际收支顺差减少,甚至转成逆差,人民币供给不仅难以增加,甚至还会减少。可见,要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缓解管理层调控的困难,则必须对人民币的发行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找出人民币发行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使之既不会带动经济持续增长,又不会造成经济的深幅调整,更不会束缚管理层调控的手脚。本文的研究从人民币的源头——发行方式开始,首先分析人民币发行方式的概况,包括演变、现状、理论依据,制度支撑等,然后介绍发达国家与地区的货币发行方式,包括美元、台币和港币等,这些国家货币的基本操作,主要理论、配套制度与运行机制,并将人民币发行方式与其进行比较,为后面的理论分析做好铺垫;随后,逻辑上分析人民币发行方式影响通货膨胀的机理,并从货币和汇率这两个渠道分别实证研究人民币发行方式对我国通货膨胀走势的影响,从中找出人民币发行方式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当前中国经济金融的环境出发,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民币发行方式改革的目标,设计人民币发行方式转轨的路径与步骤,选择合适的转轨时机。本文研究人民币发行方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实证分析过程中主要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方式会造成人民币发行过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买外汇发人民币的方式会导致国际收支顺差长期存在;其次,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情形下,出口成本上升也会带动人民币发行增长;再次,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情形下,货币乘数将无法趋于收敛;最后,在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情况下,行政当局会迫使央行多发人民币。第二,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方式会造成汇率逆动。在我国实行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前提下,国际收支顺差并不一定促使人民币汇率上升,而国际收支逆差也并不能促使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汇率的运行方式同经典论断描述的规律并不一致,人民币汇率会发生逆理而动的现象。第三,人民币汇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要从不同阶段来分析。如果人民币升值,在前期会促进通货膨胀率上升,但在后期则会促使通货膨胀率下降。相反,如果人民币贬值,在前期会促进通货膨胀率降低,但在后期会促使通货膨胀加剧。到了后期,国际收支顺差会促使外汇占款和货币发行量同时增加,货币供给增多必然引发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另外,通货膨胀对外汇占款的累积脉冲响应曲线也证实了这一点,外汇占款的增长会引发通货膨胀,而且这种影响持续时间较长,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第四,人民币发行方式通过货币渠道影响通货膨胀的传导路径为“外汇占款—货币发行量—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外汇占款的增加可以通过货币发行渠道促使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进而推动物价水平的上涨,即使央行采取各种货币政策手段也很难消除外汇占款给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我国现行的货币发行职能主要是由外汇占款承担的,这直接将外汇占款和货币发行量捆绑在了一起,这也是造成通货膨胀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五,人民币发行通过汇率渠道影响通货膨胀的传导路径为“外汇占款—货币发行量—人民币名义汇率—通货膨胀”。在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机制下,我国外汇占款上升,兑换外汇的人民币需求量也会增加,并且我国央行实施结售汇制,外汇兑换人民币需求的增加同时会带动人民币供给增加,被需求增长拉高的人民币汇率会被打压回去,因此难以促使人民币汇率及时升值到位。如果人民币升值不到位,在短期会可能会抑制通货膨胀的加剧,但长期来看会促使通货膨胀加剧。
唐琳[6](2016)在《开放经济下中国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的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年均10%的高速增长已经超过了30年。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传统竞争优势正逐渐减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造成资源约束日益增强。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低于8%,我国经济正处于从10%的高速增长阶段向7%的中速增长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在增长阶段转换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关键阶段,我国金融体系面临新的调整,市场需要在各种资源、要素的配置中发挥作用,建立一个高效开放的金融制度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增长转换阶段的关键。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资本账户开放、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一系列改革。根据“三元悖论”理论,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个经济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各国可以根据本国宏观经济目标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作为有着巨额外汇储备的中国,其“三元悖论”宏观政策目标组合有什么样的特点,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冲击的机制及理论是怎样的?我国的汇率制度安排是否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目标,汇改后,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开放环境下,国内外货币政策和经济形势对中国进出口以及产出、消费、物价的冲击及响应机制是怎样的?这些都是本论文要系统研究的问题。本文以开放经济“三元悖论”理论、开放经济下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以及新开放宏观经济学模型为理论框架,构建结构计量经济模型(具体包括:联立方程计量经济模型、马尔科夫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开放经济新凯恩斯DSGE模型),采用贝叶斯参数估计、脉冲分析等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经济转轨的要求,提出货币政策、汇率制度、资本账户开放、经济结构优化的建议。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了中国的“三元悖论”政策组合及对经济的影响。本文在“三元悖论”的框架下,通过构建MS-VAR模型,研究了我国“汇率稳定性、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开放”三个政策目标的组合,并研究了政策目标组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三元悖论”的政策目标体系中,汇率稳定仍然是首要目标。汇改后,汇率制度的灵活性有所增强,三元悖论目标对经济增长开始产生显着影响,这说明灵活的汇率机制是有助于各项目标传导的。现阶段资本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的,因而,文章提出金融改革应该有序逐步推进,特别要注意开放资本市场的步骤和速度,在汇率弹性和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后,再实行资本开放更有助于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二、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本文采用修正的BGT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央行在面对股市、房市波动、国外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国内金融体系变迁下,货币政策实施方式以及对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以及汇率稳定目标的效果。结果显示,随着意愿结售汇制度的实行和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央行的货币自主性并没有减弱;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本国的经济状况、利率、汇率、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波动都将影响到国际资本的流动;面对这些国内外冲击,央行进行了央票冲销或调整准备金率等的反向货币政策操作,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三、研究了经济结构、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选择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开放经济DSGE模型及含汇率偏好的Taylor规则,运用贝叶斯估计模型的参数,考察了中国在汇率改革前后的劳动力市场、消费市场、经济开放度及产出、消费和价格的冲击反应。结果显示:(1)中国经济结构在汇率改革后更加开放;(2)货币政策在汇改后从稳定汇率为首要目标过渡到稳定产出和物价;(3)灵活的浮动汇率制能吸收部分冲击;(4)汇率传导机制要发挥稳定器的作用离不开中国开放经济环境的支持;(5)放开人民币浮动区间有助于改善贸易条件。
