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中化学学科知识点分布统计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统计分析论文,知识点论文,学科论文,全国卷论文,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9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化学试题继续贯彻“稳中求实,稳中求改”的原则,努力测试考生学科能力和素养。本文拟通过对2009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中化学试题构成、内容及知识点分布等特点进行统计与分析,试图让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借助研究高考,积极为开展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论实践提供参考。
一、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构成分析
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构成仍然稳定,总分108分,其中Ⅰ卷6~13题为选择题,每题6分,共计48分,占学科总分约44.4%,Ⅱ卷27~30题为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占学科总分约55.6%。题型主要有选择、填空与简答。试题的难易比例为:容易题约13.0%,中等难度题约69.4%,较难题约17.6%。化学试卷的编排依然是并列直进式,即从易到难,有利于考生应答发挥,试题难度主要集中在Ⅱ卷。
二、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内容分析
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了学科的基础性。诸如离子共存与鉴别、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晶体类型及性质、有机反应类型和同分异构书写、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及无机化学实验等知识始终贯串试卷始末,具体考查的内容,见表1。
由表1可知,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所考查的内容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基础知识,也是重点、热点知识。试题既能立足基础,又能强化技能、加强对知识理论运用能力的考查,且具有较强的选拔性,但能体现“能力立意,双基为主,学以致用,引领课改”的新课改命题思想,紧密联系社会、生产实际和高科技内容的试题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1 2009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化学学科知识点分布(全国卷Ⅰ)
三、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知识点分布及分数比例统计分析
1.知识点在五大知识板块中的分布及分数比例
从历年的高考特别是近几年高考所考内容来看,高考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五大板块:①元素及无机化合物;②有机化学;③化学计算;④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⑤化学实验等。这五大板块知识也就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它们互相交叉,和谐渗透,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分割。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在五大板块中的分布及分数比例情况,见下页表2。
表2 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知识点的五大板块分布及分数比例统计
由表2可知,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科知识点全部分布在五大板块中。元素及无机化合物考点比例略高于前两年,化学计算得到关注,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考查持续升温并有攀升趋势,化学实验凸显学科地位。近三年,学科知识点在五大板块中的分布情况,见表3。
表3 近三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知识在五大板块中分布及分数比例统计与比较
可以看出,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中,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反应原理的考查力度不减,但没触及热化学反应原理;三大基本理论(平衡理论、电离理论、结构理论)得到很好关注;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知识和基本的化学实验原理,也高度地控制了学科的主要得分点。
2.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分布及分数比例
我们知道,任何参考资料都不能完全代替课本,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科知识点就都出自课本。无论是简单题、还是难题,它的“根”都离不开课本,而且都能从课本上找出解题依据。具体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分布,见下页表4。
经统计可知,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化学科知识点在高一教材中分值达54分,占学科总分的50.0%;在高二教材中分值达42分,占学科总分的38.9%;在高三教材中分值达33分,占学科总分的30.6%。而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化学科知识点在高一教材中分值达72分,占学科总分66.7%;在高二教材中分值达52分,占学科总分48.1%;在高三教材中分值达57分,占学科总分的52.3%。很明显,三年来,每年化学科高考知识点在高中三本教材中分布的比例相差不是太大,以考查高一知识点居多,尤其2008年考查高一教材内容比例高达72分之多,这可能是因为高一教材涉及的概念、理论、反应、物质、实验、现象等多的缘故。另外,三年来,2009年较前两年对三本教材考查的力度略偏大,分值和比例均普遍有所提高,这在综合卷容量有限、无法追求考查知识的覆盖面的情况下是难能可贵的。这意味着2009年试题更趋于回归基础、回归教材的方向,不再盲目追求漫无边际的联系、过于标新立异而忽视教材的形式主义。再者,通过统计还可发现,三年来,高考理综全国卷Ⅰ一直对高一教材中的“卤素”,高二教材中的“几种重要的金属”“糖类、油脂、蛋白质”“合成材料”;高三教材中的“硫酸工业”等内容关爱不足,而对诸如“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物质的量”“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烃的衍生物”“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等内容的热爱却持续高温。
表4 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知识点在教材中分布及分数比例统计
四、高考理综化学学科命题建议
1.试题应加强对课改导向性
自从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作为全国第一批实行高中新课程的试点省份实施新课程高考以来,他们使用的四套课改化学试题一直在密切注视生产、生活实际及科技成果等热点问题,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考查考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考生具备的学科能力和素养也日臻成熟,这和课程改革精神是相符合的。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尽管适合于非课改省份,针对的是传统教材,但由于当今正处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其命题应该对课程改革产生强烈的导向作用。虽然有部分试题能引领课程改革,但力度不够,这和课改区的高考化学试题的命制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作为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考理综卷Ⅰ中的化学试题,不管是从试题的呈现形式、价值的功能角度,还是从命题的立意等角度都应该从一个侧面高度体现新高考命题的发展与创新,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引领。
2.考查知识点在教材中分布应适当调节
现在的高考强调以“能力立意”命题,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依据课程标准,但不拘泥于课程标准,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因为试卷容量有限,无法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因此,综合测试考查的知识点随机性增大,今年的“热点”不一定是明年的“热点”。这就意味着课本上的知识,任何一处都是基础,都是重点,也都是考点。因此,教学中要立足基础,回归教材、大纲,踏踏实实地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课程标准规定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把握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但经表4统计发现,近三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对教材中主干章节关注得比较多,而冷落了某些章节,甚至一直都未曾考过,如“卤素”“糖类、油脂、蛋白质”“合成材料”等。因此,建议在以后的高考命题中要对这部分内容多加关注,不能让它们成为教材中中看不中用的“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