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的经济变化与中国的作用_金刚山论文

朝鲜的经济变化与中国的作用_金刚山论文

朝鲜的经济变化与中国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朝鲜论文,中国论文,化与论文,作用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3/17.3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052(2006)04-0062-05

一、实施“7·1经济改善措施”后朝鲜经济变化

2002年7月1日,朝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管理改善措施”,即调整物价,提高工资,提高汇率,给予企业经营自主权,鼓励农业生产,废除配给制等,随后几年中又不断进行了局部的微调。朝鲜进行经济调整的目的是要克服平均主义,实现按劳分配,提高劳动积极性,克服经济困难,在最短的时间内振兴经济。实现经济改善措施后,朝鲜经济出现了较大变化。

1.对内实施效益原则重视经济实利

在工业生产部门,中央下放企业经营权,企业自行安排生产计划,通过交换产品自行解决紧缺材料和生产物资,完成上缴利润指标后自行支配余额,解除了以前上级部门一统到底的弊端;“按劳取酬”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开始在人们生活中得到体现。朝鲜为奠定自立国民经济基础,工业部门开始实施“现代化改建”,即“按照先后顺序,把有限的资金和技术优先投入到电力、煤炭、金属、机械和铁路运输等基础产业部门和单位”。还强调“开发利用新技术,实现生产专门化和集约化、产品规格化和标准化,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提高产品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摆脱过去的经营管理方法,在科学的企业经营战略指导下进行生产和经营。”

在农业生产部门,朝鲜连续三年把农业定为经济建设的主攻战线,旨在实现农业生产的根本转变。“7·1经济改善措施”对农业实施了三项政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征收土地使用费和加强分级管理制度的职能、扩大合作农场的经济自律与责任。①[1]这三项政策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自律性,粮食价格的上涨对解决粮食供给不足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一提的是,朝鲜农村最小的生产单位由10-25人组成的分组缩小到5-10人左右,实施“新分组管理制”,朝鲜北部的部分地区已经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

在商业部门,最显著的措施是实施价格改革,缩小了商品的国家供应价和集贸市场价之间的差距。通常社会主义国家寻求体制转型时,“价格自由化(price liberalization)”是其核心改革措施,但朝鲜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国家决定价格的原则。

经济调整措施出台后,朝鲜允许并承认综合市场(集贸市场)的存在,进而出资兴建综合市场,鼓励租赁摊位经营,允许个体劳动者登场,放宽市场产品限制,允许工业品交易,极大地丰富了商品供应,也改变了原来国营商店一家天下的面貌。更主要的是,综合市场正在带动朝鲜的流通和服务业出现巨大的变化,小区里出售食品和轻工业品的商店纷纷开张。

朝鲜上述经济管理改善措施对朝鲜国内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企业与个人在效益原则的指导下,追求经济收益的提高。虽然朝鲜经济改革措施尚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改革,但却说明了其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性转变,只要朝鲜能够保障体制安全,这种经济改革就会持续下去。

2.对外设立经济特区吸引外国资本

经济特区实际上是人为地划定范围并实施特殊经济政策的经济区域,吸引外资扩大投资额,利用经济不平衡发展的规律,培育经济增长极。朝鲜在保持国家经济体制稳定的前提下,借鉴外国经验,1991年12月在东北角设立了罗津-先锋自由贸易区,2002年9月在西北角设立了新义州特别行政区,2002年10月在西南角设立了金刚山观光特区,2002年11月在东南角设立了开城工业园区。朝鲜经济特区呈“北中南韩”布局,即北部促进与中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南部加强与韩国的经济往来。

罗津先锋自由贸易区是朝鲜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目的是在“坚持原则,争取实利”的政策下,积极吸引外资,创办合营、合作和外国独资企业,把罗先地区建设成“特惠贸易、转口运输、金融服务和出口加工的特区”。虽然罗先自由贸易区为外国投资企业提供减免税收、对其经营及收入给予国家法律保护等优惠政策措施,但由于罗先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基础设施不完善,朝鲜对外信誉度较低,以及朝美关系长期得不到改善,在引进外资方面处于停滞状态。截至2000年7月,罗津先锋自由贸易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协议金额约7.5亿美元,实际投资只有8800万美元。

