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提升:内涵、价值与路径*
周大众
[摘 要] “乡村”作为物理空间、文化空间、心理空间的共构,对于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卓越潜质提升有着潜在且必要的规定性,表现在“亲和乡土”的人文素养、“志乡村教育之业”的情怀、“协同内外”的资源整合能力、“实践—反思—提升—表达”的行动能力等四个方面,这突出展示了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提升的价值追求:促进其未来教书育人实践活动的最优化,帮助乡村少年精神成人,为其日后发展奠定健全的身心基础;提升乡村定向师范生在未来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促成其个人价值实现与乡村教育振兴的“合流”。为达成上述目标,可采用如下方式提升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卓越潜质:完善“四协同”的教育推力;统整“三阶段”的培养过程;落实“双导师”的全程引领;推行“一体化”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 乡村;乡村教育;教师教育;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
2018年2月11日,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期望通过国家意志表达,增强各级师范院校优化教师教育的决心与信心。该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五年教师教育的目标,“改善教师资源供给,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乡村学校教师培养”与“培养未来卓越教师”[1]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二者结合,传递出国家对于乡村教育振兴的强烈意愿与基本思路,即花大力气为乡村教育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具有卓越潜质的未来教师。这是将乡村教育的发展希望寄托于未来乡村教师身上,也是对“教师是学生最重要成长资源”的肯定。“只有优秀的、富于责任感的乡村教师才能给乡村学校的孩子们带来希望”[2],乡村定向师范生是否具备卓越潜质便成为左右未来乡村教育与乡村少年发展水平的关键。“卓越”是一个修饰语,一个发展性的概念,传递出乡村定向师范生在积极价值理想导引下不断上升、永无终点、职前职后一以贯之的成长之路。
一、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的“四维”
“乡村”规定了乡村定向师范生未来的工作场域,但这一场域绝不局限于物理空间,更是文化与心理的共构,它赋予了“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不同于一般的内涵。为厘清这一内涵,必须要能够站在乡村的视角审视乡村教育的发展诉求,继而从乡村教育发展诉求出发,对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内涵进行建构。具体而言,其内涵至少包括下述四个维度。
(一)“亲和乡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从字面上理解,即“人文”方面的“素养”,或者说是“人”与“文”两个方面的素养。“文”为文化,如钱穆先生所言,“规范着个人人生,指导着个人人生,其更是超越每一个个人人生之外、之上的客观存在”[3]。文化的客观性,源自孕育这种文化的天地系统的独特性,来自于历史的绵延、演进对于生活智慧的沉淀。而生活,终归是人的生活,文化中隐藏的生活知识与智慧不过是让人以更有尊严的方式、更好的状态活着。所以,“人文素养”最终不得不落脚于人及其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精神世界,而人文素养的核心便也是“目中有人”,即把他人当作人看待,当作生活于独特背景中人来看待。所以,对于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人文素养”而言,从其未来工作与生活的环境出发,从其未来的教育对象出发,必须要能将乡村少年及其成长的乡村背景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乡村也因此成为乡村少年独特性的表达:他们生活在乡村的山水、田野之间;成长于乡村浓浓伦理亲情之中;浸润于乡土文化的质朴与多彩之中。若要乡村定向师范生日后能够成为适合且优秀的乡村少年生命成长的守护者,“亲和乡土”的人文素养便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二)“志乡村教育之业”的情怀
教师有三重境界[4]:一是视本职工作为职业,类似于各类各样的职员,工作的出发点是满足自身的生存需求,付出劳动以获取报酬;二是视本职工作为事业,他们对于工作的价值认知体现在社会层面上,期望通过这一份工作获得社会的认可与自身的存在感,他人(同事、领导、学生及家长等)的肯定是自身成就感获取的主要途径;三是视本职工作为志业,这一类型的教师将工作视为自身精神价值与生命意义实现,在教育工作中,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外界的一切打扰也不能阻滞他们丰富自身生命、延展自身价值的努力。这样的三重境界展示了教师一词丰富且立体的内涵,体现出教师生命价值从“物”向“精神”的可能飞跃。但从当下的实然状态来看,许多教师均未能实现第一次飞跃,遑论更高境界的飞跃。当然,这可能是专业化发展的“后遗症”,其愈演愈烈之风使得“追求更多物质回报”成为许多乡村教师逃离乡村教育的基本出发点,负面影响极大。正因如此,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培养中切不能忽视志业情怀的养成,当然,此种志业更是“志乡村教育之业”:认识乡村教育的独特与大有可为,自己未来的教育人生“非布城市教育之道于乡村”;留守乡村教育“非职业生涯之全部”,而是认同并发扬乡村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并在乡村教育的振兴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三)“协同内外”的资源整合能力