邱冬阳,刘聪[7](2016)在《汇率制度转轨下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成立吗?——盯住美元与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择1997年1月到2014年10月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美两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前后,盯住美元与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的人民币兑美元购买力平价进行比较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在盯住美元汇率制度下成立,在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则不成立;包含盯住美元与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转轨的全样本下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成立;人民币购买力平价依次受到汇率、中国PPI、美国PPI及其协整机制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从长期看不影响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成立。
谢丽峰[8](2016)在《中俄转轨过程中汇率安排对贸易和FDI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的深度调整时期。世界各国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对全球金融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国际经济失衡问题便是其中之一。汇率作为国与国之间货币的兑换比率,是维持宏观经济均衡的重要工具,也是调节世界经济关系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上世纪七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浮动汇率安排致使国际汇率波动剧烈,汇率安排对国际贸易和FDI的影响不断增强并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更好地发挥汇率对国际贸易和FDI的调控作用考验着转轨国家汇率安排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也是学术界历久弥新的研究课题。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资本流动、FDI、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对汇率安排的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激进转轨代表的俄罗斯,其经济转轨已有二十余年,在大多数人都在关注俄罗斯在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取得了多少进步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对它保持客观与清醒的认识。当前俄罗斯现代化发展的目标是由能源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变,为此,俄罗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安排,其中对卢布汇率制度的调整便是较为关键的一项。尽管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总体而言是不成功的,但不可否认它在某些具体经济政策方面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借鉴意义。自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逐渐走上了渐进的转轨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2005年7月21日,中国开始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到2015年7月底人民币兑美元双边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为58.16%,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不断加大,汇率灵活性明显增强。人民币升值压力直接影响到贸易进出口的发展,同时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却加大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难度,这些都是中国宏观经济均衡发展的潜在风险。因此,通过国际比较的视角分析中俄两国汇率安排对进出口贸易和FDI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比较分析中俄两国转轨以来汇率改革历程以及汇率对贸易和FDI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总结经济转轨时期汇率安排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适用性与特殊性,也能够为未来人民币汇率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根据上述研究动因与现实意义,论文围绕中俄汇率安排对贸易和FDI的影响展开论述,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重点回顾了汇率制度选择理论、汇率影响贸易相关理论以及汇率影响FDI理论。第三部分是中俄转轨过程中汇率制度安排比较,本章一是从纵向比较的角度分析了中俄汇率制度的历史沿革,二是从横向比较的视角分析了中俄汇率安排的异同点,三是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分析了中俄转轨过程中汇率制度选择的客观必然性。第四部分是中俄汇率安排对贸易影响的比较研究,本部分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和卢布汇率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第五部分是中俄汇率安排对FDI影响的比较研究,本部分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安排对中国吸收FDI的影响和卢布汇率安排对俄罗斯吸收FDI的影响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启示,本部分总结了本文基本结论并分析了未来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基本方向。通过对比分析经济转轨以来中俄两国汇率安排对贸易和FDI的影响,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对比中俄两国转轨以来的发展状况可以发现,循序渐进的转轨方式仍然是最优选择。现阶段中国仍然要审慎应对资本与金融账户的的开放问题,因为中国资本市场完全对外开放的时机远没有到来。第二,转轨以来俄罗斯国内屡屡爆发的货币危机和卢布汇率的剧烈波动提醒我们必须重估外汇储备的规模与作用。第三,通过对比既定汇率安排下汇率对资本流动和FDI的影响,提醒我们短期内仍然需要强化资本流动与FDI管理。第四,通过对比转轨以来中俄两国汇率制度的不同调整及其对贸易和FDI的影响效果,我们发现,实行更加灵活、更加富有弹性的浮动汇率安排应当是未来转轨国家汇率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第五,2014年爆发的卢布危机再次提醒我们必须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与对外开放。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时期,为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大势,全面深化金融与汇率改革势在必行。
刘坤[9](2012)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俄罗斯中东欧转轨国家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文中研究指明19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纷纷推行金融自由化,解除金融管制;发展中国家也逐步放开国内金融市场,取消信贷管制、利率管制,实行银行私有化、资本账户自由化。多数转轨国家根据“华盛顿共识”实施了一系列金融改革、自由化的措施,包括把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分离,取消货币兑换限制,实施利率自由化,对国有银行实行结构重组和私有化,允许设立新的银行等。同时,建立起基本的银行监管制度,实行新的银行法和监管法律。在金融业对外开放方面,许多转轨国家取消了跨境股票和债券投资的限制,允许外资银行进入,实现了资本账户自由化。银行和证券市场发挥了金融中介、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转轨国家金融业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对外资的依赖。在中东欧国家,外资银行居于主导地位。在俄罗斯,银行大量借入外债。国际资本的流入补充了转轨国家储蓄和投资的缺口,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满足了消费和投资需求。在转轨国家经济增长和金融深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金融隐患。例如,资本流入催生了东道国资产泡沫,对转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造成压力,也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在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国际资本出现逆流,势必对转轨国家金融业产生冲击。而且,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对转轨国家的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构成直接威胁。本文对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转轨国家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安全及金融全球化的影响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说明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概括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对全文的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做了介绍。第二章为金融全球化、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相关理论。首先,讨论了金融全球化的有关理论,回顾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其次,讨论了金融发展理论,并分析了金融发展与金融全球化的关系。最后,探讨了金融安全的有关理论,分析了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安全、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以及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的关系。