新义州地处鸭绿江畔,与中国丹东隔江相望,是朝鲜最大的边境城市和第二大加工业城市,是与中国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2002年9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发布政令,决定设立新义州特别行政区,同时通过了新义州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根据该项法律,中央政府赋予新义州特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保证特区的法律制度50年不变;特区拥有土地开发权、利用权和管理权,土地租赁期限可截止到2052年12月31日;特区居民不分性别、国家、民族、人种、语言、财产、知识程度以及政见和信仰,都不受歧视,没有居民权的外国人,也享有与居民同等的权利和义务;立法会议是新义州的立法机关,立法会议议员可由朝鲜公民担任,也可以由具有居民权的外国人担任。新义州特别行政区应该是朝鲜参照中国“一国两制”政策,想把新义州建设成朝鲜经济发展的后盾。与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罗先自由贸易区不同,新义州特区将以轻工业加工工业为中心,较利于引进外资。

开城工业园区是朝韩经济合作的典型代表。朝鲜的亚太和平委员会与韩国的现代集团于2000年8月签署了“开城经济地区与观光协议书”,后由朝韩双方政府介入。2002年12月现代峨山公司被朝方指定为工业园区开发商,于同年12月获得2000万坪土地使用权,从而得到了从事该项目的权力。此后由于现代峨山资金困难,将部分权力转让给韩国土地公社,双方签署了“关于建设开城工业园区的协议”,现代峨山向韩国土地公社转让了出资、设计和监督权,并出售了准备在第一期开发的100万坪土地。开城工业园区的建设分为三期,第一期100万坪,主要引进制鞋、纤维和电子等轻工业加工产业;第二期300坪,主要发展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组装产业;第三期400万坪,用于发展尖端科技产业。

朝鲜所有特区中,开城工业园区最有起色。目前,入驻开城工业园区示范园区的15家企业中,已有11家工厂开工,其余4家企业到2006年7月份也将全部开工。在一期工程第一次分割转让过程中入驻的24家企业,已有2家开始盖厂房,另有16家企业的生产设施将在上半年竣工。[2]。这些企业多为韩国生产日用品的中小企业,产品有的返销到韩国,也有的在朝鲜本地销售。朝鲜政府对前来投资的韩国客商提供了诸如减免税收,放宽投资自由度等优惠条件。朝鲜专门为开城工业地区制定了10多部法律,而且与韩国签订了《投资保障协议》、《防止双重关税协议》等官方协议,为南北合作创造了比较完备的法律环境,使双方的经济合作步入了法制化的轨道。目前开城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是,首先,朝鲜内部政治形势的变化、朝核问题、朝美关系和朝韩关系的变化等使开城工业园区的建设受到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其次,朝方市场经济经验不足,管理能力低下,制度措施不完善;再次,因朝鲜受到美国的经济制裁,战略物资无法进入朝鲜,园区内的产品出口也受到较大限制。如果上述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开城工业园区能够成功,不仅会促进韩国企业不断增加投资,对其他国家产生示范作用,更会使朝鲜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

金刚山观光特区是2002年11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决定设立的,同时颁布了由29条相关规定和细则构成的《金刚山观光特区法》。金刚山观光特区由韩国现代峨山承担开发任务,计划于2005年以前投资5.9亿美元,2006年后再投资13亿美元,把金刚山建设成亲环境的国际性旅游观光区,建成后包括宾馆、滑雪场、高尔夫球场和离散家属重聚中心等项目,年均接待游客将达到120万人。最近因陆路观光的开通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自2004年开始,金刚山每年接待游客超过了30万。金刚山观光特区对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促进朝鲜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朝鲜方面已经从金刚山观光特区获得了7亿美元的收益。虽然朝方从金刚山旅游项目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但韩方处于长期亏损状态,希望通过吸引外国资本解决资金问题。