当乡村定向师范生建立“亲和乡土”的人文素养,他们便具备了发现乡村少年生命与发展独特性、乡村及乡村教育独特性的眼光和视角,可以自觉自愿走进乡村教育、研究乡村教育,给乡村少年更合适的教育,使他们可以“立足乡土而仰望星空”。当乡村定向师范生具备了“志乡村教育之业”的情怀,乡村教育之于他们便不仅仅是谋生手段或获取社会声望的途径,更是自身生命价值的实现和延展,植根乡土以守护乡村少年成长的信念便如信仰一样坚定。对志于走上乡村教育之路的乡村定向师范生而言,“孤独地前行”绝非明智的选择,志同道合者戮力同心、同行不仅可以加速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更可以让满是荆棘的前路有欢声相伴、笑语相陪。因此,协作能力在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中不可替代:他们需要有包容的胸怀,能够在共通的乡村教育之志的背景上,接受、尊重不同见解以促成“乡村教育共同体”的形成;能够以开放的姿态接纳社会力量与资源,并以自身的教育视野对资源进行甄别、组织,助力乡村教育的发展。正是这种在合作、尊重、民主、开放基础上的协作,让乡村的各方力量可以将自身的优势在乡村教育中效益最大、最优化,乡村教育也因此成为各方共同的责任与担当。
(四)“实践—反思—提升—表达”的行动能力
老年患者一般营养情况较差,并且不注重营养搭配,责任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个性化的膳食计划,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告知患者住院期间生活注意事项,并嘱咐患者戒烟、酒以及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等胆固醇高的食品等,培养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制订合理的活动方案,循序渐进,尽量减少老年患者静坐时间,协助住院患者散步、打太极拳等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提升心脏功能,减少心绞痛的发生率,促进疾病恢复。
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实践—反思—提升—表达”行动能力,传递出了极为丰富的内涵。第一,生成性,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卓越潜质必须在行动中得到显现,而从卓越潜质走向卓越现实更需要在行动中生成。第二,场域性,从书本上普遍意义教育理论的关注到情境性教育理论的重视,确认了扎根理论的价值。第三,实践至上性:对于实践能力的关注,弥合了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中学科本位与教育本位的裂隙;对反思性实践能力的重视,则传递出调和乡村中小学教师教育之学术性与师范性的讯息。
二、提升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的价值追求
直观上说,教学是教师职业生命最重要的表达形式,那么,教学最优化,必然是教师生命价值实现的应然追求。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的培养,首要的价值追求便是促进其未来教书育人实践活动的最优化。当然,“最优化”并非是一个绝对概念,具备明确、客观的评价标准,满足这些标准的教学即为最优化的,反之亦反。最优化是多要素相互调和之后的一种理想状态,诸如在教师自身的成熟度、学生的文化与知识储备、教学技术支持度、教学环境等要素的共同作用下,该教师已然发挥了各个要素的最大效能,这样的教学便可以称之为最优化教学,即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教师在面对独特的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时所能取得的最优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所以,最优化教学的呈现形态会随着上述诸要素的不断发展而始终保留有进步空间,这一理念导引下的教学,是牵引、推动等外力帮扶下教师积极寻求更进一步发展与提升的自觉行为。当乡村定向师范生具备了最优化教学的价值追求,他们将必然走上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超越眼前迷障的卓越之路。
教育的美好不能停留于想象世界,落实于行动——教育实践才是最完美的意义表达。对于乡村定向师范生而言,其人文素养、志业情怀、协同内外能力等均需要落实于行动中,且只有在行动中这些卓越潜质才有可能走向现实。当然,作为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的行动能力,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实践能力,而是内隐着“实践—反思—提升—表达”四位一体的价值意蕴。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卓越潜质必须落实于优秀的实践能力,即反思性实践的能力。这是一种“伴随着思维和判断的实践,是一种具有反思性、包容性、体验性和生成性的活动”[5],其目标则指向了提升,即自我教育境界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及乡村少年恰切性成长水平的提升,当然,这种提升更要以理论的形态得以表达,将关于乡村教育及乡村少年成长的经验理论化。
(一)教学最优化
