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完九年级下册《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一课后,我走在回办公室的走廊上,只听王涛对孟凡伟说:“老师上课讲希特勒是战争狂人,我觉得,希特勒也做出了不少贡献,我挺喜欢希特勒的……”我当时大脑一片空白,后来静心想一想:虽然我为学生的无知感到可悲,但我可以对他抱理解态度,因为生长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火连天,紧急戒备,失去亲人的痛苦。没有见证过杀戮,残暴的血腥场面。在学习中更没有把握好评价标准,差点把战犯当成英雄崇拜。所以如何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
《初中历史新课标》在人物评价方面对中学生的要求是:学习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合理有效利用历史人物教学既符合课标要求,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人物评价关系到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对学生一生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唯物史观,主要看三点: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评价历史人物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功要说透,错要说明,功大于过者要基本肯定,反之要否定。
下面我以林肯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将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第一步,熟悉林肯的主要活动和政治主张。
布置学生查找林肯的有关资料:可从三种途径去查找:读有关林肯的课外读物,如评价他的文章等。上网查找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查找音像资料……
在查找资料时向学生明确查找的方向:
1.在美国自由制度和奴隶占有制生死决战的关键时刻,林肯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一场维护正义和统一的斗争---美国南北战争
2.林肯一贯坚持“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倡导“民有,民治,民享”的思想,其思想闪烁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光辉。
3.林肯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他勤奋好学,平易近人。
4.林肯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伟大的政治家品质。
5.他作为资产阶级代表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第二步,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形成观点,确定主题,并整理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
把查找的资料制成幻灯片、编成小故事等。
第三步, 课堂上以“我心目中的林肯”为题组织一堂展示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展示课上老师要讲明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基本的观点。
首先,要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
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看这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一个民族、国家的发展,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比如,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也解放了黑人奴隶,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的发展,这些是不能被抹杀的,也必须客观地看待林肯这个历史人物。
其次,要全面地、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
既要看到历史人物的活动给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历史人物的活动给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比如,林肯主张反对奴隶制,认识到在当时是进步的,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是,林肯起初并不主张立即废除奴隶制,而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由于对战争的准备不足,导致战争初期北方接连失利,华盛顿一度告急,这是林肯的失误。但是,在1862年,林肯先后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使北方获得雄厚的兵源,迅速扭转了战局,一鼓作气,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
第四步,给历史人物一个正确的、总体的评价。
评价历史人物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符合历史事实,不偏激,不做作。比如,对于林肯的评价,根据他的主要活动,就要肯定他在美国历史上起到的作用:“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之所以给林肯一个肯定的评价,因为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五步,根据个人观点和课堂所学,要求每位同学写一篇“我心目中的林肯”的小论文,班级墙报展示。
邓小平同志说:“评价人物和历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因此,应注意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历史人物行动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往往并不一致。如,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为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胁,却加强了民族间的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只有以客观效果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主观动机,才能对人物进行辩证的全面的分析。如果只强调效果,忽略动机,学生就不能掌握正确、客观、辩证的认识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要对每个历史人物做准确而全面的评价,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定能在历史课堂人物教学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论文作者:付美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6月总第20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6
标签:林肯论文; 历史人物论文; 评价论文; 美国论文; 南北战争论文; 希特勒论文; 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6月总第20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