上述四个经济特区中,罗先自由贸易区处于停滞状态,新义州行政特区还未正式启动,只有与韩国进行合作的开城工业园区和金刚山观光特区取得了一定进展。朝鲜设立经济特区的主要目的是引进外资,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但是,从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出发,朝鲜既缺乏国内购买力,又缺少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与中国、越南、印度等国家相比,其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不明显,缺少对外资的吸引力。在这种背景下,韩国从本国政治经济利益和朝鲜半岛统一的长远目标出发,努力促进开城工业园区和金刚山观光特区的建设和发展。与中国联系更密切的罗先自由贸易区和新义州特别行政区只能依靠中国去推动。中国可以向朝鲜介绍建设经济特区的经验,企业可以对经济特区直接投资,尤其是把东北振兴与朝鲜经济建设相联系,双方密切合作,必然会实现双赢。

二、中朝经贸合作的新特征

自2000年以来,中朝两国首脑多次举行会谈,两国高级官员频繁互访,中国成为朝鲜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中朝两国本着“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针,不断开辟新的合作领域和途径,推动两国经贸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中朝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中朝贸易规模只有4.3亿美元,占朝鲜对外贸易总额的11.6%。进入21世纪,中朝贸易规模连年扩大,继2003年首次超过10亿美元后,2005年两国贸易额增长到15.8亿美元,其中朝鲜对中国进口10.82亿美元,同比增长36.0%,出口4.99亿美元,同比减少14.3%。[3] 两国贸易规模不仅保持着快速增长,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特征。

首先,中朝贸易占朝鲜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持续增加,由2000年的25%提高到2004年的39.0%。中朝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主要是因为中国商品的价格竞争力、地理位置邻近、中国实施的边境贸易减免税优惠政策,以及朝日关系的恶化和朝核问题引起国际局势不稳定等因素都促进朝鲜把贸易对象转向了中国。

其次,中国成为朝鲜最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应国。朝鲜的粮食、生活必需品及企业生产需要的机械、机电、钢铁、化学制品及农用机械等多是从中朝边境进口的,中国已经成为朝鲜第一大生产资料供应国。2005年朝鲜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有煤炭等矿物性燃料(2.86亿美元,增加39.8%)、原油(1.97亿美元,增加了41.9%)、机械(7700万美元,增长了94.4%)、机电产品(5660万美元,增长了23.6%)、塑料制品(5210万美元,增长62.8%);此外,粮食(5030万美元,增长了228.8%)及生活必需品等消费资料进口也持续增加,粮食和肉类产品进口占其进口比重的14.2%。[4]

再次,中国成为朝鲜产品的最大需求国。由于中国给予边境贸易50%的税收优惠,朝鲜大部分商品通过边境贸易出口到中国,特别是矿物及矿物燃料、鱼类、纤维服装对中国的出口比重较大。2005年朝鲜对中国出口的商品中,矿物性燃料为1.1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11.7%,其中无烟煤出口量增长了120.6%(1.08亿美元);钢铁出口增长了46.9%(6430万美元)。直到2004年,朝鲜对中国的鱼贝类出口呈持续增长趋势,2004年出口额达2.6亿美元,2005年却大幅下降,出口额减少到9240万美元。

第四,朝鲜对中国贸易持续呈赤字状态。中朝贸易关系中,朝鲜对中国的贸易每年维持着2-4亿美元的赤字,并成为中朝贸易硬通货结算体制的阻碍因素。朝鲜对中国进口额远远超过出口额,因朝鲜无法支付外汇,中国企业只能接受朝鲜的物资以偿还货款,即使如此,许多企业仍受到很大损失。

第五,中朝贸易以边境贸易为主。中朝边境贸易主要集中在辽宁丹东和吉林延边地区,共有8个边防国家通商口岸和3个边境地方通商口岸。特别是丹东-新义州之间的边境贸易占了中朝边境贸易总额的80%。朝鲜得到外贸许可的130多个贸易公司中有100多个在丹东设立了事务所。朝方对外经济委员会下属的三千里总会社、平壤市党委员会所属的绫罗岛贸易总会社、光明省总会社等朝鲜贸易公司的相当多的人员在丹东常驻。