提升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的出发点,主要有二。其一,对于乡村学校师资现存问题的思考。乡村学校师资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留与走,那些仅接受过中师教育的乡村学校教师以自己的坚守直面接受高等师范教育、向往城市生活的新晋教师;泛与专,具备多学科胜任能力的全科教师与高度专业化教师群体的区划。从留与走、泛与专的比较中,深化了“需求侧视角的”对于乡村定向师范生素养的认知。其二,教育家办学理念的落地与具体化,这是基于“供给侧视角的”对于乡村教育师资建设“应然之路”的考量。因此,无论从需求侧还是供给侧,亦不论从理念还是实践的视角,提升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均显得势在必行,而其基本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测绘工程项目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传统的数据处理工作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将数据库技术应用到测绘工程项目的数据管理中,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提高测绘工程项目的统计水平同时,促进了工程项目的良好发展,给建筑单位来带了丰厚的收益。
虽然,最优化教学不存在客观绝对的标准,但也可以通过一些表征窥见端倪:首先,合格教育成为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教学不是让学生们不断地去追求更高的分数,分数的高低也不再是区分学生的合格、良好与优秀的唯一标准,“从前将低水平的教学结果视为学生自己能力不足或学习动机低下”[6]也将得到改变,创造条件,找到适合乡村少年发展的教育路径成为乡村教师变革教学的必然。其次,均衡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表达。再次,吸纳城市教育的优点并发挥乡村教育的优势成为教学设计中必须考量的因素。如此,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能在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二)乡村少年生命的成全
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卓越潜质是有浓郁乡村性的,当他们走进乡村教育之后,能够从乡村教育的独特性出发,从帮助乡村少年良好发展的态度出发,审慎地思考乡村教育未来的发展之路,实乃乡村少年之幸,亦是乡村教育之幸。而当乡村教育因为这些未来教师的存在而探寻到自己应然的发展轨迹,抛弃模仿、复制城市教育发展路径之时,乡村教育才能被赋予乡村之名,乡村教育才能在乡村背景下振兴有望。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卓越潜质,赋予他们对于乡村教育独特性的坚守,并从这种坚守中成就个人价值理想与乡村教育振兴的“合流”。
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卓越潜质不仅是成为优秀教师的潜质,更是成为乡村学校优秀教师的潜质。乡村之于乡村少年而言,不仅是山水交映、田园诗般的物理空间,更是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文化心理场”。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卓越潜质中必须有对于乡村这一教育场域、乡村少年的成长环境的深刻感悟与认同,以及建立在乡村背景下施教的理念与实践方略系统:如何整合校内外的教育、教学资源,给乡村少年以适切的发展;如何让乡村教育保持乡村性,让乡村教育保持与乡村的血脉相连;如何让乡村少年建立对待乡村的认同感,并能以“平视的目光”对待城市的一切。只有这样乡村定向师范生才能以内生的、公正的视角正确认识乡村教育的一切,避免“外部的”视角居高临下地俯视乡村教育。这样,他们在日后的教育实践中生成的教育智慧才是扎根的、有生命温度的,自身的卓越也才是接地气的、有生命底色的。
(三)乡村教师个人价值实现与乡村教育振兴的“合流”
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卓越潜质非一般意义上的卓越潜质,而是有着明确的针对性,这样的卓越潜质建立在对乡村、乡村教育独特性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其表现出来的发展潜力是与乡村教育应然发展趋势的“不约而同”。当然,乡村定向师范生自身的卓越潜质与乡村教育的契合,实则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获取成功的可能性:给予乡村少年更好的发展,自己的教育理想也在乡村少年更好的发展中得以实现,这种由学生发展带来的“反馈”及自身价值理想实现带来的强化会让这些乡村教师发现,即使在乡村教育一线,自已也大有可为,乡村也因此成为乡村教师成就自身教育理想的沃土,而非阻滞。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卓越潜质对于乡村少年的发展而言是极大的利好,而对其个人价值实现而言亦是分量极重的砝码。
刘铁芳教授曾言,“如果一种教育不是在成熟儿童生命的自由自主,反而是遮蔽了生命本身的自由与惬意,这种教育就是过度的”,而“过度的教化,往往会截断个体人生发展与生命自然善好的丰富而生动的联系,实际上大大缩减了个体生命的发展空间”[7]。可以说,过度的教育就是反教育行为。教育的本真,是助力于学生的成长,乡村教育,就是帮助乡村少年精神成人,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健全的身心基础。所以,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培养的实质便是乡村少年生命成全,让他们不论“留在”还是“走出”乡村,都应该是精神健康、人格健全的乡村少年,都应该具备“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与关心家乡的情怀”[8],而不是像电视中一些参与“变形计”的乡村主人公那样,在参与了“互换”之后,打心眼里讨厌、鄙视乡村,并期望以“不光彩”的方式逃离乡村的少年。
三、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提升路径
