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乡规划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不但关系着我国城市的战略定位,也关系着我国城市的未来发展。通过城乡规划,能够以空间创造财富,以空间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贡献。在制定城乡规划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创新性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步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对此,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规划;改革创新;推进措施
1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城乡规划这项工作涉及面非常丰富,关联的领域非常宽泛。我国的相关规定明确指出城乡规划所具备的特点,其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综合性。这项工作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在遵循现代化建设总体要求的基础上,整合现在和未来,把握全局、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还需要考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例如短期和长期、供求、局部和整体、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的保护、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造成破坏等。要使得城市更好地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生存空间,需要进一步改进并优化城市规划工作。科学的城乡规划工作,可以使我国的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提升我国人们的生活环境,实现城乡居住空间的合理利用。现阶段正是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应进一步做好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工作,促进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对城乡规划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包括规划方法、监管内容等。为了满足社会城镇发展的要求,要做好城乡规划改革工作。由此可见,在新时期进行城乡规划改革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2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措施
2.1制定城乡规划的框架性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城乡规划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为了进一步解决城乡规划掣肘的问题,可以制定城乡规划的框架性发展战略。在该发展战略中,要以幸福家园、美丽城乡为远景规划目标,同时要加强顶层设计的权威性,并加大城市到乡镇的各层工作力度,将发展战略落实到位。同时还要贯彻城乡规划的总体目标,突出整体规划的前瞻性,实现坚持到底的工作思想,促进城乡规划的稳定持续发展。
2.2完善管理体制
完善管理体制是实现城乡规划建设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农村劳动力方面。在农村普遍存在劳动力剩余问题,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上述问题,使农民和城镇居民能够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结合城乡规划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就业制度,在农民就业之前,要对其进行培训,使其拥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参加工作后,与其他职工拥有同等的收入和福利权利、保险制度等。另外,还要建立和完善城乡的公共服务相关体制,确保农民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如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
2.3加强城市内部结构优化与建设
在城乡规划过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在城市化进程中,应加强城乡规划科学分析,重建现有工作模式,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现有城市规划方案。使城市功能最大化。此外,应优化城市结构细节,来取代扩建,从而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优化城市空间,合理规划和利用城市土地。
2.4合理分配城乡资源
在城乡规划的制度与战略下,领导干部应重视乡村发展,并积极主动地落实政策性工作。政府进行城乡资源分配工作时,应做到科学合理地分配,为社会组织入驻乡村经济发展格局提供硬件基础设施,从而加大乡村发展的步伐,缩小城乡差距。与此同时,要借助大数据信息平台,分析乡村发展规律并提出具有实践性意见,推动乡村吸引招商工作的进行,发展乡村经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是很多,尤其是交通、电网、通信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国家大力发展各种基础工程建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在新时期的城乡规划改革中,依然要加强城乡规划中电网、水利工程、公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在此建设发展背景下,更好地建设和发展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2.6强调城乡规划因地制宜的创新之路
在城乡规划工作中,应因地制宜地进行地区个性化创新之路,特别是具有民俗文化、历史特色、自然景观的地区。对具有民俗文化的地区,应围绕特色文化进行城乡规划建设;对具有自然景观的地区,应加强自然景观的特色规划,发展景区的旅游经济,辐射周围文化的建设。通过地区自身优势的特色规划建设,为城乡新经济发展增添生命力。
2.7做好城市设计,精细化管理公共空间
我国推动城乡规划体制改革,为建立完善城市设计管理制度提供了新契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通过高品质的城市设计来引导高质量发展。推进城市设计,就是要加强制度化建设,创新城市设计编制方法,明确城市设计和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衔接机制,使城市设计真正成为管控手段。同时,还要做好城市重点地区、重要地块的城市设计,注重城市公共空间和环境的整体规划设计和营造,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例如,在《北京市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中,通过有效运用城市设计方法,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形成独具特色魅力的城市风貌,并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区,因此,城市设计谋划了新时代城市副中心可持续发展立体蓝图,努力创造“副中心质量”。
2.8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城乡规划建设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新时期城乡规划改革创新中,融入生态文明观念是必然的趋势,所以,在实际的城乡规划建设中,必须要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观念的作用与价值,从而使人与生态环境能够和平共处,为城乡规划建设的转型发展提供保障。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要严格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空气污染,同时还要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垃圾、废品等物质的产生,实现生态城乡的建设目标。此外,在实施生态文明视角下进行城乡规划建设转型工作的时候,也要根据实际的情况,不断的调整,因为城乡规划建设是一个漫长的任务,只有灵活的调整,才能够使城乡规划建设更加合适、恰当,有效的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实现城乡规划改革的真正创新,需要通过制定城乡规划的框架性发展战略、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城市内部结构优化与建设、合理分配城乡资源、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等措施,真正发挥城乡规划发展的重要作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为人们营造更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庄加红.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研究[J].四川建材,2018,44(10):44+46.
[2]陈升.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若干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0):195+250.
[3]王新峰.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总体规划改革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7):16.
[4]石蕊.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规划的改革探析[J].江西建材,2018(04):42+45.
[5]唐贵萍.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若干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8(05):61.
论文作者:黄艳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城乡规划论文; 城乡论文; 城市论文; 工作论文; 规划建设论文; 新时期论文; 城市设计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