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社会主义离科学社会主义还有多远?--兼论当代西欧社会民主党_民主社会主义论文

民主社会主义离科学社会主义还有多远?--兼论当代西欧社会民主党_民主社会主义论文

民主社会主义离科学社会主义有多远——兼论当代西欧的社会民主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主党论文,西欧论文,有多远论文,民主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17(2003)04-0021-06

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是同共产党的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党的民主社 会主义之间此消彼长的历史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多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国外民 主社会主义了解得不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各国共产党一般是把社会民主党作为“修 正主义”来批判的。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苏东巨变以及在一些社会主义国 家执政的共产党由于缺乏执政经验,在领导国内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暴露出的 弊端日益彰显。于是便有人认为民主社会主义将成为“资本主义和一党执政的替代力量 ”,将取代科学社会主义而成为时代主流。[1](P2-3)认为资本主义固然不好,现实的 社会主义也不理想,民主社会主义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第三条道路,是一种能消除上述 两者弊端的社会主义模式。因此,关于“意识形态的总结”等种种思潮粉墨登场,极大 地混淆了人们的视听。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民主社会主义做一番剖析,通过与科学社会 主义的比较而认识其本质。一方面,要认清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澄清模糊认识,进一 步坚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信念;另一方面,又不能对它全盘否定,要在全面考察民主社 会主义的基础上确定我们的对策,在否定其基本理论原则的同时,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基 础上发展同社会民主党的友好关系,借鉴其某些具体政策,以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存在着种种思潮,如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 等等。而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政治思潮之一,它是当代西方国家资本主 义性质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和工党(通称社会党)奉行的思想体系的总称。在当代,民 主社会主义不仅是做为一种理论形态而更是做为一种实践形态而存在的。社会民主党在 许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长期执政或轮流执政,对当代世界的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历史发展来看,民主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本来是同出一源,马克思、恩格斯、列 宁及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都曾称自己为社会民主主义者或民主社会 党人,并曾提出建立“社会民主主义的共和国”的口号,把“社会民主主义”等同于“ 科学社会主义”,社会民主党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代名词。但19世纪60年代以来,随 着许多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和工人运动的深入,社会民主党人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既 有科学社会主义者,也有激进民主主义者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后两种人虽然自称 社会主义者,但却从未明确提出把全部生产资料收归社会所有和消灭私有制等社会主义 的要求。如法国的蒲鲁东主义者、德国的拉萨尔主义者和英国的工联主义者。有鉴于此 ,马克思和恩格斯便不再自称社会民主主义者,而称共产主义者。由此可见,“社会民 主主义”这一概念从产生之日起,就被不同政治倾向的人所使用,但其含义也有本质的 区别。19世纪80年代,欧美各国成立的一批工人阶级政党,大部分都命名为社会民主党 或社会民主工党。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后,常常使用“国际社会民主党”、“国际社会 民主主义”这样的称谓。但正是在第二国际时期,由于资本主义获得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发展,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改良主义、右倾机会思潮得以滋长,其中伯恩施坦 的修正主义最为大家所熟知。第二国际以考茨基为代表的中派形式上反对修正主义,实 际上却同情和容忍修正主义,结果造成修正主义在国际和各国党内的泛滥,为后来国际 社会民主主义的分化和组织上的分裂准备了条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大 多数国家的社会民主党背叛了第二国际。在“保卫祖国”的幌子下,公开支持本国资产 阶级政府对外作战,彻底抛弃了国际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第二国际遂告破产。第二国 际破产后,列宁和他领导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力图团结各国党的左派,成立新的国际, 并提出更改党的名称的要求。并指出,“社会民主党”这个名称特别是他的后半部分即 “民主”,在科学上是不正确的,因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最终目的是要消灭国家,是无产 阶级和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专政,在这一时期使用一般的民主一词只会起蒙蔽人民、 妨碍建立这种新型国家的作用。应该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称自己为共产党。十月革命 胜利后,国际无产阶级的左派力量得到了加强,许多国家的左翼社会民主党人纷纷脱离 了原来的组织,重新建立新党,并取名为共产党。1919年3月新的共产党的国际组织在 莫斯科成立。从此共产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就成为国际和各国工人运动中两大对立的意 识形态和政治派别,社会民主主义也就成了修正主义、改良主义的同义语。两次世界大 战期间,社会党方面开始把民主社会主义当作社会民主主义的同义语使用,这也是为了 突出他们的主张的民主主义性质,突出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对立。1951年,各国社会党的 国际组织“社会党国际”在法兰克福成立代表大会,通过的《原则声明》正式宣布以实 现民主社会主义为目的,从此以后,社会民主主义一词逐渐被民主社会主义一词取代。 从此进入“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上尖锐对立、组织上分裂的时期。20世 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苏东巨变后,社会党国际中部分人认为,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垮 台使“社会主义”的信誉大大丧失,如果继续使用“民主社会主义”的概念,会使社会 民主党面临更大的被动,主张用“社会民主主义”取代“民主社会主义”。事实上在19 92年社会党国际第19次代表大会后,“民主社会主义”一词逐渐被“社会民主主义”所 取代。[2](P2-12)

