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效课堂教学中的误区论文_曾建伟

浅谈高效课堂教学中的误区论文_曾建伟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中学 441000

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采用了一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溧水讲学稿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南通市的李善兰教学法等等。教学模式的选择对教学效果的好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这就好像解数学题,不同类型的题目要用不同的解题方法、不同的解题思路一样,所以什么样的课要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樊城区自推行“三究四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来,教师热情澎湃,积极投身课改,涌现了一大批积极投身于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优秀教师。

笔者在学校分管教学,参与教学改革的实践比较多,听了大量的课,但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还存在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课堂教学要么“极左”,要么“极右”,课堂教学形式主义严重,现就这一状况做一些分析。

一、教学误区展示

1.为了展示而展示,为了讨论而讨论。笔者在听课看课活动中,多次遇到课堂上教师注重展示以期体现学生主体、学生活跃以期吸引观课教师眼球的课堂表现,从头到尾学生按序大量展示,沸沸扬扬的讨论场面随处可见,学生几人一组,七嘴八舌地进行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一节课发言不到十句,但课后反思总觉得有点为了展示而展示,忽视教学本质的味道,教师不管是否需要展示,是否需要讨论,总之只要学生在展示,在讨论,就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合作交流,反映了教师观念的转变。

2.问答式启发引导从头到尾。课堂需要提问,更需要设疑,这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于是一节课从头到尾一味地追求提问题的数量、课堂气氛的热闹,追求对话“形式”。但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内容空泛、形式单一、问题指向性不明确。提问时,教师考虑更多的是学生的答案离标准答案还有多远,目的只是启发学生说出教师想说的话,教师仍在通过学生之口传授现成的知识,失去了启发引导的真正意义。

3.听课前反复演练、听课时重复翻版。课堂观课时感觉整堂课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学生整体素质很高,人人掌握。殊不知为了讲好这一节课,执教教师课前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对本节课反复讲了多遍,课前又对学生课堂表现做了事先安排,甚至到了谁展示、展示语言怎么说、留有什么问题、再让谁补充、谁质疑、怎么补充等,课堂上重复翻版,成了“教材再版”、“二次印刷”。

4.多媒体课件代替教师角色。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兴趣的确有很大帮助,以至于有许多教师潜意识里把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当成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认为一堂成功课必须要有多媒体课件贯穿始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笔者听过许多老师的讲课,课件精美,图、文、形、声并茂,从视频、动画到音乐、色彩都非常精美,教师与学生精神很投入,但是书本、笔记基本没用,课件成了中心,教室成了电影院,学生成了观众,教师成了放映员,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自主参与、师生的情感交流都不见了。

5.过于注重新理念,忽视优秀的传统教学理论。为了体现新课改,课堂上过于追求新理念,在激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惜各种教法与手段一涌而上,重三维,讲形式,求完美,其结果一方面导致学生疲于应付,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不准,认识不清;另一方面,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误区产生的原因分析

教师个人专业素质的差异导致了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存在偏颇。我们应思考: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追求到底是什么?我们所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不是为了迎合什么口号,更不是作秀,而是实实在在地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点务必使我们的老师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课堂上老师讲了多少并不重要,学生学会了多少才是最重要的。

三、消除误区之策略

1.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呼唤着综合型的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因此教师必须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除了专业知识外,应当广泛涉猎其它学科的知识领域,建立学科间的联系,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

2.课堂教学改革关键在组织实施。新课程推崇的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学习,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教师却是一种新的挑战。研究性学习方式要求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教材主旨,深刻挖掘教材内涵,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更深层次地为学生释疑解难。任何教学目标的实现,既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更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更应发挥教师的组织作用。

3.课堂教学改革重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展示毫无疑问是有价值的,展示可以唤起学生的自信,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仅限于此,展示很有可能是肤浅的、不能持久的。所以我们并不赞成大面积的、经常的、价值不大的演板。从某种程度上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展示欲更重要,更有价值。一方面,求知欲针对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求知的欢乐和自我实现的愿望是推动课堂教学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因此对课堂展示和讨论的内容要认真分析。

4.合理选择教学手段。教学活动是借助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教学过程,组织方式以及质量效益等都和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关。教学形式要为教学内容服务,以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最终目的。应用现代教学手段要有个度,并非多多益善,我们在课改中要从实际出发,采用现代教育措施。

5.课程改革其本质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再探索,是对教育方针的再认识,是对基础教育的再定位。这就决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稳中求变的渐进过程,而绝非是一场运动式的根本转变。传统教学的理念有很多仍是新课改所提倡的,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分层教学”等等,课改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有继承才有创新,要继承发扬其中的精华,改选那些不适应教育发展、对教育发展起阻碍作用的不利因素。

事实上,教育改革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过程。“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新课改给教师带来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对于每位教师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更是磨练和提升的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紧紧把握契机,成就自己,不断反思,不断积累,不断探究,让自己快速成长成熟起来。

论文作者:曾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浅谈高效课堂教学中的误区论文_曾建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