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查危机中的法国外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法国论文,外交论文,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斡旋下,伊拉克核查危机终于得到化解。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法国总统希拉克穿针引线,做了不少中介工作,为法国的外交赢得了重要的一分。
希拉克外交特色
从戴高乐到今日的希拉克法国始终不渝地贯彻一条独立的外交路线,在国际事务上与美国拉开距离,充分表达了法国的独立思维和用法语“大声地说出别人小声嘀咕的话”。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邻国德国完成统一,在政治上谋求发挥更大作用的法国外交一度陷入“难施拳脚”的地步,在平熄巴尔干半岛战火上,欧盟诸国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最后胜利果实却被美国摘取,签署了“代顿协议”。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美国主张先让波、匈、捷三国加入,再增加一国都不行,使希拉克为罗马尼亚说情入盟的希望完全落空,更使法国尴尬的是由它提出并受到欧盟多国支持的让欧洲人(其实就是让法国人)担任北约南欧司令部司令的建议遭到美国冷遇,由此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的条件落空,法国又一次尝到被“晾”在一边的滋味。法对美国颐指气使的霸权态度一贯不满,寻找一切机会表现法国独立自主的态度和立场,这次由伊拉克武器核查引发的海湾危机引起世界各国严重关注,从核查危机一开始,法国便态度鲜明地主张以外交方式寻找解决办法;在美国向海湾派兵遣将,军事打击一触即发的危急时刻,法国仍然声言“不放弃最后的斡旋努力”。期间法伊两国外长和总统特使频频出没于爱丽舍宫和巴格达,为解决危机寻找出路。
希拉克总统毫无犹豫地“亲自介入”,一方面向萨达姆总统指出,巴格达的固执态度一旦引起美国的军事打击会给伊拉克造成何等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也注意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威信和团结,让联合国在解决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他提出使谈判打破僵局的两个主张,一是综合考虑联合国的武器核查工作,二是尊重伊拉克的尊严,对伊拉克的总统住所采用特殊的检查办法。最后又是希拉克最早、最坚决地要求联合国秘书长迅速访问巴格达。法国认为,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恢复联合国的权威。2月23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完成使命后, 接受法国第二电视台采访时承认:“法国为化解海湾危机提供的帮助是巨大的。”他说如果说伊拉克作出了让步的话,那也是由于受到了“许多压力,其中包括希拉克总统同他们进行的接触”,安南特别在众多外交人物中提到法国总统,说明他对后者所做努力的肯定和赞扬。
外交得分以弥补国内政策的失利
1995年希拉克入主爱丽舍宫后,推出了对社会保障体系、军队职业化、司法、税收等一系列改革,可惜收效不甚明显,特别是去年四月提前解散国民议会失利,使自己成了法国第三次左右共治的总统。他不得不把国内的政务交给左翼总理若斯潘,自己只负责外交和防务,在法兰西民族象征——高卢鸡的身上长出了“两个鸡头”。右翼选民对总统的冒险举措甚为不满,从此希拉克的民意测验指数与日俱减。希拉克面前有两种选择,一是与左翼政府共治到2002年总统任期届满的时候,在这期间他必须忍受分权内耗,意见不和和种种矛盾。另一种做法是或早或晚再次解散现有的左翼议员占多数的国民议会,争取选出一个与总统意见一致,并支持总统改革的右翼占多数的议会,这一做法目前看来颇有难度,因为法国3月15日刚进行的法大区议会选举结果表明, 左翼选票还优先于右翼五个百分点。如果在目前的情况下再度解散国民议会定会重蹈去年覆辙,对右翼更为不利。希拉克必须抓住机遇在总统任内充分施展自身的力量和魅力,这次海湾危机为他提供了一展身手的机会。据统计53%的法国人反对美国军事干预海湾地区,75%的法国人赞成希拉克的主张,即法国政府不与美国一起参加对巴格达实施军事打击,可以说在这问题上希拉克抓住了民心,使他的民意指数扶摇直上。
经济利益的驱动
希拉克自称萨达姆曾是他的“亲密朋友”,法国和伊拉克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合作可以追溯到两伊战争或更远的时期。早在40年代,法国的建筑、石油和军火制造工业已打入了伊拉克市场,两伊战争期间,法国曾是伊拉克武器最大的供货商。法国在实施“多渠道进口石油能源”的计划中,伊拉克的石油被列入前位,巴格达丰富的石油蕴藏量早让法国石油商垂涎三尺。70年代中期巴黎和巴格达之间达成由法国帮助伊拉克在沙漠上建立一个核反应堆的秘密协定,伊拉克企图发展核武器生产以对付长期受美国袒护的以色列,但该反应堆在1981年的空袭中被以色列摧毁。法伊之间经贸频频,迄今为止伊拉克欠法国的债务累计达250 亿法郎(约合40亿美元),如果美国再次对伊拉克实施“沙漠风暴”打击,那么一个受战争重创的伊拉克更无能力还清这笔债务,况且法国并非它的唯一债权人,伊还欠着俄罗斯70亿美元的债务。所以法国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竭尽全力说服萨达姆接受联合国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目前法国石油康采恩埃勒夫——阿基坦石油公司和托塔尔石油公司都与伊拉克政界保持着密切联系,法国的食品生产商在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范围内,不断地向伊拉克提供食糖和粮食,他们希望一旦联合国解决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后,法国可以捷足先登地获得比其它国家更多的重建伊拉克的经济合同。希拉克早已把要求联合国早日解除对伊拉克经济制裁列入了他的下一个外交目标之中。
着眼于保持法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友好关系
除非洲以外,阿拉伯世界也是法国的重要伙伴,在法国的移民中,来自马格里布和阿拉伯世界的移民占相当大的比例,这部分人往往自成群体,保持着伊斯兰的生产习俗,不愿完全融入法国社会,他们身居法国,但与自己国家关系密切,如果法国政府对阿拉伯国家的政策稍有闪失,巴黎市内就会爆出“巨响”,而阿拉伯国家内的派系斗争也会在巴黎得到反应,所以法国政府对阿拉伯世界的外交政策十分谨慎,力求同它们保持友好关系。此次海湾危机形势与1991年截然不同,上次是伊拉克公然践踏国际准则,武装入侵科威特。当时的萨达姆是失道寡助,自取其咎,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都站在美国一边,支持美国动武。而如今,除了科威特以外,几乎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反对美对伊动武时提供军事基地,法国看准这一点,提出运用外交手段化解对伊的武器核查危机便受到了阿拉伯世界的广泛支持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