第三章分析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俄罗斯和中东欧转轨国家金融业发展。首先,分析了转轨国家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包括银行业的改革与对外资开放。其次,分析了转轨国家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包括股票债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外资进入转轨国家资本市场的情况。最后,分析了转轨国家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了转轨国家金融结构的特点,即转轨国家金融业以银行为主,而不是以市场为主的发展模式,随后探讨了转轨国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第四章探讨金融全球化与俄罗斯中东欧转轨国家金融安全问题。首先,回顾了转轨国家资本账户开放和资本流入的情况,特别分析了转轨国家资本流入的结构特征。其次,分析了外资与转轨国家银行业稳定性的关系。论文以俄罗斯为案例,分析了银行业利用外资的影响因素,讨论了政府实施资本管制措施的有效性。论文还分析了外资与转轨国家证券市场稳定性的关系,采用VAR模型重点分析了俄罗斯股票市场与全球资本市场之间的联动性。第五章分析俄罗斯和中东欧转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安全问题。首先,探讨了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性。其次,讨论了财政货币政策在维持转轨国家金融安全方面的作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为了减少国际资本流动损失,转轨国家应当实施反周期的财政货币政策,从而确保本国金融稳定性。最后,分析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转轨国家应对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后危机时期转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第六章研究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俄罗斯和中东欧转轨国家金融监管问题。首先,分析了转轨国家对银行业和资本市场的监管以及资本管制的情况。其次,讨论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转轨国家对于金融部门的救助措施。最后,探讨了后金融危机时期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和合作。第七章对全文做了总结,并且阐述了俄罗斯中东欧转轨国家金融一体化与金融安全问题对于中国的启示。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转轨国家金融安全,受到内外两种因素的影响。资本流入推动了东道国消费和投资增长,但是也容易导致通货膨胀、经常账户赤字和外债高筑等不稳定因素,致使宏观经济偏离均衡轨道,造成金融隐患。一旦国际国内经济出现波动,国际资本逃往安全港,大量流出东道国,致使宏观经济形势逆转,本币贬值,股票和房地产价格下跌,甚至引发经济金融危机。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稳健的宏观经济管理、审慎的金融监管,是转轨国家从金融全球化中受益的条件。(2)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转轨国家宏观稳定性至关重要。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恰当的财政货币政策对于维护转轨国家宏观经济稳定性、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金融投机爆发前抑制金融投机的发生,二是在金融投机爆发后减轻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为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转轨国家需要实施反周期的经济政策,在繁荣时期避免资本过度流入,遏制通货膨胀以及过度消费;而在国际需求大幅下滑、经济衰退时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支持实体部门,刺激国内需求增长,从而推动经济复苏,维护本国金融安全。(3)转轨国家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具有相关性。维护金融安全,防范金融危机,是促进转轨国家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实践表明,转轨国家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安全的金融环境。反之,当转轨国家爆发金融危机时,会对本国的金融发展造成严重的破坏。另一方面,转轨国家金融发展,不仅仅是银行业、证券市场的规模扩张,还包括金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金融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将促进转轨国家的金融安全。因此,转轨国家的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4)转轨国家审慎的金融监管对于维护金融安全不可或缺。政府应当实施审慎的银行业监管、证券市场监管,在必要时可以采用可行的资本管制措施。对于转轨国家来说,国际资本流入导致银行业信贷快速增长。过快的贷款增长对于转轨国家金融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需要监管当局采取措施加以限制。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本文认为转轨国家金融安全并不仅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全球金融监管体制等外部因素有关,而且与转轨国家内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金融监管政策措施等密切相关。(2)发挥政府作用,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管理、审慎的金融监管,对于转轨国家金融稳定至关重要。但是,不同转轨国家在发挥政府作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转轨国家金融稳定性的差异。
范晓男[10](2012)在《后凯恩斯经济学的转轨理论及其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经济转轨是指20世纪后期一些国家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一国际性现象,转轨经济(Transitional economy)是对这一独特经济形态的概括。关于如何实行这种体制变革,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们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基本主张:只有全面地以自由市场机制取代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轨才能成功。因此,转轨国家应该大规模地、迅速地、全面地建立起一套新的游戏规则体系,即实现迅速的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这就是所谓的“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其内容具体包括强化财政纪律、实现公共支出优先性转变、税收改革、金融自由化、汇率自由、贸易自由化、外国直接投资自由化、私有化、放松规制、保护产权等十项改革措施,这种改革模式在实践操作上又被称为“休克疗法”或者“震荡疗法”(shock therapy)。而后来一些学者根据改革现实中的新情况所提出的所谓“后华盛顿共识”(Post-Washington Consensus),虽然强调了建立关键性的组织和制度以及提高制度质量在整个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基本原则和政策趋向上并没有脱离新古典主义的巢臼。20世纪90年代前期,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中东欧国家(CEE)以及前苏联等国家(CIS)效仿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在玻利维亚实施的“休克疗法”,按照华盛顿共识的改革建议,进行了广泛的经济改革和转轨实践,其中包括金融和贸易的自由化以及国有企业的大规模私有化运动,但并未取得成功。俄罗斯、东欧等国家大都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中,产出急剧下降,失业率大幅增加,通货膨胀率迅猛上升,货币大幅贬值,经常项目出现巨额逆差,甚至出现了腐败、黑手党经济。主流派激进式改革的绩效令人们大失所望,由此引起了国际经济学界其他非主流派对经济转轨的重新思考。新凯恩斯主义学派、演化经济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等普遍对“华盛顿共识”等新古典主义或新自由主义转轨思想提出批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体制变迁的过程及其规律,针对转轨过程可能出现的矛盾与问题进行有关改革战略与政策、策略的研究。后凯恩斯学派作为当代西方一个重要的非主流经济学派,长期以来发扬古典经济学传统,反对新古典的均衡分析,曾经在微观与宏观经济理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不同于主流派的理论建树,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过重大影响。近年来,这一学派也对转轨理论展开了较系统的研究和思考。他们基于其反边际、反均衡、反极端自由主义的一贯学术立场,从其基本的经济理念与方法论思想出发,对西方流行的体现新古典主义的转轨理论与政策主张提出了严厉批评,同时,紧密结合当代转轨经济国家的实践进行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转轨理论分析与转轨政策探讨,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后凯恩斯学派的转轨理论更加强调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性与动态性、市场机制调节的局限性、政府宏观管理干预的必要性,强调健全的法律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历史、文化环境对于体制转轨的不可忽略的影响,等等。并基于此,探寻解决诸如保持经济持续发展、降低经济转轨成本、减缓体制间的摩擦、使公众享受改革利益等问题。因此,后凯恩斯学派的转轨理论与政策主张,努力寻求方法论上的创新,超越了主流派转轨理论的研究框架,开拓了转轨经济理论研究的新思路,丰富了转轨经济理论的内容体系,对于我们研究转轨理论、深化关于制度变迁问题的认识、发展中国转轨经济学具有较深刻的理论启示意义。