如前文所述,培养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卓越潜质,是基于最优化教学的追求,是基于乡村少年生命成全的追求,是基于乡村教师自身价值实现同步于乡村教育振兴的追求。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卓越潜质是具有明确针对性的,卓越潜质的内涵中“乡村性”也便占有极重的比例,这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提升路径的设计。
(一)完善“四协同”的教育推力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要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培养人,并通过培养人为一定社会的发展服务。”[10]教师教育如此,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的培养亦是如此。它必须要从乡村教育的独特性出发,并最终回归乡村教育“应然发展路径”的需要。所以,上述的“三阶段”培养过程中必须埋入“乡村性”的暗线:在教育理论与人文素养的奠基阶段,创造条件让这些乡村定向师范生可以“走进乡村”,或者邀请乡村文人走进大学讲堂,使他们可以在与乡村文化及乡村文人的对话中建立对乡村的美好想象,这是“亲和乡土”“亲和乡村教育”的前提;创造条件,让这些乡村定向师范生“走进乡村教育”,感知乡村教育实然的发展轨迹及其中暴露出来的弊病,并在不断的理论反思与回溯中探寻乡村教育的应然之路,这样必然会影响到他们职业信念的形成,且从“乡村本位”生发出来的教育理念必然会对“如何调动资源”以改变乡村教育不尽如人意面貌的实践行为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最后,在完成毕业设计时,更应从乡村教育内部入手,培养针对于乡村教育的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能力。
此外还可以借助淘宝网、京东商城等网上交易平台,创建专门销售城市文创产品的网店,为产品配上精美的图片和文字说明,在增加城市文创产品的曝光率、提高城市文创产品销量的同时,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师范院校作为培养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的“主阵地”,对于卓越潜质培养的必要性、学理依据与实践逻辑方面的探索使其必然立于师范教育革新的“潮头”。所以,师范院校有能力、也有必要在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的培养中居于主导地位。当然,为提升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的地方与乡村针对性、实践指向性等,仅依靠师范院校的“单打独斗”是绝无可能的,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城市学校、乡村学校要通力合作,打造教育实践基地,并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以搭建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之间沟通的桥梁,让这些乡村定向师范生可以走进教育现场及乡村教育现场,以自己在“象牙塔”中的所学、所思照进未来工作的田野,不但可以让理论视野获得大展宏图的场域,更可以田野的感知与收获为基础反哺、修正理论架构,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丰厚的田野支撑,未来的教育实践也有了扎根理论的滋养。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必然会催生乡村教育大有可为的信念及“志乡村教育之业”的情怀。另外,当这些乡村定向师范生可以走进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的教育现场,在见习与实习中不但可以收获城市学校教育优势及乡村学校特点的把握,更可以在相互之间的比较中逐渐明晰对于乡村教育发展路径及自己未来努力方向的认知。所以,在师范院校的主导之下,“优集”四方资源,让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的提升获得更大的可能性,这是乡村教育之幸,更是乡村少年生命成长之幸。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个人遇到好教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教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教师则是民族的希望!”[9]
(二)统整“三阶段”的培养过程
整机面板只有两个操控按键,分为清洗和复位键,使用期间最好每月进行一次清洗作业,更能使净水器保持持续的良好运转。
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的提升,需要融入教师教育的过程与环节之中。从师范院校的一般培养方案来看,教育理论素养的提升及教学实践能力的养成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基于此,便形成了“三阶段”的教师教育培养方案:即第一学年,侧重教育基本理论、专业主干课的教学;第二、三学年,结合专业主干课教学的专业方向教育理论与实践能力培训;第四学年结合毕业论文设计的专业方向教育实习,期望在提高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能力。当然,这个“三阶段”培养过程的扎实践行,对于培养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中小学教师卓越潜质或许有不错的效果,但是,对于培养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卓越潜质而言,只能是个“打基础”阶段,即“合格”标准的实现。唯有在“合格”的基础上,植入“乡村性”这一灵魂,并以“乡村性”统摄、整合培养过程的各个阶段,才有可能造就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卓越潜质。