2.中国对朝鲜的直接投资迅猛增加

中朝贸易迅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对朝直接投资也迅速增加。朝鲜为吸引外资,制定了由国家担保的外商投资“优先偿还,实物付账,统一结算”三大新原则,以保障外国投资者利益,增强外商投资信心。自2002年“7·1”朝鲜经济政策调整之后,中国诸多企业看到了朝鲜经济政策开放提供的大好商机,并以中朝边境为中介开始了对朝鲜的投资。仅2004年一年,朝鲜吸引外资总额的5900万美元中,中国达到5000万美元,占85%。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2004年进入朝鲜的外国企业约300家,其中40%是中国企业。2005年3月两国缔结了《投资优惠与保护协定》,为投资合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同年10月胡锦涛主席访朝时提出了“扩大对朝投资方案”,预计今后中国对朝投资将进一步增加。中国企业对朝投资特征如下:

第一,东北企业的地理优势以及南方企业强烈的商业意识使之成为对朝鲜投资的主体。目前对朝鲜投资的中国企业共有120多家,杭州娃哈哈集团、河南一拖集团、吉林纺织进出口公司、长春雏鹰科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华兴集团、华丰集团、长春万达制药、延边天池工业贸易有限公司、山东招金矿业集团、南京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等是相对较大的企业。

第二,中国企业增加对朝资源开发投资。朝鲜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煤、铁、石墨、金、银和铅等矿产储量可观。朝鲜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落后,缺少相应的采掘加工技术;中国拥有先进的资源开发和生产加工技术,但资源供应日益紧缺,两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因此,把朝方的资源优势与中方的加工优势相结合,延长产业链,不仅可以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约束问题,同时可以促进朝鲜经济的发展。

2005年10月,吉林通钢、延边天池钢铁集团和中钢三个企业投资70亿元(9亿美元)获得朝鲜最大的铁矿茂山铁矿50年的开采权,预计每年将获得1000万吨的铁矿石供应;② 吉林省长白招金矿业有限公司与山东招金集团合作共同投资于朝鲜两江道的“惠山青年铜矿”,预计投资额达2.2亿元;③ 中国五矿集团与朝鲜龙登煤矿设立合资企业开发煤炭的协议得到朝方批准;④ 中朝于2005年12月25日签订了《中朝政府间关于海上共同开发石油的协定》,共同开发北朝鲜海的石油资源。[5]

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合作。朝鲜的铁路、公路、港口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交通运输工具比较缺乏,服务设施、办公和居民用房等需求量很大。朝鲜欢迎以各种方式进行合作建设。2005年7月,珲春市东林经贸有限公司和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有限公司与朝鲜罗先市人民委员会经济合作会社签订了建立合资经营“罗先国际物流合营公司”,合作经营期限长达50年的合同。双方各占50%的股份,由中方以资金、设备和建筑材料作为投资,朝方以现有的路基、路面、港口作为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是朝鲜为恢复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的重大突破,也是实现吉黑两省“借港出海”梦想的契机。

第四,中国企业对朝投资不是为了获得经营权,而是以补偿贸易、合作投资的形式为主。中国许多企业经历了改革开放全过程,熟悉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更能快速适应朝鲜的经济环境,所以中朝经济合作前景广阔。考虑到朝鲜经济发展现状及投资相关的制度措施不完善的情况,大部分对朝鲜投资的中国企业不要求对朝鲜企业的经营权,顺应了朝鲜目前的投资制度和贸易习惯。如茂山铁矿开采、惠山青年铜矿的合作以及道路的修建等都采取了补偿贸易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使中方的设备投资得到较快补偿,降低投资风险,投入产出周期短,相互结算容易。补偿贸易形式的投资加强了两国相互间的互补性,与投资相比,手续简便,可以很好地守信,是符合目前朝鲜经济状况的经济合作方式。

粮食、能源、资金一直是朝鲜经济改革的瓶颈,这三方面相互依托,难以形成良性循环。依靠国内的经济实力,朝鲜经济改革步履艰难,必须通过外部资金来刺激国内经济。中国企业积极对朝投资的热情主要是因为朝鲜国内经济发展呈现了巨大商机。朝鲜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对一些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而且,朝鲜正创造条件鼓励外资进入。2005年2月朝鲜在北京举办招商引资说明会时,重点宣传了朝鲜政治稳定和资源丰富的投资环境。朝鲜政府也积极制定改善投资环境的措施,着力对外开放市场,扩大出口,保障资金流通顺畅,缓解资金压力。有了法律制度的保障,中国对朝投资将会进一步增加。