研究后凯恩斯学派的转轨理论与政策主张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中国社会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进行体制转轨与变迁,虽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体制转轨任务并没有完成,不仅如此,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转轨过程中所内在固有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等不稳定因素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例如:在缺乏“游戏规则”约束下的市场运行导致社会多方面的无秩与紊乱,产权变革过程中的规范缺失导致原公有资产的流失,法制与监督的不完备导致政府“不作为”与“权力滥用”畸形并存,等等。产生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制度空缺”造成的,一方面原有的计划调节机制和约束放开了,另一方面完善的替代性调节和约束机制却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从而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计划体制残余因素与无规则的盲目市场调节因素的共同左右。而之所以出现这种“制度空缺”,显然与我们关于体制变革的理论认识不够深入以及政策设计不够科学有关。“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尝试并不能代替系统性的、综合配套的改革政策,更不能成为长期战略所应遵循的实施方式。我们应该基于广阔的理论视角,深入研究一下西方非主流经济学、特别是后凯恩斯学派的转轨理论与政策,看看他们如何科学地制定和实施有关体制转轨的各项政策,有效地掌控体制变革的进程,最大限度地减低转轨过程的不确定性,以尽可能低的改革成本实现改革目标的,进而借鉴这些政策来调整和完善中国今后的转轨政策措施,丰富我们关于中国转轨实践中各种复杂问题的分析与应对思路。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深入地研读后凯恩斯学派有关转轨理论与政策的大量文献,尝试分析提炼出一个能够反映后凯恩斯经济学思想传统的、比较具有逻辑与历史一致性的转轨经济理论体系与政策分析体系,深入探讨这一体系与流行的新古典主流派转轨理论体系的根本区别。基于后凯恩斯学派转轨经济的理论框架,阐明后凯恩斯学派的转轨理论与政策分析对于中国的经济转轨所具有的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按照上面的研究思路,论文共分为七章,具体的结构和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引言,提出研究的问题及研究意义,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第二章简要介绍转轨经济的基本知识,对转轨、转轨经济的内涵及研究范围进行界定,通过对不同转轨经济国家转轨过程的比较分析,总结转轨经济的初始状态,提出各转轨经济国家转轨的共性目标,介绍各国所采取的不同的转轨模式,以及在不同转轨模式基础上各国初步形成的转轨结果,为后面的理论分析建立认知基础。第三章概要综述有关转轨经济研究的发展演变脉络,在较为翔实地阅读分析经典理论书籍和文献的基础上,对占主导地位的新古典主流派及其他非主流派的转轨理论及思想重点进行加工梳理,为分析后凯恩斯经济学转轨理论提供理论背景、拓宽研究视角。第四章集中论述和提炼后凯恩斯经济学转轨思想的基本分析框架。后凯恩斯学派是在与主流派论战的过程中展开自己的转轨理论研究的,这种论战主要体现在后凯恩斯学派对西方流行的所谓新古典转轨模式“华盛顿共识”的批判上,后凯恩斯学派在理论基础、政策操作层面基本否定了新古典主义的转轨模式的主要命题和建议,并运用经验分析的方法,根据转轨国家的转轨实践对“华盛顿共识”的合理性进行了质疑。在对新古典转轨理论和政策主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及批判的过程中,后凯恩斯学派的转轨理论明显地体现出不同于新古典转轨理论的重要特征,在方法论方面坚持其一贯的动态的和不确定性原则;在价值观层面崇尚自由和民主,提出转轨国家的转轨目标是建立一种文明开化的社会民主的资本主义制度;在具体的理论基础与政策主张上后凯恩斯学派也力图与新古典传统思想划清界限。后凯恩斯经济学家运用规范分析方法,结合经济转轨的特定内容,建立了一个整体的转轨理论分析框架,即要实现成功的转轨,首先要明确转轨目标,特别强调了政治结构、意识形态与初始条件在转轨中的作用,然后将社会存在的现实与转轨目标进行对比,基于非遍历性的传统重新审视了转轨经济国家在转轨过程中存在的基本的不确定性和转轨特有的不确定性,进而验证了政府干预监管、设计变革蓝图与方案的必要性,并最终设计形成具体而又积极的弱化转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的转轨政策,实现向有管理的市场的有序的体制推进,完成转轨进程。对于转轨方案,后凯恩斯学派主张要逐步推进改革,实行渐进主义转轨,设计出各项改革措施的先后顺序,强调法律、社会、政治以及经济制度安排的综合配套;而对于转轨过程,则突出强调制度安排的重要性。第五章论述了后凯恩斯学派体制转轨进程与具体操作思路。他们提出要“渐进地价格自由化”,为防止通货膨.胀政府应经常建有基本商品的缓冲存货;要“渐进地、有序地实行私有化”,加强对私有化的规制;要实现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协调一致,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职能;要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加强收入体制改革;要给予贸易适当的保护,科学合理地促进对外贸易发展;要增加公众对银行的信任,建立市场导向的商业银行体系;等等。他们也对转轨国家出现的非正规经济进行了重新解读,特别强调了收入分配对非正规经济规模的影响。第六章基于后凯恩斯学派的转轨经济理论,分析中国经济转轨的实践问题,对中国的经济改革进行重新思考,并从中找到对中国经济转轨具有指导、帮助和借鉴意义的理论分析和政策主张,以进一步推进中国改革的深化。第七章对全文做出总结,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试图通过对后凯恩斯经济学转轨理论的最新文献进行系统地梳理,通过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工作,明确分析提炼出反映后凯恩斯经济学特色的转轨经济理论框架。目前,国内对转轨经济的研究仅限于主流新古典学派及新凯恩斯、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主要非主流学派的理论框架,缺乏对后凯恩斯转轨经济理论的系统研究。本文在对后凯恩斯转轨理论经典文献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转轨经济学的前沿问题,开拓我们的研究视野,有利于吸收国外学者研究的有益成果,为推动我国的转轨经济理论的发展尽微薄之力;另一方面,对研究转轨经济国家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分析思路和理论解释,使转轨经济理论的研究视角更为丰富。第二,从动态的、非均衡的、不确定的分析的新视角来寻求对于社会经济体制转轨一这个近30年来世界经济发展演变中的重要现象的新认识和新思考,建立一个把政治结构、意识形态和初始条件相结合的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揭示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不仅是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更是一个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深刻变化的历史过程,这使转轨经济的研究更具整体性和全面性。第三,基于这种新认识和新思考,对中国转轨经济的实践进行重新解读,积极地探讨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转轨经济理论。同时,对中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紧密结合实际,进行政策措施的研制,将理论思维的新成果及时地用于指导解决体制改革深化期的各种现实问题。
二、转轨时期的中国汇率制度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轨时期的中国汇率制度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研究框架和方法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结构安排和主要创新及不足 |
1.4.1 文章结构安排 |
1.4.2 主要创新 |
1.4.3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货币相关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货币本质理论 |
2.1.2 货币供给理论 |
2.1.3 古典货币数量论 |
2.1.4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发展 |
2.1.5 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
2.1.6 现代货币理论 |
2.2 货币政策理论基础 |
2.2.1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 |
2.2.2 价格型货币政策与泰勒规则 |
2.2.3 数量型货币政策与麦科勒姆规则 |
2.2.4 量价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2.3.1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研究 |
2.3.2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研究 |
2.3.3 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研究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3章 货币政策调控及转型的国内外实践 |
3.1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实践 |
3.1.1 美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1.2 美国的价格型和数量型中介目标对比 |
3.1.3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非常规货币政策 |
3.2 日本的货币政策实践 |
3.2.1 日本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2.2 日本的价格型和数量型中介目标对比 |
3.2.3 日本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实践 |
3.3 欧元区和英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
3.3.1 欧元区和英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3.2 欧元区的价格型和数量型中介目标对比 |
3.3.3 英国的价格型和数量型中介目标对比 |
