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航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200
摘要:在城镇道路施工建设过程中,将土与水泥结合在一起搅拌并压实即成为水泥土,两种材料结合后产生水化作用。其中,水泥土含水量不减少,在毛细管、吸附以及分子间力的相互作用下,对水泥土内部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引发水泥土收缩性裂缝。为此,实践中应当加强水泥稳定基层施工质量管控,以确保城镇市政道路水泥稳定基层施工质量。
关键词:城镇;市政道路;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控制
引言
市政道路承载着整个城市的交通运输,而水泥稳定基层施工的质量又取决于水泥材料的质量,因此做好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控制是控制整个道路施工质量的核心工作。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要把控制哈混合材料的含水量放在第一位,因为含水量过低或过高都会对施工造成质量上的影响。如果含水量过高的话就会影响基层混合材料的实际密度,如果材料的密度下降那么基层施工的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基层原材料中的含水量如果过低就会导致材料的密度和强度达不成比例,这样一来,使得施工中的整体材料就达不到质量标准。因此,在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基层有足够的强度,也应该保证具有良好的含水性和持久性。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优势分析
对于水泥稳定碎石而言,主要将级配碎石作为骨料,使用胶凝材料对骨料的缝隙进行填充,遵循嵌挤的原理进行摊铺处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结构主要为:碎石颗粒嵌挤系统、填充灰浆系统与碾压强度系统等。首先,施工材料的选取较为便利,主要为水泥材料与粗细集料,将普通硅酸盐水泥或是矿渣硅酸盐水泥作为主要的材料,对于集料而言,为石头与人工碎石,施工结构较为简单,不需要使用任何的特殊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就地取材的工作机制与发展模式。其次,施工工艺较为简单,工程的流程较少,只需要完成拌和工作、摊铺工作与压实集合工作,可提升机械设备的应用效果与水平,全面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与质量,缩短整体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周期。最后,有利于提高整体工程的施工性能,在先进材料与技术的支持下,创建板块效应的管理机制,提升市政道路强度与受力性能,优化整体管理模式与发展体系,在科学管理的情况下,提升渗透能力。
2城镇市政道路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控制措施
2.1压实度的控制
压实度的控制前提是要保证水泥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材料只有处于最佳含水量的区域范围才能将压实质量控制到最大的密实度。所以,在对基层进行压实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水泥土的汗水量。如果含水量过大的情况,就要将水泥土进行风干处理到最佳含水量再进行压实处理。在进行基层施工的过程中,要杜绝特殊天气的影响,尽量做到一次性连续作业,降低因天气或雨水的情况对水泥土的含水量造成影响。另外,选择合适的压实工具也是保证压实质量的重要条件。在对基层进行填土处理时,一般厚度不要超出30cm,要分层铺筑压实。在选择压实工具时尽量挑选重型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处理,对同一类的土壤来说,选择轻型压实机比选择重型压实机所要达到的密度小,含水量却较大,因此,在压实工具的选择上一般是选择重型的压实机。
2.2基层路面平整度的控制
平整度的控制是道路建设的基础,怎样做好道路平整度控制的工作,需要对不同的基层做出不同的处理。用石灰稳定土的基层比较容易控制,可以用平地机对稳定土做刮平处理就可以了;比较难控制平整度的是水泥稳定碎石的基层,由于碎石材质比较硬,而且不易处理,就比较难处理。但是碎石基层的平稳度要求也高,它的层面平整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和舒适。一般情况下,水泥材质的层面接头较多,影响平整度的控制,在这其中,可以借助缓凝减水剂的作用来加长水泥的凝固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管是用什么方法,都要在保证路面的平整度的达标,保障车辆安全舒适的通行环境。
2.3道路摊铺
道路摊铺是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一项基础性施工环节。摊铺环节需要使用到摊铺机,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道路施工状况来选择适量的摊铺机投入到施工过程中,同时要选择合理的区域来停放摊铺机。摊铺机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将原材料平整的摊铺到路面上,在铺设第一层原料时要根据施工要求选择合理的厚度来铺设,并保证路面的平整度,铺设完毕后相关技术人员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测,检测结果符合施工要求之后再进行第二层摊铺。在摊铺过程中应用到混合型材料时,施工人员要安排好搅拌机的数量与分布位置,以保证混合型材料的高质量持续供应。
2.4碾压施工质量控制
基层摊铺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当尽快碾压作业,碾压施工过程中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初压、复压以及终压,各阶段碾压质量对水泥稳定基层整体碾压施工质量都会产生影响,需严把各阶段施工质量关。第一,碾压机碾压的次数与速度应当严格管控。尤其是初压、复压和终压时,应当把握好碾压的次数。第二,施工人员应当按照碾压流程以及要求等进行施工作业,确保碾压时平直段从道路两旁逐渐向中心依次推进,设超高曲线段从内侧向外侧碾压。第三,在碾压完后,应当对基层表面残渣以及杂物进行有效的清理,严格检测含水量以及平整度。实践中,若基层凹凸不平,应当利用水泥稳定碎石对其进行填充处理,然后再用人工方式碾压修补,依次来确保市政道路水泥稳定基层碾压质量达标。第四,整理把握路面处理过程。路面碾压施工后,施工人员应当对施工区域范围内的路面进行有效处理,并且将施工所剩的物料以及设备等及时地拖走,彻底清理干净路面。第五,做好路面养护管理工作。完成上述施工任务以后,应当对其进行及时的养护处理,比如利用土工布等对水泥稳定基层表面遮盖,定期喷水养护处理,从而减少基层表面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实践中,若市政道路施工时的气候比较寒冷,或者是在冬季或者跨冬季施工时,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冻保护,以此来提升基层施工质量。
2.5裂缝的控制
在道路施工建设过程中,接缝处理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到对基层裂缝的控制。在对缝隙进行衔接时,应该采用搭接拌和的方式。在进行了第一段般和之后,留下5-8M的缝隙不进行碾压;等到第二天施工的时候,前段留下来碾压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可以采用水泥重新拌和,与第二天施工的一起进行碾压。在处理路基的裂缝衔接时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另外,字链接裂缝时,值得要注意的一点时,要采取垂直对接的方式,在链接时不能斜接,也不能接歪。
在对基层裂缝的控制中,可以从材料的选择中开始入手,选择收缩性小的水泥材料作为基层的基本材料,在施工的时候考虑到水泥类的定材料产生裂缝的原理。掌控好材料的含水性和塑性指标,在施工前期,对材料进行控制性试验,确保材料的实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应用水泥稳定碎石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道路的质量,减少道路施工的成本,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为了充分发挥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优势,需要施工人员做好前期的施工准备工作,在摊铺、碾压、裂缝处理、养护等环节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施工,以保障市政道路的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石林,刘道崇,邓容华.论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8):158.
[2]李瑞芝.试论城市道路路面施工的问题及治理策略[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182.
[3]何佳.浅析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40):280-281.
[4]曲慧华.论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J].城市建筑,2017(6):301-301.
论文作者:丁永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基层论文; 水泥论文; 材料论文; 含水量论文; 稳定论文; 碎石论文; 压实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