民主社会主义之所以把他们的思想体系称为“民主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前面加上 民主,是为了把抽象“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正是以此为出发点,他们声称:“ 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民主制才能完成,而民主制也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才能得到实现。”表 示自己既反对资本主义,又反对现实社会主义,要成为替代资本主义和一党制国家共产 主义的第三种力量。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民主社会主义形成了一整套与科学社 会主义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

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观。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和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而民主社会主义从抽象的“民主”出 发,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反对以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思想,而提倡所谓 多元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在政治上主张通过和平、民主和议会道路,掌握政权 ,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革命;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议会制,反对无产阶级专政。 在思想上倡导“思想民主、思想自由”。与科学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不同,民主社会主义政党虽宣称自己是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党,但是关于什么是社 会主义,在党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只是把民主、自由、公正、团结互助等抽象的 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的内容,认为社会主义没有什么终极目标可言,它只是一项不断追 求美好社会的持久任务。

民主社会主义的阶级观。民主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人道主义和人性论。以人道主义 作为基本理论和世界观,以是否符合“人道”、“人性”为原则看待世界,看待历史发 展。因此在阶级观上,民主社会主义否认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认为“由于人们生存和 发展的需要,无数单个人的美好追求汇合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就能推动社会朝美好的方向 发展”。把希望寄托在“人性”的改善上,主张资本家和工人相互拥抱,实现“人性” 的理想社会。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的本性的要求,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认 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都违反了人性或人类理性。他们反对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观察社会 ,否认和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

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观。民主社会主义在国家观上从抽象的民主、自由、正义的观点 出发,完全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把国家看作是超阶级的正义力量,从根 本上否定了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一实质。他们认为国家并不是必然要成为经济上占 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工具,它可以成为为所有阶级服务的“超级国家”。在党建思想上, 科学社会主义强调党的阶级性和革命性。认为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以马克思 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的伟大使命。而民主社会主义完全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公开鼓吹“全民”党, 反对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性质,强调党的人民性和改良性。

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观。科学社会主义认为,取得了政权的无产阶级必须根据生产力 的发展,有步骤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而民主社会主义否认生产资 料的社会占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和基础,认为在不需要改变现存国家和改变生产资 料私有制,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通过对各个领域的渐进式改革就能实现“社会主义”的 目标。在所有制思想上完全否认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个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特征,认 为“公有化不会自动地给人们以更多的自由”,只有私有制是“人的自由的基础”。主 张建立以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私有制和竞争成分以及公有制和计划成分并存为基础的 混合经济体系。[3](P185-189)

由此可见,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改良思潮。其民主社会主 义的“民主”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的范围。众所周知,民主和社会主义二者是不可 分的,没有民主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就不会有真正的民主。民主社会主义 用“民主”标榜,用超阶级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来规定社会主义的性质,企 图用“民主”的方式来建立社会主义,以显示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对抗性。科学社会主义 的民主观认为,民主都是具体的,从来不存在超阶级的民主,同时民主本身并不是目的 ,它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阶级差别的消失,政治国家和作为国家形式 的民主也将消亡。民主社会主义只讲一般的民主,其对资本主义的谴责和抨击只能从资 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出发,其使命也不过是把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原则贯彻到底,使资本主 义更加“完善”而已。所以,民主社会主义倡导的“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社 会民主”,由于从来不触及国家政权问题,从来不把实现民主同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 相联系,只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社会性质。

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是性质根本对立的两种理论,其非阶级分析方法论、“ 民主”方法论和“多元”方法论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但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一种改造现有 社会的模式,在战后曾有过辉煌的“黄金年代”,具有广泛的选民基础,取得的“成绩 ”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民主社会主义至今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其信奉者正在不断地 进行探索和完善其理论和策略。因此忽视它在当今世界舞台的地位,否定它对推动社会 发展的进步作用显然也是不对的。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立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科学社会主义立论的理论基础。马 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无法解决的对抗性矛盾的分 析,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从而创立了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的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是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只是随 着时代的变迁,其批判的内容、角度和深刻程度有所不同。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党 右翼放弃了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整体批判,局限于对现存社会的某些弊端进行指责和改良 ;左翼在其纲领性文件中对资本主义仍持批评态度。80年代后,在社会党的文件中虽已 很少看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社会不公正,仍表现出了 一定程度的不满。这在德国民主社会党和英国工党的纲领中都有所体现。民主社会主义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态度,以及主张建立一个政治民主和社会民主以及与社会公正和参与 相结合的“新社会”的思想,尽管有很大的机会主义和庸俗实用性特点,但其政治理念 和改良态度在70年代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P124-145)民主社 会主义根据现代经济的发展提出的“混合经济”理论,主张实行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市 场和计划结合的混合经济。这种“混合经济”理论固然不能克服资本主义自身的矛盾, 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根基,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生 活水平和社会福利保障范围。