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的提升,首要一点便是在他们心中种下“我要卓越”的种子,并创造条件让种子可以发芽、茁壮成长。诚然,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卓越潜质并不完全是先天的,追求卓越的自主、自觉性也非与生俱来的。所以,在他们接受师范教育的过程中,师范院校主导,“优集”师范生未来工作的县市教育主管部门、该县市的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等各方可能教育资源,给予必要的助推和引领,才可能逐步实现卓越潜质的内化与提升。
在职务犯罪案件中,相对于物证而言,人证的取得更容易而且更直接,另外受制于之前职务犯罪侦查实物性证据取证能力不足,突破人证往往是比获取物证、书证、电子证据更便捷的渠道。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几乎通用“由供到证”的取证模式,由于办案机关侦查手段的科技化水平不高以及其他因素影响,在现行保障体制下客观上难以摆脱“传讯——问供——抓人”的传统侦查模式。 [6]
(三)落实“双导师”的全程引领
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的提升需要从入学伊始便落实“双导师”制度,且一直延续到学业完成之后。当然,这里的双导师制度并非传统内涵上的表达,即校内导师主导学生专业理论素养的提升,校外中小学名师主导执教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这样的双导师制中的双导师看似任务明确、优势互补,实则存在着明显的“两张皮”倾向,即教师教育中的理论之维与实践之维处于割裂的状态,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各负其责,学生在“仰望星空”与“低头耕种”的两极不断切换,而疏忽了二者的沟通与对话,致使两极的“营养”中存在的“可能冲突”迟滞了师范生卓越潜质的提升。“双导师”制度在此文中的意蕴旨在传统意义的优化,以期实现该制度最初的价值预设。首先,“双导师—学生”学业共同体的形成。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的提升以“双导师—学生”学业共同体的形成为起点,即学生入校之初,便为其精心选择校内导师及乡村学校导师。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非仅以学生为“中介”的单向度链接,而两两之间皆有互动的“三维六向互通”:校内导师的理论指引与学生的实践反思、乡村学校导师的实践艺术与学生的理论升华、校内导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与乡村学校导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艺术等全方位的碰撞与交流等,促成三方共赢、共同提升的局面。其次,“双导师—学生”学业共同体对于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培养—实现”的全程参与,即这种“双导师”制度并非仅存在于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培养阶段,而是全过程的参与:理论之意蕴始终呈现于教育实践的检视之下;实践则始终处于教育理论的关怀之中。这样,学生的培养及其未来成长可以始终从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中汲取营养。最后,“实”为“双导师—学生”学业共同体的灵魂:即学生发展之“实”、理论之“实”与实践之“实”的同一,最终又落脚于学生扎扎实实的发展。“最有利于学生发展”是培养过程中内容与方式选择的唯一标准,“知行与学思合一”的“H 型教师”[11]则为“实”字的基本追求。
据了解,在海南农业螨类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研究领域,程立生可谓“小有名气”,主持多项科研课题。在各大学术期刊上,还能检索到他发表的论文。
(四)推行“一体化”的教学实践
乡村定向师范生卓越潜质的多维度最终必须被落实于“反思性实践”之上:乡村定向师范生自身卓越潜质的“露出水面”需要反思性实践;乡村少年生命的成全呼唤乡村教师的反思性实践;乡村教育的振兴更需要反思性实践的深耕与探索。但反思性实践能力的提升不能仅依靠理论的玄思,更不能单独依靠实践技艺的简单复制,而是需要乡村教育背景下理论与实践技艺“一体化”教学实践的不断涵养。
首先,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是指“实践—反思—理论”的一体化。特级教师于永正曾为自己的成功做过这样的注解,“如果说我这个人还有一点儿灵性的话,主要有三条:一是我脑子反反复复地琢磨;二是我会唱京剧,可以凿壁偷光;三是我会经常反省、否定、超越自己”[12]。其次,一体化教学是指“见习—实习—见习”不断往复的一体化。他人经验的学习与消化,化作自己教学实习中的模仿与改进及课后的反思,带着实习中的困惑,于后续的见习中寻找答案……最后,一体化教学实践是“观察示范课例—评讲与积累—实习准备—个别指导—实践操作—总结点评”的螺旋六环节一体化。正是通过这样的一体化教学实践,才能化育出乡村定向师范生“有感、有知、有行”的卓越潜质,当他们走进乡村,走上乡村教育的讲台,才能真正将胸中的理想与信念铺陈在乡村教育的点滴之中。
如此,通过上述诸多策略的综合实施,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卓越潜质提升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卓越潜质也才能具备“乡村味道”。当这样的一批有修养、有信念、有行动力的教师走进乡村教育一线,同心、同行于乡村教育,并从中找到人生意义与价值,实个体生命之幸!乡村少年之幸!乡村教育之幸!
参考文献:
[1]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EB/OL].(2019-04-09)[2018-03-28].http://www.gov.cn/xinwen/2018-03/28/content_5278034.htm.