3.4 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
3.4.1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历史变迁 |
3.4.2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
3.4.3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及操作 |
3.4.4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量价转型的DSGE理论模拟 |
4.1 包含双粘性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构建 |
4.1.1 家庭部门 |
4.1.2 最终产品生产厂商 |
4.1.3 中间产品生产厂商 |
4.1.4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
4.1.5 市场出清 |
4.2 参数校准和先验分布设定 |
4.3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模拟 |
4.3.1 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
4.3.2 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
4.3.3 量价调控效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量价对比的实证研究 |
5.1 SV-TVP-VAR模型 |
5.2 货币政策量价调控对实体经济指标影响的实证研究 |
5.2.1 数据处理和模型估计结果 |
5.2.2 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时变脉冲响应分析 |
5.2.3 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时变脉冲响应分析 |
5.3 货币政策量价调控对资产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
5.3.1 中国资产价格运行的典型特征 |
5.3.2 数据和实证结果 |
5.3.3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调控效果分析 |
5.3.4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果分析 |
5.4 货币政策量价调控对汇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
5.4.1 中国汇率制度变迁和运行趋势 |
5.4.2 变量、数据和估计结果 |
5.4.3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汇率的调控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量价转型的内在逻辑分析 |
6.1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适用条件 |
6.2 货币创造渠道变迁对货币政策转型的影响 |
6.2.1 中国货币创造渠道的结构分解 |
6.2.2 货币创造渠道变迁的影响 |
6.3 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转型的影响 |
6.3.1 金融深化的影响 |
6.3.2 金融创新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利率双轨制、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转轨政策研究 |
7.1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与利率双轨制特征 |
7.1.1 利率市场化进程 |
7.1.2 利率双轨制特征 |
7.2 计划轨和市场轨利率调控的实证研究 |
7.2.1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 |
7.2.2 变量、数据和经济周期运行区制划分结果 |
7.2.3 不同区制下计划轨和市场轨利率调控的脉冲响应分析 |
7.3 利率市场化面临的问题和利率转轨政策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理论 |
一、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二、三元悖论 |
三、扩展的三元悖论 |
四、二元悖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汇率制度选择 |
二、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独立性 |
三、三元悖论和二元悖论的争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际汇率制度的变迁 |
第一节 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
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下的多种汇率制度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球层面下汇率制度选择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影响 |
第一节 汇率制度和资本账户开放度 |
一、汇率制度分类 |
二、资本账户开放度 |
第二节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一、模型设定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三节 实证回归结果 |
一、全样本3×3分类回归 |
二、不同类型国家异质性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 |
第一节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 |
一、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历程 |
二、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度 |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 |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历程 |
二、人民币实际汇率制度估计 |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结构变动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汇率制度变迁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影响 |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回顾 |
一、1999年~2002年:基本稳健的货币政策 |
二、2004年~2007年:稳健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
三、2008年~2010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四、2011年至今:稳健的货币政策 |
第二节 中国汇率制度变迁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影响 |
一、TVP-VAR模型建立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模型估计结果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其他国家汇率制度改革经验和教训 |
第一节 日本汇率制度改革 |
第二节 泰国汇率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印度汇率制度改革 |
第四节 波兰汇率制度改革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发达国家样本回归结果 |
附录2 新兴市场国家样本回归结果 |
附录3 汇率系数变动图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3)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第一章 历史起点: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与要素计划配置体制 |
第一节 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的形成 |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选择 |
二、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的形成 |
第二节 要素计划配置体制的建立 |
一、实行高度集中的资金计划配置制度 |
二、构建城乡二元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体系 |
第三节 经济发展绩效低下的困境 |
第二章 理论桎梏与实践探索:1979-1991年 |
第一节 “要素不是商品”的理论桎梏 |
一、“要素不是商品”的正式提出 |
二、突破桎梏的理论探索 |
第二节 市场机制引入对要素计划配置体制的冲击 |
一、产品价格市场化 |
二、市场主体多元化 |
三、要素计划配置体制受到冲击和改革的必然性 |
第三节 要素市场化的初步探索与要素市场的初步发育 |
一、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市场发育与利率调整 |
二、就业压力与劳动力市场发育 |
三、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和土地市场萌芽 |
第四节 要素价格形成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
第三章 推进与约束:1992-2001年 |
第一节 要素市场基础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
一、金融市场:股票、债券市场发展与利率市场化启动 |
二、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流动加快与工资形成机制市场化 |
三、土地市场:土地配置方式向市场化转变 |
第三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约束 |
一、传统体制惯性的约束 |
二、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限制 |
第四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中的摩擦与冲突 |
一、要素价格双轨制的体制摩擦 |
二、城乡与区域差距扩大 |
三、要素支持与配置效率的冲突 |
第四章 深化与掣肘:2002-2013年 |
第一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深化 |
一、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