二是主动应变精神。主动应变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策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872年 《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的 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4](P248)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 的发展变化,社会主义民主党适时调整了施政纲领和方针策略,不断强化对自身“身份 特征”的确认,体现了鲜明的主动应变精神。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西欧国家的 经济发展遭遇了深刻危机,这种危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长迟缓和失业日益严重的 经济危机;二是明显的工业文明对生态基础的威胁。从而导致了民主社会党的供给经济 政策遭到质疑。针对变化的形势,西欧社会民主党曾三次调整施政纲领,50~60年代中 期,主张经济政策目标(实施依靠技术进步和经济进步的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科学发 展和扩大就业)和社会政策目标(实施凯恩斯主义,实现社会公正分配、经济民主、社会 高福利)并举;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对生态政策的目标(改善生态环境、爱惜资源) 和社会政策目标的关注大于对经济政策目标的追求。这一重要转变也是对70年代初期以 来产生重大政治影响的新社会运动即和平运动、妇女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的反应。80年 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东局势的变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则强调经济政策和生 态政策目标优先于社会政策目标,力求以促进有关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高科技的突进 和扩大就业带动对社会利益的调整。特别是1989年德国社会民主党柏林纲领的通过可以 看作西欧社会民主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提出了社会民主党政策的一个新的范式,完 成了“社会上和世界上改变了的形势向它要求的那些必要的政治转变”。[2](P128-132 )试图从已改变的形势的角度重新界定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基本价值和基本经验内容, 并且把这一内容与新社会运动所提出的现实主义部分结合起来。当然民主社会党新纲领 的制定以及建立广泛改良联盟、创造一个对生态和社会负责的社会的设想,不单是一个 信仰的改变,也是进一步扩大选民基础、巩固执政根基的需要。民主社会党根据变化的 情况对政策的适时调整,也使社会民主党屡次从生存险境中神奇地崛起,获得了长久的 生命力。

三是整体战略思维。西欧社会民主党认为“尽管履行民族国家层次和区域层次的责任 是民主党的首要义务,但给全球化世界经济划定一个社会和生态责任范围也相当重要” 。认为“这些领域趋向全球性框架的设定是十分必要的事情”。[2](P185-189)基于这 种理念,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眼光不仅局限于本国和西欧,而是用一种“世界化”的眼光 俯视全球。德国社会民主党在1989年新制定的柏林纲领中关于建立一个在全球化世界上 对生态和社会负责的社会新范式就渗透着一种全球化的整体战略思维。其战略主要包括 :通过停止军备竞赛和创立和平合作的国际机构来确保共同安全;创造经济和社会发展 机会以建立公正的世界经济;注重经济质的增长和技术创新,设定对生活质量和对未来 时代、对自然界负责的新的进步发展观框架等等。除此之外,还有若干超越民族国家的 政治责任层次的行动目标。

总之,西欧社会民主党的“整体战略思维”使他们将本国问题放到欧洲甚至整个世界 中进行整体思考体现出社会民主党人的世界意识。当然,他们的民主和责任的全球化是 有选择地进行。那就是集中于那些在跨国范围内能够更好地解决或者只有在这个范围才 能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只要有可能就必须为社会政策、为民族国家和区域性的决策 留有活动余地。

但是,我们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积极作用不能夸大,毕竟它所采取的措施没有越出资本 主义现行的制度的框架,因而它的积极作用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在不少 方面具有消极作用和一定的危害。苏东巨变后,欧美各国右翼政治家、理论家和传媒竭 力宣扬资本主义已取得最后胜利、社会主义已彻底失败的谬论。他们不仅攻击共产党, 而且也攻击社会党。“历史已经总结”和“社会民主主义世纪已经结束”的说法一时甚 嚣尘上。社会党方面尽管过去和现在都强调民主社会主义与苏联东欧国家“现实社会主 义”有根本区别,但在这种强大的攻势下也感到了被动,造成欧洲局势右转,社会民主 党开始走下坡路。进入21世纪,西欧许多国家的社会民主党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 政策,于困境中进行艰难的探索。如英国工党领袖布莱尔“第三条道路”理论的提出, 旨在重建冷战结束后而陷入困境的社会民主党的主流价值观,企图超越左与右的冲突, 在西方社会找到一个全面的医疗方案。[5](P15-21)但民主社会党要想在多党竞争的西 欧国家中保持政治特色,稳住阵脚,往往就会陷于两难境地:一方面要维护基本的传统 价值观确保“身份特征”,一方面要迎合社会群体的政治价值趋向,以保证选民的数量 。所以其种种施政纲领尽管在不断地调整变化中,但其可操作性往往大打折扣,不免带 有一定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同时,西欧各国多党议会制的选举体制,政权和政党负责人 的频频更替,也不断冲击甚至割裂其策略实施的一贯性,不免带有强烈的“个性化”色 彩。其社会改良政策的种种思路成效如何,仍处于无尽的变数之中。

收稿日期:2003-06-02

标签:;  ;  ;  ;  ;  ;  ;  ;  ;  ;  ;  

民主社会主义离科学社会主义还有多远?--兼论当代西欧社会民主党_民主社会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