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读者”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读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造读者,就是编辑努力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图书,去启迪和帮助读者意识到他们应该意识而又未曾意识到的需要(也有人称之为潜在的需要),启迪和帮助读者不断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
“创造读者”的内涵是丰富的。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激发读者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一种喜好的情趣。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它也是一种驱动力。读者对图书有了兴趣,就会爱书,喜欢读书。读者的兴趣爱好是指读者阅读图书的选择态度。从广义上讲是指对图书的喜爱程度;从狭义上讲是对某种类型、某种内容图书的选择。他们的兴趣爱好,因年龄、性别、职业等不同而存在差异。如儿童时代喜爱童话、动物趣谈、战斗故事等以图为主的读物;老年人爱看历史、经典著作、传记作品和回忆录。据一份男女各半的对文理科40名大学生的调查,他们中间认真读过《红楼梦》的,女生多于男生;而读过《西游记》的,女生则少于男生。当然,读者的兴趣爱好是广泛的、多样的,就是同一年龄段、同一职业的读者,其兴趣爱好也是有区别的。读者的不同阅读兴趣最终反映在图书的选择上。兴趣是入门的向导,读书的兴趣需要培养。作为编辑,就要根据不同读者群阅读兴趣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有针对性地开拓选题,用编辑、出版的图书去激发读者的读书兴趣,满足他们的不同兴趣和需要。用高雅的图书去激发、引导,读者的兴趣爱好才会持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读者,首先就要从激发读者的兴趣爱好上去下功夫。
2.引导读者需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变化。
读者对图书的需要是广泛的,包括精神、工作、学习和生活,还有休闲等各方面。这种需要由于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不同,又有不同层次的需要,而需要又是发展变化的。我们既要编写、出版不同层次的图书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的需要,又要因势利导,促进读者需要的发展、变化,并要用健康、高雅的图书引导读者向高层次需要发展、变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文化层次较低的读者需要的图书决不是内容、格调低下的,所需的通俗读物决不是庸俗图书。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文化程度不高的广大农民需要通俗的科学、文化读物就是极好的说明。高品位、高质量是不同层次图书的共同要求。我们编辑要为他们奉献更多的优秀精神食粮。决不允许打着“满足读者需要”的幌子,用一些格调低下、内容庸俗的图书去迎合读者。甚至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私利,不顾职业道德,走上违法的道路。这不是危言耸听。近几年,出版界有少数编辑、个别出版社就是这样做的。这种“满足”,不是创造读者,而是毒害读者。照理说,读者的需要是图书市场的基础,图书市场应该反映读者的需要。而读者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文化层,而且需要的目的不同,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分。我们要观察图书市场的动向,更要引导市场,掌握读者的真正需要,引导读者的正当需要,给读者以正确的导向,用高品位、高质量的图书去创造读者。
3.开启读者未曾意识到的需要。
读者的需要有明显的,也有潜在的;有眼前的,也有长远的;有即兴需要,也有根本需要。读者意识到的需要,就是明显的、眼前的、即兴的需要,这种需要往往是比较具体的。如为工作、生产、生活上的某一需要而读书,或者为了消遣、休闲,等等,就是读者意识到的需要。而读者未曾意识到的需要是比较抽象,不容易获知的,往往是深层次的,涉及读者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因读者的文化素质和认识结构的不同而不同,情况又比较复杂。一部分人意识到了的需要,另一部人则未曾意识。创造读者就要用图书去启迪和帮助读者意识到他们应该意识到而又未曾意识到的需要,即那些潜在的、长远的、根本的需要。
在一次读书座谈会上,不少老同志满腔深情地说:“我们是通过读书走向革命的。”一部《共产党宣言》造就了千千万万革命者,开启了人类共产主义运动;我国古代蒙学读物,使一代一代人从小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长大后成为正直的人;有时一部书使人对某一学术领域发生兴趣,继而深入钻研,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书籍就是这样影响、创造着读者。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编辑就是这个阶梯的重要建筑者。在我国,编辑人员通过图书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弘扬主旋律,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的进步,激发人民群众同心同德从事四化建设的精神动力;传播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四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映各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建设成就,反映各个层次人们的生活情趣和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文化积累;反映不同国家不同学派的文化成果,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与繁荣。我们一定要牢记编辑的职责,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读者。
4.宣传图书,帮助读者认识图书。
编辑要把优质的图书提供给读者,又要做好“售前售后服务”工作,要撰写图书介绍、评论,还要写一些有关读书知识的文章,培养文化层次较低的读者良好的读书习惯、科学的读书方法等,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图书,使他们从中吸取有益的文化滋养。编辑可以约请、组织有关人员撰写书评,但应提倡编辑自己写。因为编辑是书稿的第一位读者,对书稿往往有公允的评价,而且在审稿中有较详细的记录,这些都是撰写书评的基础。宣传图书,也是开发图书市场的需要。目前,不少出版社对此认识还不够,做得还不够,应大力加强,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读者也需要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