二、全面建设劳动力市场体系 |
三、加快土地市场化改革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干预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掣肘 |
一、财政金融化与金融市场扭曲 |
二、“土地引资”和“土地财政” |
三、低工资发展模式的依赖 |
第三节 要素市场扭曲的现实特征 |
第五章 现行要素价格扭曲: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结构失衡 |
第一节 现行要素价格扭曲的经济增长效应 |
第二节 现行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结构失衡的关联 |
一、要素价格扭曲引起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
二、要素价格扭曲导致总需求结构失衡 |
三、要素价格扭曲造成产业结构失衡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一、要素市场化总体滞后是中国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
二、要素市场化改革受多重因素制约与掣肘 |
三、要素市场化抑制内生于双轨渐进式改革策略 |
四、要素价格扭曲是传统发展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和锁定机制 |
五、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利率走廊调控国际经验与中国目标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利率走廊调控概念与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
二、数量型调控框架与价格型调控框架 |
三、利率走廊调控 |
第二节 西方利率走廊调控相关理论基础 |
一、早期价格型调控下的真实票据理论与银行贴现率理论 |
二、数量型调控下的货币数量论与外生货币供给理论 |
三、现代价格型调控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马克思货币理论对中国构建利率走廊调控的指导意义 |
一、构建利率走廊调控必须坚持马克思货币理论的指导地位 |
二、马克思货币理论及其对利率走廊作用机制的分析 |
三、银行业利润率与社会平均利润率 |
第二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发展与转型 |
第一节 早期货币政策实践:信贷规模控制 |
一、中国货币政策的产生 |
二、信贷规模控制 |
三、直接调控为间接调控创造条件 |
第二节 当前货币政策实践:间接数量调控 |
一、1998 年至今的间接货币总量调控 |
二、为应对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 |
三、间接数量调控的特点 |
第三节 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型 |
一、数量调控的局限性——转型必要性分析 |
二、数量调控下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转型必然性分析 |
三、数量调控下利率决定的外生性——价格调控的可能性分析 |
第三章 中国构建利率走廊调控的现实条件与障碍因素 |
第一节 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改革为实施利率走廊调控奠定基础条件 |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
二、汇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
三、利率传导机制日益顺畅 |
第二节 央行利率调控体系向有利于价格型调控框架转变 |
一、央行流动性调节与预期管理能力提高 |
二、创新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
三、建立健全合格担保品框架 |
第三节 实施利率走廊调控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
一、构建面向价格型调控的框架还不完善 |
二、中央银行调控能力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
三、经济金融领域存在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对转型构成挑战 |
第四章 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一节 英国和美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对比分析 |
一、英国与美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历史路径 |
二、数量调控还是价格调控-基于Poole模型的分析 |
三、不同发展阶段下的框架选择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二节 现代价格型调控模式:利率走廊调控 |
一、欧洲中央银行 |
二、加拿大银行 |
三、美国联邦储备银行 |
第三节 国际利率走廊调控经验借鉴 |
一、合理设定准备金制度 |
二、创设常备借贷与存款便利工具 |
三、协调公开市场操作 |
四、具备市场性、基准性和可控性的目标利率 |
第五章 中国利率走廊调控目标模式构建 |
第一节 实施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 |
一、建立通胀目标制 |
二、兼顾金融稳定目标 |
第二节 基准利率与政策目标利率的选择 |
一、选择SHIBOR作为基准政策利率 |
二、以常备借贷便利为上限,合理确定利率走廊宽度 |
第三节 实行余额准备金制度 |
一、准备金制度的争议 |
二、模型建立 |
三、参数校准 |
四、模型分析 |
五、结论 |
第六章 构建中国利率走廊调控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增强利益诱导的有效性 |
一、增强SHIBOR的基准性 |
二、降低常备借贷便利准入门槛,提升商业银行的融资可得性 |
三、余额准备金制度下是期间平均还是自愿准备? |
第二节 强化中央银行的预期引导 |
一、构建通胀目标制+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框架 |
二、提升央行独立性的具体对策 |
三、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 |
第三节 健全顺畅的货币政策传导 |
一、加强金融市场建设 |
二、构建有效的微观市场主体行为 |
三、应对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时滞问题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人民币发行方式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人民币发行方式的相关理论 |
1.2.2 通货膨胀的相关理论 |
1.3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人民币发行方式的相关概述 |
2.1 人民币发行方式的历史 |
2.1.1 人民币发行方式的历史演变 |
2.1.2 人民币发行方式的历史剖析 |
2.2 人民币发行的理论依据 |
2.3 现阶段人民币发行的概况 |
2.3.1 人民币发行的基本原则 |
2.3.2 人民币的发行机构 |
2.3.3 人民币发行的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货币发行方式的比较 |
3.1 美国货币的发行方式 |
3.1.1 美国货币发行的现状 |
3.1.2 美国和中国货币发行方式的比较 |
3.2 台币发行方式 |
3.2.1 台币发行的现状 |
3.3 港币的发行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民币发行影响通货膨胀的货币供给渠道研究 |
4.1 现有货币发行方式导致人民币发行过多 |
4.1.1 购买外汇是发行人民币的主要渠道 |
4.1.2 外汇占款和人民币发行的现状 |
4.1.3 人民币发行过多的机理分析 |
4.2 人民币发行影响通货膨胀的机理 |
4.2.1 人民币发行影响货币供给的理论分析 |
4.2.2 买外汇发人民币会加剧我国的通货膨胀 |
4.3 人民币发行影响通货膨胀的货币渠道计量分析 |
4.3.1 相关文献回顾 |
4.3.2 数据收集与SVAR模型构建 |
4.3.3 SVAR模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民币发行影响通货膨胀的汇率渠道研究 |
5.1 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历史演变进程 |
5.1.1 高度管制的汇率政策 |
5.1.2 双轨汇率下的汇率政策 |
5.1.3 汇率并轨后的汇率政策 |
5.1.4 汇率改革后的汇率政策 |
5.2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情况 |
5.2.1 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走势(1949-1979) |
5.2.2 经济转轨时期的人民币汇率走势(1980-1993) |
5.2.3 经济调整时期的人民币汇率趋势(1994-2004) |
5.2.4 汇制改革之后的人民币汇率趋势(2005—2014) |
5.3 人民币发行方式通过汇率渠道影响通货膨胀的机理 |
5.3.1 买国债发行货币方式影响汇率的机理 |
5.3.2 买外汇发行货币方式影响汇率的机理 |
5.3.3 人民币汇率影响通货膨胀的机制 |
5.4 人民币发行影响通货膨胀的汇率渠道计量分析 |
5.4.1 模型构建 |
5.4.2 实证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民币发行方式转轨的目标和步骤 |
6.1 主要结论 |
6.2 人民币发行方式转轨的目标与基本条件 |
6.2.1 人民币发行方式转向购买国债 |
6.2.2 扩大内需,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
6.2.3 培育供求相当的外汇市场 |
6.2.4 完善监督机制,健全公共财政 |
6.2.5 完善法律规定,明确产权制度 |
6.3 人民币发行方式转轨的步骤 |
6.3.1 调整货币政策目标 |
6.3.2 实现财政收支总量和结构的均衡 |
6.3.3 理顺规范央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
6.3.4 消除市场分割,培育真正基准利率 |
6.3.5 解除存贷款比例,规范准备金制度 |
6.4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开放经济下中国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增速换挡期的宏观经济环境 |
1.1.2 我国金融体系变迁 |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资本流动和汇率政策理论综述 |
2.1 “三元悖论”理论渊源 |
2.1.1 固定汇率制下内外均衡的冲突——米德冲突 |
2.1.2 浮动汇率制下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斯旺模型 |
2.1.3 蒙代尔有效市场分配法则 |