[2]朱广兵.论基于乡土文化的乡村全科型教师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17(4):97-106.
[3]钱穆.文化学大义[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5.
[4]朱永新.职业、事业与志业[J].教育科学研究,2009(11):卷首.
[5]陈威.“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44.
[6]杜岩岩.21世纪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及制度安排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63.
[7]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92-93.
[8]贾志国.新常态下农村教育变革趋势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7(5):1-8.
[9]新华社评论员.讲台系国运丹心铸民魂[EB/OL].(2019-04-09)[2014-09-10].http://www.gov.cn/xinwen/2014-09/10/content_2747793.htm.
[10]叶立群主编.师范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5.
[11]刘学梅,陆林,李俊峰.双导师制:理念、行动、进路——安徽师范大学国家级地理科学特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创新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182-186.
[12]徐世贵等.新教师是这样炼成的——师范生教育实习与就业指导[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91.
A Study of the Promotion of Excellent Potential for Normal Students Directed to Rural Schools
Zhou Dazhong
Abstract: Villages,as joint combination of locational space,cultural space and psychological space,have a potential and necessary definition to the promotion of excellent potential for normal students directed to rural schools.It is also reflected by four dimensions:humanistic attainment of “close to countryside”;the ambition to revitalize rural education;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ources;the action ability of “practicereflection-promotion-realization”.The potential and necessary definition demonstrates clearly the value pursuit of the the promotion of excellent potential for normal students directed to rural schools,improves the optimization of practice of future teaching, helps rural youngsters for spiritual growing-up, lays a healthy body and min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development,promotes the joint efforts of “individual value realization and advancement of rural education”.To achieve the goals above,methods can be adopted to improve the excellent potential for normal students directed to rural schools: to optimize the thrust of education of “four coordination” ; to integrate the training process of “three stages”;to implement the whole “double supervisors” guide and to introduce teaching practice of“integrative incorporation”.
Key words: villages,rural education,teaching education,normal students directed to rural schools
[作者简介] 周大众,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乡村教育(重庆 408100)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项目“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长专业能力矩阵建构与提升研究”(编号:2018-GX-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Author: Zhou Dazhong,Faculty of Teacher Education,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8100)
[责任编辑:李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