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而提升建筑材料质量是保证建筑质量的重要手段。我们将从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入手,用科学的办法检验材料品质,然后通过完善体制建设、提升人员素质、把控材料采购、抽查产品质量、加强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建筑材料质量控制,从而为建筑工程提供合格原材料,从根源上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建设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质量控制;分析研究
前言:房地产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贡献。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我们越来越注重工程建设质量,建筑材料质量是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如果材料质量不过硬,那么豆腐渣工程是不可避免的,这会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制约了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要提高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水平,加强质量控制,从而保证建筑原材料能够满足生产建设需求。
一、浅析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要点
(一)根据项目要求确定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指标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建筑材料市场划分越来越细化,材料种类数不胜数。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实际建设情况,按照建筑设计方案需求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用途不同、性质不同的材料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试验,从而得出核心技术指标,检查材料质量是否符合标准。比如我们对钢材进行光谱分析、湿法分析等方法检测钢材的主要化学成分;而对于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可以运用钻心法或回弹法;对涂料的检测主要包括附着力、耐水性、光泽度、柔韧性、细度、比重等方面;对水泥的检测主要包括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胶砂流动度和细度等。我们要熟悉掌握建筑材料要求,从而才能有针对性的设置检测试验,根据国家相关部门规范以及建筑行业标准,保证试验数据符合实际需求。
(二)保证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取样具有代表性
建筑材料检测取样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实验的有效性,如果取样不具有代表性,那么一切都是徒劳的。所以我们应该严格按照相关取样规范标准进行操作,提高试验人员的专业水准和责任意识,保证取样数量、取样方式能够科学规范,从而提升质量检测试验的准确性。比如我们在进行水泥材料测试时,应该针对不同生产日期、生产编号的产品进行见证取样,对每一个批次的水泥都进行取样检测,从而保证检测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准确性,真实有效的掌握水泥等材料整体质量。同时,我们对同批量较大的建筑材料还要加强随机取样的比例,确保取样的充分性。
(三)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检测试验
我们知道检测试验是一项科学严谨、精确细致的工作,如果不能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检测,就会大大降低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很多建筑材料性质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化,所以我们要严格控制试验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参数,保证检测环境符合试验的要求。比如对建筑材料防水性能检测中如果没有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23摄氏度±2摄氏度,这样会造成很大的实验误差【1】。
(四)减小误差,提高质量检测的准确性
除了上述提到的环境因素,影响实验准确性的因素还有很多,包括仪器设备、检测方法、人员操作等等,如果检测人员对仪器使用不当或者检测流程不科学都会让检测数据产生很大的误差,如果产生的误差超出标准范围,那么检测数据是无法使用的,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比如在进行钢筋拉伸试验中,有的检测人员没有进行到钢筋拉断的程度便停止操作,这种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是要不得的,严重降低了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准确性。
(五)提高质量检测实验数据处理的科学性
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时,我们应该灵活运用数学理论进行总结归纳,提高试验数据的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同一组实验数据出现很大的离散性,那么我们可以对一些试验结果的数据进行排除,不能把所有数据进行简单相加,而且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数据进行修约,将小数点后的数据按规定四舍五入并保留4位,当试验数据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该进行重新试验,查明错误产生的原因,从而保证建筑材料检测试验数据处理的科学性。
二、研究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措施
(一)建立健全建筑材料质量管理制度
国家应该加大立法力度,发挥政府职能,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从而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有法可依,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从国家层面提高对建筑材料质量管理的重视。另外,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根据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明确建筑材料的技术指标。同时,落实管理责任制,如果出现质量管理不力,要对具体负责人进行惩处,以儆效尤,从而保证将制度建设落实到实际质量管理工作中去【2】。
(二)提升质量管理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专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根源上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尽量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管理不善。同时,要加强对专业人员的质量管理技能培训,提升质量控制操作水平,全面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树立行业标杆,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积极落实奖惩制度,将员工利益与质量控制相捆绑,提高员工积极性,从而提升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水平。
(三)严格控制建筑材料采购标准
我们应该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采购质量。首先要仔细研究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联合设计人员、施工人员、采购人员、保管人员等相关技术人员,明确所需建筑材料的数量、规格、种类、型号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接受材料商报价,成立评标委员会,认真核查供货商资质、经济实力及行业口碑等,从而全面了解投标企业实力。在保证材料质量的情况下,选择价格更优惠的企业进行合作,如果合作愉快,可以建立长期供货关系。如果产生以次充好的情况,应该立即终止合作,严格按合同办事,并将该供货商列入黑名单,避免再次遭受损失。
(四)检查进场建筑材料的合格率
对进场建筑材料要严格检查产品合格证书、质检报告、生产日期等内容,确认信息准确无误,严格核对采购单据与发票,然后按照单据信息核对到场材料,只有各个环节准确无误后方可卸车入库。加强对到场建筑材料的抽查检验力度,提高质检员的综合素质,保证产品合格率,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与供货商进行沟通,调查原因,确保第一时间进行退换货调整,避免出现扯皮推诿的情况发生。
(五)加强建筑材料施工现场管理
加强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管理,提高库管人员管理水平,将建筑材料按工程进度需要分批次的入库存放,防止材料混合造成乱拿乱用。同时,加强材料出库管理制度,入库建筑材料要及时建立档案,严格按照材料分类、型号、规格等方面进行区分,仔细核对所需材料,定期监察出库资料,避免材料的错误领取,导致因材料的不当使用影响工程质量【3】。
三、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的质量制约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加强材料质量检测和管理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从明确检测指标、科学取样管理、规范试验流程、尽量降低误差、提高数据处理水平等方面阐述了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要点,然后讨论多角度提升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推动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志磊.关于建筑材料检测和质量控制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10+13.
[1]裴晓悦,屈俊涛.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及质量控制分析[J].四川建材,2018,44(11):250-251.
[1]刘丽茹.试述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及控制[J].河南建材,2018(05):130-132.
论文作者:郭亚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建筑材料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检测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数据论文; 误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