2.1.4 蒙代尔-弗莱明(Mundell-Fleming)模型 |
2.1.5 多恩布什汇率超调模型 |
2.1.6 开放经济下政策搭配的“三元悖论” |
2.2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综述 |
2.2.1 经常项目影响因素理论 |
2.2.2 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理论 |
2.2.3 汇率制度、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 |
2.3 新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理论综述 |
2.3.1 OR模型 |
2.3.2 OR模型的扩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综述 |
3.1 联立方程模型 |
3.1.1 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 |
3.1.2 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 |
3.2 MSVAR模型 |
3.2.1 VAR模型及其扩展 |
3.2.2 MSVAR模型的基本形式及估计 |
3.3 开放经济新凯恩斯DSGE模型 |
3.3.1 开放经济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微观主体 |
3.3.2 模型线性化 |
3.3.3 模型求解 |
3.3.4 数据预处理 |
3.3.5 参数估计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元悖论”约束及对经济影响——基于MSVAR模型的研究 |
4.1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 中国“三元悖论”指标体系的变迁 |
4.2.1 中国汇率自由化的衍变 |
4.2.2 中国资本开放的进程 |
4.2.3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转变 |
4.3 中国“三元悖论”政策指标体系 |
4.4 中国“三元悖论”指标计量模型构建 |
4.5 实证分析和结果 |
4.5.1 中国“三元悖论”指标的组合策略 |
4.5.2 “三元悖论”与经济增长 |
4.5.3 分区制脉冲响应分析 |
4.6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人民币汇率、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修正BGT模型的分析 |
5.1 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综述 |
5.1.1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研究框架 |
5.1.2 国际资本控制、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研究 |
5.2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及货币政策现状 |
5.2.1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现状 |
5.2.2 中国的利率、汇率和资本账户开放改革 |
5.2.3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反映 |
5.3 修正的BGT实证模型 |
5.4 数据来源和变量构造 |
5.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1 资本流动方程的估计结果 |
5.5.2 货币政策反应方程的估计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开放经济下经济结构、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选择-基于DSGE模型的研究 |
6.1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
6.2 开放经济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 |
6.2.1 总需求函数 |
6.2.2 总供给函数 |
6.2.3 开放经济四部门宏观经济均衡 |
6.3 小国开放经济模型 |
6.3.1 家庭 |
6.3.2 物价指数、消费、实际汇率与贸易条件的关系 |
6.3.3 厂商 |
6.3.4 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 |
6.3.5 劳动市场均衡(NKPC曲线) |
6.3.6 货币政策当局 |
6.4 基本参数的校准及贝叶斯估计数据描述 |
6.5 参数的贝叶斯估计结果 |
6.5.1 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变 |
6.5.2 中国货币政策特征 |
6.6 动态分析 |
6.6.1 外国技术冲击 |
6.6.2 本国技术冲击的效果 |
6.6.3 外国利率冲击的效果 |
6.6.4 本国利率冲击的效果 |
6.6.5 贸易条件冲击的效果 |
6.7 本章结论及建议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货币政策的选择——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培育市场基准利率 |
7.2.2 汇率制度的选择——保持汇率相对稳定,深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
7.2.3 资本开放政策的选择——资本部分管制,有序资本开放 |
7.2.4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7)汇率制度转轨下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成立吗?——盯住美元与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人民币PPP文献述评 |
(一)2005年前的人民币PPP研究 |
(二)2005年后包含汇率制度转轨的人民币PPP研究 |
三、实证设计 |
(一)模型构建 |
(二)样本选择 |
(三)指标与数据 |
四、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PPP实证分析 |
(一)协整过程及结果 |
1. 数据平稳的单位根检验。 |
2. 协整滞后阶数检验。 |
3. 协整关系检验。 |
(二)协整结果分析 |
五、汇率制度转轨下PPP比较实证 |
(一)十个样本期间PPP协整分析 |
(二)汇率制度转轨PPP协整结果分析 |
(三)进一步比较 |
1. VECM比较分析。 |
2. 脉冲响应结果比较。 |
3. 方差分解结果比较。 |
六、结论 |
(8)中俄转轨过程中汇率安排对贸易和FDI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框架及内容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
2 相关理论 |
2.1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
2.1.1. 原罪论 |
2.1.2 恐浮论 |
2.2 汇率影响贸易相关理论 |
2.2.1 弹性理论 |
2.2.2 吸收理论 |
2.3 汇率影响FDI相关理论 |
2.3.1 相对财富效应理论 |
2.3.2 相对生产成本理论 |
3 中俄转轨过程中汇率制度安排比较 |
3.1 中俄两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客观必然性 |
3.1.1 中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客观必然性 |
3.1.2 俄罗斯汇率制度选择的客观必然性 |
3.2 中俄汇率制度的历史演进:纵向比较分析 |
3.2.1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进 |
3.2.2 卢布汇率制度的历史演进 |
3.2.3 比较与结论 |
3.3 中俄汇率制度的异同:横向比较分析 |
3.3.1 中俄汇率制度选择的相同点 |
3.3.2 中俄汇率制度选择的不同点 |
3.3.3 比较与结论 |
4 中俄汇率安排对贸易影响的比较研究 |
4.1 人民币汇率安排对贸易的影响 |
4.1.1 中国对外贸易状况 |
4.1.2 人民币汇率安排对贸易的影响 |
4.2 卢布汇率安排对贸易的影响 |
4.2.1 俄罗斯对外贸易状况 |
4.2.2 卢布汇率安排对贸易的影响 |
4.3 中俄汇率安排对贸易影响的比较研究 |
5 中俄汇率安排对FDI影响的比较研究 |
5.1 人民币汇率安排对中国吸收FDI的影响 |
5.1.1 人民币汇率安排与中国资本流动管理 |
5.1.2 人民币汇率安排对中国吸收FDI的影响 |
5.2 卢布汇率安排对俄罗斯吸收FDI的影响 |
5.2.1 卢布汇率安排与俄罗斯资本流动管理 |
5.2.2 卢布汇率安排对俄罗斯吸收FDI的影响 |
5.3 中俄汇率安排对FDI影响的比较研究 |
6 结论与启示 |
6.1 本文基本结论 |
6.2 对中国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俄罗斯中东欧转轨国家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本文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金融全球化、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相关理论 |
2.1 金融全球化理论 |
2.1.1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 |
2.1.2 新自由主义关于金融全球化的观点 |
2.2 金融发展理论 |
2.2.1 金融发展理论主要观点 |
2.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2.2.3 金融发展与金融全球化 |
2.3 金融安全理论 |
2.3.1 金融安全与金融危机 |
2.3.2 金融安全与金融全球化 |
2.3.3 金融安全与金融监管 |
2.4 本章小结 |
3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转轨国家金融发展 |
3.1 转轨国家银行业改革与发展 |
3.1.1 转轨国家银行改革 |
3.1.2 转轨国家银行业对外开放 |
3.2 转轨国家证券市场的发展 |
3.2.1 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发展 |
3.2.2 外资进入转轨国家证券市场 |
3.3 转轨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3.3.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3.3.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金融全球化与转轨国家金融安全 |
4.1 转轨国家资本流入与金融安全 |
4.1.1 转轨国家资本账户开放 |
4.1.2 转轨国家资本流入结构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
4.2 转轨国家银行业利用外资与金融安全 |
4.2.1 转轨国家银行业所有权结构特点 |
4.2.2 外资与转轨国家银行业稳定性 |