三、中国对朝鲜经济建设的作用

最近中国对朝鲜消费市场的占有率非常高,特别是中国已经对朝鲜的矿物、能源等朝鲜战略资源进行投资,朝鲜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引起了韩国方面的担心,有人担心朝鲜经济成为中国的附属经济,甚至认为朝鲜正成为中国东北地区的“第四个省”。事实上分析朝鲜目前的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和中朝经贸关系就可知道这种担心是没有根据的。中朝经贸合作将对促进朝鲜持续实施改革开放,实现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中国成功实现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有机结合的改革模式为朝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朝鲜设立经济特区和实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学习和借鉴中国在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不过,朝鲜的经济规模小,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比重较小,基本属于工业化社会。在这种条件下,朝鲜很难选择进行体制外改革和农村改革的中国式迂回战略,其改革的成败取决于工业部分特别是国有企业。

其次,中朝经济合作不仅对朝鲜授之以“鱼”,而且更注重授之以“渔”。目前,中国仍向朝鲜提供一定的无偿经济援助,但金额已经大大减少;为提高朝鲜自身的生产能力,中国无偿帮助朝鲜修建大安友谊玻璃厂,以合资的方式建立平津自行车合营公司,鼓励中国企业积极对朝投资,为朝鲜培养经济管理和工程技术人才。不仅如此,今后随着借朝鲜罗津港出海的合作项目的进展,中国还将不断增加对罗先地区的道路、港口、市政建设等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业的投资,推动罗先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说中国利用无偿援助、贸易和投资等多元化方式对朝鲜提供经济援助,为朝鲜经济恢复“造血”功能,利用自身力量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再次,中国作为朝鲜最大的能源、原材料和生产资料供应国,最大的投资来源国,对朝鲜恢复产业生产、提高产业技术和扩大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开工率提高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可以带动就业的增加。

最后,朝鲜经济改革为中韩合作提供了新领域和新机会。中国和韩国与朝鲜的经济合作对朝鲜维持生存、发展经济缺一不可。中韩两国都希望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希望朝鲜通过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如果中朝韩三国积极进行经济合作,既有利于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促进东北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振兴东北经济;又可以消除韩国对中朝经济合作的担心和竞争心理;更可以促进朝鲜经济开放,减弱朝鲜对体制安全的忧虑,并逐渐引导朝鲜融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之中。例如三国共同建设丹东-新义州、珲春-罗先地区的边境经济合作区,使丹东-新义州-开城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地带,连接北京-丹东-新义州-平壤-开城-首尔-釜山之间的公路与铁路,完善东北亚物流体系,利用三国各自的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合作,中朝韩三国经济合作必然为东北亚区域合作奠定基础。

注释:

①“应打开经济管理改善的突破口……两个重要措施一是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二是征收土地使用费制度。另外,在分组管理制、作业班优惠制等框架内尽量提高作业班的职能和作用。作业班虽然是合作农场最底层组织,但分配单位由15-20人构成的分组。”“让农民成为生产的主人”,朝鲜新报,2002.8.22。

②茂山矿产是亚洲最大的铁矿生产基地,储藏量达12亿吨以上的铁矿石,年均生产能力为800万吨,是朝鲜最大的铁矿。《东亚经贸新闻》,2005.11.1,香港大公报,2005.11.2。

③两江道惠山矿产是亚洲最大的铜矿,平均铜含有量为1.6%,是中国东北地区铜矿石含有量(0.8%)的2倍,具有相当大的经济效益。《黑龙江日报》,2004.11.19。

④龙登煤矿是朝鲜第一大无烟煤矿,含煤面积18.8平方公里,煤储藏量1.5亿吨,可开采量1.25亿吨,年产量100万吨,这在中国相当于一个中型煤矿。新浪财经,2005.11.22。

标签:;  ;  ;  ;  ;  ;  ;  ;  ;  ;  

朝鲜的经济变化与中国的作用_金刚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