4.3 转轨国家银行利用外资与金融安全实证分析-以俄罗斯为例 |
4.3.1 俄罗斯银行业资本流入情况 |
4.3.2 俄罗斯银行外债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转轨国家资本市场开放与金融安全 |
4.4.1 转轨国家资本市场波动性 |
4.4.2 转轨国家资本市场国际联动性实证分析-以俄罗斯为例 |
4.5 本章小结 |
5 转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安全 |
5.1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转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安全相关性 |
5.1.1 转轨国家宏观经济稳定性与金融安全 |
5.1.2 转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安全相关性 |
5.2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转轨国家财政与货币政策 |
5.2.1 转轨国家的财政政策 |
5.2.2 转轨国家的货币与汇率政策 |
5.3 转轨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与措施 |
5.3.1 应对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与措施 |
5.3.2 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与措施 |
5.3.3 后危机时期转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
5.4 本章小结 |
6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转轨国家金融监管 |
6.1 国际金融危机前转轨国家的金融监管 |
6.1.1 银行监管 |
6.1.2 证券市场监管 |
6.1.3 资本管制 |
6.2 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转轨国家的金融监管 |
6.2.1 俄罗斯反危机的金融救助措施 |
6.2.2 其他国家反危机的金融救助措施 |
6.2.3 转轨国家金融业监管面临的挑战 |
6.3 后危机时期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
6.3.1 推动国际金融监管 |
6.3.2 加强区域金融监管合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对中国的启示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中国的启示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后凯恩斯经济学的转轨理论及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2 关于转轨经济的理解 |
2.1 转轨的内涵 |
2.1.1 转轨、改革与转型 |
2.1.2 转轨经济与转轨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
2.2 转轨前的初始状态 |
2.2.1 价格体系和市场不存在 |
2.2.2 生产结构扭曲 |
2.2.3 软预算约束 |
2.2.4 短缺经济 |
2.3 转轨的目标 |
2.3.1 市场经济的内在结构 |
2.3.2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 |
2.4 转轨的不同模式 |
2.5 初步转轨的结果 |
2.5.1 市场化程度 |
2.5.2 宏观经济运行 |
3 转轨经济研究的主要流派与思想重点 |
3.1 新自由主义学派的转轨思想 |
3.1.1 新自由主义学派的发展演变 |
3.1.2 新自由主义学派的转轨思想—“华盛顿共识” |
3.1.3 “华盛顿共识”的不足 |
3.2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转轨思想 |
3.3 发展经济学新古典主义学派的转轨思想 |
3.4 演化经济学的转轨思想 |
3.5 新制度经济学的转轨思想 |
3.6 本章结语 |
4 后凯恩斯经济学转轨理论的基本框架与主要思想 |
4.1 后凯恩斯学派对新古典转轨理论的批判 |
4.2 后凯恩斯学派转轨理论研究的主要特征 |
4.2.1 方法论不同 |
4.2.2 价值观不同 |
4.2.3 理论基础与政策主张不同 |
4.3 后凯恩斯学派转轨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
4.3.1 基本分析框架 |
4.3.2 强调不确定性 |
4.4 后凯恩斯学派转轨模式的构成要素 |
4.4.1 转轨目标—好社会的界定 |
4.4.2 政治结构 |
4.4.3 意识形态基础 |
4.4.4 初始条件的作用 |
4.5 后凯恩斯学派转轨方案的总体设计:强调综合配套与制度安排 |
4.5.1 转轨方案设计 |
4.5.2 转轨速度及时序安排 |
4.5.3 转轨过程强调制度安排 |
4.6 本章结语 |
5 后凯恩斯学派论体制转轨进程与具体操作思路 |
5.1 关于资源配置与价格体制改革 |
5.2 关于所有制与企业体制的改革 |
5.2.1 实行渐进的、有序的私有化 |
5.2.2 私有化的方法 |
5.2.3 重组还是私有化 |
5.2.4 强调对私有化的规制 |
5.3 关于政府职能转变与政治体制改革 |
5.3.1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需协调一致 |
5.3.2 转变政府职能 |
5.3.3 加强宏观调控 |
5.4 关于充分就业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
5.4.1 加强就业体制改革 |
5.4.2 完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
5.5 关于对外开放与贸易体制改革 |
5.5.1 对“休克疗法”的国际贸易政策的批判 |
5.5.2 关于转轨国家国际贸易政策的探讨 |
5.5.3 科学合理利用外国直接投资 |
5.5.4 对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及经验研究 |
5.6 关于转轨国家的货币与银行体制改革 |
5.6.1 奇克的银行发展阶段理论 |
5.6.2 转轨国家的货币与银行 |
5.6.3 转轨国家的银行发展阶段理论—道对奇克银行发展阶段理论的扩充 |
5.6.4 实行渐进的银行体制改革 |
5.7 对转轨国家出现的非正规经济的解读 |
5.7.1 转轨国家的非正规经济 |
5.7.2 非正规经济的多元均衡模型 |
5.7.3 关于非正规经济的经验研究 |
5.7.4 简要述评 |
5.8 本章结语 |
6 后凯恩斯学派转轨理论对中国经济转轨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
6.1 对后凯恩斯学派转轨理论的总体评价 |
6.1.1 后凯恩斯学派转轨理论在转轨经济国家的适用性 |
6.1.2 后凯恩斯学派转轨理论的不足之处 |
6.2 中国的经济转轨实践 |
6.2.1 中国转轨目标的演变 |
6.2.2 中国的转轨模式 |
6.2.3 中国的转轨结果——“中国之谜” |
6.2.4 中国转轨深化中出现的新问题 |
6.2.5 中国的转轨实践对转轨理论的验证、质疑和丰富 |
6.3 后凯恩斯学派转轨理论对中国经济转轨的理论启示意义 |
6.3.1 强调转轨过程的不确定性与非均衡性 |
6.3.2 强调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合的重要性 |
6.3.3 强调健全的法律体系的重要性 |
6.3.4 强调不同的初始条件对转轨过程的影响 |
6.3.5 强调转轨中的市场与政府作用的结合 |
6.4 后凯恩斯学派转轨理论对中国经济转轨的实际借鉴意义 |
6.4.1 加强系统综合的改革总体规划,实施顶层设计 |
6.4.2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营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的环境 |
6.4.3 建立完善制度框架,建设依法行政、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
6.4.4 推动金融体系改革,形成有利于深化改革的金融体制 |
6.4.5 完善再分配调节措施,构建维护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 |
7 结束语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方向 |
7.2.1 不足之处 |
7.2.2 后续研究方向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转轨时期的中国汇率制度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问题研究[D]. 王冰冰. 吉林大学, 2020(08)
- [2]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研究[D]. 李若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13)[D]. 范小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4]利率走廊调控国际经验与中国目标模式构建研究[D]. 杨斌.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人民币发行方式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D]. 周翔.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2)
- [6]开放经济下中国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的选择[D]. 唐琳.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7]汇率制度转轨下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成立吗?——盯住美元与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比较分析[J]. 邱冬阳,刘聪. 江西社会科学, 2016(01)
- [8]中俄转轨过程中汇率安排对贸易和FDI影响的比较研究[D]. 谢丽峰.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7)
- [9]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俄罗斯中东欧转轨国家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D]. 刘坤.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10]后凯恩斯经济学的转轨理论及其发展研究[D]. 范晓男.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标签:货币政策论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论文; 汇率改革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货币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